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朕問你。為何私購糧草?於幽州屯兵?”皇帝指著肅王發問,手臂都氣得直發抖。
“購糧一事不假,可兒臣並未於幽州屯兵啊!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兒臣豈敢?!”肅王爭辯道。
“三弟,證據確鑿。你又何苦繼續欺瞞父皇?”端王嚴詞道,“二弟之事,你可是忘了?”
“大哥,我沒有!”肅王麵色焦急,忙否認,“父皇,父皇信我!兒臣萬萬不敢!”
皇帝怒氣衝天,又被兩個兒子吵得頭疼。“來人!傳朕的旨意,著人速去幽州,查明屯兵一事是否屬實。另將肅王押入宗人府。不得私自會見任何人!”
“皇上!”高公公一聲驚呼。眾人抬頭一看,卻見皇帝竟直直倒下。
“父皇!”
“皇上!”
“傳太醫!”
各種聲音混在一起,群臣亂作一團。
皇帝病倒,肅王被幽禁。於是乎,群臣隱隱以端王為首。端王自是得意。
“王爺,幽州那邊已安排妥當。皇上生平最惡此事,肅王爺這下是再難翻身了。”蘇行逸意味深長,道,“下官先行恭賀王爺,除一勁敵。”
端王喜不自勝,道:“賢弟功不可沒,他日論功行賞,必少不了賢弟。”
“都是王爺深謀遠慮,下官不敢居功。”
“皇上,您可算醒了。”高公公見皇帝醒來,心中總算鬆了一口氣。皇帝撐著身子,想坐起來。高公公立馬上前攙扶,並往皇帝背後墊了個軟枕。
皇帝靠坐在床上,疲弱無力。“幽州之事,可派人去了?”
“吏部李大人和監察院的袁大人已經動身去幽州了。”高公公回道。
他二人正直,倒令人放心。皇帝心中稍安,又問道:“王家那事查得怎麽樣?”
“那蘇策確實乃王大人之子,真名是王玄策。”高公公頓了頓又道,“他在獄中喊冤。想麵見陛下伸冤。”
皇帝沉吟片刻道:“派人將他接入宮中,朕要親自召見。”隨後又補充道:“暗中進行,別讓人知道。”
半個時辰後,皇帝在側殿見到了王家的唯一後人,那個和他父親一樣驚才絕艷的少年。
“草民王玄策參見皇上。”少年儀態舉止得當,不卑不亢。皇帝心中暗自讚許。二十年前,他父親王望舒摘得榜首,禦前謝恩。皇帝依稀記得也是這般麵如冠玉,儀態得體。
父子二人容貌相似,氣質卻略有不同,一個君子端方,溫良如玉;另一個清冷漠然,內斂沉穩。恍惚間,兩張臉似是重疊,皇帝不禁唏噓。
“起來罷。”皇帝略一擺手。“聽說你在獄中喊冤。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草民為肅王殿下喊冤!”少年的話語鏗鏘有力。
皇帝原以為他是要為自己喊冤,為王家闔府喊冤。卻萬萬沒想到竟是為自己的三兒子喊冤。
“此話何解?”皇帝不動聲色問道。
“肅王爺知曉草民身世後,本欲移交刑部。但因憐惜王家隻餘草民一人,便動了惻隱之心。”少年沉聲道,“草民自請前往江南調糧,肅王爺給了草民一個機會,等借糧歸來,再向皇上稟明此事。”
王玄策言辭懇切,道:“肅王仁厚,錯在草民。望皇上明鑑。若因此牽連了肅王爺,玄策萬死難辭!”
老三知道當年王家被抄的緣由,若是動了惻隱之心,倒也說得過去。但——
“你可知今日早朝之上,左都禦史彈劾肅王屯兵幽州,私購糧草?!”思及此處,皇帝不由動怒,語氣也變得嚴厲。
“王爺至孝,怎會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望皇上明察,其中定有誤會!”王玄策為肅王辯解,“先前王爺提過,京中存糧短缺,江南借糧又並非易事。為穩妥起見,須另行購置些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皇帝做了四十餘年國君,話說到這,他心裏也有了思量。
“有句話草民本不該說,可肅王殿下無故蒙冤。草民,草民......”少年話音一頓,似是心中猶豫掙紮。
“但說無妨。朕允諾,不會因此降罪於你。”
得了皇帝金口玉言,少年下定決心,開了口:“先前王爺得了消息,端王殿下於涼州屯兵數萬。王爺還未探明真偽,便反被彈劾屯兵幽州。此事......此事怕有蹊蹺。”
“逆子!”皇帝咬牙切齒,低聲吐出兩字。
“朕乏了。你先回去罷。今日之事不可外傳。記住,你一直在牢裏,哪兒也沒去過。”皇帝冷聲囑咐道。
“是,玄策謹記。”
兩個玄衣人自暗處悄無聲息步出,少年被人從密室帶走。臨走前他抬眼窺得天子真容,方臉劍眉,發須灰白,額間紋路極深。雖威嚴仍在,卻老態畢現。
正是這位執掌生殺大權的君王,盛怒之下令王家闔府魂歸地下。不知他曉得諸子奪位,自相殘殺後,會是怎麽個表情。少年眸光銳利,卻也隻是一閃而過。
“派人秘密去幽州探查。務必要快!”皇帝強撐著下令,他的這些兒子啊,個個都不是省心的。
</br>
“購糧一事不假,可兒臣並未於幽州屯兵啊!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兒臣豈敢?!”肅王爭辯道。
“三弟,證據確鑿。你又何苦繼續欺瞞父皇?”端王嚴詞道,“二弟之事,你可是忘了?”
“大哥,我沒有!”肅王麵色焦急,忙否認,“父皇,父皇信我!兒臣萬萬不敢!”
皇帝怒氣衝天,又被兩個兒子吵得頭疼。“來人!傳朕的旨意,著人速去幽州,查明屯兵一事是否屬實。另將肅王押入宗人府。不得私自會見任何人!”
“皇上!”高公公一聲驚呼。眾人抬頭一看,卻見皇帝竟直直倒下。
“父皇!”
“皇上!”
“傳太醫!”
各種聲音混在一起,群臣亂作一團。
皇帝病倒,肅王被幽禁。於是乎,群臣隱隱以端王為首。端王自是得意。
“王爺,幽州那邊已安排妥當。皇上生平最惡此事,肅王爺這下是再難翻身了。”蘇行逸意味深長,道,“下官先行恭賀王爺,除一勁敵。”
端王喜不自勝,道:“賢弟功不可沒,他日論功行賞,必少不了賢弟。”
“都是王爺深謀遠慮,下官不敢居功。”
“皇上,您可算醒了。”高公公見皇帝醒來,心中總算鬆了一口氣。皇帝撐著身子,想坐起來。高公公立馬上前攙扶,並往皇帝背後墊了個軟枕。
皇帝靠坐在床上,疲弱無力。“幽州之事,可派人去了?”
“吏部李大人和監察院的袁大人已經動身去幽州了。”高公公回道。
他二人正直,倒令人放心。皇帝心中稍安,又問道:“王家那事查得怎麽樣?”
“那蘇策確實乃王大人之子,真名是王玄策。”高公公頓了頓又道,“他在獄中喊冤。想麵見陛下伸冤。”
皇帝沉吟片刻道:“派人將他接入宮中,朕要親自召見。”隨後又補充道:“暗中進行,別讓人知道。”
半個時辰後,皇帝在側殿見到了王家的唯一後人,那個和他父親一樣驚才絕艷的少年。
“草民王玄策參見皇上。”少年儀態舉止得當,不卑不亢。皇帝心中暗自讚許。二十年前,他父親王望舒摘得榜首,禦前謝恩。皇帝依稀記得也是這般麵如冠玉,儀態得體。
父子二人容貌相似,氣質卻略有不同,一個君子端方,溫良如玉;另一個清冷漠然,內斂沉穩。恍惚間,兩張臉似是重疊,皇帝不禁唏噓。
“起來罷。”皇帝略一擺手。“聽說你在獄中喊冤。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草民為肅王殿下喊冤!”少年的話語鏗鏘有力。
皇帝原以為他是要為自己喊冤,為王家闔府喊冤。卻萬萬沒想到竟是為自己的三兒子喊冤。
“此話何解?”皇帝不動聲色問道。
“肅王爺知曉草民身世後,本欲移交刑部。但因憐惜王家隻餘草民一人,便動了惻隱之心。”少年沉聲道,“草民自請前往江南調糧,肅王爺給了草民一個機會,等借糧歸來,再向皇上稟明此事。”
王玄策言辭懇切,道:“肅王仁厚,錯在草民。望皇上明鑑。若因此牽連了肅王爺,玄策萬死難辭!”
老三知道當年王家被抄的緣由,若是動了惻隱之心,倒也說得過去。但——
“你可知今日早朝之上,左都禦史彈劾肅王屯兵幽州,私購糧草?!”思及此處,皇帝不由動怒,語氣也變得嚴厲。
“王爺至孝,怎會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望皇上明察,其中定有誤會!”王玄策為肅王辯解,“先前王爺提過,京中存糧短缺,江南借糧又並非易事。為穩妥起見,須另行購置些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皇帝做了四十餘年國君,話說到這,他心裏也有了思量。
“有句話草民本不該說,可肅王殿下無故蒙冤。草民,草民......”少年話音一頓,似是心中猶豫掙紮。
“但說無妨。朕允諾,不會因此降罪於你。”
得了皇帝金口玉言,少年下定決心,開了口:“先前王爺得了消息,端王殿下於涼州屯兵數萬。王爺還未探明真偽,便反被彈劾屯兵幽州。此事......此事怕有蹊蹺。”
“逆子!”皇帝咬牙切齒,低聲吐出兩字。
“朕乏了。你先回去罷。今日之事不可外傳。記住,你一直在牢裏,哪兒也沒去過。”皇帝冷聲囑咐道。
“是,玄策謹記。”
兩個玄衣人自暗處悄無聲息步出,少年被人從密室帶走。臨走前他抬眼窺得天子真容,方臉劍眉,發須灰白,額間紋路極深。雖威嚴仍在,卻老態畢現。
正是這位執掌生殺大權的君王,盛怒之下令王家闔府魂歸地下。不知他曉得諸子奪位,自相殘殺後,會是怎麽個表情。少年眸光銳利,卻也隻是一閃而過。
“派人秘密去幽州探查。務必要快!”皇帝強撐著下令,他的這些兒子啊,個個都不是省心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