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大家點點頭,直接指出了沈採薇所習的字體:“趙孟頫的字“謹於結構”,你若是用了心,必有所得。”她掃了眼書桌上的話,幹脆的道,“既然你在上麵題了字,我這畫就送你了。”
沈採薇雙手接過:“多謝先生賜畫。”
溫大家還有事,擺擺手道:“好了,你後麵還有課,還是先回去吧。我之前給你的題目,下回上課前是要交一篇文章上來的,可別忘了。”
沈採薇頷首應了聲是,然後才行了一禮,緩緩退了出去。
等門合上了,溫大家看了看還手邊溫熱的茶水,不知想到了什麽,微微一笑。
沈採薇得了溫大家的承諾以及筆墨,心裏頭被鄭午娘等人惹出來的怒火一下子就沒了大半。她小心翼翼的把畫收好,然後就去上後麵的繪畫課。
若說琴藝課上沈採薇是獨占鰲頭,那畫藝課上鄭午娘就是出盡風頭。教授畫藝的穀大家就頗是看重鄭午娘,常常拿了她的畫作來作為範例。
沈採薇回了教室,意料之中的看著鄭午娘眼眶紅紅的站在桌前,整理畫筆等東西,邊上圍了一群安慰她的人。那些人見了沈採薇從門外進來,麵色都有些複雜,眼神亦不復之前的友善。
沈采蘅上前把沈採薇拉到自己身邊,小聲的和她說話:“剛剛那個方盈音說你把鄭午娘罵哭了,弄得那些人都以為你仗著自己討先生喜歡欺負人呢。到底是怎麽回事啊?”她一貫喜歡八卦,可現在說起這事麵上還是帶了幾分替沈採薇擔心的神情。
沈採薇心中一暖,伸手揉了揉她的頭:“沒事,我有分寸的。”她想了想,還是把岐黃課上的事情和她說了。
沈采蘅聽了這些,蹙了蹙眉,學作大人模樣的嘆了口氣:“二姐姐你怎麽總是‘遇人不淑’啊?”
“‘遇人不淑’這個詞是這麽用的?”沈採薇被她逗得一笑,心情徒然輕鬆了許多。
沈采蘅瞥了眼那邊那一群的人,哼了一聲:“算啦,那些人聽風就是雨的,總有她們後悔的時候。”
沈採薇卻搖了搖頭:“她們未必不知道各種可能還有其他內情。不過是看著聖人和鄭家的份上,要捧著鄭午娘罷了。”能入甲班的又怎麽會是易與之輩,肯定都是心思玲瓏之人?說不準等課後還會有人做牆頭糙想要兩頭討好,悄悄來她這邊賣好呢。
沈采蘅被這麽一提醒,不由接口問話道:“哎呀,我差點忘了鄭午娘姓鄭。二姐姐,她要是把事情捅到鄭家或是聖人那裏怎麽辦?”
沈採薇沉默片刻,搖了搖頭,直接道:“她不會的。”
沈採薇早在翻臉的時候就把事情的利弊想清楚了。既然鄭家或者聖人特意把鄭午娘送到鬆江,必是什麽有目的的。在這個目的還沒達到之前,無論是聖人還是鄭家,肯定都不希望鄭午娘出什麽亂子。換句話說,這是鄭午娘“表現”的時候,她這時候要是轉頭告一狀,就不是丟了麵子這麽簡單了。鄭家同齡的女兒可還有一個,且還是大房的。
沈采蘅等了半點也沒等到沈採薇解釋的話,不由瞪圓眼睛,氣哼哼的看著她說道:“二姐姐說話怎麽也神神秘秘的......”
沈採薇揪了揪她的辮尾,懶懶一笑:“還不是和你說的時候呢。”
☆、47
因為有著鄭午娘的事情,沈採薇在女學裏的日子不免變得有些難過起來了。那些人礙著鄭午娘難看的臉色和方盈音傳出的謠言,明麵上不由得和她拉開了距離。一時間,沈採薇身邊竟是隻剩下沈采蘅和杜若惜,頗有幾分孤家寡人的模樣。
對於沈採薇來說,這倒不是特別大的事情,就算是要辯白也不必急在一時——水是越攪越渾,話是越描越黑。最重要的是,她這段時間尤其的忙:改曲子、學岐黃、寫溫大家額外布置的功課、籌辦拜師宴......如此種種下來,一點兒的時間恨不得掰成兩半用,哪裏有空去理會那些人的藏在心裏的意見。
她前世在娛樂圈裏經了許多事,心裏也很明白這人際交往的微妙之處——當你站到一定程度高度,就不必遷就著去討好別人,反而是要別人來討好你。她如今這般被動,不過是還不夠優秀還不夠強大罷了。
沈採薇這樣忙忙碌碌的過了五日,好不容易等到休沐的日子,還沒多休息休息就被裴氏早早的提溜出來了:“過些日子就是賞荷宴了,你們姐妹年紀也不小了,正好來和我幫幫忙。”
沈采蘅最厭煩這些雜事了,不免撅起嘴抱怨道:“哪裏用得著這樣麻煩?賞荷宴以前又不是沒辦過,娘你就按著舊例吩咐下人就是了。”
“真是傻話......”裴氏伸手戳了戳沈采蘅的額頭,看著女兒天真迷糊的模樣不免失笑道,“一年有一年的規矩,哪裏都是一樣的?且不提那賓客的名單,食單上的忌諱、座次安排、酒飯器皿等等,也都是需要考慮的。再說了,你們不是有些交好的姐妹嗎?正好自個動手寫花箋送去,也顯得有誠意。”
沈採薇知道裴氏確是一片好心,急忙拉了拉沈采蘅的袖子,應聲道:“難得嬸嬸周到,就是我們兩個都不知事,隻怕幫不上忙反而要添亂呢。”
裴氏這才滿意了,點點頭道:“不要緊,我叫吳嬤嬤在邊上伺候著。她也是老人了,辦的事多了,也有經驗,你們若有什麽不懂的,隻管問她便是了。”
吳嬤嬤是裴氏的陪房,也算是裴氏身邊得用的人了。裴氏在娘家的時候就最是受寵,當時遠嫁,裴家老夫人哭得厲害,不僅備了厚厚的嫁妝壓著,更是挑了好些得用的人幫襯。吳嬤嬤就是其中一個。
吳嬤嬤此時就在邊上,聽了裴氏這話連忙上前行禮道:“兩位姑娘若是有什麽吩咐,隻管和我說便是了。”
沈采蘅依舊有些不耐煩,卻還是點了點頭。
沈採薇自然不如沈采蘅似的有底氣,笑了笑接口道:“吳嬤嬤客氣了。”
這事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沈採薇和沈采蘅回了東暖閣,湊在一起把整個宴會的行程安排想了一遍,從迎客到送客,各個細節都重新推敲了一次,一一的問了吳嬤嬤,卻也挑不出什麽來——裴氏雖然不太管事,但到底有經驗,馬車停在那裏,從哪個門迎客、客人帶來的馬車夫和僕從在哪裏休息、擺幾桌酒、客人的座次等等全都安排妥當了。瞧了瞧食單,細細看來便知道了好些人家的忌諱——比如杜若惜她娘杜夫人吃不得魚,怪不得杜若惜每次見了魚都饞得很。
說句實話,裴氏這一次說是叫她們幫把手,實際上根本就是叫她們經一次手,長一長經驗。
沈採薇和沈采蘅本來還嫌棄麻煩,等上手了卻不由有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於是這兩人便憋著一口氣拿著帳冊看著食單上的支出明細以及宴上那些人手安排。
沈采蘅垂著頭看了好一會兒,不覺有些頭疼,悄悄抬眼一看卻見沈採薇還在認真看著帳冊。她有些小心虛嘴上還是尋了個話隨口吩咐道:“這回是在水榭辦宴,用的也是邊上的小廚房,最怕的就是忙裏出亂,可要找人小心盯著火。”
沈采蘅這麽一番話說下來確是細心合理,吳嬤嬤難得見自家小姐長進一回,頗為驚喜,麵上綻出ju花似的笑容,連忙應聲道:“三姑娘說的是,我這就尋個人在小廚房那邊盯著,叫她們小心些。”
沈采蘅點了點頭,被人這樣瞧著令她很有些成就感,於是便接著拿起帳冊裝模作樣的看了起來。
沈採薇到不急著說話,耐心看了一會兒,心裏斟酌了一會兒才開口道:“賞荷宴上怕是要用不少冰,天又熱,存不住。若是備的不夠再去冰窖取,一來一回卻是費時。這樣吧,宴過一半的時候正好叫人再去取一回冰,到時候上些冰鎮的果蔬也算是應時。酒水也是冰鎮了才有味道。”
吳嬤嬤點了點頭,一一應下。
沈採薇又點著幾個小細節,比如到時候姑娘們要玩的投壺等等小玩意要如何準備、哪些地方要安排些人候著,又額外加了一句:“哦,多備些魚食,閑了無事,大家還能湊在一起喂喂魚呢。”
沈采蘅本就是拿著帳本裝樣子,聽到這裏卻是忍不住笑出聲來:“你怎麽就想著餵魚釣魚啊?”她笑彎了腰,不由伏在沈採薇的肩頭,細聲細氣的說話,“要不然,她們大人一起開宴說話,咱們姑娘家備一艘小船,一起去荷花池裏采采荷花?”
這倒是好主意,隻是操作起來又多了些許事情,尤其是要防著人落到水裏。她們幾個便拿著事再和吳嬤嬤商量了許久,等說完了事,都已經是傍晚了。
夕陽的餘暉溫淡而惆悵,天際一側被染成橘黃,一條線拉得長長的。微光灑下了,將窗邊黃梨花木製的書案照得透亮。案邊正好擺著一盆君子蘭,紅色瑪瑙做的花盆,映著薄薄的光,格外的靜美。而那本就有些橘紅的花瓣被那淺紅的夕光一照,更顯目了,仿佛葉片上都綴著一層淺淺的光暈,鮮嫩的要滴出水來。
</br>
沈採薇雙手接過:“多謝先生賜畫。”
溫大家還有事,擺擺手道:“好了,你後麵還有課,還是先回去吧。我之前給你的題目,下回上課前是要交一篇文章上來的,可別忘了。”
沈採薇頷首應了聲是,然後才行了一禮,緩緩退了出去。
等門合上了,溫大家看了看還手邊溫熱的茶水,不知想到了什麽,微微一笑。
沈採薇得了溫大家的承諾以及筆墨,心裏頭被鄭午娘等人惹出來的怒火一下子就沒了大半。她小心翼翼的把畫收好,然後就去上後麵的繪畫課。
若說琴藝課上沈採薇是獨占鰲頭,那畫藝課上鄭午娘就是出盡風頭。教授畫藝的穀大家就頗是看重鄭午娘,常常拿了她的畫作來作為範例。
沈採薇回了教室,意料之中的看著鄭午娘眼眶紅紅的站在桌前,整理畫筆等東西,邊上圍了一群安慰她的人。那些人見了沈採薇從門外進來,麵色都有些複雜,眼神亦不復之前的友善。
沈采蘅上前把沈採薇拉到自己身邊,小聲的和她說話:“剛剛那個方盈音說你把鄭午娘罵哭了,弄得那些人都以為你仗著自己討先生喜歡欺負人呢。到底是怎麽回事啊?”她一貫喜歡八卦,可現在說起這事麵上還是帶了幾分替沈採薇擔心的神情。
沈採薇心中一暖,伸手揉了揉她的頭:“沒事,我有分寸的。”她想了想,還是把岐黃課上的事情和她說了。
沈采蘅聽了這些,蹙了蹙眉,學作大人模樣的嘆了口氣:“二姐姐你怎麽總是‘遇人不淑’啊?”
“‘遇人不淑’這個詞是這麽用的?”沈採薇被她逗得一笑,心情徒然輕鬆了許多。
沈采蘅瞥了眼那邊那一群的人,哼了一聲:“算啦,那些人聽風就是雨的,總有她們後悔的時候。”
沈採薇卻搖了搖頭:“她們未必不知道各種可能還有其他內情。不過是看著聖人和鄭家的份上,要捧著鄭午娘罷了。”能入甲班的又怎麽會是易與之輩,肯定都是心思玲瓏之人?說不準等課後還會有人做牆頭糙想要兩頭討好,悄悄來她這邊賣好呢。
沈采蘅被這麽一提醒,不由接口問話道:“哎呀,我差點忘了鄭午娘姓鄭。二姐姐,她要是把事情捅到鄭家或是聖人那裏怎麽辦?”
沈採薇沉默片刻,搖了搖頭,直接道:“她不會的。”
沈採薇早在翻臉的時候就把事情的利弊想清楚了。既然鄭家或者聖人特意把鄭午娘送到鬆江,必是什麽有目的的。在這個目的還沒達到之前,無論是聖人還是鄭家,肯定都不希望鄭午娘出什麽亂子。換句話說,這是鄭午娘“表現”的時候,她這時候要是轉頭告一狀,就不是丟了麵子這麽簡單了。鄭家同齡的女兒可還有一個,且還是大房的。
沈采蘅等了半點也沒等到沈採薇解釋的話,不由瞪圓眼睛,氣哼哼的看著她說道:“二姐姐說話怎麽也神神秘秘的......”
沈採薇揪了揪她的辮尾,懶懶一笑:“還不是和你說的時候呢。”
☆、47
因為有著鄭午娘的事情,沈採薇在女學裏的日子不免變得有些難過起來了。那些人礙著鄭午娘難看的臉色和方盈音傳出的謠言,明麵上不由得和她拉開了距離。一時間,沈採薇身邊竟是隻剩下沈采蘅和杜若惜,頗有幾分孤家寡人的模樣。
對於沈採薇來說,這倒不是特別大的事情,就算是要辯白也不必急在一時——水是越攪越渾,話是越描越黑。最重要的是,她這段時間尤其的忙:改曲子、學岐黃、寫溫大家額外布置的功課、籌辦拜師宴......如此種種下來,一點兒的時間恨不得掰成兩半用,哪裏有空去理會那些人的藏在心裏的意見。
她前世在娛樂圈裏經了許多事,心裏也很明白這人際交往的微妙之處——當你站到一定程度高度,就不必遷就著去討好別人,反而是要別人來討好你。她如今這般被動,不過是還不夠優秀還不夠強大罷了。
沈採薇這樣忙忙碌碌的過了五日,好不容易等到休沐的日子,還沒多休息休息就被裴氏早早的提溜出來了:“過些日子就是賞荷宴了,你們姐妹年紀也不小了,正好來和我幫幫忙。”
沈采蘅最厭煩這些雜事了,不免撅起嘴抱怨道:“哪裏用得著這樣麻煩?賞荷宴以前又不是沒辦過,娘你就按著舊例吩咐下人就是了。”
“真是傻話......”裴氏伸手戳了戳沈采蘅的額頭,看著女兒天真迷糊的模樣不免失笑道,“一年有一年的規矩,哪裏都是一樣的?且不提那賓客的名單,食單上的忌諱、座次安排、酒飯器皿等等,也都是需要考慮的。再說了,你們不是有些交好的姐妹嗎?正好自個動手寫花箋送去,也顯得有誠意。”
沈採薇知道裴氏確是一片好心,急忙拉了拉沈采蘅的袖子,應聲道:“難得嬸嬸周到,就是我們兩個都不知事,隻怕幫不上忙反而要添亂呢。”
裴氏這才滿意了,點點頭道:“不要緊,我叫吳嬤嬤在邊上伺候著。她也是老人了,辦的事多了,也有經驗,你們若有什麽不懂的,隻管問她便是了。”
吳嬤嬤是裴氏的陪房,也算是裴氏身邊得用的人了。裴氏在娘家的時候就最是受寵,當時遠嫁,裴家老夫人哭得厲害,不僅備了厚厚的嫁妝壓著,更是挑了好些得用的人幫襯。吳嬤嬤就是其中一個。
吳嬤嬤此時就在邊上,聽了裴氏這話連忙上前行禮道:“兩位姑娘若是有什麽吩咐,隻管和我說便是了。”
沈采蘅依舊有些不耐煩,卻還是點了點頭。
沈採薇自然不如沈采蘅似的有底氣,笑了笑接口道:“吳嬤嬤客氣了。”
這事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沈採薇和沈采蘅回了東暖閣,湊在一起把整個宴會的行程安排想了一遍,從迎客到送客,各個細節都重新推敲了一次,一一的問了吳嬤嬤,卻也挑不出什麽來——裴氏雖然不太管事,但到底有經驗,馬車停在那裏,從哪個門迎客、客人帶來的馬車夫和僕從在哪裏休息、擺幾桌酒、客人的座次等等全都安排妥當了。瞧了瞧食單,細細看來便知道了好些人家的忌諱——比如杜若惜她娘杜夫人吃不得魚,怪不得杜若惜每次見了魚都饞得很。
說句實話,裴氏這一次說是叫她們幫把手,實際上根本就是叫她們經一次手,長一長經驗。
沈採薇和沈采蘅本來還嫌棄麻煩,等上手了卻不由有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於是這兩人便憋著一口氣拿著帳冊看著食單上的支出明細以及宴上那些人手安排。
沈采蘅垂著頭看了好一會兒,不覺有些頭疼,悄悄抬眼一看卻見沈採薇還在認真看著帳冊。她有些小心虛嘴上還是尋了個話隨口吩咐道:“這回是在水榭辦宴,用的也是邊上的小廚房,最怕的就是忙裏出亂,可要找人小心盯著火。”
沈采蘅這麽一番話說下來確是細心合理,吳嬤嬤難得見自家小姐長進一回,頗為驚喜,麵上綻出ju花似的笑容,連忙應聲道:“三姑娘說的是,我這就尋個人在小廚房那邊盯著,叫她們小心些。”
沈采蘅點了點頭,被人這樣瞧著令她很有些成就感,於是便接著拿起帳冊裝模作樣的看了起來。
沈採薇到不急著說話,耐心看了一會兒,心裏斟酌了一會兒才開口道:“賞荷宴上怕是要用不少冰,天又熱,存不住。若是備的不夠再去冰窖取,一來一回卻是費時。這樣吧,宴過一半的時候正好叫人再去取一回冰,到時候上些冰鎮的果蔬也算是應時。酒水也是冰鎮了才有味道。”
吳嬤嬤點了點頭,一一應下。
沈採薇又點著幾個小細節,比如到時候姑娘們要玩的投壺等等小玩意要如何準備、哪些地方要安排些人候著,又額外加了一句:“哦,多備些魚食,閑了無事,大家還能湊在一起喂喂魚呢。”
沈采蘅本就是拿著帳本裝樣子,聽到這裏卻是忍不住笑出聲來:“你怎麽就想著餵魚釣魚啊?”她笑彎了腰,不由伏在沈採薇的肩頭,細聲細氣的說話,“要不然,她們大人一起開宴說話,咱們姑娘家備一艘小船,一起去荷花池裏采采荷花?”
這倒是好主意,隻是操作起來又多了些許事情,尤其是要防著人落到水裏。她們幾個便拿著事再和吳嬤嬤商量了許久,等說完了事,都已經是傍晚了。
夕陽的餘暉溫淡而惆悵,天際一側被染成橘黃,一條線拉得長長的。微光灑下了,將窗邊黃梨花木製的書案照得透亮。案邊正好擺著一盆君子蘭,紅色瑪瑙做的花盆,映著薄薄的光,格外的靜美。而那本就有些橘紅的花瓣被那淺紅的夕光一照,更顯目了,仿佛葉片上都綴著一層淺淺的光暈,鮮嫩的要滴出水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