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嶺南特區的洪文波也進入了工作的旺季,而且遇到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


    龍灣科技開發股份公司的審批手續已經基本完成,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開市鑼聲也驚醒了原來不斷扯皮的幾家國資股東,就連一直都想超脫一些的劉剛天也主動出任公司董事長,並讓洪文波擔任董事長助理,負責與公司管理層溝通。


    公司總經理的人選一直難以確定,最終還是由洪文波推薦了市科委派出的董事英峰。


    英峰不到三十歲,在科委下屬的一家電腦公司任經理,兩年前曾經參加過科委組織的出國考察,對國際上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有一定了解,回來之後靠三十萬啟動資金創建了一家電腦公司,從銷售零配件到攢機並提供售後服務,居然闖出了一點名氣,兩年的時間快速發展,營業額達到了四千多萬,但一直苦於體製內部的約束,經營上受到種種限製,也在尋求機遇以實現一次規模上質變的飛躍。


    在龍灣科技開發股份公司籌建的過程中,科委作為國資股東之一,又是行業主管部門,原則上可以派遣一名董事,但是很多人擔心背鍋,不願意跨部門任職,就把這項工作甩給了下麵的三產,讓電腦公司經理英峰出任龍灣科技公司的董事,並且代表科委處理與公司設立有關的事務。


    在工作接觸當中,英峰發現洪文波思想很活躍,雖然對高科技行業的了解並不夠深入,但是,通過龍灣科技開發公司扶助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思路卻非常有創建,很像美國的投資公司。以他自己管理電腦公司的經驗,資金、技術和人才,是當前科技企業發展的三大瓶頸,而技術的研發和人才的培養、引進又無不受資金的製約,能抓住資金這個關鍵因素,足見洪文波看問題非常準確。於是,在籌建過程中,英峰便主動提出一些積極的建議,比如建立技術交易平台、專利權抵押等,讓洪文波感覺思路大開,在給公司業務的定位過程中,經常主動跟英峰交換意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英峰跟洪文波在工作中漸漸熟悉了之後,彼此都有些惺惺相惜。英峰向洪文波講了許多有關經營電腦的公司的經驗,還介紹了自己去美國考察的見聞,並通過保持國外夥伴取得了一些有關投資公司經營運作的資料,對洪文波有很大啟發。洪文波感覺,英峰很有見地,為人處世也很圓熟,對高科技產業的市場情況又很在行,應該有更大的平台來施展他的才華和抱負,於是便向劉剛天推薦,讓英峰出任股份公司總經理。


    劉剛天跟英峰談了三次話,也認為他能力強,能夠勝任股份公司的總經理工作,就向科委提出調人。科委派英峰出任龍灣科技開發公司董事本來是準備讓他背鍋的,可是開發區卻提出調人,這就讓很多人感覺不爽,找了許多借口搪塞,就是不肯放人。體製內很多事就是如此,牆裏開花沒人看,牆外開花不許香。然而,劉剛天畢竟有一些手段,他通過團市委將英峰調任共青團龍灣開發區委書記,走了一條迂回路線。團委係統調人雖然也有許多意見,但是,出任一個區的團委書記,那就說明組織上要培養他,一般單位的領導都不願意落一個阻礙年青人發展的惡名,況且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劉剛天能通過團委係統調人,一定是驚動了市委主要領導,沒必要再僵持下去撕破臉,也就做了順水人情。


    英峰調過來之後,龍灣科技開發公司的籌備工作一下子加快了許多,公司構架、人員聘用、財務製度,這些對於洪文波來說都是很陌生的事務,而英峰卻已經駕輕就熟,他從原來的電腦公司帶過來幾名骨幹,充實到各個部門,使公司很快就運轉起來了。


    把公司籌備工作轉交給英峰,不僅大大減輕了洪文波的壓力,而且獲得了劉剛天的表揚。劉剛天對他能發現並舉薦英峰給予高度評價,他告訴洪文波,一個人的領導能力主要表現在兩方麵,一個是大局觀,能把握前進的方向,並根據形勢及時調整;另一個就是要知人善任,能發現人才,用好人才,才能有效推動工作。洪文波這兩點都做得不錯,具備基本的領導素質。


    得到劉剛天如此明確的首肯,洪文波當然由衷地高興,於是就更加努力,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招商工作上,爭取上半年能有新的突破。


    此前,洪文波已經說服了章謙把掛職關係轉到了開發區。章謙不僅講交情,更講利益,所以,洪文波從一開始就給他開出了一個讓他無法拒絕的優厚條件,對於他引進的項目,除了按照政策給予獎勵之外,還會在基建招標中給他留出適當的份額,幫助他啟動個人創業計劃。


    <a href="http:///"></a>


    劉剛天見過章謙之後囑咐洪文波,這個人可用不可信,讓洪文波把握分寸,對章謙提出的條件可以滿足,但要謹慎對待,必須見到實效才能兌現。


    洪文波給章謙要來一項特殊政策,讓他負責供應龍灣開發區基建使用的鋼材,並且在龍灣外圍劃出一片荒地,讓他自建臨時鋼材儲運倉庫,免費使用,這就等於每年白給他幾十萬土地租金,這種條件對於任何想在特區白手起家的人來說都不可抗拒,章謙當然樂於接受。對他來說,引進項目按照投資總額到的獎金隻是一個肉渣,倒賣鋼材才是一本萬利的生意,有洪文波和他身後的劉剛天可以依仗,在龍灣沒有人敢為難他,他對做大自己的生意充滿信心。


    洪文波也看好章謙的生意,在幫他拿下免費的倉儲用地之後,又從區內企業互助會拆借了十幾萬,讓張玫的公司也投入了十幾萬,與章謙形成合夥關係,這樣既可以掌握章謙的生意動向,又可以分享豐厚的利益,一舉多得。


    對於空手套白狼的章謙來說,讓生意啟動的關鍵就是資金,有了洪文波這邊聯係的0多萬,再加上他自己東拚西湊的15萬,一家商貿公司就在龍灣掛了牌,從此章謙也有了兩個身份:龍王區管委會招商事務專員兼千廈商貿公司總經理。


    千夏商貿公司的營業執照一下來,章謙就開始為他的第一個招商項目忙碌,並且很快就聯係到一個大型項目——國家物資儲備總局有色金屬儲備公司特區倉庫。這個項目剛剛列入計劃,目前正在做可行性調查,一旦得到批準,會列入國家基建預算,不僅時間短,見效快,還可以因此獲得有色金屬資源供應渠道,這對於所有基建物資都緊張的特區來說,就相當於在龍灣建立了一座取之不盡的寶庫。


    為了迎接物資儲備總局的項目考察組,洪文波跟章謙要做許多準備。


    洪文波是個聯想豐富的人,他覺得,不管儲備倉庫的項目能不能拿下來,建立龍灣物資交易流通市場都是一個很不錯的思路,可以考慮把章謙的鋼材儲運倉庫升格為龍灣鋼材交易市場,這樣就可以引進更多的鋼鐵廠商入駐,同時再籌建一個有色金屬交易市場,借助為國家有色金屬儲備倉庫項目配套的名義,把龍灣有色金屬交易市場的招牌闖出去。


    章謙原本隻想倒賣鋼材,聽了洪文波的想法不得不對這位小老弟豎起大拇指。倒賣鋼材賺的還是笨錢,如果建立起一個大型金屬交易市場,形成地區壟斷,那就相當於開了一座造幣廠,天天都直接印錢。


    洪文波把這個想法向劉剛天做了報告,劉剛天原則上同意,可以先把鋼材交易市場做起來,考慮列入國家物資儲備倉庫的配套計劃,但暫時先不上報。劉剛天自有他的考慮,如果能把市場做起來,增加開發區的經濟指標,當然是好事,也可以借此看看章謙到底有多大的能量,同時,暫不上報也是防止項目談不攏,免得被人抓了小辮子。


    洪文波對劉剛天的意見心領神會,便著手擴大鋼材交易中心的規模,把前期工作交給唐誌高負責,他和章謙全力準備迎接物資儲備局項目考察組的到來。


    嶺南的雨季今年來得早,從三四月間開始,很少有連續三天晴朗,這對於北方人來說,顯得漫長而乏味。


    物資儲備局項目考察組經過幾次推遲,終於來到了嶺南,由開發區管委會安排住在棕櫚酒店,劉剛天設晚宴迎接。


    考察組組長名叫石同曙,他是物資儲備局有色金屬公司的副總經理,雖然剛剛四十幾歲,卻已經是副局級高幹,因此,臉上總是掛著鄙夷的表情,基本上不用正眼看人,對劉剛天的熱情歡迎也十分漠視。


    晚宴進行的並不愉快,劉剛天敬酒的時候,石同曙卻說不喜歡茅台,換上五糧液又說味道不對,好不容易認可了洋酒,又開始對每一道菜橫挑豎挑。魚鱗沒有去幹淨,蝦線有殘留,青菜炒過了火,魚翅湯汁不亮,這讓劉剛天感覺有些掛不住。


    章謙不停向客人勸酒,想讓氣氛活躍一些,可是,石同曙有些油鹽不進,對章謙視而不見,考察組的其他成員見組長態度冷漠,也都不敢放開,場麵十分尷尬。


    洪文波見石同曙有意給人難堪,怕劉剛天麵子上掛不住,就讓他先離席。劉剛天對石同曙的做派早就心生厭惡,強忍住一肚子火,起身告辭。


    劉剛天剛一出包間,石同曙便冷笑一聲:“一個處級幹部,還以為自己了不起了,老子吃你的飯就是給你麵子了。”他用筷子一指自己的屬下:“他們個個都是處長,你們有什麽了不起?吃你一口飯就是給你們麵子了。”


    不知道石同曙哪裏來的火氣,越說嗓門越高,越說脾氣越大,竟然抄起麵前的杯碟到處摔,一邊摔一邊破口大罵:“什麽他媽的破地方,一個開發區的區長有什麽資格跟老子談合作?要合作叫你們市長來,別什麽屌大的官都上老子跟前來晃悠。”


    飯局砸了,洪文波有些束手無措。他是第一次遇上這麽蠻不講理的人,簡直就像市井裏的牛二,沒有一點國家幹部的樣子,看來這個項目也不用再談了。


    章謙倒是很沉得住氣,等石同曙不摔了,就笑了笑,說:“石局長,您何必動這麽大的火氣呢?有什麽我們沒做好的,您該批評批評,該罵街就罵街,但是別摔盤子,多有失身份啊。我此前是輕工部計劃司的,有些事別人不懂,我還多少知道一點,國家有色金屬特區儲備庫項目是列入國家計委計劃的,不管各位考察回去怎麽說,計委的計劃誰都改變不了,對吧?所以,咱們還得把麵子上的工作都做了,大不了您說我們條件不合格,也犯不上發脾氣啊?傷身體。”


    洪文波見章謙說話軟中帶硬,自己也不能一句話不說。他端起酒杯,對考察組其他成員說:“各位領導,我跟章謙都是從部裏下來掛職的,他原來在輕工部,我是內貿部,這兩個部今年都撤並了,我大概也沒機會回部機關了,所以借著酒勁跟各位領導匯報一些情況。”


    他端起酒杯把酒喝幹,接著說:“剛才石局長說叫市長來,好像身份上才平等。您大概不了解,嶺南特區是副省級建製,市長是副省級。我們開發區雖然目前混同於一般區縣,劉主任也確實就是一位處級幹部,可是呢,他以前是市委梁書記的秘書,梁書記是省委常委,也是中管領導幹部,所以,劉主任親自出麵,請吃飯也好,談合作也好,都是很給麵子了。”


    石同曙眯起眼朝洪文波一瞥:“你們書記市長再大,也管不著我,各有個的係統。”洪文波看了一眼石同曙,他的火氣好像消了些,正抱著胳膊抽煙。


    洪文波說:“您說的沒錯,各有各的係統,您發這麽大脾氣,對我們來說也不好使。我們誠心誠意地歡迎各位領導光臨,項目談不談沒關係,明天離開嶺南,大家記不記得我們也沒關係,既然現在在嶺南,我們盡一份地主之誼。嶺南特區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各位的工作那麽重要,今後免不了跟特區打交道,別的不敢說我能做,像今天這樣接個站、跑個腿的事我們還是能盡心盡力的。”


    洪文波說話不卑不亢,考察組裏一位中年幹部便開口打圓場:“洪助理,我看咱們是不是換個環境?我們也是旅途太疲勞,說幾句過頭的話,都別介意。”他又對石同曙說:“石總,您是大領導,咱就別跟人家小同誌計較了,都不容易。”他有對洪文波說:“找個地方唱唱歌行嗎?石總的歌唱得不錯。”


    洪文波正好借坡下驢,忙說:“好、好,咱們這就可以去。”他給石同曙斟滿一杯酒:“石局長,我是小年青,不懂事,沒有安排好,您多包涵。”


    石同曙嗯了一聲,端起酒喝幹:“那就唱歌去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繡官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柳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柳風並收藏錦繡官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