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愔生前有一位忠誠的部下,名叫張仲素。他與張愔的關係不僅僅是上下級,更是出生入死的戰友和親密無間的朋友。張仲素親眼見證了張愔與關盼盼之間那段深情厚意的愛情故事,也對關盼盼的堅貞忠誠深感敬佩。


    自張愔離世後,張仲素時常會想起那位在燕子樓裏默默守節的關盼盼。他明白,那座孤獨的燕子樓不僅是關盼盼的居所,更是她對逝去愛情的堅守和回憶。


    某個春天的午後,張仲素決定去探望關盼盼。他穿過繁華的街市,來到了那座略顯破舊的燕子樓前。輕輕敲了敲門,門內傳來了關盼盼柔和的聲音:“請進。”


    張仲素走進屋子,隻見關盼盼正坐在書桌前,手中握著一支筆,似乎在思考著什麽。桌上散落著幾篇剛寫好的詩文。


    張仲素走到關盼盼身邊,輕聲問道:“盼盼,最近可好?”


    關盼盼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露出了微笑:“仲素兄,你來了。我最近還好,隻是時常會想起張愔。”


    張仲素點頭,心中一陣感慨。他環顧四周,發現屋內的陳設依舊保持著張愔在世時的模樣,仿佛時間在這裏靜止了一般。


    他注意到桌上的詩文,好奇地問道:“盼盼,這些是你最近寫的嗎?”


    關盼盼點頭,輕輕地說:“是的,這些都是我在燕子樓裏的心情寫照。”


    張仲素拿起一篇詩文,仔細閱讀起來。在燕子樓的寂靜守節期間,關盼盼提筆寫下了三首廣為流傳的《燕子樓》。其一中的“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描繪了一個夜晚燕子樓上,一盞殘燈在曉霜的陪伴下,獨自熠熠生輝。合歡床空無一人,關盼盼思緒萬千,一夜未眠。她對張愔的思念如同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即使地角天涯,也無法阻擋她的情感流露。


    其二中的“北邙鬆柏鎖愁煙,燕子樓中思悄然”,展現了關盼盼對張愔墓地的遙想。洛陽北邙山上的鬆柏蒼翠欲滴,常年煙霧繚繞,象征著張愔英魂長存。關盼盼站在燕子樓上,遠眺北邙山的方向,心中的愁緒如同雲煙般縈繞。她已經罷歌棄舞十年,生活的色彩早已褪去,隻剩下孤獨和思念。


    其三中的“適看鴻雁嶽陽回,又睹玄禽逼社來”,描繪了春天來臨,燕子回歸的景象。然而,關盼盼已經無心欣賞這美景。她曾經的瑤瑟玉簫早已落滿蛛網,蒙塵不再。她的生命如同這些灰敗的樂器,漸漸枯萎。隨著愛情的消逝,她已經瀕臨死亡的邊緣。


    他被詩中的情感深深打動,仿佛看到了關盼盼在燕子樓度過的那些孤獨而堅定的日子。讀完後,他抬頭看向關盼盼,眼中閃爍著敬佩的光芒:“盼盼,你的詩寫得真好。我能感受到你對張愔的深情厚意。”


    關盼盼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哀傷:“這些日子,我時常會想起張愔,想起我們曾經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這些詩文就是我對他的思念和回憶。”


    張仲素感慨萬分,他深知關盼盼的忠貞和堅守。他想到白居易這位文學巨匠也曾對關盼盼讚不絕口,心中突然有了一個決定。


    他鄭重地對關盼盼說:“盼盼,你的詩寫得如此感人至深,我想把它們拿給白居易看看。他一定會被你的才華和深情所打動的。”


    關盼盼聽後有些驚訝,但隨即露出了感激的笑容:“真的嗎?仲素兄,你能幫我把詩拿給白居易先生看,我真的很感激。”


    張仲素點頭,心中已經做好了決定。他要讓更多的人看到關盼盼的才華和堅守,讓她的故事傳頌千古。


    在陽光明媚的春日午後,張仲素帶著關盼盼的三首《燕子樓》詩歌,踏上了通往白居易府邸的道路。他的心中充滿了期待與緊張,期待白居易能被關盼盼的才華和深情所打動,緊張則源於對這位文學巨匠的敬重。


    當張仲素抵達白居易的府邸時,隻見門庭若市,來訪的文人墨客絡繹不絕。他心中暗自讚歎白居易的聲望與影響力,同時也更加期待關盼盼的詩歌能夠得到白居易的賞識。


    在府邸的接待室,張仲素終於見到了白居易。白居易身穿一襲素淨的長衫,眉宇間透露著文人特有的清雅與睿智。他熱情地迎接了張仲素,並邀請他入座品茶。


    茶香嫋嫋,兩人開始交談。張仲素首先將關盼盼的故事娓娓道來,講述了她與張愔的深厚情感以及她在燕子樓的堅守。白居易聽得入神,時而點頭表示理解,時而露出感慨的神情。


    當張仲素拿出關盼盼的三首《燕子樓》時,白居易的眼中閃過一絲期待。他接過詩稿,開始逐字逐句地閱讀起來。張仲素緊張地注視著白居易,生怕錯過他臉上的任何一絲表情。


    其中一首詩寫道:“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白居易讀到這裏,眼中閃過一絲震撼。他抬頭看向張仲素,沉聲說道:“這首詩中的情感真摯而深沉,字裏行間透露著關盼盼在燕子樓中淒清孤苦、相思無望、萬念俱灰的心境。她的才華真是令人欽佩!”


    張仲素聽到這裏,心中鬆了一口氣。他知道關盼盼的詩歌已經成功打動了白居易,這是對她的才華和堅守的最好肯定。他激動地說:“是的,白先生。關盼盼在燕子樓中度過的日子並不容易,但她始終堅守著對張愔的深情厚意。她的詩歌就是她心靈的寫照。”


    白居易點點頭,感慨道:“這樣的深情厚意真是難得一見。關盼盼的故事和詩歌都值得被更多的人所知道和傳頌。”


    張仲素的話語如同春風吹過湖麵,激起了白居易心中的層層漣漪。他明白,關盼盼的情感糾葛和張愔的離世,早已成為她生命中的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而此刻,張仲素提及的拜訪,似乎為這道鴻溝架起了一座橋梁,使得白居易有了與關盼盼直接對話的機會。


    白居易放下手中的筆,抬起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深邃的思考。他沉吟片刻,仿佛在權衡著每一個字句的重量。終於,他開口了:“仲素兄,你的提議讓我很心動。關盼盼的才華和深情,確實值得我親自去拜訪。”


    張仲素聽到這裏,心中不由得一喜。他知道,這一步走得至關重要,也是實現自己使命的關鍵。他繼續鼓勵道:“白先生,我相信您與關盼盼之間的交流,將會是一次難忘的詩文盛會。她一定會為能夠與您交流而感到無比榮幸。”


    白居易點點頭,表示讚同。他的內心充滿了期待和好奇,想要一睹關盼盼的風采,想要聽聽她的故事,想要與她共同探討詩文的奧秘。


    在隨後的日子裏,白居易精心準備了前往燕子樓的行程。他挑選了一件得體的衣裳,帶上了自己最喜愛的文房四寶,以及幾首自己得意的詩作。他想要用這些詩作作為見麵禮,向關盼盼表達自己對她的敬意和欣賞。


    終於,在一個晴朗的早晨,白居易踏上了前往燕子樓的道路。沿途的風景美不勝收,但他的心中卻充滿了期待和緊張。他想象著與關盼盼相見的情景,想象著她那深情的眼眸和優雅的舉止。


    當白居易終於站在燕子樓的門前時,他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這座樓閣雖然曆經風雨,但依然屹立不倒,散發著一種古老而神秘的氣息。他深吸一口氣,推開了門扉,走進了這座傳說中的燕子樓。


    關盼盼坐在樓中的靜謐之處,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案幾上的詩作上,散發出淡淡的墨香。她的心中充滿了淡淡的哀愁,卻也帶著一絲期待。門扉輕輕開啟,一陣微風帶著外麵的花香湧了進來,她抬頭望去,隻見一位身穿白衫的文人走了進來,麵帶微笑,眼神中透露著熟悉與親切,來人正是白居易。白居易看到關盼盼身著淡雅的裙裳,發間插著一支素淨的玉簪,容顏清麗,宛如一朵盛開的白蓮。她的眼神清澈而堅定,仿佛能洞察人心。


    “盼盼,多年未見,你依然如此美麗動人。”白居易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讚歎與懷念。


    關盼盼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驚訝與欣喜:“白先生,真的是您嗎?我還以為再也見不到您了。”


    兩人相對而坐,白居易細細打量著關盼盼,隻見她雖然年事已高,但眉宇間依然流露出當年的風韻,那雙明亮的眼睛仿佛訴說著歲月的沉澱與智慧。


    “盼盼,你的詩作越發成熟了,每一首都透露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白居易讚歎道。


    關盼盼謙虛地搖了搖頭:“白先生過獎了,隻是閑來無事,塗鴉幾筆罷了。”


    兩人開始交談起來,從詩詞歌賦到人生哲學,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的那個春天,那時他們初次相見,彼此都被對方的才華所吸引。如今再次相聚,仿佛時光倒流,一切都沒有改變。


    隨著交談的深入,白居易不禁被關盼盼的言辭所折服,她的才情與智慧讓他為之傾倒。而關盼盼也對白居易的博學與睿智深感敬佩,兩人相互欣賞,相互傾慕。


    不知不覺中,夜色已深,白居易看著關盼盼那依舊美麗的臉龐,白居易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衝動,他想要征服這位美麗的女子,讓她成為自己眾多妾室中的一員。於是,他開口了,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自信:“盼盼,我是白居易,對你的才貌慕名已久。不知你願否成為我的妾室,共赴人生之約?”


    關盼盼輕輕抬起頭,與白居易的目光相撞。她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靜靜地凝視著這位名滿天下的文人。她看到了他眼中的欲望和自信,也看到了他身後的奢華和繁華。然而,她的心中卻沒有絲毫的波瀾。她微微一笑,輕輕地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與決絕:“白先生,您的厚愛讓我受寵若驚,但我不能答應您。我發誓要為張愔守節一生,不能辜負他的期望。”


    白居易愣住了,他從未想過會有人拒絕他。他心中的自信在瞬間崩塌,心中升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惱怒。他皺起眉頭,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悅:“我理解你的決定,盼盼。我會尊重你的選擇,也希望你能夠過得幸福。”


    轉眼間已是黃昏時分。白居易站起身,向關盼盼告別。白居易離開了燕子樓,但他的心中卻充滿了對關盼盼因為拒絕他的怨恨。


    第二天,日落時分,白居易回到了他那座位於洛陽城南的府邸。夕陽的餘暉灑在精致的庭院中,卻無法驅散他心頭的那片陰霾。他一步一步走進書房,緩緩坐下,那首關於關盼盼的詩在他腦海中縈繞不去。


    他閉上眼睛,深呼吸,試圖平複心中的怒火。但每次想起關盼盼那堅定的眼神和拒絕的話語,他的心就像被烈火灼燒一般。他從未想過,自己會被一個女子如此拒絕,更未曾想過,自己會對一個女子如此憤怒。


    “難道她真的對張愔如此情深意重,寧願孤獨終老也不願成為我的妾室嗎?”白居易喃喃自語,眉頭緊鎖。


    他提起筆來,想要將心中的憤怒和不滿傾訴於紙上。筆尖在紙上飛舞,一個個字跡如同他心中的怒火般激烈而瘋狂。白居易愛而不得,要逼死關盼盼,白居易先是回了三首詩:


    “滿窗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


    燕子樓中寒月夜,秋來隻為一人長。


    鈿帶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起即潸然;


    自從不舞霓裳曲,疊在空箱一十年。


    今春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墳上來;


    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


    這些詩歌,其實還都是對關盼盼的回複,基本是中規中矩。無非是同情關盼盼為丈夫守節的點滴,反映了大詩人縝密的心思和細膩的情感。白居易意猶未盡,甚至想著既然你如此貞節,為什麽還有閑工夫吟詩,是惺惺作態,還是如何呢?


    白居易越想越覺得自己的詩詞沒有寫盡自己的內心所想,於是提筆補了一首小詩《感故張仆射諸奴》:


    黃金不惜買娥眉,揀得如花四五枚;


    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


    “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 這不就是逼她去死嗎?為何這般刻薄而殘酷?


    此詩之中,諷刺之意躍然紙上:空閨守寡不過是沽名釣譽,如果真是貞潔烈女,為何不隨夫殉葬?,譏諷關盼盼,誘逼其殉夫守節。白居易正所謂“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既然我得不到你,那我就寫詩詆毀你的名譽,說關盼盼忘恩負義:“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死不相隨。”還說她連“白楊”都不如:“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


    寫完後,他放下筆,重新讀起這首詩。每一個字、每一個句,都如同利刃般刺痛著他的心。他冷笑一聲,想要以此來掩蓋心中的失落和憤怒。


    “哼,關盼盼,你以為你是誰?你以為你的堅守和信仰就能抵擋得住世俗的眼光和輿論的壓力嗎?你以為你的貞潔烈女就能讓世人稱頌嗎?我告訴你,你錯了!”白居易的聲音充滿了憤怒和不滿。白居易想關盼盼既然對張愔這般難舍難分,為何不相聚九泉之下,成就一段佳話呢!


    洛陽城的春日,陽光溫暖而和煦,但對於燕子樓的關盼盼來說,這一切的明媚都無法驅散她心中的陰霾。一封來自遠方的信箋,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她心中的千層漣漪。


    信箋上的字跡她熟悉至極,那是她曾無數次在夢中呼喚的名字——白居易。她拿起信箋,內心的狂喜如同翻湧的波浪,一時間竟讓她有些手足無措。


    然而,當她逐字逐句地讀下去,那笑容漸漸凝固在她的臉上,最後化為了一滴晶瑩的淚珠,從眼角滑落。尤其是看到那首《感故張仆射諸奴》時,她的心如被利刃割破,鮮血淋漓。


    “怎麽會這樣?”關盼盼喃喃自語,聲音中充滿了難以置信和深深的痛苦。她不禁掩麵而泣,淚水如同斷線的珠子般滾落。她的肩膀顫抖著,仿佛承載著十年來的孤獨和痛苦。


    關盼盼是個有才氣的女子,她自然能夠體會到白居易詩中的諷刺和譏嘲。那些尖銳的字眼,如同冰冷的箭矢,穿透了她脆弱的心靈。她不禁想起自己這十年來的堅守和等待,原以為是對愛情的忠誠和執著,但在白居易的眼中,卻成了苟且偷生的懦弱和虛榮。


    “舍人不會人深意,訝道泉台不去隨。”關盼盼低聲吟誦著自己的回應詩。她的聲音充滿了無盡的悲痛和絕望。她不明白,為什麽白居易不能理解她的苦衷和深意?為什麽他要如此尖刻地諷刺和譏嘲?


    關盼盼知道,白居易的詩作在世人眼中有著極高的聲譽,他的每一句話都能引起無數人的共鳴和關注。而這次,他的詩無疑是對她最深刻的傷害。她不禁在心中苦笑,原來,她這十年來的孤獨和堅守,在世人眼中竟然如此不堪一擊。


    然而,關盼盼並沒有沉浸在痛苦和絕望中無法自拔。她是一個堅強而有才氣的女子,她知道,她要用自己的方式回應白居易的諷刺和譏嘲。她要用自己的筆墨告訴世人,她關盼盼並不是一個苟且偷生的女子,而是一個有著堅定信仰和執著追求的女子。


    於是,她提筆寫下了那首《和白公詩》:


    自守空樓斂恨眉,形同春後牡丹枝。


    舍人不會人深意,訝道泉台不去隨


    詩中說,自己十年來獨守空房,愁眉緊皺,當年白居易寫詩形容自己是風中的牡丹,而今春去也,牡丹已經凋零,隻是心中深意無人體會,不免歎息。每一個字都凝聚著她的心血和情感,每一句都表達著她的堅定和執著。她要用自己的筆墨證明給白居易看,她關盼盼並不是一個可以被輕易諷刺和譏嘲的女子。


    當關盼盼寫完最後一句詩,她靜靜地放下筆,那柔和的宣紙在她手中似乎比鉛鐵還要沉重。她雙眼凝視著墨跡未幹的詩句,一行熱淚無聲地滑落,滴在桌上,濺起小小的漣漪。這淚水並非出於痛苦或絕望,而是她內心深處湧出的解脫和釋然。


    “盼盼,你這是怎麽了?”一個關切的聲音打破了靜謐。是她的貼身侍女秦氏,她見關盼盼神情異常,不禁擔心起來。


    關盼盼抬起頭,眼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堅毅:“秦媽,你看這詩寫得如何?”


    秦氏雖然不懂詩詞,但她能感覺到這詩中的情感波動:“小姐,這詩中的情感好深沉,我不懂,但覺得特別感人。”


    關盼盼輕輕一笑,她的笑容中帶著一絲無奈和自嘲:“這首詩,是我回應白居易的諷刺。他說我苟且偷生,貪圖貞潔烈婦的名聲。但他哪裏知道,我這十年來的堅守,隻是為了心中的信仰和愛情。”


    秦氏聽後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地看著關盼盼:“小姐,你是說,你並不在乎世人的眼光,你隻是按照自己的心意活著?”


    關盼盼點了點頭,她的目光變得堅定而深邃:“是的,秦媽。我不會為了迎合別人的期望而改變自己的選擇。我知道,真正的愛情和堅守,不是用言語和表麵來衡量的,而是需要用心去感受和體會。”


    秦媽聽後默然許久,最後她輕輕地握住關盼盼的手:“小姐,我一直不懂你為什麽要在這裏守候這麽多年,但現在我好像明白了一些。你的心中有著比生命還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你的信仰和愛情。我會永遠支持你的。”


    關盼盼感激地看了看秦氏,她知道,在這個世界上,能夠理解和支持她的人並不多。但她並不孤單,因為她有自己的信仰和愛情作伴。


    她再次拿起桌上的詩稿,輕聲誦讀著自己的回應:“自守空樓斂恨眉,形同春後牡丹枝。舍人不會人深意,訝道泉台不去隨。兒童不識衝天物,漫把青泥汙雪毫。”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信念和選擇。


    關盼盼知道,無論白居易如何諷刺和譏嘲,她都會堅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她不會為了迎合世人的眼光而改變自己的初衷和選擇。她要用自己的筆墨和生活告訴世人,真正的愛情和堅守並不是用言語和表麵來衡量的,而是需要用心去感受和體會。


    於是,關盼盼將詩稿輕輕地放在桌上,窗外的陽光灑在上麵,映照出那堅定的字跡。她知道,這不僅是她對白居易的回應,更是她對自己堅守和信仰的宣言。


    燕子樓的夜,月色朦朧,關盼盼獨自站在窗前,凝望著那輪皎潔的明月。她的臉上寫滿了幽怨與憤怒,仿佛在向命運訴說著自己的不公。自從丈夫張愔離世,她便被困在這座孤樓之中,無人問津,無人理解她的痛苦與寂寞。


    “唉,又是一個寂寞的夜晚。”關盼盼輕歎一聲,轉身走回屋內。她的身影在月光下顯得格外淒涼,仿佛一朵春天過後的牡丹殘枝,雖曾絢爛奪目,如今卻隻剩下凋零的淒涼。


    就在這時,一陣輕輕的敲門聲打破了夜的寧靜。關盼盼微微一愣,隨即緩緩走到門前,輕輕打開了門扉。


    門外站著的,是白居易。


    “關姑娘,這麽晚還未休息?”白居易關切地問道。


    關盼盼沒有答話,隻是默默地讓白居易進了屋。她知道,這個文人墨客來訪,必然是為了那首詩。


    白居易進屋後,看到關盼盼那滿是幽怨的眼神,心中不禁一顫。他知道自己的那首詩給關盼盼帶來了很大的困擾,但他也明白,關盼盼的內心遠比詩中所描述的更加複雜。


    “關姑娘,我知道那首詩給你帶來了很多痛苦。”白居易誠懇地道歉,“但我真的沒有惡意,隻是想表達你的美麗和才華。”


    關盼盼沒有回應,隻是冷冷地看著白居易。她知道,白居易的道歉並不能改變什麽,也不能彌補她內心的傷痛。


    “關姑娘,其實我一直很佩服你。”白居易繼續說道,“你為了愛情,為了丈夫,寧願放棄一切,獨自守在這座孤樓之中。這種堅守和信仰,讓我深感敬佩。”


    關盼盼仍然沒有回應,但她的眼神卻緩和了一些。她知道,白居易並沒有完全理解她的內心,但至少他在嚐試理解。


    “關姑娘,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那首詩並不是在諷刺你。”白居易繼續說道,“我隻是想用牡丹花來比喻你的美麗和才華。如果我的言辭有不當之處,我深感抱歉。”


    聽到這裏,關盼盼終於開口了:“白公,你的詩確實讓我很受傷。但更讓我痛心的是,世人都不能參透我的用意,隻會不明真相地埋怨。”


    白居易沉默了片刻,然後說道:“關姑娘,我明白你的用心。你是想通過自己的堅守和信仰,來告訴世人,真愛是無價的,是值得我們去堅守和追求的。但我也知道,我的那首詩可能會讓人誤解你的意圖。對此,我深感抱歉。”


    關盼盼輕輕搖了搖頭:“白公,你不必道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表達方式。隻是我希望你能明白,每個人的內心都是複雜的,不是簡單的言辭就能概括的。”


    白居易點了點頭:“關姑娘,我會記住你的話的。我會更加用心去理解別人的內心,不再輕易下結論。”


    兩人就這樣靜靜地坐著,沒有再說話。夜色漸深,月光如水灑在屋內,顯得格外寧靜和祥和。


    不知過了多久,關盼盼緩緩站起身來:“白公,感謝你的理解。但現在我要休息了,請你離開吧。”


    白居易站起身來,深深地看了關盼盼一眼:“關姑娘,希望你一切都好。我會尊重你的選擇,不再打擾你。”


    說完,他轉身離開了屋子。關盼盼站在門口,看著白居易的背影漸行漸遠,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情感。她知道,自己和白居易之間並沒有真正的怨恨和敵意,隻是命運的捉弄讓他們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幾天後,關盼盼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絕食。無論侍女秦氏如何勸說和解釋,她都堅決拒絕進食。她要用自己的生命來詮釋對愛情的堅守和信仰。


    十天後,關盼盼的生命之火漸漸熄滅。燕子樓的寧靜再次被悲傷籠罩,侍女秦氏在一旁默默垂淚,她知道,自己再也無法喚醒這個沉睡的女子。關盼盼的離世仿佛一陣風,輕輕地吹過,卻留下了沉重的哀傷。


    消息傳到白居易耳中時,他正在書房中獨自沉思。他手中握著那首曾引發風波的詩稿,心中湧起一股無法言喻的愧疚和悔恨。他知道,那首詩不僅傷害了關盼盼的心靈,更成為了她離世的催化劑。


    “我……我究竟做了什麽?”白居易喃喃自語,眼中閃過一絲痛苦和迷茫。他仿佛看到了關盼盼那滿是幽怨的眼神,聽到了她心底的呼喚和哭訴。


    他知道,現在說什麽都已經無濟於事。他無法挽回關盼盼的生命,也無法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但他仍然決定為關盼盼舉行一場厚葬,希望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歉意和悼念。


    在關盼盼的墳前,白居易肅然站立。他雙手合十,眼含淚水,輕聲說道:“關姑娘,我知道我錯了。我的那首詩給你帶來了無盡的痛苦和困擾。我對此深感愧疚和悔恨。如今,你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我仍然希望你能聽到我的道歉。對不起,真的對不起……”


    白居易的聲音哽咽著,每一個字都透露出他內心的痛苦和懊悔。他知道,這份道歉來得太晚了,關盼盼已經聽不見了。但他的心中仍然充滿著無盡的愧疚和悲痛。


    關盼盼的死讓白居易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他開始審視自己的行為和言辭,試圖找出自己犯錯的原因和教訓。他明白,作為一個文人墨客,自己的言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稍有不慎就可能傷害到他人。


    在之後的歲月裏,白居易時常想起關盼盼的身影和那雙幽怨的眼睛。他為自己的過錯感到懊悔不已,並發誓要更加謹慎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他逐漸明白了文學與人性的關係,也學會了更加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內心。


    六十六歲以後,白居易做出了一個決定——遣散了侍姬樊素與小蠻。這個決定讓很多人感到驚訝和不解,但白居易卻深知其中的意義。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彌補自己過去的錯誤,並表達自己對關盼盼的歉意和悼念。


    在很多人的眼中,白居易是一位偉大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才華橫溢、思想深邃,被譽為繼李白、杜甫之後的又一文學巨匠。然而,在他的輝煌背後,也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麵。關盼盼的死讓他背負了沉重的愧疚和悔恨,成為了他人生中的一道難以愈合的傷口。


    白居易的詩歌傳頌千古、流芳百世。但每當他提起筆來寫下新的詩句時,心中總會湧起一股莫名的哀傷和惋惜。他知道,那首曾經引發風波的詩已經成為了自己的“殺人詩”,而關盼盼的死也成為了他永遠的痛。


    斯人已逝、紅粉成灰。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裏,有些事情是無法挽回和改變的。但白居易仍然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彌補過去的錯誤,並為那些受到傷害的人們帶去一絲安慰和溫暖。他用自己的詩歌傳遞著對生命的熱愛和對人性的思考,成為了文學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後世的人們記住了關盼盼的故事和她的詩。他們為她的堅守和信仰而感動,也為她的離世而惋惜。而白居易也因為逼死關盼盼而被後世詬病了千年。但誰又能說清到底是誰的錯呢?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和信仰,而命運卻總是充滿了捉弄和不可預測。我們隻能為那些堅守信仰、追求真愛的人們默默祈禱和祝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間一夢:曆史名妓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唐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唐居士並收藏花間一夢:曆史名妓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