李景行被她那故作不在意的模樣逗得唇角一彎,眼中不由流出些許笑意來,口上卻是正經的應道:“讓我想一想......”他故作苦惱的蹙了蹙眉,端著一張再正經不過的君子臉,一字一句的說著笑話逗人,“下雨天路滑我是不來的,不過採薇你若是想要賞雨景倒是可以叫上我,我給你撐傘;下雪天天冷我是不來的,不過採薇你若是想要看梅倒是可以叫上我,我給你折一支......”
他話還沒說完,屋子裏頭的沈採薇已經紅了臉,幹脆利落的把那案上的花直接丟到他臉上:“誰想要你陪了?”她快準狠的丟完花,自覺自己動作簡直是標準流利的,然後就順手把窗戶也合上了。
李景行重新把那花撿起來,隔著窗戶問道:“我才剛來,你就趕人了?”他笑了一下,隔著窗戶慢慢的扣了扣。
好一會兒,沈採薇才從裏頭重新把窗戶打開,拉長聲音道:“我就換身衣服,馬上出來。你等一下。”
窗戶隻開了一半,從外頭看正好可以瞧見沈採薇新換了的外衣。隻見那桃紅色的衣裳上麵繡著一支長枝桃花,花嬌葉嫩,其色嫣然。
李景行不自覺的又彎了彎嘴角,往後退了幾步,正好就對著房門口等著。
過了一會兒,沈採薇果是出來了。
李景行隨手把花又丟給她,說道:“這花其實是你們園子裏頭采的,還是你收著吧。”
沈採薇瞥了他一眼,把花拿在手上轉了轉,懶懶應聲道:“原是借花獻佛。”
李景行隻覺得那懶洋洋的聲音就像是小爪子似的抓在心上,癢得不行。他忍了忍,還是伸手握住沈採薇另一隻手,十分“假正經”的轉移話題道:“其實,我這回來是給你送簪子的。”他從袖套裏頭掏出一支玉簪子遞過去,“我花了樣子,親自做的。”
是一支羊脂玉簪,簪頭雕著一朵盛開的桃花,花蕊中間綴著一顆南珠。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沈採薇亦是有些驚喜,接了那簪子左看右看,不由抿著唇笑了起來:“謝謝,我很喜歡。”
她話聲剛剛落下,李景行忽而湊了過來,一手拉著她的手,一手按在她的肩頭,頭探到她的肩後,虛虛得把她環抱住。
“我也很喜歡呢......”他的笑聲就像是絲絲縷縷的熱氣,正好繞在耳邊,叫人耳中亦是癢癢的。
沈採薇反應過來,正要把人推開,對方卻已經十分自然的退開了幾步,故作無辜的道:“我剛剛瞧見你肩頭好似落了一隻枯葉蝶。”
沈採薇不由嗬嗬噠:“你覺得我會信嗎?”
李景行十分認真的回看她,點了點頭,“虛心求教”的問道:“為什麽不信?”
一口血就憋在心頭,差點要吐出來了有沒有?
☆、132及笄
他們在小路上走了一段路,回去的時候,李景行一貫冷定的麵上不由得顯出幾分笑影子來。因為再過兩年就要會試了,雖然他成日裏找事往沈家去但到底還是要靜心看書,回去的時候先往書房去。
李從淵這時候正在書房看書,他孤家寡人一個,瞧著兒子這得意模樣怪別扭的,忍不住懶懶的刺一句:“你緊趕慢趕的趕出那麽一支簪子有什麽用?及笄禮上用的又不是你的簪子......”
李景行瞥他一眼,漫不經心的從書架上揀出一本書冊來,口上不緊不慢的應道:“總有用到的時候。”
李從淵少見的被噎了一下——果然是單身沒人權,簡直是分分鍾被人秀恩愛到眼瞎。他頓了一下,好一會兒才接著道:“我昨日給你的兵書你看了?”
李景行隨手拿了好幾本放在手上,翻書的動作不停,隻是慢條斯理的回道:“看了,是講騎兵的?”
李從淵稍稍提起一點兒勁頭來,把手上的筆擱到一邊:“其實你小時候,我本來是想帶你去北疆的,不過後來將錯就錯的就去了江南。比起那些隻能江南沿岸的倭寇,代代弓馬的戎族才是大越的心腹之患。”他淡淡道,“要治倭寇,隻要先從海禁著手,再在水戰上麵打上幾場勝戰,把江南那邊的水軍練好了就沒問題。可戎族本就是遊牧民族,善戰好鬥,每每到了缺糧少食之時還會在北疆邊城小戰一二,練出來的騎兵尤其驍悍,來去如風。若是再出一個能把幾個部落擰成一股的族長,大越北疆怕是都守不住,必是要烽火再起。”
李景行聞言亦是回過頭來,想了想便坐到了李從淵的對麵,接口說道:“去年落馬城的事,據說就是戎族那新可汗伯顏的兵?”
李從淵點點頭,從書桌底下的木匣中取出一張手繪的羊皮地圖來:“你看......”他先後指了一下地圖上的兩個小紅點,“落馬城在這裏,戎族的王庭在這裏。那些騎兵若真像那位可汗所說的隻是‘管束失力,殘兵流竄’,怎麽還繞一大圈跑到另一邊去?”
李景行的目光凝了凝,麵上已經收了笑:“確實是不可信。”他稍稍猶豫了一下,還是接著道,“這些年戎族那邊少有消息傳出,說不得那位可汗手段出眾已經收攏了其他幾個部落。”
因著李從淵有意“調/教”,李景行在這上麵確實是十分敏銳。
李從淵欣慰的點了點頭:“其實我本想著讓你去北邊做幾年官的。不過現在想一想,不若先去江南歷練一二,等你稍稍長些本事了,再去北疆。不過,騎兵作戰的那些兵法策論,你確實是要看起來了。”
李景行蹙了蹙眉:“北疆這幾年蠢蠢欲動,不若讓祖父上書陛下,也好稍作提防?”
李從淵端起茶盞抿了口茶,淡淡道:“長輩的事自有考量,你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莫要多想。”這事朝中那些大人哪裏會不清楚,不過是因為座上的皇帝是個不喜多事的,哪個敢多事跑去把戎族的是挑出來?多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罷了。李大人現今不過是禮部尚書,本就不該管這事,這若是越界伸了手,內閣裏頭的幾個閣老和上頭的皇帝都要跟著不高興。
他看得很清楚,就像是倭寇那塊傷疤要被鮮血淋漓的挑開才能找到開海禁的契機一樣,大越和北戎也必有一戰。如今國事衰頹,積弊已久,滿朝之臣大多隻知諂媚主上,上不能匡主,下不能益民,無論是北疆的駐軍還是江南的水軍皆是人心渙散、不堪一擊。若不能在這一戰裏把大越的熱血換上,不能把新一代的脊樑立起來,這偌大家國怕是再也無藥可救。
他此生摯愛唯有許氏,愛到棄官從醫、心死如灰,此生再不得歡顏。可是,他更愛這腳下的土地,那一寸一寸以身丈量、親見親聞的山河。萬裏錦繡江山,煌煌大越,何忍毀於一旦?
李從淵深深的看了一眼尚且年少的兒子,想著自己要說的都差不多了,便有些不耐的擺擺手道,“我和你說這些是叫你心裏有個準備,別一門心思隻掛在沈家。因情喪誌,因私忘公,最是要不得。”
李景行聞言看了李從淵一眼,非常含蓄的閉上了嘴:這話從李從淵嘴裏說出來還真是有點說不出的怪——
此人為了妻子連官都辭了,到現在還遊手好閑呆在家裏呢。
李從淵被他那涵義深遠的異樣看得心煩,擱下手中的茶盞趕人:“還杵在這裏做什麽?看著就心煩。”
李景行隻得抱著幾本從書架上拿下了的書,出門去了。
第二日,沈家的及笄禮,李景行自然是去不成的,去的是李家的二太太文氏。因著李家上下都挺重視這門親事的,文氏想了想便特意備了厚禮,親自送了過去。
雖是小辦,但因為正賓請的是素來低調的汝陽王妃,嚴氏為了給女兒博個好名聲亦是下了許多力氣,場麵上瞧著倒是辦得很是不錯。
裴氏心裏知道嚴氏的小算盤,幹脆悄悄把自己的大嫂拉到邊上說了幾句實話:“我那二嫂怕是瞧上八郎了。成日裏得往我身邊湊,好話、好東西不要錢似的往我邊上送。都是一家子,我也不好拒絕,隻得答應了替她給嫂子你說說好話。”裴氏瞥了眼上頭的沈采蘋,眨了眨眼示意道,“說實話,四娘倒也不錯,說得上是品貌雙全。嚴氏隻得這麽一個女兒,日後嫁妝也是少不了的。隻是她性子單純了些、為人又有點呆氣,不過八郎也不是長子,這上頭倒也不須計較這麽多。”
裴三太太被一貫“實話實說”的小姑子堵了一下,一時間竟是尋不出合適的話來應聲。
裴家大房隻得裴赫和汝陽王妃這一子一女,裴家二房則是二子一女。裴三爺是小兒子也沒有上頭兩個兄長有能力,裴八郎乃是裴三爺和裴三太太的老兒子,雖寵了些但親事上頭還真沒有這麽講究,這也是為什麽裴氏原先想著要拿人當女兒備胎的緣故。
</br>
他話還沒說完,屋子裏頭的沈採薇已經紅了臉,幹脆利落的把那案上的花直接丟到他臉上:“誰想要你陪了?”她快準狠的丟完花,自覺自己動作簡直是標準流利的,然後就順手把窗戶也合上了。
李景行重新把那花撿起來,隔著窗戶問道:“我才剛來,你就趕人了?”他笑了一下,隔著窗戶慢慢的扣了扣。
好一會兒,沈採薇才從裏頭重新把窗戶打開,拉長聲音道:“我就換身衣服,馬上出來。你等一下。”
窗戶隻開了一半,從外頭看正好可以瞧見沈採薇新換了的外衣。隻見那桃紅色的衣裳上麵繡著一支長枝桃花,花嬌葉嫩,其色嫣然。
李景行不自覺的又彎了彎嘴角,往後退了幾步,正好就對著房門口等著。
過了一會兒,沈採薇果是出來了。
李景行隨手把花又丟給她,說道:“這花其實是你們園子裏頭采的,還是你收著吧。”
沈採薇瞥了他一眼,把花拿在手上轉了轉,懶懶應聲道:“原是借花獻佛。”
李景行隻覺得那懶洋洋的聲音就像是小爪子似的抓在心上,癢得不行。他忍了忍,還是伸手握住沈採薇另一隻手,十分“假正經”的轉移話題道:“其實,我這回來是給你送簪子的。”他從袖套裏頭掏出一支玉簪子遞過去,“我花了樣子,親自做的。”
是一支羊脂玉簪,簪頭雕著一朵盛開的桃花,花蕊中間綴著一顆南珠。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沈採薇亦是有些驚喜,接了那簪子左看右看,不由抿著唇笑了起來:“謝謝,我很喜歡。”
她話聲剛剛落下,李景行忽而湊了過來,一手拉著她的手,一手按在她的肩頭,頭探到她的肩後,虛虛得把她環抱住。
“我也很喜歡呢......”他的笑聲就像是絲絲縷縷的熱氣,正好繞在耳邊,叫人耳中亦是癢癢的。
沈採薇反應過來,正要把人推開,對方卻已經十分自然的退開了幾步,故作無辜的道:“我剛剛瞧見你肩頭好似落了一隻枯葉蝶。”
沈採薇不由嗬嗬噠:“你覺得我會信嗎?”
李景行十分認真的回看她,點了點頭,“虛心求教”的問道:“為什麽不信?”
一口血就憋在心頭,差點要吐出來了有沒有?
☆、132及笄
他們在小路上走了一段路,回去的時候,李景行一貫冷定的麵上不由得顯出幾分笑影子來。因為再過兩年就要會試了,雖然他成日裏找事往沈家去但到底還是要靜心看書,回去的時候先往書房去。
李從淵這時候正在書房看書,他孤家寡人一個,瞧著兒子這得意模樣怪別扭的,忍不住懶懶的刺一句:“你緊趕慢趕的趕出那麽一支簪子有什麽用?及笄禮上用的又不是你的簪子......”
李景行瞥他一眼,漫不經心的從書架上揀出一本書冊來,口上不緊不慢的應道:“總有用到的時候。”
李從淵少見的被噎了一下——果然是單身沒人權,簡直是分分鍾被人秀恩愛到眼瞎。他頓了一下,好一會兒才接著道:“我昨日給你的兵書你看了?”
李景行隨手拿了好幾本放在手上,翻書的動作不停,隻是慢條斯理的回道:“看了,是講騎兵的?”
李從淵稍稍提起一點兒勁頭來,把手上的筆擱到一邊:“其實你小時候,我本來是想帶你去北疆的,不過後來將錯就錯的就去了江南。比起那些隻能江南沿岸的倭寇,代代弓馬的戎族才是大越的心腹之患。”他淡淡道,“要治倭寇,隻要先從海禁著手,再在水戰上麵打上幾場勝戰,把江南那邊的水軍練好了就沒問題。可戎族本就是遊牧民族,善戰好鬥,每每到了缺糧少食之時還會在北疆邊城小戰一二,練出來的騎兵尤其驍悍,來去如風。若是再出一個能把幾個部落擰成一股的族長,大越北疆怕是都守不住,必是要烽火再起。”
李景行聞言亦是回過頭來,想了想便坐到了李從淵的對麵,接口說道:“去年落馬城的事,據說就是戎族那新可汗伯顏的兵?”
李從淵點點頭,從書桌底下的木匣中取出一張手繪的羊皮地圖來:“你看......”他先後指了一下地圖上的兩個小紅點,“落馬城在這裏,戎族的王庭在這裏。那些騎兵若真像那位可汗所說的隻是‘管束失力,殘兵流竄’,怎麽還繞一大圈跑到另一邊去?”
李景行的目光凝了凝,麵上已經收了笑:“確實是不可信。”他稍稍猶豫了一下,還是接著道,“這些年戎族那邊少有消息傳出,說不得那位可汗手段出眾已經收攏了其他幾個部落。”
因著李從淵有意“調/教”,李景行在這上麵確實是十分敏銳。
李從淵欣慰的點了點頭:“其實我本想著讓你去北邊做幾年官的。不過現在想一想,不若先去江南歷練一二,等你稍稍長些本事了,再去北疆。不過,騎兵作戰的那些兵法策論,你確實是要看起來了。”
李景行蹙了蹙眉:“北疆這幾年蠢蠢欲動,不若讓祖父上書陛下,也好稍作提防?”
李從淵端起茶盞抿了口茶,淡淡道:“長輩的事自有考量,你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莫要多想。”這事朝中那些大人哪裏會不清楚,不過是因為座上的皇帝是個不喜多事的,哪個敢多事跑去把戎族的是挑出來?多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罷了。李大人現今不過是禮部尚書,本就不該管這事,這若是越界伸了手,內閣裏頭的幾個閣老和上頭的皇帝都要跟著不高興。
他看得很清楚,就像是倭寇那塊傷疤要被鮮血淋漓的挑開才能找到開海禁的契機一樣,大越和北戎也必有一戰。如今國事衰頹,積弊已久,滿朝之臣大多隻知諂媚主上,上不能匡主,下不能益民,無論是北疆的駐軍還是江南的水軍皆是人心渙散、不堪一擊。若不能在這一戰裏把大越的熱血換上,不能把新一代的脊樑立起來,這偌大家國怕是再也無藥可救。
他此生摯愛唯有許氏,愛到棄官從醫、心死如灰,此生再不得歡顏。可是,他更愛這腳下的土地,那一寸一寸以身丈量、親見親聞的山河。萬裏錦繡江山,煌煌大越,何忍毀於一旦?
李從淵深深的看了一眼尚且年少的兒子,想著自己要說的都差不多了,便有些不耐的擺擺手道,“我和你說這些是叫你心裏有個準備,別一門心思隻掛在沈家。因情喪誌,因私忘公,最是要不得。”
李景行聞言看了李從淵一眼,非常含蓄的閉上了嘴:這話從李從淵嘴裏說出來還真是有點說不出的怪——
此人為了妻子連官都辭了,到現在還遊手好閑呆在家裏呢。
李從淵被他那涵義深遠的異樣看得心煩,擱下手中的茶盞趕人:“還杵在這裏做什麽?看著就心煩。”
李景行隻得抱著幾本從書架上拿下了的書,出門去了。
第二日,沈家的及笄禮,李景行自然是去不成的,去的是李家的二太太文氏。因著李家上下都挺重視這門親事的,文氏想了想便特意備了厚禮,親自送了過去。
雖是小辦,但因為正賓請的是素來低調的汝陽王妃,嚴氏為了給女兒博個好名聲亦是下了許多力氣,場麵上瞧著倒是辦得很是不錯。
裴氏心裏知道嚴氏的小算盤,幹脆悄悄把自己的大嫂拉到邊上說了幾句實話:“我那二嫂怕是瞧上八郎了。成日裏得往我身邊湊,好話、好東西不要錢似的往我邊上送。都是一家子,我也不好拒絕,隻得答應了替她給嫂子你說說好話。”裴氏瞥了眼上頭的沈采蘋,眨了眨眼示意道,“說實話,四娘倒也不錯,說得上是品貌雙全。嚴氏隻得這麽一個女兒,日後嫁妝也是少不了的。隻是她性子單純了些、為人又有點呆氣,不過八郎也不是長子,這上頭倒也不須計較這麽多。”
裴三太太被一貫“實話實說”的小姑子堵了一下,一時間竟是尋不出合適的話來應聲。
裴家大房隻得裴赫和汝陽王妃這一子一女,裴家二房則是二子一女。裴三爺是小兒子也沒有上頭兩個兄長有能力,裴八郎乃是裴三爺和裴三太太的老兒子,雖寵了些但親事上頭還真沒有這麽講究,這也是為什麽裴氏原先想著要拿人當女兒備胎的緣故。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