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整治奢靡之風,重整朝綱!!!
大唐:我上朝穿龍袍,李二人麻了 作者:黑的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龍台之上!
李承乾掃視了一眼朝堂上的百官,見他們個個噤若寒蟬,心中不禁冷笑。
他緩緩開口,聲音冷冽如冰:“眾卿家,今日朝會,有要事相商。”
“但在此之前,本宮想先問問你們,身為朝廷命官,理應如何?”
百官們聞言,心中一凜,對於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卻無人敢應聲。
李承乾見狀,怒意更盛,他猛地一拍扶手,喝道:“怎麽?都啞巴了嗎?”
“本宮問你們話呢!”
長孫無忌見狀,隻得硬著頭皮出列,躬身道:“殿下息怒,臣等身為朝廷命官,理應忠心耿耿,為國為民。”
“哼!說得倒好聽!”李承乾冷笑一聲,“那為何本宮近日所聞所見,卻是另一番景象呢?”
百官們心中一緊,他們雖然不清楚太子具體指的是何事,但卻能從其臉色上知道事情不簡單。
一時間,朝堂上鴉雀無聲,氣氛更加凝重。
李承乾目光如炬,掃視著朝堂上的百官,沉聲開口:“本宮這裏有一份卷宗,其內容令人震驚,今日便與諸卿共議。”
言罷,他緩緩拿起身旁那份錦衣衛呈交的卷宗。
百官們聞言,紛紛交頭接耳,議論聲此起彼伏。
他們心中好奇,究竟是何等大事,能讓太子殿下如此動容。
李承乾翻開卷宗,開始念誦其中的內容:“卷中所記,盡是我朝中大臣們的日常所作所為。”
“有的人,大魚大肉,極盡奢靡,為了一道菜,竟要殺害兩百隻雞仔!”
“此等行徑,簡直是暴殄天物,令人發指!!”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譬如,某位大臣,為了品嚐所謂的‘雞舌羹’,命人每日捕殺大量雞仔,取其舌尖。”
“而這道菜,他一人享用,便耗費了數百隻雞仔的性命!”
“試問,此等奢華,何曾體恤過百姓的艱辛?”
朝堂上,百官們聽得目瞪口呆,他們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同僚中竟有如此奢靡之人。”
一時間,議論聲、驚歎聲此起彼伏。
李承乾又翻了一頁,語氣稍緩:“然而,我朝中也不乏清廉之士。”
“他們一日三餐,鹹菜、白粥,簡樸度日。”
“他們體恤民情,深知百姓疾苦。”
“更有甚者,一身布衣,親自上街買菜,與民同樂。”
他抬頭望向百官,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例如,某位大臣,家中清貧如洗,卻毫無怨言。”
“他每日晨昏定省,處理公務之餘,還親自到市集采購食材,其清廉自守,勤政愛民之舉,實為爾等楷模。”
說完這些,李承乾突然將手中的卷宗猛地丟在大殿上,發出“砰”的一聲巨響!
百官們被這一舉動嚇得心驚肉跳,紛紛低下頭去,不敢直視太子殿下的目光。
“如今,我朝奢靡之風盛行,清廉之士卻寥寥無幾!!”
李承乾怒斥道:“你們身為朝廷命官,理應清廉自守,為民請命!”
“然而看看你們現在的樣子,成何體統!”
百官們被訓得麵紅耳赤,心中惶恐不安!
他們紛紛跪倒在地,齊聲高呼:“殿下息怒,臣等知罪!”
李承乾見百官跪拜,卻並未立刻讓他們起身,而是繼續嗬斥道:“朝廷提升俸祿,本是為了讓你們能過上富足的生活,安心為國為民效力。”
“然而,你們卻借此助長奢靡之風,實在是辜負了朝廷的厚望!”
他語氣嚴厲,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般敲打在百官的心頭。
眾人紛紛低下頭去,不敢有絲毫的辯解。
李承乾頓了頓,繼續說道:“因此,本宮決定,罰你們俸祿半年,以此作為懲戒!”
“而這部分罰沒的俸祿,將獎勵給那些清廉自守,勤政愛民的大臣,以資鼓勵!”
此言一出,百官們頓時哀嚎一片!
半年沒有俸祿,這對於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然而,他們也知道,這是太子殿下為了整頓朝風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因此隻能默默承受。
李承乾似乎並不打算就此罷休,他又拋出了一個重磅炸彈。
“同時,本宮還決定,為期七天,你們都要吃憶苦飯!”
“以此體驗百姓的艱辛,銘記清廉自守的重要性!”
“憶苦飯?”百官們聞言,紛紛麵露苦色。
他們雖然不清楚這憶苦飯究竟是何物,但從名字上來看,就知道絕對不會是什麽美味佳肴。
一時間,朝堂上哀聲載道,眾人的臉色都變得比苦瓜還要苦。
李承乾看著百官們的反應,板著臉繼續說道:“這些憶苦飯,將由朝廷統一提供。”
“包括本宮、以及眾皇子、公主在內,我皇室之人皆會如此,以身作則!!”
百官們聞言,頓時啞口無言。
他們知道,這次太子殿下是動了真格,不僅僅是針對他們這些朝臣,就連皇室之人也要一同受罰!
這樣的舉措,無疑讓他們感受到了太子整頓朝風的決心和力度。
“怎麽?你們有意見嗎?”
李承乾掃視著朝堂上的百官,語氣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
百官們紛紛搖頭,齊聲說道:“臣等不敢,謹遵殿下之命!”
他們知道,此刻任何辯解都是徒勞的。
隻能乖乖領命,接受這次的懲罰。
李承乾見狀,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揮手示意百官起身,然後緩緩說道:“希望你們能夠真心悔過,從此清廉自守,為朝廷和百姓盡忠職守。”
百官們紛紛起身,齊聲應諾。
他們心中雖然苦澀不已,但也明白這次懲罰的意義所在。
太子殿下以身作則,整頓朝風,這對於他們來說,既是一次警示,也是一次鞭策。
……
今日朝堂上的風波,似一陣不小的漣漪,蕩漾在整個皇宮之中。
關於李承乾提議滿朝文武共吃憶苦飯的消息,不脛而走。
竟也傳到了李世民的耳裏。
他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許,覺得此舉甚有意義。
午後陽光斜照。
李世民決定前往學堂一探究竟,看那些皇子們學業如何。
他輕步走進學堂,隻見眾皇子正襟危坐,埋頭苦讀,書聲琅琅,頗有幾分儒雅之風。
大學士眼尖,遠遠望見皇帝身影,趕忙上前參拜。
“陛下萬歲萬萬歲!”
大學士聲音洪亮,打破了學堂的寧靜。
李承乾掃視了一眼朝堂上的百官,見他們個個噤若寒蟬,心中不禁冷笑。
他緩緩開口,聲音冷冽如冰:“眾卿家,今日朝會,有要事相商。”
“但在此之前,本宮想先問問你們,身為朝廷命官,理應如何?”
百官們聞言,心中一凜,對於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卻無人敢應聲。
李承乾見狀,怒意更盛,他猛地一拍扶手,喝道:“怎麽?都啞巴了嗎?”
“本宮問你們話呢!”
長孫無忌見狀,隻得硬著頭皮出列,躬身道:“殿下息怒,臣等身為朝廷命官,理應忠心耿耿,為國為民。”
“哼!說得倒好聽!”李承乾冷笑一聲,“那為何本宮近日所聞所見,卻是另一番景象呢?”
百官們心中一緊,他們雖然不清楚太子具體指的是何事,但卻能從其臉色上知道事情不簡單。
一時間,朝堂上鴉雀無聲,氣氛更加凝重。
李承乾目光如炬,掃視著朝堂上的百官,沉聲開口:“本宮這裏有一份卷宗,其內容令人震驚,今日便與諸卿共議。”
言罷,他緩緩拿起身旁那份錦衣衛呈交的卷宗。
百官們聞言,紛紛交頭接耳,議論聲此起彼伏。
他們心中好奇,究竟是何等大事,能讓太子殿下如此動容。
李承乾翻開卷宗,開始念誦其中的內容:“卷中所記,盡是我朝中大臣們的日常所作所為。”
“有的人,大魚大肉,極盡奢靡,為了一道菜,竟要殺害兩百隻雞仔!”
“此等行徑,簡直是暴殄天物,令人發指!!”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譬如,某位大臣,為了品嚐所謂的‘雞舌羹’,命人每日捕殺大量雞仔,取其舌尖。”
“而這道菜,他一人享用,便耗費了數百隻雞仔的性命!”
“試問,此等奢華,何曾體恤過百姓的艱辛?”
朝堂上,百官們聽得目瞪口呆,他們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同僚中竟有如此奢靡之人。”
一時間,議論聲、驚歎聲此起彼伏。
李承乾又翻了一頁,語氣稍緩:“然而,我朝中也不乏清廉之士。”
“他們一日三餐,鹹菜、白粥,簡樸度日。”
“他們體恤民情,深知百姓疾苦。”
“更有甚者,一身布衣,親自上街買菜,與民同樂。”
他抬頭望向百官,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例如,某位大臣,家中清貧如洗,卻毫無怨言。”
“他每日晨昏定省,處理公務之餘,還親自到市集采購食材,其清廉自守,勤政愛民之舉,實為爾等楷模。”
說完這些,李承乾突然將手中的卷宗猛地丟在大殿上,發出“砰”的一聲巨響!
百官們被這一舉動嚇得心驚肉跳,紛紛低下頭去,不敢直視太子殿下的目光。
“如今,我朝奢靡之風盛行,清廉之士卻寥寥無幾!!”
李承乾怒斥道:“你們身為朝廷命官,理應清廉自守,為民請命!”
“然而看看你們現在的樣子,成何體統!”
百官們被訓得麵紅耳赤,心中惶恐不安!
他們紛紛跪倒在地,齊聲高呼:“殿下息怒,臣等知罪!”
李承乾見百官跪拜,卻並未立刻讓他們起身,而是繼續嗬斥道:“朝廷提升俸祿,本是為了讓你們能過上富足的生活,安心為國為民效力。”
“然而,你們卻借此助長奢靡之風,實在是辜負了朝廷的厚望!”
他語氣嚴厲,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般敲打在百官的心頭。
眾人紛紛低下頭去,不敢有絲毫的辯解。
李承乾頓了頓,繼續說道:“因此,本宮決定,罰你們俸祿半年,以此作為懲戒!”
“而這部分罰沒的俸祿,將獎勵給那些清廉自守,勤政愛民的大臣,以資鼓勵!”
此言一出,百官們頓時哀嚎一片!
半年沒有俸祿,這對於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然而,他們也知道,這是太子殿下為了整頓朝風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因此隻能默默承受。
李承乾似乎並不打算就此罷休,他又拋出了一個重磅炸彈。
“同時,本宮還決定,為期七天,你們都要吃憶苦飯!”
“以此體驗百姓的艱辛,銘記清廉自守的重要性!”
“憶苦飯?”百官們聞言,紛紛麵露苦色。
他們雖然不清楚這憶苦飯究竟是何物,但從名字上來看,就知道絕對不會是什麽美味佳肴。
一時間,朝堂上哀聲載道,眾人的臉色都變得比苦瓜還要苦。
李承乾看著百官們的反應,板著臉繼續說道:“這些憶苦飯,將由朝廷統一提供。”
“包括本宮、以及眾皇子、公主在內,我皇室之人皆會如此,以身作則!!”
百官們聞言,頓時啞口無言。
他們知道,這次太子殿下是動了真格,不僅僅是針對他們這些朝臣,就連皇室之人也要一同受罰!
這樣的舉措,無疑讓他們感受到了太子整頓朝風的決心和力度。
“怎麽?你們有意見嗎?”
李承乾掃視著朝堂上的百官,語氣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
百官們紛紛搖頭,齊聲說道:“臣等不敢,謹遵殿下之命!”
他們知道,此刻任何辯解都是徒勞的。
隻能乖乖領命,接受這次的懲罰。
李承乾見狀,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揮手示意百官起身,然後緩緩說道:“希望你們能夠真心悔過,從此清廉自守,為朝廷和百姓盡忠職守。”
百官們紛紛起身,齊聲應諾。
他們心中雖然苦澀不已,但也明白這次懲罰的意義所在。
太子殿下以身作則,整頓朝風,這對於他們來說,既是一次警示,也是一次鞭策。
……
今日朝堂上的風波,似一陣不小的漣漪,蕩漾在整個皇宮之中。
關於李承乾提議滿朝文武共吃憶苦飯的消息,不脛而走。
竟也傳到了李世民的耳裏。
他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許,覺得此舉甚有意義。
午後陽光斜照。
李世民決定前往學堂一探究竟,看那些皇子們學業如何。
他輕步走進學堂,隻見眾皇子正襟危坐,埋頭苦讀,書聲琅琅,頗有幾分儒雅之風。
大學士眼尖,遠遠望見皇帝身影,趕忙上前參拜。
“陛下萬歲萬萬歲!”
大學士聲音洪亮,打破了學堂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