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建鑫,一個出身於潮州普通家庭的秀才,自幼聰明好學,苦讀詩書,終日不倦。他一心向往著聖賢之道,渴望通過科舉考試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經過多年的努力,褚建鑫終於在唐代中期考中了秀才。然而,生活的艱辛並沒有因此而結束。為了生計,他不得不離開家鄉,前往外地謀生。在這段艱苦的歲月裏,他結識了一位善良賢惠的女子——胡氏。胡氏對褚建鑫的才華和為人深感欽佩,兩人情投意合,不久便結為夫妻。


    婚後不久,胡氏為褚建鑫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取名為褚企蘭。褚企蘭自幼聰明伶俐,跟著父親褚建鑫識字讀詩,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褚建鑫深知女兒天賦異稟,便竭盡全力培養她的才華和修養。


    在父女倆的共同努力下,褚企蘭的才華得到了世人的認可。她不僅在寫詩上有著極高的造詣,還精通琴棋書畫,成為了一代才女。褚建鑫和胡氏也為女兒的成就感到自豪。褚企蘭的美貌和才華,使她在當地享有很高的聲譽。她的詩作被人們廣為傳頌,她的琴聲讓人們陶醉其中。在文化圈中,褚企蘭成為了一位備受矚目的明星。


    然而,命運似乎並不眷顧這個幸福的家庭。在褚企蘭剛剛成年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打破了家庭的平靜。唐朝新羅戰爭爆發,新羅派遣大軍進攻唐朝邊境。當時,褚建鑫作為一名秀才,被朝廷任命為邊境指揮官,負責抵禦新羅軍隊的進攻。


    褚建鑫帶著自己的軍隊來到了邊境,麵對新羅軍隊的強大攻勢,他勇敢地指揮部隊進行抵抗。他心中明白,自己肩負著保衛家園的重任,不能讓新羅軍隊得逞。然而,由於敵軍人數眾多,褚建鑫的軍隊陷入了重圍。在激烈的戰鬥中,褚建鑫不幸中箭身亡,他的屍體也被敵軍搶走。


    胡氏得知丈夫的死訊後,悲痛欲絕。她整日以淚洗麵,身體也越來越虛弱。在無盡的悲傷中,胡氏的心也漸漸枯萎。不久之後,胡氏也因悲傷過度而離開了人世。


    在這個幸福的家庭遭受巨大打擊之後,褚企蘭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失去了雙親,變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曾經溫馨的家已經不在,褚企蘭感到無比的孤獨和無助。為了生計褚企蘭不得不麵對現實,開始尋找生活的出路。


    在經曆了一段艱難的生活之後,褚企蘭最終選擇成為一家紫煙閣青樓的藝妓。她以其才華和美貌成為了這家青樓的招牌人物,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前來拜訪。她的詩歌和琴聲讓人們陶醉其中,她的美麗和氣質也讓人們為之傾倒。然而,在世人眼中的風光,對褚企蘭來說卻是沉重的痛苦與壓力。身為藝妓,她猶如行走在刀尖上的舞者,麵對著世人的輕蔑與侮辱。她的生活並非如人們想象的那樣光鮮亮麗,而是充滿了無盡的辛酸。為了滿足客人的各種需求,她不得不強顏歡笑,甚至忍受他們的粗暴對待。


    盡管褚企蘭努力保持自己的尊嚴和底線,但在那個時代的背景下,她所處的環境卻充滿了無奈和苦澀。她的笑容背後是無盡的淚水,她的才情和美貌卻成了生活的枷鎖。這一切的一切都讓她倍感沉重和無助。


    在那個月色如水的夜晚,整個城市沉浸在一片寧靜之中。位於繁華街區的“紫煙閣”青樓,卻是另一番景象。這裏的紅燈籠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似乎在低聲訴說著什麽。一位麵容憔悴的文人緩緩走了進來,他的目光有些迷茫,似乎在尋找著什麽。


    “請問,褚企蘭姑娘在嗎?”文人輕輕問。


    老鴇忙迎了上去,臉上堆滿了職業的笑容,“喲,這位公子,您可真是有眼光。褚姑娘可是我們這裏的紅人,她今兒正好有空呢。”


    文人與之微笑,隨即報以禮貌的拒絕。老鴇也倒識趣,沒有多說什麽,讓人帶文人上了樓。


    房間內,褚企蘭正獨自撫琴。她的琴聲婉轉悠揚,似乎包含著無盡的韻味和情感。聽到敲門聲,她停下了手中的琴弦,示意隨侍開門。


    見到文人的那一刻,褚企蘭愣住了。眼前的這個男人雖然麵容憔悴,但那雙眼睛卻充滿了智慧和熱情。她心中暗自猜想,這大概是個有故事的人。


    文人走進房間,與褚企蘭行了簡單的禮節,“褚姑娘,久聞大名,今日得見,實屬幸事。”


    褚企蘭輕笑,“公子過譽了。請坐,奴家為你彈一曲。”


    隨著琴聲的響起,兩人開始交談。原來這文人名叫李墨,是一位頗有名氣的詩人。他與褚企蘭有著相似的經曆和情感共鳴。李墨曾經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庭,卻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失去了親人,從此他陷入了無盡的痛苦和無助中。


    “我也曾嚐試著寫詩來抒發內心的痛苦,但總覺得文字無法表達出那種失去親人的痛楚。”李墨歎了口氣。


    褚企蘭深有感觸地點點頭,“我明白你的感受。有時候我們越是努力去忘記痛苦,它越是深深紮根在心中。”


    兩人開始頻繁地見麵,每一次的交談都像是靈魂的碰撞。他們互相傾訴心事、安慰彼此。在這特殊的時刻裏,他們找到了彼此的依靠。李墨教褚企蘭寫詩作詞,而褚企蘭則用她的才情和美貌為李墨解憂。那些日子裏,青樓仿佛成了一個溫暖的家,是他們暫時忘卻世事紛擾的避風港。


    然而,幸福總是短暫的。不久後,李墨因病倒下,再也沒能起來。褚企蘭眼睜睜地看著他離自己而去,心中的痛苦無法言喻。她再次感受到了失去親人的痛苦和孤獨。但她並沒有被打倒,相反更加堅定了心中的信念:要用自己的才情和美貌來挑戰這個世界的不公和無情。


    在李墨離世的那一刻,褚企蘭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苦短,與其沉浸於痛苦之中無法自拔,不如珍惜眼前人、把握當下。她開始努力走出陰霾,重拾對生活的熱愛與信心。


    經過歲月的沉澱和洗禮,褚企蘭變得更加堅強和自信。她用琴聲、詩歌和舞姿詮釋著自己的生命曆程,她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她的生活和遭遇,並為她的才華和勇氣所折服。


    在唐朝的潮州地區,一場惡疾悄然蔓延開來。這是一種名為麻風病的疾病,它特別喜歡在女性中遊走,因此在當地,被它所纏繞的女性數量眾多。這些受害者被稱為麻瘋女,她們生活在社會的邊緣,忍受著疾病的折磨和世人的冷眼。


    那個時代,麻風病被視為一種無藥可治的絕症。那些被它所侵蝕的人們,無論男女,都會遭受無盡的痛苦。這種疾病不僅讓人肉體受苦,更讓人心靈飽受摧殘。


    更為荒誕的是,當地的迷信竟認為,與患有麻風病的女子同宿,會使男子染上此病,而女子卻能安然無恙。這種荒誕的觀點無疑加劇了社會對麻瘋女的歧視和排斥,使她們的生活更加艱難。


    褚企蘭,一個曾經在紫煙閣青樓裏風光無限的台柱子,親眼目睹了自己的姐妹們患上麻風病後的痛苦與絕望。她的姐妹們,一個個曾經的絕代佳人,在疾病的折磨下皮膚逐漸增厚、麻木、失去知覺,最終不得不被隔離在一個偏僻的角落裏,孤獨地死去。她們的臉上,那曾經洋溢著青春與美麗的容顏,如今隻剩下痛苦和絕望,而身邊的人卻對她們避之不及,甚至連郎中也不願意靠近她們。


    “那些日子,我每晚都能聽到她們在痛苦中呻吟,那種聲音讓人心碎。”褚企蘭回憶道。她的眼神中充滿了驚恐與絕望,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恐怖的時光。


    很不幸的是,褚企蘭與一位商人同宿不久後,她發現自己身上出現了可怖的紅色斑點,伴隨著難以忍受的瘙癢。她心生恐懼,立刻尋求中醫的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雖然寒熱症狀消失了,但那紅色的印記卻如同烙印般留在她的身上,那是麻風病的明顯標誌。每當有人看到她身上的紅斑,都會對她投來驚恐、排斥的目光。


    “你看我的臉,這就是麻風病的明顯標誌。”她指著自己的臉,無奈地說道。那曾經的嫵媚與傲氣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深的絕望和無助。


    “你知道嗎?我曾經是那裏的台柱子,是所有人矚目的焦點。但現在,我隻是一個被社會所拋棄的麻風病患者。”她的聲音帶著無盡的悲哀和痛楚。


    曾經的好友開始疏遠她,客人更是避之不及。她的生活變得孤獨而淒涼,每一天都如同在地獄中度過。那些曾經許下的承諾和美好的回憶,都變成了痛苦的嘲諷。她曾經深信的愛情,也隨著疾病的到來而消失殆盡。


    “你知道那種感覺嗎?曾經的繁華與現在的淒涼,簡直是天壤之別。”她喃喃自語,仿佛在傾訴心中的苦悶。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深深的悲傷和絕望,那種感覺仿佛能穿透人的心靈。


    在一個寂靜的夜晚,褚企蘭獨自坐在窗前,看著窗外的明月。她的心情異常沉重,仿佛所有的希望都已經破滅。她想起自己曾經在青樓的日子,那些歡笑和淚水都變得如此遙遠。而現在,她隻是一個被社會遺棄的麻風病患者,孤獨地等待著死亡的到來。


    “我真的不甘心就這樣死去。”她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我還有很多未完成的夢想和願望。”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她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那些可怕的紅色斑點越來越多,她的四肢開始變得麻木無力。她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但她仍然不放棄希望。


    “我不想就這樣結束我的人生。”她用微弱的聲音說道,“我還想再感受一次愛情的味道,還想再次登上那個我曾經輝煌的舞台。”


    在紫煙閣青樓中,褚企蘭是備受矚目的焦點,她的美麗和才華讓她成為眾人矚目的對象。然而,一場病痛卻讓她失去了所有。曾經的追求者紛紛離去,那些曾經與她交好的人也都對她敬而遠之。褚企蘭的生活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之中。


    老鴇看著褚企蘭一天天消瘦下去,心中不禁生出了憐憫之情。她深知褚企蘭的價值,為了讓青樓保持繁榮,她不能就這樣看著褚企蘭隕落。於是,老鴇心中生出一計。


    “聽我說,企蘭,”老鴇撫著褚企蘭的肩膀輕聲說,“我知道你心裏難受,但你不能就這樣放棄。你還有我們,我們一起想辦法。”


    褚企蘭抬起頭,眼中滿是淚水,“可是,我已經成了這個樣子,誰還會來找我呢?”


    “別著急,聽老娘說,”老鴇安慰道,“我有一個計劃,我們可以讓你重新回到舞台。”


    在那個年代,社會觀念陳舊,對於麻風病患者的歧視和排斥極其嚴重。一旦被確診為麻風病,就意味著被社會所拋棄,生活在黑暗的角落裏。老鴇深知這一點,她知道要讓褚企蘭重新回到舞台,就必須找一個倒黴鬼,讓褚企蘭把麻風病傳給他。隻有這樣,褚企蘭才能得救。


    在潮州一帶的一個鄉間的小村子裏,一個名叫潘磊實的農民是村子裏眾所周知的善良人物。他生活簡樸,與世無爭,每日勤勤懇懇地耕耘著自己的土地,用汗水和雙手維係著一家的生計。


    清晨,潘磊實的一天從田野裏開始。太陽尚未升起,他已經穿上破舊的草鞋,踏著月光向田間走去。他細心地照料著每一寸土地,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嗬護著莊稼。每當看到豐收的景象,他的臉上總會露出滿足和喜悅的笑容。


    潘磊實不僅對土地充滿敬畏,對待村裏的人也總是熱心腸。每當鄰居家有困難,他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有一次,村裏的李婆婆家失火,潘磊實二話不說,拿起水桶衝進火海,救出了李婆婆和她的孫子。事後,李婆婆感動得熱淚盈眶,連聲道謝。


    潘磊實的善良不僅體現在行動上,他的言語也充滿了溫暖和關愛。他從不輕易發脾氣,對待每一個人都和顏悅色。即使麵對村裏的孩子們,他也總是耐心地教導他們要尊敬長輩、友愛兄弟。


    然而,潘磊實的善良並非軟弱無力的。有一次,村裏的幾個青年因為口角之爭,差點大打出手。潘磊實看到後,急忙上前勸解。他用平易近人的話語化解了雙方的怒氣,讓那幾個青年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從此以後,那幾個青年對潘磊實敬重有加,把他當作親如一家的長輩。


    潘磊實的善良贏得了村裏人的尊重和愛戴。他的善舉不僅溫暖了人心,也傳遞了一種樸素的人生價值觀:善良、真誠、寬容和助人為樂。這些品質在潘磊實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成為了他一生的座右銘。


    然而,生活的艱辛和歲月的滄桑並未打敗潘磊實。盡管麵臨諸多困難,他仍然保持著一顆樂觀向上的心態。在村裏人的眼裏,他不僅是一個勤勞善良的農民,更是一個充滿智慧和勇氣的人生導師。


    潘磊實的兒子潘興邦自幼受到父親的熏陶和影響。他深知父親為人處世的道理,並立誌要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在讀書方麵,潘興邦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和努力。他白天幫父親勞作,晚上則點起油燈刻苦讀書。他的勤奮和才華很快在村裏傳開了。


    潘興邦的文章詞賦不僅在村子裏廣受讚譽,還引起了當地學者的關注。他們紛紛前來拜訪這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對他的文章給予高度評價。甚至有學者預言,潘興邦將來必定會有一番大作為。


    盡管身處鄉間小村,但潘興邦的誌向遠大。他渴望通過讀書改變自己和家族的命運。他深知父親雖然善良勤勞,但一生未能擺脫農民的身份。因此,他發誓要用自己的努力為家族爭光,為父親爭口氣。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潘興邦更加發奮讀書。他白天勞作,晚上挑燈夜讀,筆耕不輟。幾年後潘興邦便準備前往廣州參加鄉試。


    潘興邦前往廣州參加鄉試,潘興邦從鄉間小路步入潮州城,肩上的行囊裏裝滿了筆墨紙硯和幾件換洗的衣裳。他的臉上還帶著些許稚嫩,但眼神中卻透露著一股堅定的決心,那是對科舉考試的無限向往,對家族榮譽的執著追求。


    潮州的客棧並不多,但張守財的客棧卻是其中的佼佼者,吸引了眾多過往的商人和學子。聽說店主張守財是個有名的吝嗇鬼,但他的客棧卻是潮州城中最幹淨的。


    潘興邦來到客棧,見門上懸掛著一塊木牌,上麵寫著“客滿”二字。他心中一緊,難道要露宿街頭?正想轉身離去,張守財卻從門後探出頭來,笑得如同一朵菊花:“客官,別看牌子,裏麵請。”當張守財看到孤身一人去廣州趕考的潘興邦,懵懵懂懂幼稚的樣子,一種惡意湧現心頭。


    原來,褚企蘭所在的青樓老鴇和這家客店的店主張守財是舊相識,兩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老鴇為了救褚企蘭,便買通了客店老板張守財,讓他幫忙找一個不懂世事、單純樸實的單身漢,最好是外地的客人。老鴇打算撮合褚企蘭與這個倒黴鬼同宿,讓褚企蘭的病傳染給這個無辜的人。


    張守財是一個見錢眼開的家夥,一聽到有錢可賺,便欣然接受了老鴇的委托。他開始在客店裏留意單身的客人,尋找合適的目標。


    潘興邦走進了客店。他身穿一襲青衫,背著行囊,滿臉的稚氣和緊張。張守財一看便心生一計,覺得這正是老鴇所尋找的人。


    張守財臉上堆著笑,走上前去搭訕:“小兄弟,看著麵生啊,第一次來我們這地方吧?”


    潘興邦有些害羞地回答:“是的,我是從外地來的,第一次來到這裏。”


    潘興邦跟著張守財走進客棧,內部果然整潔有序,桌上還放著一壺熱茶。張守財笑嘻嘻地搓著手:“咱這店可是潮州城有名的,住一晚要五兩銀子。”


    潘興邦吃了一驚,五兩銀子可不是小數目,他摸著口袋裏的不多的盤纏,心中有些忐忑。但想到即將參加的鄉試,他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張守財的眼睛轉了轉,嘴角浮現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他環顧四周,似乎在尋找著什麽。而潘興邦,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年,看上去年輕氣盛。他穿著一身藍色的長衫,給人一種溫文爾雅的感覺。


    “潘相公,你初來乍到,何不讓我帶你到個好地方耍耍?”張守財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低聲對潘興邦說道。


    潘興邦正值青春年少,聽到這話不由有些心動。他對潮州並不熟悉,心中忍不住對這個神秘的地方充滿了好奇和渴望。他轉頭看向張守財,眼中閃爍著疑惑的光芒:“那地方是何處?”。


    “紫煙閣那可是城裏數一數二的青樓啊,美人如雲,歌聲如泉。”張守財見潘興邦有些動搖,便繼續慫恿道,“去一趟也花不了幾個錢,說不定還能遇到什麽好事呢。”


    潘興邦的臉微微一紅,他心中清楚青樓是個什麽地方。但是他的好奇心還是驅使他點了點頭:“那就依張先生的吧。”


    潘興邦想了想,覺得去一趟也無妨。他跟著張守財走出客棧,走過幾條繁華的街道,來到一座富麗堂皇的院子前。門口掛著一塊金字招牌:“紫煙閣”。


    張守財輕車熟路地走進他踏入了褚企蘭所在的院中。院子裏的氛圍有些詭異,讓他不禁有些緊張。然而,當他看到褚企蘭的那一刻,所有的疑慮都煙消雲散。褚企蘭穿著一身華麗的衣裙,麵帶微笑地迎接著他。她的眼神中流露出柔情和期待,讓潘興邦不禁心神蕩漾。


    老鴇見客人來了,喜出望外。她那塗滿脂粉的臉上堆滿了笑容,扭動著腰肢,迎了上去。她用那纖纖玉指輕輕地劃過客人的臉龐,嬌聲說道:“官人,您可算是來了,讓我家企蘭姑娘等得好苦啊。”說著,她便拉著客人走進了房間,命人準備酒菜,為兩人助興。


    在美酒佳肴的陪伴下,褚企蘭問道:“請問相公,您是幹什麽的?”她的聲音溫柔而細膩,仿佛能滴出水來。她用那水汪汪的大眼睛注視著客人,眼中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我姓潘名興邦,附近鄉間人氏,世代單傳從小攻書,已經中了秀才,現在擬去廣州鄉試,路過此地,久慕大姐芳名,特來攀訪。”客人輕聲說道。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讓人聽了不由得心動。他用那熾熱的目光注視著褚企蘭,眼中充滿了愛意和欲望。


    褚企蘭聽後臉色微變,她想:“我已得了麻風病毒,如若傳染給他,不但毀了他的前程、生命,還會害了他的全家”,她想到這些,心裏軟了,她不忍心下此毒手,正在沉吟之時,偶然間,潘興邦看到了褚企蘭寫的一首詩,詩中充斥著悲涼之意。


    潘興邦輕聲讀著詩句,仿佛能夠感受到她內心的孤獨和無助。潘興邦望著褚企蘭,眼中充滿了同情和溫柔。他發誓要為褚企蘭贖身,讓她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她不禁開始擔憂潘興邦的未來,她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掙紮。然而,當她想到自己身上的麻風病毒可能會給潘興邦帶來無盡的痛苦和不幸時,她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柔情。


    她看著潘興邦,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渴望和憧憬。褚企蘭知道,自己不能成為他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她的內心開始軟化,她不願意讓這個善良的年輕人因為自己而陷入困境。


    “褚姑娘,你的詩寫得真好。”潘興邦柔聲道,“我此次去廣州參加鄉試。我若能高中,一定為你贖身,娶你為妻。”


    褚企蘭聽後心中一暖,她知道潘興邦是真心對她好。在這個寒冷的冬日裏,她感受到了來自潘興邦的溫暖和關愛。他竟然發誓要為褚企蘭贖身,讓她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褚企蘭被潘興邦的眼神所觸動,心中湧起一陣感動。她知道,這個男人是真誠的,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她的關心和同情。


    褚企蘭聽著他的話,淚水不自覺地流了下來。她感激他的關心和同情,也感受到了他的真誠和善良。她知道,這個男人是值得信賴的,他的承諾是真實的。


    褚企蘭輕輕地說道:“謝謝你,公子。”她的聲音中充滿了感激和欣慰。


    在這寥寥數語中,褚企蘭的心弦被輕輕撥動,她內心深處的良知逐漸蘇醒。原本她正欲向潘公子坦白實情,但鴇兒不合時宜地推門而入,打斷了這敏感的對話。


    “蘭兒,夜已深,還不快去陪這位公子歇息!”鴇兒一邊說,一邊動手拉開錦被,催促他們就寢。


    褚企蘭的心如一池翻江倒海的湖水,五味雜陳。她坐在床邊,月光灑在她的臉上,映出一種難以名狀的憂慮。她的房間雖然布置得頗為雅致,但依然無法掩蓋她身為青樓女子的命運。在這個風塵之地,她已經看透了太多的悲歡離合,生死離別。


    老鴇走後,褚企蘭看著眼前的潘興邦,他的眉目清秀,氣質儒雅,第一次相見就發誓要為自己贖身,顯然是一個善良而正直的人。她不想因為自己的疾病而讓這位公子受到半點傷害。但同時,她也清楚,同時,她也深知如果不把麻風病傳給潘興邦,自己就會白白死去。良知和道德的責任感讓她陷入了一個艱難的抉擇之中。然而,良知與道德的力量終究是強大的。


    她深吸一口氣,眼神堅定地看著潘興邦,語氣認真地說:“潘公子,我有一事相告,我身患麻風之病。我……我不能害了你,我有麻風!我們今晚還是分開而眠吧。”


    潘興邦聞言,臉色驟變。他原本平靜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驚愕和憂慮。他沒料到在這樣的風塵之地,居然會有如此善良、如此為他著想的女子。他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


    他定了定神,語氣有些顫抖地問道:“縱然你有此心意,但若你媽媽知道你沒有按照她的意思把病傳給我,你又將如何應對?”


    褚企蘭黯然低下頭,雙手緊握著床沿,哽咽道:“唉!我本已是將死之人,她若要責罰,我也隻能受著。潘公子,你天明後就快些離開吧,免得被我所連累。”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種深深的無奈和悲哀。


    她又抬頭看著潘興邦,眼中泛著淚光,補充道:“我隻是一個卑微的青樓女子,死不足惜。你可是堂堂秀才,身負家族重望,何況你又是世代單傳……”她的聲音再次哽咽,眼中淚水滑落。


    潘興邦看著她,心中不禁一陣抽搐。他可以感受到她內心的痛苦和掙紮。他站起來,走到窗前,看著窗外的月光,沉默了許久。


    終於,潘興邦轉過身來,走到褚企蘭的身邊,溫柔地說:“褚姑娘,你的心意我明白了。但我不能就這樣離開你。你是個善良、勇敢的女子,你的命運不應該被束縛在這樣的困境中。”


    褚企蘭聞言,淚流滿麵。她沒有想到潘公子會這樣說。在她的認知中,這樣的風塵之地,是沒有真正的善良存在的。但現在,眼前的這個人卻給了她最大的感動和溫暖。


    潘公子輕輕抹去她眼角的淚水,語氣堅定地說:“我知道你擔心會連累我,但我要趕時間去趕考,不能陪你去看病,我的舅舅家世代為醫,也許他有辦法治療你的病情,你不能坐以待斃啊。”


    聽到這些話,褚企蘭心中一暖。她的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她知道潘公子說的是對的。她不應該因為自己的困境而放棄對未來的追求和希望。


    於是,她抬起頭來,看著潘公子,眼神中充滿了感激和信任。暖黃色的燭光映照在她的臉上,使她的眼神更加明亮。她說:“潘公子,我從未遇到過像你這樣的人。你讓我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潘興邦感受到褚企蘭的真誠,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微微一笑,溫柔地說:“褚姑娘,我這就寫一封書信交給你。你帶著信去揭陽榕城梧桐巷去我舅舅胡南燭。”他轉身取過紙筆,慎重地寫下一行行字跡,然後小心翼翼地將信折好,遞給褚企蘭。


    褚企蘭接過信,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情感。她知道,這封信是她的希望,是她的救命稻草。她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潘公子,我會帶著這封信去揭陽榕城梧桐巷找你舅舅胡南燭。”


    褚企蘭一直知道自己身處風塵之地,但從未想過自己可以選擇如何麵對自己的命運和未來。如今,潘興邦的舉動讓她看到了希望,也讓她意識到自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這一夜,潘興邦爬在桌子上心情久久難以平複。他看著躺在床上的褚企蘭,心中既充滿了擔憂也充滿了希望。他不知道自己的舅舅胡南燭是否能醫治好褚企蘭的病,但他相信,隻要有一線希望,褚企蘭都不會放棄。


    薄被輕裹著潘興邦的身體,月光灑在窗台,他輾轉反側,思緒萬千。他想著褚企蘭的病情,想著舅舅胡南燭的醫術,想著自己是否做了正確的決定。


    與此同時,褚企蘭也在床上上思索著。她緊緊握著那封信,感覺著希望的力量。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著找到潘興邦的舅舅,但她知道自己必須盡力一試。心亂如麻,無法安睡。


    月亮悄然躲進雲層,夜色更濃。兩人各自懷揣著希望與不安,在這漫長的一夜中獨自煎熬。但無論結果如何,他們都選擇了勇敢麵對,堅守著自己的信念和希望。


    第二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潘興邦毅然決定啟程前往廣州。他深深地看了褚企蘭一眼,那一眼中充滿了不舍與牽掛。褚企蘭的病情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而他,為了心中的理想,不得不暫時離開。


    “蘭兒,你要記住,一定要去揭陽榕城梧桐巷找我舅舅胡南燭。”潘興邦叮囑道,聲音中帶著幾分懇切。“我走後,你要好好照顧自己,記得按時服藥,我會盡快回來的。”


    褚企蘭看著眼前這個男人,心中的情感如潮水般湧動。她知道,潘興邦是為了她好,為了她的未來。她默默地握住他的手,感受著那份溫暖和力量。“你放心,我會記住你的話,一定會去找你舅舅的。”


    潘興邦離開後不久,褚企蘭的病情急轉直下。她的身體每況愈下,病情日益惡化。部分眉毛脫落,脖子周圍淋巴結腫大,每一次照鏡子,她都感到心如刀絞。她始終沒有下定決心去揭陽榕城梧桐巷去潘興邦的舅舅胡南燭。因為這種病是絕症,沒有必要再折騰了,弄不好還會傳染給別人。自己能有潘興邦這樣的公子承諾過,就死而無憾了。


    老鴇看著褚企蘭的樣子,心中滿是厭惡。她怒氣衝衝地走進房間,“你這個掃把星!自從你來了之後,我們院子就諸事不順!那夜你為什麽不願意和那個男人同宿?現在你看看你這個樣子,真是晦氣!”


    褚企蘭咬緊牙關,沒有說話。她知道,無論說什麽都無法改變鴇兒的態度。她默默地忍受著老鴇的怒火和侮辱。


    “我不能讓你再留在院子裏了!”老鴇惡狠狠地說道,“我已經找人把你扔到荒郊了。你這樣的病秧子,還是早點死了算了!省得傳染給其他人!”


    褚企蘭被扔到了一個偏僻的荒郊。她躺在地上,隻感覺渾身疼痛難忍。她望著天空,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悲傷和無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間一夢:曆史名妓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唐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唐居士並收藏花間一夢:曆史名妓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