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李香君(下)
花間一夢:曆史名妓錄 作者:西唐居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曆史的洪流中,時間悄然流轉至崇禎十七年的三月。那時的北京,沉浸在一片肅殺之氣中。李自成猶如破竹之勢,攻占了這座古老的都城。崇禎皇帝,這位明朝的末代君王,在絕望中選擇了在煤山上吊自殺,為他的王朝畫上了悲壯的句點。
短短四個月後,南京城內的馬士英和史可法兩位大臣,憑借他們的智謀與決斷,擁立福王朱由崧為新君,建立了弘光王朝。此間,馬士英以其獨到的政治眼光和機敏的反應,成功迎接皇帝回宮,因此被任命為內閣大學士,掌管朝廷大權。而史可法則受命前往前線,揮師指點江山,成為了軍隊的最高統帥。
與此同時,幕後的英雄也在默默付出。侯方域,這個名字或許並不響亮,但他一直在史可法的軍隊中擔任幕後參謀,出謀劃策,助力軍隊取得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在這次政權更迭中,楊龍友因馬士英的提拔,得以嶄露頭角,被任命為禮部主事。而曾因罪潛逃的阮大铖也在這時重新回到朝廷,擔任光祿卿一職。他的歸來,無疑為這個小朝廷增添了幾分複雜和戲劇性。
此外,田仰,這位馬士英的親戚同鄉,也在這場風波中受益。他被任命為漕運督撫,這個職位雖不起眼,卻是南京小朝廷中具有實權的重要職位。
此時的南京城,各個勢力交織在一起,有人渴望權力,有人追求名譽,有人隻為生存。而所有的這些人事變動和複雜的權力鬥爭,都預示著一場更大的曆史風暴即將席卷而來。
在弘光皇帝的統治下,朝政幾乎荒廢,除了享樂和玩樂,他幾乎不處理國事。他的生活哲學是:“人生短暫,應及時行樂。”
弘光皇帝的生活哲學像一種瘟疫,感染了南京城中的每一個人。在這座曾經充滿活力的城市,權力爭鬥愈發激烈,權臣與皇帝之間的利益紛爭引發了結黨營私的歪風。伴隨著悠揚的絲竹之聲,朝廷官員們忙著吹捧與阿諛,對百姓的疾苦不聞不問。
在這種背景下,田仰被任命為漕運督撫,這個職位掌握著國家經濟命脈。他的成功並非靠自己的才幹和努力,而是得益於老鄉、內閣大學士馬士英的提拔。為了感激馬士英的提攜之恩,田仰決定在家裏設宴。
宴會當晚,華燈初上,田仰的府邸熱鬧非凡。楊龍友和阮大铖作為嘉賓出席,三人圍坐一桌,杯盞交錯。席間,田仰向馬士英敬酒,感激之情溢於言表。而楊龍友和阮大铖則以詩詞歌賦讚美馬士英的才華與功績。
然而,在這歡聲笑語背後,南京城的百姓正生活在苦難之中。由於連年的戰亂和官員的腐敗,百姓們饑寒交迫,民不聊生。但在這場宴會上,沒有人提及這些痛苦與不公,隻有無盡的阿諛與奉承之聲。
在那個繁華的宴席上,田仰眼神堅定,他宣布了他的決定。他渴望在秦淮河畔那些豔名遠揚的妓女中,尋找一位才藝出眾的佳人,用三百兩銀子作為聘禮,納她為妾。他的聲音在宴席上回蕩,引起了一陣漣漪。
馬士英,那位宴會的主持人,首先打破了沉默。他嘴角掛著一絲玩味的笑容,表示對這個提議的支持。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期待,仿佛在等待著這場鬧劇的進一步發展。
而阮大铖與侯方域有過節的故友,也紛紛表示願意協助田仰完成這個任務。他們的臉上都帶著一絲陰險的笑意,顯然是在尋找機會向侯方域報複。
阮大铖更是直接向田仰推薦了李香君。他知道,這個提議一定會讓侯方域心痛不已。他的眼前仿佛已經出現了侯方域憤怒的麵容,那讓他感到一陣快意。
酒宴結束後,揚龍友找到了老樂師丁繼之和卞玉京。他請求他們去勸說李香君。丁繼之和卞玉京雖然知道這個任務有些為難,但他們還是答應了。
當他們來到李香君的住處時,李香君正獨自坐在窗前,望著窗外的秦淮河發呆。她的臉上帶著一絲寂寞和無奈。丁繼之和卞玉京心中不禁有些心疼。
他們坐下來,開始勸說李香君。丁繼之溫和地說:“香君,你還年輕,應該為自己考慮一下未來。”卞玉京也點頭附和:“是啊,你一直守著空樓,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李香君輕輕歎了口氣,她向他們傾訴了自己的苦衷:“我雖然嫁給了侯方域,但他一直忙於事務,很少有時間陪我。但我也不能白半途而廢啊 。”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助和迷茫。
聽完她的傾訴,丁繼之和卞玉京默然無語。他們能夠理解李香君的苦衷,但這件事畢竟涉及到侯方域和阮大铖之間的恩怨,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當丁、卞二人告訴李香君,有一位大官田仰想要出三百兩銀子娶她做妾時,李香君微笑著回應。她抬起手,輕輕撫摸著那把侯方域贈予的白絹扇,緩緩道:“這扇子,是侯郎與我定情的信物。扇上詩句,情深意重,它如同一根紅線,將我與侯郎緊緊相連,永不分離。它價值萬兩黃金,豈是區區三百兩銀子所能衡量?”
她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語氣裏滿是執著:“這三百兩銀子,又怎能撼動我對侯郎的忠誠之心?我雖身處秦淮河畔的煙花之地,但我的心,隻屬於侯郎。”
秦淮河畔的女子眾多,許多美麗的女子都希望能夠嫁給達官貴人,過上安穩富貴的日子。但李香君微微搖頭:“我並非福分深厚之人,這樣的富貴榮華,我無法享受。二位還是去別處尋找更適合的人吧。”她的臉上依舊掛著微笑,但眼中卻滿是堅定與執著。
丁繼之與卞玉京曾試圖說服李香君,但未能如願。隨後,楊龍友又找來鄭妥娘和寇白門,他們四人形成了一種複雜的聯盟。這聯盟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迫使李香君改變初衷。
鄭妥娘與寇白門以威脅的口吻對李香君說:“小娘子,這可是你人生的大事。若這次你不從,官家的人會來,把你帶走,讓你在官家的戲班子你過一輩子,那裏都是女人,嫁不了人,你後半生可怎麽過?”他們的話讓整個空氣都變得沉重起來。
然而,李香君卻像一塊無法撼動的巨石,她堅定地說:“我生是侯家人,死是侯家鬼。我願意為侯郎守寡,終身不嫁。”
鄭妥娘和寇白門被她的決心所震撼,進一步威脅道:“三百兩銀子買你都不願?哼,明天官家的人就來了,他們會用刑,逼你嫁人,你嫁還是不嫁?”
這時,李香君的眼神比任何時候都更堅定,她毫無畏懼地說:“我寧願死,也絕不改嫁!”
楊龍友看著眼前的這一幕,知道一時半會兒無法說服李香君,隻好暫時放下這個事情。但他心裏明白,這場鬥爭還遠遠沒有結束。
田仰在事情尚未完全解決的情況下,已經迫不及待地上任去了。這讓李香君得以暫時享受一段寧靜的生活。然而,一天,馬土英在萬玉園中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宴會,邀請了一群賓客共同飲酒賞梅。酒足飯飽之後,一場熱烈的討論開始了,尋找最合適的歌姬來演唱助興。
在眾人的議論紛紛中,楊龍友再次提及了李香君的名字。馬土英立刻決定派人去請她前來獻唱。這時,阮大铖突然插話,向楊龍友問道:“楊兄,李香君不就是田大人想用三百兩銀子買去做妾的那個人嗎?”楊龍友點了點頭:“正是她。”
馬土英聽後有些不解,詢問:“那個傳說中的傻丫頭,為什麽沒被田大人娶走呢?”楊龍友歎了口氣:“香君她,為了侯方域守節,堅決不從。我曾派人去勸說過兩次,她都斷然不下樓,我也實在是沒有辦法。”
馬土英氣衝衝地嚷道:“這奴才膽大包天,難道她不知道相府衙役的威嚴嗎?這娼妓竟如此自命不凡,簡直就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他的語氣充滿了憤怒和譏諷。阮大铖也在一旁煽風點火:“這全都是侯方域那小子給慣的,他以前也這麽羞辱過我。”
馬士英聽後,怒火更旺:“這還了得,這還了得!花三百兩銀子竟然買不來一個妓女,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他搖頭歎息,神情充滿憤慨。阮大铖臉上露出一絲狡猾的微笑,提議道:“田漕台是相爺的鄉親,既然她被羞辱了,我們應該想辦法懲治一下她。”
馬士英狠狠地點了點頭:“好!等她來了再說。”然而,去請李香君的人回來報告:“李香君以生病為由,堅決不下樓!”馬士英冷笑一聲:“既然如此,也不必再去請她,直接派幾個人抬一頂小轎把她強行抬來。不管她同不同意,直接送到田漕撫的船上讓他們結婚,事情就解決了。”
隨後他回頭對楊龍友說:“妹丈,你與李家熟識,這次強行迎娶李香君的任務就交給你了!”楊龍友聽後,無奈地點了點頭,他知道這是馬士英的命令,無法抗拒。
在陽光明媚的午後,楊龍友,那位相府的尊貴管家,帶領著一隊精神抖擻的士兵,他們的任務是再次來到李家,執行一項特殊的使命。他們抬著裝飾華麗的花轎,手中捧著那沉甸甸的三百兩銀子,一步一步地邁向李家的大門。
隨著敲門聲響起,李貞麗快步出門迎接。她知道,這個時刻的到來,早已是命運的安排。楊龍友進屋後,神情凝重地向李貞麗解釋了馬士英的意圖。他的聲音帶著擔憂,“馬大人因李香君小姐拒絕田仰的提親而震怒,派出了惡仆來強行迎娶。我擔心小姐的安危,特此來保護。”
楊龍友轉向一旁的李香君,眼裏滿是無奈與勸誡,“小姐,你嫁給漕撫也並非委屈,你要明白,小女子的力量是無法與豪門貴族抗衡的。”
李貞麗也附和道:“揚老爺說得在理,現在這情勢,我們無法反抗了,你不如早點收拾一下下樓吧。”
然而,李香君的眼神卻充滿了堅定。她看著楊龍友和李貞麗,語氣決然:“你們這是什麽話!當初楊老爺做媒,媽媽主婚,把我嫁給侯公子,當時滿堂賓客,誰沒看見?現在定情之物還在我這。”她拿起桌上的白絹扇,那扇麵上還有侯公子的題詩,“這首定情詩,楊老爺是看過的,難道你們都忘了嗎?”
李貞麗的話像冰冷的雨滴打在李香君的心裏,“侯公子避禍離去,未知歸期。你要為他守候三年?”李香君眼神堅定,像是秋日的鬆樹,不為風動,“別說三年,三百年,三千年,我都會等他,永不變心。”
喧嘩從窗外擠進屋內,人們催促著,“夜已深,快上轎,還有船等著呢!”李貞麗的眼神焦急,瞥向楊龍友,“事情緊迫,我們無暇多慮。快幫她梳洗打扮!”李香君揮舞著扇子,試圖擋住那脂粉的侵襲,但她隻是一個弱女子,抵抗不過眾人的堅持。
當她被抱起準備下樓時,她的淚水像斷線的珍珠滑落,“我寧願死,也決不下此樓。” 她的聲音回蕩在靜謐的夜晚,如晨曦的曙光刺破了黑暗。然後,她猛地向石柱撞去,瞬間陷入昏迷。
李貞麗和楊龍友驚慌失措,楊龍友看著地上的扇子,鮮血濺在上麵,像極了一幅淒美的畫,“看,她的頭都撞破了,連這詩扇都濺滿了鮮血。”楊龍友撿起詩扇,在扇子上勾畫出一朵桃花,桃花扇由此得名。與李貞麗一起扶李香君到後房休息。
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李貞麗的驚慌失措,無疑為楊龍友的心頭籠罩了一層陰霾。他深知,此刻的李貞麗猶如一隻被困的羔羊,期盼他的救援。於是,楊龍友微微傾身,眼神中閃爍著思考的光芒,對著李貞麗緩緩開口:“我們此刻如臨深淵,你認為是怎樣才可脫險?”李貞麗近乎絕望地望著他:“還請楊老爺救我一馬,為我指一條明路。”
楊龍友的眉頭緊皺,手指輕敲著座椅扶手,腦中快速回旋著各種可能性。終於,一道靈光閃過,他嘴角微翹:“唯有讓你代替李香君嫁入田府,方能解此燃眉之急。”李貞麗聞言,眼中滿是憂慮:“但若他們發現真相,我豈不成了替罪之羊?”楊龍友微笑著,那笑容中帶著幾分自信與狡黠:“隻要我不開口,他們又怎會知曉?更何況,你天生麗質,定能瞞天過海。”
李貞麗無奈地歎了口氣,她知道此刻已無更好的選擇。於是,她轉身走向妝台,輕輕梳理著秀發,精心打扮起來。而楊龍友則轉過身去,對著李香君緩緩開口:“你日後有何打算?若侯方域一去不複返,你該如何是好?”李香君默然不語,眼中淚光閃爍。
此時,蘇昆山挺身而出:“我幾天後要回家一趟,我的家鄉在河南,途中會經過江北前線,這件事就交給我吧!”楊龍友眼中閃過一絲感激:“如此甚好,那就有勞蘇兄了。”
就這樣,李貞麗以李香君的身份踏入了田府。而蘇昆山則肩負起了尋找侯方域的重任。楊龍友微微點頭,同意了她的請求:“李香君,那就請你寫一封信,讓你師父帶到吧。”
李香君沉思了片刻,緩緩說道:“我內心有千言萬語,卻難以用筆墨表達。我想請師父蘇昆山帶走的,不是一封信,而是這把詩扇。這扇子是侯方域贈予我的定情之物,扇麵上的詩句是他對我深深的愛意;扇麵上的斑斑血跡,代表了我對他的堅貞不屈;而這幅楊老爺親筆畫的梅花,則象征了我未來的誌向。這扇子承載了我所有的苦楚、情感和堅定的意誌。隻要師父能將這扇子交給他,就如同我親自站在他的麵前。”
於是,蘇昆山帶著這把承載著李香君無盡思念與意誌的詩扇,踏上了尋找侯方域的旅程。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他穿越了重重艱險,跋山涉水,隻為將這份深深的思念與堅定的意誌傳達給侯方域。他的腳步雖然疲憊,但他的心卻充滿了力量,因為他知道,他背負的不僅僅是一把扇子,更是李香君深深的愛與信念。
在那個風華絕代的時代,李香君的預感猶如明燈,指引著她穿越烽火連天的歲月,回到南京的深閨之中。在那個禪音繚繞的尼姑庵,她披上了白色的僧衣,將自己的青春和美麗深藏其中。果不其然,蘇昆山的堅毅和智慧幫助找到了侯方域。
他們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裏重逢,就像一曲高山流水遇知音。侯方域帶著李香君回到了他的故鄉——商丘。為了保護這位他深愛的女子,侯方域並沒有向家人透露李香君曾是名妓的身份。居住在侯家宅院的翡翠樓,他們不敢透露李香君的真實身份,李香君恢複了本姓,對外宣稱是妾室吳氏。吳氏在家和侯方域原配常氏和婆婆相處都很好,那幾年是李香君一生最安定和幸福的時光。即使如李香君這樣剛烈的女子,也渴望安穩平靜的生活。他們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仿佛戰火與紛爭都未曾打擾過他們的生活。
然而,命運總是那麽的捉弄人。那一年,侯方域因公出差,李香君的身份被揭露,她懷著身孕,被無情的公婆趕出了家門。她孤身一人,懷著孩子,承受著世人的冷眼和譏諷。盡管侯方域回家後立刻將她接回了家,但侯家的人再次將她趕出家門。李香君的兒子始終得不到侯家的承認,她長年累月鬱鬱寡歡。
最終,李香君因肺癆30歲而香消玉殞。李香君的生命猶如一朵短暫而絢爛的煙花,留下無盡的惋惜。侯方域,那位深情地悼念她的男子,常在墓前獨自悼念,那份哀思幾乎凝結成了墓前的石碑。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人,一年後,1654年,37歲的侯方域也因哀痛過度而離世。
他們的愛情猶如一段淒美的傳說,然而卻因李香君的身份低賤而未能合葬。李香君的一生雖然短暫,卻猶如璀璨的繁星,將個人的氣節閃耀在曆史的夜空。她拒絕屈服於權貴的威壓,堅持著自己的信仰,那份不屈不撓的精神猶如山嶽般堅定。
臨終之時,她仍不忘告誡丈夫,不可事異族。這是一份怎樣的堅持和執著?一個女子有這樣的氣魄,400年來,她的故事被人們口口相傳,雖然版本各異,但她的愛國的氣節卻始終如一,讓人欽佩。
短短四個月後,南京城內的馬士英和史可法兩位大臣,憑借他們的智謀與決斷,擁立福王朱由崧為新君,建立了弘光王朝。此間,馬士英以其獨到的政治眼光和機敏的反應,成功迎接皇帝回宮,因此被任命為內閣大學士,掌管朝廷大權。而史可法則受命前往前線,揮師指點江山,成為了軍隊的最高統帥。
與此同時,幕後的英雄也在默默付出。侯方域,這個名字或許並不響亮,但他一直在史可法的軍隊中擔任幕後參謀,出謀劃策,助力軍隊取得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在這次政權更迭中,楊龍友因馬士英的提拔,得以嶄露頭角,被任命為禮部主事。而曾因罪潛逃的阮大铖也在這時重新回到朝廷,擔任光祿卿一職。他的歸來,無疑為這個小朝廷增添了幾分複雜和戲劇性。
此外,田仰,這位馬士英的親戚同鄉,也在這場風波中受益。他被任命為漕運督撫,這個職位雖不起眼,卻是南京小朝廷中具有實權的重要職位。
此時的南京城,各個勢力交織在一起,有人渴望權力,有人追求名譽,有人隻為生存。而所有的這些人事變動和複雜的權力鬥爭,都預示著一場更大的曆史風暴即將席卷而來。
在弘光皇帝的統治下,朝政幾乎荒廢,除了享樂和玩樂,他幾乎不處理國事。他的生活哲學是:“人生短暫,應及時行樂。”
弘光皇帝的生活哲學像一種瘟疫,感染了南京城中的每一個人。在這座曾經充滿活力的城市,權力爭鬥愈發激烈,權臣與皇帝之間的利益紛爭引發了結黨營私的歪風。伴隨著悠揚的絲竹之聲,朝廷官員們忙著吹捧與阿諛,對百姓的疾苦不聞不問。
在這種背景下,田仰被任命為漕運督撫,這個職位掌握著國家經濟命脈。他的成功並非靠自己的才幹和努力,而是得益於老鄉、內閣大學士馬士英的提拔。為了感激馬士英的提攜之恩,田仰決定在家裏設宴。
宴會當晚,華燈初上,田仰的府邸熱鬧非凡。楊龍友和阮大铖作為嘉賓出席,三人圍坐一桌,杯盞交錯。席間,田仰向馬士英敬酒,感激之情溢於言表。而楊龍友和阮大铖則以詩詞歌賦讚美馬士英的才華與功績。
然而,在這歡聲笑語背後,南京城的百姓正生活在苦難之中。由於連年的戰亂和官員的腐敗,百姓們饑寒交迫,民不聊生。但在這場宴會上,沒有人提及這些痛苦與不公,隻有無盡的阿諛與奉承之聲。
在那個繁華的宴席上,田仰眼神堅定,他宣布了他的決定。他渴望在秦淮河畔那些豔名遠揚的妓女中,尋找一位才藝出眾的佳人,用三百兩銀子作為聘禮,納她為妾。他的聲音在宴席上回蕩,引起了一陣漣漪。
馬士英,那位宴會的主持人,首先打破了沉默。他嘴角掛著一絲玩味的笑容,表示對這個提議的支持。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期待,仿佛在等待著這場鬧劇的進一步發展。
而阮大铖與侯方域有過節的故友,也紛紛表示願意協助田仰完成這個任務。他們的臉上都帶著一絲陰險的笑意,顯然是在尋找機會向侯方域報複。
阮大铖更是直接向田仰推薦了李香君。他知道,這個提議一定會讓侯方域心痛不已。他的眼前仿佛已經出現了侯方域憤怒的麵容,那讓他感到一陣快意。
酒宴結束後,揚龍友找到了老樂師丁繼之和卞玉京。他請求他們去勸說李香君。丁繼之和卞玉京雖然知道這個任務有些為難,但他們還是答應了。
當他們來到李香君的住處時,李香君正獨自坐在窗前,望著窗外的秦淮河發呆。她的臉上帶著一絲寂寞和無奈。丁繼之和卞玉京心中不禁有些心疼。
他們坐下來,開始勸說李香君。丁繼之溫和地說:“香君,你還年輕,應該為自己考慮一下未來。”卞玉京也點頭附和:“是啊,你一直守著空樓,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李香君輕輕歎了口氣,她向他們傾訴了自己的苦衷:“我雖然嫁給了侯方域,但他一直忙於事務,很少有時間陪我。但我也不能白半途而廢啊 。”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助和迷茫。
聽完她的傾訴,丁繼之和卞玉京默然無語。他們能夠理解李香君的苦衷,但這件事畢竟涉及到侯方域和阮大铖之間的恩怨,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當丁、卞二人告訴李香君,有一位大官田仰想要出三百兩銀子娶她做妾時,李香君微笑著回應。她抬起手,輕輕撫摸著那把侯方域贈予的白絹扇,緩緩道:“這扇子,是侯郎與我定情的信物。扇上詩句,情深意重,它如同一根紅線,將我與侯郎緊緊相連,永不分離。它價值萬兩黃金,豈是區區三百兩銀子所能衡量?”
她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語氣裏滿是執著:“這三百兩銀子,又怎能撼動我對侯郎的忠誠之心?我雖身處秦淮河畔的煙花之地,但我的心,隻屬於侯郎。”
秦淮河畔的女子眾多,許多美麗的女子都希望能夠嫁給達官貴人,過上安穩富貴的日子。但李香君微微搖頭:“我並非福分深厚之人,這樣的富貴榮華,我無法享受。二位還是去別處尋找更適合的人吧。”她的臉上依舊掛著微笑,但眼中卻滿是堅定與執著。
丁繼之與卞玉京曾試圖說服李香君,但未能如願。隨後,楊龍友又找來鄭妥娘和寇白門,他們四人形成了一種複雜的聯盟。這聯盟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迫使李香君改變初衷。
鄭妥娘與寇白門以威脅的口吻對李香君說:“小娘子,這可是你人生的大事。若這次你不從,官家的人會來,把你帶走,讓你在官家的戲班子你過一輩子,那裏都是女人,嫁不了人,你後半生可怎麽過?”他們的話讓整個空氣都變得沉重起來。
然而,李香君卻像一塊無法撼動的巨石,她堅定地說:“我生是侯家人,死是侯家鬼。我願意為侯郎守寡,終身不嫁。”
鄭妥娘和寇白門被她的決心所震撼,進一步威脅道:“三百兩銀子買你都不願?哼,明天官家的人就來了,他們會用刑,逼你嫁人,你嫁還是不嫁?”
這時,李香君的眼神比任何時候都更堅定,她毫無畏懼地說:“我寧願死,也絕不改嫁!”
楊龍友看著眼前的這一幕,知道一時半會兒無法說服李香君,隻好暫時放下這個事情。但他心裏明白,這場鬥爭還遠遠沒有結束。
田仰在事情尚未完全解決的情況下,已經迫不及待地上任去了。這讓李香君得以暫時享受一段寧靜的生活。然而,一天,馬土英在萬玉園中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宴會,邀請了一群賓客共同飲酒賞梅。酒足飯飽之後,一場熱烈的討論開始了,尋找最合適的歌姬來演唱助興。
在眾人的議論紛紛中,楊龍友再次提及了李香君的名字。馬土英立刻決定派人去請她前來獻唱。這時,阮大铖突然插話,向楊龍友問道:“楊兄,李香君不就是田大人想用三百兩銀子買去做妾的那個人嗎?”楊龍友點了點頭:“正是她。”
馬土英聽後有些不解,詢問:“那個傳說中的傻丫頭,為什麽沒被田大人娶走呢?”楊龍友歎了口氣:“香君她,為了侯方域守節,堅決不從。我曾派人去勸說過兩次,她都斷然不下樓,我也實在是沒有辦法。”
馬土英氣衝衝地嚷道:“這奴才膽大包天,難道她不知道相府衙役的威嚴嗎?這娼妓竟如此自命不凡,簡直就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他的語氣充滿了憤怒和譏諷。阮大铖也在一旁煽風點火:“這全都是侯方域那小子給慣的,他以前也這麽羞辱過我。”
馬士英聽後,怒火更旺:“這還了得,這還了得!花三百兩銀子竟然買不來一個妓女,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他搖頭歎息,神情充滿憤慨。阮大铖臉上露出一絲狡猾的微笑,提議道:“田漕台是相爺的鄉親,既然她被羞辱了,我們應該想辦法懲治一下她。”
馬士英狠狠地點了點頭:“好!等她來了再說。”然而,去請李香君的人回來報告:“李香君以生病為由,堅決不下樓!”馬士英冷笑一聲:“既然如此,也不必再去請她,直接派幾個人抬一頂小轎把她強行抬來。不管她同不同意,直接送到田漕撫的船上讓他們結婚,事情就解決了。”
隨後他回頭對楊龍友說:“妹丈,你與李家熟識,這次強行迎娶李香君的任務就交給你了!”楊龍友聽後,無奈地點了點頭,他知道這是馬士英的命令,無法抗拒。
在陽光明媚的午後,楊龍友,那位相府的尊貴管家,帶領著一隊精神抖擻的士兵,他們的任務是再次來到李家,執行一項特殊的使命。他們抬著裝飾華麗的花轎,手中捧著那沉甸甸的三百兩銀子,一步一步地邁向李家的大門。
隨著敲門聲響起,李貞麗快步出門迎接。她知道,這個時刻的到來,早已是命運的安排。楊龍友進屋後,神情凝重地向李貞麗解釋了馬士英的意圖。他的聲音帶著擔憂,“馬大人因李香君小姐拒絕田仰的提親而震怒,派出了惡仆來強行迎娶。我擔心小姐的安危,特此來保護。”
楊龍友轉向一旁的李香君,眼裏滿是無奈與勸誡,“小姐,你嫁給漕撫也並非委屈,你要明白,小女子的力量是無法與豪門貴族抗衡的。”
李貞麗也附和道:“揚老爺說得在理,現在這情勢,我們無法反抗了,你不如早點收拾一下下樓吧。”
然而,李香君的眼神卻充滿了堅定。她看著楊龍友和李貞麗,語氣決然:“你們這是什麽話!當初楊老爺做媒,媽媽主婚,把我嫁給侯公子,當時滿堂賓客,誰沒看見?現在定情之物還在我這。”她拿起桌上的白絹扇,那扇麵上還有侯公子的題詩,“這首定情詩,楊老爺是看過的,難道你們都忘了嗎?”
李貞麗的話像冰冷的雨滴打在李香君的心裏,“侯公子避禍離去,未知歸期。你要為他守候三年?”李香君眼神堅定,像是秋日的鬆樹,不為風動,“別說三年,三百年,三千年,我都會等他,永不變心。”
喧嘩從窗外擠進屋內,人們催促著,“夜已深,快上轎,還有船等著呢!”李貞麗的眼神焦急,瞥向楊龍友,“事情緊迫,我們無暇多慮。快幫她梳洗打扮!”李香君揮舞著扇子,試圖擋住那脂粉的侵襲,但她隻是一個弱女子,抵抗不過眾人的堅持。
當她被抱起準備下樓時,她的淚水像斷線的珍珠滑落,“我寧願死,也決不下此樓。” 她的聲音回蕩在靜謐的夜晚,如晨曦的曙光刺破了黑暗。然後,她猛地向石柱撞去,瞬間陷入昏迷。
李貞麗和楊龍友驚慌失措,楊龍友看著地上的扇子,鮮血濺在上麵,像極了一幅淒美的畫,“看,她的頭都撞破了,連這詩扇都濺滿了鮮血。”楊龍友撿起詩扇,在扇子上勾畫出一朵桃花,桃花扇由此得名。與李貞麗一起扶李香君到後房休息。
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李貞麗的驚慌失措,無疑為楊龍友的心頭籠罩了一層陰霾。他深知,此刻的李貞麗猶如一隻被困的羔羊,期盼他的救援。於是,楊龍友微微傾身,眼神中閃爍著思考的光芒,對著李貞麗緩緩開口:“我們此刻如臨深淵,你認為是怎樣才可脫險?”李貞麗近乎絕望地望著他:“還請楊老爺救我一馬,為我指一條明路。”
楊龍友的眉頭緊皺,手指輕敲著座椅扶手,腦中快速回旋著各種可能性。終於,一道靈光閃過,他嘴角微翹:“唯有讓你代替李香君嫁入田府,方能解此燃眉之急。”李貞麗聞言,眼中滿是憂慮:“但若他們發現真相,我豈不成了替罪之羊?”楊龍友微笑著,那笑容中帶著幾分自信與狡黠:“隻要我不開口,他們又怎會知曉?更何況,你天生麗質,定能瞞天過海。”
李貞麗無奈地歎了口氣,她知道此刻已無更好的選擇。於是,她轉身走向妝台,輕輕梳理著秀發,精心打扮起來。而楊龍友則轉過身去,對著李香君緩緩開口:“你日後有何打算?若侯方域一去不複返,你該如何是好?”李香君默然不語,眼中淚光閃爍。
此時,蘇昆山挺身而出:“我幾天後要回家一趟,我的家鄉在河南,途中會經過江北前線,這件事就交給我吧!”楊龍友眼中閃過一絲感激:“如此甚好,那就有勞蘇兄了。”
就這樣,李貞麗以李香君的身份踏入了田府。而蘇昆山則肩負起了尋找侯方域的重任。楊龍友微微點頭,同意了她的請求:“李香君,那就請你寫一封信,讓你師父帶到吧。”
李香君沉思了片刻,緩緩說道:“我內心有千言萬語,卻難以用筆墨表達。我想請師父蘇昆山帶走的,不是一封信,而是這把詩扇。這扇子是侯方域贈予我的定情之物,扇麵上的詩句是他對我深深的愛意;扇麵上的斑斑血跡,代表了我對他的堅貞不屈;而這幅楊老爺親筆畫的梅花,則象征了我未來的誌向。這扇子承載了我所有的苦楚、情感和堅定的意誌。隻要師父能將這扇子交給他,就如同我親自站在他的麵前。”
於是,蘇昆山帶著這把承載著李香君無盡思念與意誌的詩扇,踏上了尋找侯方域的旅程。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他穿越了重重艱險,跋山涉水,隻為將這份深深的思念與堅定的意誌傳達給侯方域。他的腳步雖然疲憊,但他的心卻充滿了力量,因為他知道,他背負的不僅僅是一把扇子,更是李香君深深的愛與信念。
在那個風華絕代的時代,李香君的預感猶如明燈,指引著她穿越烽火連天的歲月,回到南京的深閨之中。在那個禪音繚繞的尼姑庵,她披上了白色的僧衣,將自己的青春和美麗深藏其中。果不其然,蘇昆山的堅毅和智慧幫助找到了侯方域。
他們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裏重逢,就像一曲高山流水遇知音。侯方域帶著李香君回到了他的故鄉——商丘。為了保護這位他深愛的女子,侯方域並沒有向家人透露李香君曾是名妓的身份。居住在侯家宅院的翡翠樓,他們不敢透露李香君的真實身份,李香君恢複了本姓,對外宣稱是妾室吳氏。吳氏在家和侯方域原配常氏和婆婆相處都很好,那幾年是李香君一生最安定和幸福的時光。即使如李香君這樣剛烈的女子,也渴望安穩平靜的生活。他們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仿佛戰火與紛爭都未曾打擾過他們的生活。
然而,命運總是那麽的捉弄人。那一年,侯方域因公出差,李香君的身份被揭露,她懷著身孕,被無情的公婆趕出了家門。她孤身一人,懷著孩子,承受著世人的冷眼和譏諷。盡管侯方域回家後立刻將她接回了家,但侯家的人再次將她趕出家門。李香君的兒子始終得不到侯家的承認,她長年累月鬱鬱寡歡。
最終,李香君因肺癆30歲而香消玉殞。李香君的生命猶如一朵短暫而絢爛的煙花,留下無盡的惋惜。侯方域,那位深情地悼念她的男子,常在墓前獨自悼念,那份哀思幾乎凝結成了墓前的石碑。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人,一年後,1654年,37歲的侯方域也因哀痛過度而離世。
他們的愛情猶如一段淒美的傳說,然而卻因李香君的身份低賤而未能合葬。李香君的一生雖然短暫,卻猶如璀璨的繁星,將個人的氣節閃耀在曆史的夜空。她拒絕屈服於權貴的威壓,堅持著自己的信仰,那份不屈不撓的精神猶如山嶽般堅定。
臨終之時,她仍不忘告誡丈夫,不可事異族。這是一份怎樣的堅持和執著?一個女子有這樣的氣魄,400年來,她的故事被人們口口相傳,雖然版本各異,但她的愛國的氣節卻始終如一,讓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