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推門才剛坐定,不待自己講述完全部,就聽自家娘子篤定萬分的連連頷首:“怎麽不是這般,要知道那可是一樹桑葉一樹錢!”
雖不知自己這渾家是哪裏學來的,就昨日爽快拿出銀子與自家二姐救急,必定是早有打算。此刻也無需自己來提,就從對方的略帶得意的眼神中,抓住了其中的關鍵,隻怕當日得知栽桑一事後,就悄悄尋了相熟的人家,問過詳盡咯!
事實也正是如此,在給了當家的一個肯定的眼神後,索性起身喚入了自家的大兒。一邊不忘繼續告訴:“到底這官宦家出來的小姐就是不一般,這不我現學現用了一回,還真便利的很!”那旁賀勝武尚不知,自家娘子的話中之意,卻見自家今年才過七歲的大兒,忙是點頭‘唉’了一聲,便將手中似乎早已備妥的賬簿,送到自己麵前。
想來,兒子自六歲上跟著隔壁街上的老秀才啟蒙,識得小三四百個字,確實不在話下,可要說能看懂賬目,隻怕尚不能夠吧?不忘抬眼定睛片刻,這小子倒是老實非常,直接幫手翻到了最後一頁的空白處比劃了起來,而與此同時這旁重新坐定的劉氏,也已細述了起來。
“當家的,你還別說,咱們兩口子伺弄莊稼不成,可要是轉頭另尋了佃戶來栽桑養蠶,卻也不難。”誰知這才起了個頭,便迫不及待壓低嗓音,一臉的輕鬆:“原說咱們這片,也算是遠近聞名的蠶桑之鄉,要不是二十年前朝廷下令封了外海,與那海外番邦斷了貿易,就此在慢慢敗落了下來。連帶著這蠶農們也走的走,散的散。”
聽娘子劉氏這麽一提,賀勝武也已淡然點了點頭,隨即才瞥了一眼手中那篇,墨點明顯多過方塊字的文章,疑惑道:“這都是你讓這小子寫的?”
“那個爹,兒子才學了不到兩年,先生已經誇過我好幾回了,說是難得的……。”一旁已是著急為自己辯解的小童,被自家爹爹一句點到了痛處,麵上頓時通紅一片。
反倒引得這旁的老娘劉氏,一個滿是安慰的眼神,這才悄悄退過兩步,立在自己老娘身邊。就見劉氏才拉過兒子,輕拍了拍那小小的肩頭,偏過頭先白了當家的一眼,才絮絮到出其中的緣故來。
“你可曉得,與隔壁街上老秀才家相鄰的蔡婆子,早在沒出嫁前就是他們村裏的養蠶能手,後來索性得了個‘蠶大嬸’的名頭!”
起頭一句剛出,就見對麵當家的定睛看向過來,才又不慌不忙接了半碗溫水,繼續念叨起來:“我雖從來沒下過地,可從前還在娘家那會兒,也時常隨著我家爹爹見過幾回農人忙秋收的情景。”
說起這樁事來,他賀勝武卻是再清楚不過的,別看劉氏娘家如今破落了,實則當年也曾富過好一陣子。隻是隨著他祖母辭世後,家中那些打秋風的也好,還是仗勢欺人的親眷也罷,都不曾給過他們這房一份助力,反倒是起合夥來搶占土地。
這一切雖不能全都推到那些好事之人,卻也因為那些嘴上沒把門的舊仆,見主家大勢已去,家中兩房兒子又爭搶的厲害,自是趁亂多撈些好處在手,才好早做打算。
於是乎,原本的一場兄弟之爭,最後便不可收拾的演變成了,族內隔房幾家的各種互相算計。也是那時候起,這劉氏娘家才由先前的富甲一方,成了如今的普通人家。
要說這兩口子原先的家境都算不錯,若是沒有祖上紛亂之事,隻怕如今也不會一門心思想著如何添家產,增進項了。不提眼下才剛滿四歲的大閨女,往後的嫁妝,就是尚在牙牙學語的次子,若是沒有可信的婆子在旁看護著,他們也是放心不下。
仔細算來也是這般,五口之家又是兩個小子,單是往後先生那頭的束?便已不輕,又不甘心自小就叫這倆孩子矮了堂兄弟們一頭。所以這悶頭多掙銀子來家,才是自家的頭等大事!
就是一旁劉氏身邊的大小子,也已是深知爹娘的心頭之念。所以當日自家老娘,拉著自己桌邊坐定,就開始了圈圈點點的經驗記錄功課。此時再看自家爹爹麵上的釋然,更是深感自己在先生那兒所學的本事,確實派上用場,往後定要再接再厲好好用功!
這旁的夫妻倆雖然曉得,今日之舉倒是讓自家的大兒,狠狠感慨了一把,更是定下刻苦用功之願。就聽劉氏接著低聲道:“那當家的可是知道,這一畝桑園每季便可供養一張蠶。咱們單說姑母手中的三畝半,就算春秋兩季便可得七張蠶繭。而每張蠶少則可得四、五十斤的鮮繭,若是運氣不錯,豐產時就有六十斤出頭的樣子咯!”
聽到這裏,原本自己手中的那篇,墨點間隔期間的記錄,卻已能讀懂大半了。拿過茶碗來,接連灌下去大半,才幽幽頷首道:“這就難怪二姐能篤定給出這個數目,一年兩季七張蠶,少說也有三百餘斤的蠶繭可賣。”
瞧見當家的臉上微有了然之色,忙又接了前言繼續道:“我如今還從那蔡婆子嘴裏曉得,原來這上好的鮮繭可得出差不多一斤的生絲,好似前次就聽他姑母說了,那幾家佃戶裏就有專懂抽絲的?”
“還真有那麽一家兩婆媳,都是技藝不錯的熟手,想必那東翁選定佃戶時,就看中她們都是有一技傍身的……等等。”這頭才剛應了劉氏一句,那旁賀勝武自己就住了嘴,忙不迭掰了指頭來算:“可是了不得,而今市麵上一擔生絲可值二百多兩銀子吧?”
“按舊年裏收絲的價碼,就是二百七十兩銀子,真要擱在二十多年前的好光景,指不定都能過了四、五百兩銀子,也是常有的事兒!”
“怎麽連這些你都打聽清楚了?”滿臉的不可置信,前後不過短短幾天時日,自家娘子居然連這般多的細節,都摸得是一清二楚,可想而知必是用了心思的。
隻見她這裏滿是自信的抬了抬手,直直定在了一處告訴道:“要知道這些可是花了我六錢多銀子的點心吃食,才好容易由那蔡婆子嘴裏套出來的詳盡消息。”不等那旁賀勝武應她,忙又轉過頭來再三叮囑了自家大兒兩句:“回頭不管誰給你好吃的,也莫要張口!”
“兒子曉得深淺。”反倒是一旁的七歲小童,滿臉的鎮定,順勢將賬簿上的那一頁,輕輕撕了下來,又小心疊好了交回爹爹手中,才告退了出去。
看那旁的賀勝武是愣愣半響,說不出話來,直到這頭又續了溫水與他的劉氏,接著報出一個數目,方才連連點頭應道:“一年真能出三百斤繭,指不定還就夠了這個數。”
“咱們家比照著他姑母那三畝半來算,隻要順當一年就有五十斤生絲可得,除去了尋人幫忙抽絲的工錢,少說也能有一百……一百三十五兩的出息!”停在這刻,麵上的逐漸染上的紅暈,卻足夠證明劉氏心中的激動。
要知道,月前大姑子可是才花了不過二十二兩銀子,就順利拿下了這片桑園,若是自家也能依葫蘆畫瓢,豈不是不出年底,就能翻修自家這已經顯露破敗之象的小院了?
正在她歡天喜地的暗自盤算之際,就聽得那旁當家的一句清朗的聲音,在她耳邊乍起:“你該不會忘了,還有佃戶家的三成半銀子要分了與人吧!”
猛然定住了片刻,卻是連拍額頭,笑出了聲:“一時歡喜,還真忘了這茬。就算分了他們三成半,都能剩這許多定是足夠咱們過個豐年了。”說著好似方才回過神來。
少時,再度轉向了蔡婆子家的那方,吃驚道:“這就難怪,那些個年頭下來,他們家仍舊住在這鎮上的兩進大宅裏。原來還真像她之前念叨的那般,男采桑,女養蠶,四十五日見現錢!”
“所以,我家二姐才告訴我,那四家佃戶為何聽說了三成半的出息,就立馬答應了下來。單是每日采來桑葉來喂,並不礙著各家忙自己田裏的活計。”
“這不就跟白添了進項一樣?”接了一句,忙又滿臉不可置信的反問道:“那他們幾戶還不自己在家喂養著就成,幹嗎非得幫著別人家多掙銀子?”
“養蠶的屋子誰拿錢出來建?這些平日裏過半口糧都靠佃了別人家地來種的人家,別說桑園幾畝了,就是破木林子都不占半分!”
是啊,單有勞力卻是有心無力,壓根養不起哦!心中有了了然不免低聲敦促一旁當家的:“那咱們這事,是不是尋了他姑母好好說道說道?”
“這事就算咱們真有心思,也最好等來年再提。眼下倒有一樁必得最緊了才好!”就見這旁的劉氏一臉的茫然,好似在問‘究竟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事,能比咱們家的生財大計更要緊的?’
卻見一旁的賀勝武,已是附耳低語起來:“我二姐已經得了那位小東翁的準信,等辭了啟蒙差事後,便再去與她做幕僚。而我也打算學二姐一回,看能不能在那位跟前得個正經差事!”
雖不知自己這渾家是哪裏學來的,就昨日爽快拿出銀子與自家二姐救急,必定是早有打算。此刻也無需自己來提,就從對方的略帶得意的眼神中,抓住了其中的關鍵,隻怕當日得知栽桑一事後,就悄悄尋了相熟的人家,問過詳盡咯!
事實也正是如此,在給了當家的一個肯定的眼神後,索性起身喚入了自家的大兒。一邊不忘繼續告訴:“到底這官宦家出來的小姐就是不一般,這不我現學現用了一回,還真便利的很!”那旁賀勝武尚不知,自家娘子的話中之意,卻見自家今年才過七歲的大兒,忙是點頭‘唉’了一聲,便將手中似乎早已備妥的賬簿,送到自己麵前。
想來,兒子自六歲上跟著隔壁街上的老秀才啟蒙,識得小三四百個字,確實不在話下,可要說能看懂賬目,隻怕尚不能夠吧?不忘抬眼定睛片刻,這小子倒是老實非常,直接幫手翻到了最後一頁的空白處比劃了起來,而與此同時這旁重新坐定的劉氏,也已細述了起來。
“當家的,你還別說,咱們兩口子伺弄莊稼不成,可要是轉頭另尋了佃戶來栽桑養蠶,卻也不難。”誰知這才起了個頭,便迫不及待壓低嗓音,一臉的輕鬆:“原說咱們這片,也算是遠近聞名的蠶桑之鄉,要不是二十年前朝廷下令封了外海,與那海外番邦斷了貿易,就此在慢慢敗落了下來。連帶著這蠶農們也走的走,散的散。”
聽娘子劉氏這麽一提,賀勝武也已淡然點了點頭,隨即才瞥了一眼手中那篇,墨點明顯多過方塊字的文章,疑惑道:“這都是你讓這小子寫的?”
“那個爹,兒子才學了不到兩年,先生已經誇過我好幾回了,說是難得的……。”一旁已是著急為自己辯解的小童,被自家爹爹一句點到了痛處,麵上頓時通紅一片。
反倒引得這旁的老娘劉氏,一個滿是安慰的眼神,這才悄悄退過兩步,立在自己老娘身邊。就見劉氏才拉過兒子,輕拍了拍那小小的肩頭,偏過頭先白了當家的一眼,才絮絮到出其中的緣故來。
“你可曉得,與隔壁街上老秀才家相鄰的蔡婆子,早在沒出嫁前就是他們村裏的養蠶能手,後來索性得了個‘蠶大嬸’的名頭!”
起頭一句剛出,就見對麵當家的定睛看向過來,才又不慌不忙接了半碗溫水,繼續念叨起來:“我雖從來沒下過地,可從前還在娘家那會兒,也時常隨著我家爹爹見過幾回農人忙秋收的情景。”
說起這樁事來,他賀勝武卻是再清楚不過的,別看劉氏娘家如今破落了,實則當年也曾富過好一陣子。隻是隨著他祖母辭世後,家中那些打秋風的也好,還是仗勢欺人的親眷也罷,都不曾給過他們這房一份助力,反倒是起合夥來搶占土地。
這一切雖不能全都推到那些好事之人,卻也因為那些嘴上沒把門的舊仆,見主家大勢已去,家中兩房兒子又爭搶的厲害,自是趁亂多撈些好處在手,才好早做打算。
於是乎,原本的一場兄弟之爭,最後便不可收拾的演變成了,族內隔房幾家的各種互相算計。也是那時候起,這劉氏娘家才由先前的富甲一方,成了如今的普通人家。
要說這兩口子原先的家境都算不錯,若是沒有祖上紛亂之事,隻怕如今也不會一門心思想著如何添家產,增進項了。不提眼下才剛滿四歲的大閨女,往後的嫁妝,就是尚在牙牙學語的次子,若是沒有可信的婆子在旁看護著,他們也是放心不下。
仔細算來也是這般,五口之家又是兩個小子,單是往後先生那頭的束?便已不輕,又不甘心自小就叫這倆孩子矮了堂兄弟們一頭。所以這悶頭多掙銀子來家,才是自家的頭等大事!
就是一旁劉氏身邊的大小子,也已是深知爹娘的心頭之念。所以當日自家老娘,拉著自己桌邊坐定,就開始了圈圈點點的經驗記錄功課。此時再看自家爹爹麵上的釋然,更是深感自己在先生那兒所學的本事,確實派上用場,往後定要再接再厲好好用功!
這旁的夫妻倆雖然曉得,今日之舉倒是讓自家的大兒,狠狠感慨了一把,更是定下刻苦用功之願。就聽劉氏接著低聲道:“那當家的可是知道,這一畝桑園每季便可供養一張蠶。咱們單說姑母手中的三畝半,就算春秋兩季便可得七張蠶繭。而每張蠶少則可得四、五十斤的鮮繭,若是運氣不錯,豐產時就有六十斤出頭的樣子咯!”
聽到這裏,原本自己手中的那篇,墨點間隔期間的記錄,卻已能讀懂大半了。拿過茶碗來,接連灌下去大半,才幽幽頷首道:“這就難怪二姐能篤定給出這個數目,一年兩季七張蠶,少說也有三百餘斤的蠶繭可賣。”
瞧見當家的臉上微有了然之色,忙又接了前言繼續道:“我如今還從那蔡婆子嘴裏曉得,原來這上好的鮮繭可得出差不多一斤的生絲,好似前次就聽他姑母說了,那幾家佃戶裏就有專懂抽絲的?”
“還真有那麽一家兩婆媳,都是技藝不錯的熟手,想必那東翁選定佃戶時,就看中她們都是有一技傍身的……等等。”這頭才剛應了劉氏一句,那旁賀勝武自己就住了嘴,忙不迭掰了指頭來算:“可是了不得,而今市麵上一擔生絲可值二百多兩銀子吧?”
“按舊年裏收絲的價碼,就是二百七十兩銀子,真要擱在二十多年前的好光景,指不定都能過了四、五百兩銀子,也是常有的事兒!”
“怎麽連這些你都打聽清楚了?”滿臉的不可置信,前後不過短短幾天時日,自家娘子居然連這般多的細節,都摸得是一清二楚,可想而知必是用了心思的。
隻見她這裏滿是自信的抬了抬手,直直定在了一處告訴道:“要知道這些可是花了我六錢多銀子的點心吃食,才好容易由那蔡婆子嘴裏套出來的詳盡消息。”不等那旁賀勝武應她,忙又轉過頭來再三叮囑了自家大兒兩句:“回頭不管誰給你好吃的,也莫要張口!”
“兒子曉得深淺。”反倒是一旁的七歲小童,滿臉的鎮定,順勢將賬簿上的那一頁,輕輕撕了下來,又小心疊好了交回爹爹手中,才告退了出去。
看那旁的賀勝武是愣愣半響,說不出話來,直到這頭又續了溫水與他的劉氏,接著報出一個數目,方才連連點頭應道:“一年真能出三百斤繭,指不定還就夠了這個數。”
“咱們家比照著他姑母那三畝半來算,隻要順當一年就有五十斤生絲可得,除去了尋人幫忙抽絲的工錢,少說也能有一百……一百三十五兩的出息!”停在這刻,麵上的逐漸染上的紅暈,卻足夠證明劉氏心中的激動。
要知道,月前大姑子可是才花了不過二十二兩銀子,就順利拿下了這片桑園,若是自家也能依葫蘆畫瓢,豈不是不出年底,就能翻修自家這已經顯露破敗之象的小院了?
正在她歡天喜地的暗自盤算之際,就聽得那旁當家的一句清朗的聲音,在她耳邊乍起:“你該不會忘了,還有佃戶家的三成半銀子要分了與人吧!”
猛然定住了片刻,卻是連拍額頭,笑出了聲:“一時歡喜,還真忘了這茬。就算分了他們三成半,都能剩這許多定是足夠咱們過個豐年了。”說著好似方才回過神來。
少時,再度轉向了蔡婆子家的那方,吃驚道:“這就難怪,那些個年頭下來,他們家仍舊住在這鎮上的兩進大宅裏。原來還真像她之前念叨的那般,男采桑,女養蠶,四十五日見現錢!”
“所以,我家二姐才告訴我,那四家佃戶為何聽說了三成半的出息,就立馬答應了下來。單是每日采來桑葉來喂,並不礙著各家忙自己田裏的活計。”
“這不就跟白添了進項一樣?”接了一句,忙又滿臉不可置信的反問道:“那他們幾戶還不自己在家喂養著就成,幹嗎非得幫著別人家多掙銀子?”
“養蠶的屋子誰拿錢出來建?這些平日裏過半口糧都靠佃了別人家地來種的人家,別說桑園幾畝了,就是破木林子都不占半分!”
是啊,單有勞力卻是有心無力,壓根養不起哦!心中有了了然不免低聲敦促一旁當家的:“那咱們這事,是不是尋了他姑母好好說道說道?”
“這事就算咱們真有心思,也最好等來年再提。眼下倒有一樁必得最緊了才好!”就見這旁的劉氏一臉的茫然,好似在問‘究竟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事,能比咱們家的生財大計更要緊的?’
卻見一旁的賀勝武,已是附耳低語起來:“我二姐已經得了那位小東翁的準信,等辭了啟蒙差事後,便再去與她做幕僚。而我也打算學二姐一回,看能不能在那位跟前得個正經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