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大家都這麽閑嗎
踹翻龍椅後,滿朝文武跪求她登基 作者:妃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開始關注朝廷的風聲和傾向,那股憋屈感一直盤旋在胸口,隨時都可能爆炸。
憑什麽?
憑什麽他們是戰勝國,無數鮮血換來的勝利,卻還要嫁公主,陪嫁無數資源寶貝?
朝廷上那群當官的腦子有包嗎?
這賠本買賣也做?
虞婔之前一直致力於將自己的人布局到各行各業,三教九流,需要的時候,話題一提將勢不可擋。
經曆了現代信息爆炸時代的虞婔,深諳如何利用輿論造勢,要怎樣煽動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此時,誰還記得文人和武者之間的矛盾?
都同仇敵愾的盯著朝廷。
就看朝廷會怎麽做?
齊王府,齊王忍不住拍桌叫好,嚇了一旁的齊王妃一跳。
齊王妃給了他一個白眼:“幹什麽呢?一驚一乍的?”
齊王嘖嘖兩聲:“六公主這一招禍水東引真是太妙了,武者和文人之間的矛盾就這麽轉移了,而且,三國來使,誰還敢提公主和親?”
“六公主實在是,太會利用民心了。”
齊王妃笑了笑:“也就是皇上一直昏迷著才敢這麽幹,不然就藏不住了。”
“皇上……哎,這都一個月了,還沒好轉呢!”
在這過程中,皇上不是沒醒,但是時間不長,確實中風了,說話也不太利索,身邊的人都不敢說朝堂之事。
盛昌帝自己又會繼續昏迷過去。
一開始丞相等人還盼著盛昌帝趕緊醒來,如今……多少有些不指望了。
那就不是能繼續處理國事的樣子。
齊王笑容淡了淡:“都這樣了,還藏什麽?根本不用藏了。”
“之前反擊皇後說親就很漂亮,現在這樣……皇兄若是醒來,親自開口,效果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
“江山社稷的大義當前,公主和親若是真的帶來極大的價值,如今的民心也會反噬到公主身上。”
齊王妃有些緊張:“都這樣了,還能反轉?”
“皇上就承擔得起如此強烈的民怨。”
齊王:“所以說啊,價值啊!”
“如果大蒲王朝和西商國不是來打秋風的,願意花費巨大的聘禮,甚至進貢,成為藩屬國來迎娶公主,乾宇還能拒絕嗎?公主還能拒絕?”
齊王妃嗤笑一聲:“大蒲?西商?會成為藩屬國?嗬嗬……夢想和癡心妄想還是有區別的。”
大蒲有這心思,這半年來就不會打個不停了。
西商轉移了乾宇那麽多資源,會俯首稱臣吐出來嗎?
天塌了,兩國都不可能這樣來求娶公主。
齊王無語:“哎哎,我這不是提出一種無法拒絕的可能嗎?”
“相信六公主走一步看三步,應該是考慮到這個的,並且有一定的防患。”
“也就朝堂之上那些還在自以為是,懊惱不已呢!”
“這條路怎麽就被堵了?”
齊王說得沒錯,最氣的是皇後,原本收到國書,靖王去鳳棲宮看望皇後就提到這件事,神情亢奮,覺得特別有麵子。
他還在監國,就有三國來使,求和也是一種低姿態,四舍五入就跟來朝拜的差不多了。
麵色灰白的皇後立刻想到和親,咬牙切齒的要將六公主給嫁得遠遠的,最好是客死他鄉。
按照皇後的意思,到時候就以皇朝的名義來提,這樣才能和談,永結同好,徹底解決邊關的事。
另外,將虞婔這個棘手的敵人給打發掉,以泄心頭之恨。
靖王眼睛一亮,覺得非常可行,第二天正準備提一提,跟諸位大臣商量一下,外麵的輿論就爆炸開了。
皇後聽到當場吐血,整個人陷入昏迷之中,失去意識之前的想法就是,一步遲,步步遲,為什麽虞婔總能走在前麵?
而靖王也震驚得不敢開口。
諸位大臣驚訝,委屈,無語,一時之間不知道作何感想。
他們都才剛收到來使的國書啊,隻知道對方要來和談,並沒有說要和親啊!
他們根本沒想到這茬,哪裏就嫁公主,還要陪嫁無數了?
大家都這麽閑嗎?
直接幫他們將之後無數步都給想明白了。
“使臣都還沒過境呢,說這些是不是太早了點?”丞相無語,隻能督促大家趕緊將回複發出去,讓使臣快些過境,趕來帝都城。
而唐城,終於進入了歇戰休整期。
回複過後,輿論越演越烈,逼得兩位皇子和丞相不得不發表聲明安撫,他們沒有任何人說過要和親,要嫁公主。
一切都等使臣抵達帝都再說。
主要輿論已經激烈到影響到朝廷一些官員了。
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官,好些人心有皇朝,還是會覺得如此有損皇朝臉麵,戰勝國就該有戰勝國的樣子。
日常上朝也就會旁敲側擊的問,說得多了,遲早吵起來,上麵就不得不管,以防失控。
丞相讓有威信的文官大儒去澄清,就是利用他們的名譽在壓製輿論。
乍一看,效果的確不錯。
很多人也都信了,決定等使臣到來再說。
虞婔也暫時偃旗息鼓,沒有繼續煽風點火,內心還是滿意的。
畢竟他們說,沒有要讓公主和親。
如果到時候反悔了,沒有足夠的理由,現在壓製的就會全麵爆發。
文官大儒的信譽度也會跌落穀底。
其實已經算得到一層保險了。
不過暗地裏該鋪墊的還是要鋪墊,比如,不激動也可以說一說,縱觀如今的局麵,就算真的要和親,那就隻有六公主。
很多人都喜歡六公主,肯定不願意將六公主嫁出去的雲雲。
總之,感謝乾宇開放的風氣,隻要不是密謀,尋常探一探國家大事也不至於就獲罪。
加上科舉考試是要涉及國家層麵的,不可能製止不能談。
所以,宣傳宣傳,大家心裏都有底了。
至少帝都城大部分人都不想六公主有事,特別是武科舉那些考生,在武科舉事件中得到好處的,都希望還有下次,並不想六公主走了,就成為絕唱。
而且,無形之中,在文人中也開始流傳著一個猜測。
六公主能將武科舉辦得這麽好,考生不用出銀子了,朝廷甚至還有得賺,那文科舉呢?是不是也可以?
盡管武科舉的方法無法套用到文科舉上,但是,萬一六公主就有辦法呢?
畢竟科舉費錢,那是眾所周知的,不必為銀錢擔憂的人終究是少數,能減少一點是一點吧!
憑什麽?
憑什麽他們是戰勝國,無數鮮血換來的勝利,卻還要嫁公主,陪嫁無數資源寶貝?
朝廷上那群當官的腦子有包嗎?
這賠本買賣也做?
虞婔之前一直致力於將自己的人布局到各行各業,三教九流,需要的時候,話題一提將勢不可擋。
經曆了現代信息爆炸時代的虞婔,深諳如何利用輿論造勢,要怎樣煽動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此時,誰還記得文人和武者之間的矛盾?
都同仇敵愾的盯著朝廷。
就看朝廷會怎麽做?
齊王府,齊王忍不住拍桌叫好,嚇了一旁的齊王妃一跳。
齊王妃給了他一個白眼:“幹什麽呢?一驚一乍的?”
齊王嘖嘖兩聲:“六公主這一招禍水東引真是太妙了,武者和文人之間的矛盾就這麽轉移了,而且,三國來使,誰還敢提公主和親?”
“六公主實在是,太會利用民心了。”
齊王妃笑了笑:“也就是皇上一直昏迷著才敢這麽幹,不然就藏不住了。”
“皇上……哎,這都一個月了,還沒好轉呢!”
在這過程中,皇上不是沒醒,但是時間不長,確實中風了,說話也不太利索,身邊的人都不敢說朝堂之事。
盛昌帝自己又會繼續昏迷過去。
一開始丞相等人還盼著盛昌帝趕緊醒來,如今……多少有些不指望了。
那就不是能繼續處理國事的樣子。
齊王笑容淡了淡:“都這樣了,還藏什麽?根本不用藏了。”
“之前反擊皇後說親就很漂亮,現在這樣……皇兄若是醒來,親自開口,效果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
“江山社稷的大義當前,公主和親若是真的帶來極大的價值,如今的民心也會反噬到公主身上。”
齊王妃有些緊張:“都這樣了,還能反轉?”
“皇上就承擔得起如此強烈的民怨。”
齊王:“所以說啊,價值啊!”
“如果大蒲王朝和西商國不是來打秋風的,願意花費巨大的聘禮,甚至進貢,成為藩屬國來迎娶公主,乾宇還能拒絕嗎?公主還能拒絕?”
齊王妃嗤笑一聲:“大蒲?西商?會成為藩屬國?嗬嗬……夢想和癡心妄想還是有區別的。”
大蒲有這心思,這半年來就不會打個不停了。
西商轉移了乾宇那麽多資源,會俯首稱臣吐出來嗎?
天塌了,兩國都不可能這樣來求娶公主。
齊王無語:“哎哎,我這不是提出一種無法拒絕的可能嗎?”
“相信六公主走一步看三步,應該是考慮到這個的,並且有一定的防患。”
“也就朝堂之上那些還在自以為是,懊惱不已呢!”
“這條路怎麽就被堵了?”
齊王說得沒錯,最氣的是皇後,原本收到國書,靖王去鳳棲宮看望皇後就提到這件事,神情亢奮,覺得特別有麵子。
他還在監國,就有三國來使,求和也是一種低姿態,四舍五入就跟來朝拜的差不多了。
麵色灰白的皇後立刻想到和親,咬牙切齒的要將六公主給嫁得遠遠的,最好是客死他鄉。
按照皇後的意思,到時候就以皇朝的名義來提,這樣才能和談,永結同好,徹底解決邊關的事。
另外,將虞婔這個棘手的敵人給打發掉,以泄心頭之恨。
靖王眼睛一亮,覺得非常可行,第二天正準備提一提,跟諸位大臣商量一下,外麵的輿論就爆炸開了。
皇後聽到當場吐血,整個人陷入昏迷之中,失去意識之前的想法就是,一步遲,步步遲,為什麽虞婔總能走在前麵?
而靖王也震驚得不敢開口。
諸位大臣驚訝,委屈,無語,一時之間不知道作何感想。
他們都才剛收到來使的國書啊,隻知道對方要來和談,並沒有說要和親啊!
他們根本沒想到這茬,哪裏就嫁公主,還要陪嫁無數了?
大家都這麽閑嗎?
直接幫他們將之後無數步都給想明白了。
“使臣都還沒過境呢,說這些是不是太早了點?”丞相無語,隻能督促大家趕緊將回複發出去,讓使臣快些過境,趕來帝都城。
而唐城,終於進入了歇戰休整期。
回複過後,輿論越演越烈,逼得兩位皇子和丞相不得不發表聲明安撫,他們沒有任何人說過要和親,要嫁公主。
一切都等使臣抵達帝都再說。
主要輿論已經激烈到影響到朝廷一些官員了。
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官,好些人心有皇朝,還是會覺得如此有損皇朝臉麵,戰勝國就該有戰勝國的樣子。
日常上朝也就會旁敲側擊的問,說得多了,遲早吵起來,上麵就不得不管,以防失控。
丞相讓有威信的文官大儒去澄清,就是利用他們的名譽在壓製輿論。
乍一看,效果的確不錯。
很多人也都信了,決定等使臣到來再說。
虞婔也暫時偃旗息鼓,沒有繼續煽風點火,內心還是滿意的。
畢竟他們說,沒有要讓公主和親。
如果到時候反悔了,沒有足夠的理由,現在壓製的就會全麵爆發。
文官大儒的信譽度也會跌落穀底。
其實已經算得到一層保險了。
不過暗地裏該鋪墊的還是要鋪墊,比如,不激動也可以說一說,縱觀如今的局麵,就算真的要和親,那就隻有六公主。
很多人都喜歡六公主,肯定不願意將六公主嫁出去的雲雲。
總之,感謝乾宇開放的風氣,隻要不是密謀,尋常探一探國家大事也不至於就獲罪。
加上科舉考試是要涉及國家層麵的,不可能製止不能談。
所以,宣傳宣傳,大家心裏都有底了。
至少帝都城大部分人都不想六公主有事,特別是武科舉那些考生,在武科舉事件中得到好處的,都希望還有下次,並不想六公主走了,就成為絕唱。
而且,無形之中,在文人中也開始流傳著一個猜測。
六公主能將武科舉辦得這麽好,考生不用出銀子了,朝廷甚至還有得賺,那文科舉呢?是不是也可以?
盡管武科舉的方法無法套用到文科舉上,但是,萬一六公主就有辦法呢?
畢竟科舉費錢,那是眾所周知的,不必為銀錢擔憂的人終究是少數,能減少一點是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