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大軍出征,天下爭鋒
那年,那雪,那個醉酒書生 作者:一隻小凍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幽州這邊,在顧川的主導下,進行著如火如荼的變革,這是一頭蟄伏的潛龍,雄踞一州而遙望天下。
另一端的並州和冀州,叛亂也進行到了白熱化階段,它們的聲勢異常浩大,亂局幾乎席卷了整個天下。
其中又以冀州為最,在白蓮教的主導下,冀州的戰火燒到了青州,乃至於徐州、禹州。
南邊的南越,也在白蓮教的幫助下,完成了複國,殘存的南越皇室也不知道從哪個深山老林裏竄出來,召集了一批舊民遺老之後,便揭竿而起。
南越的守備早已經空虛,早在冀州兵敗之後,大部分的兵力便被朝廷給調回了司州。
皇城太過重要,相比起來南越反而無足輕重了,這也就給了南越複國的機會。
但是,亂局終究有結束的時候,由白蓮教掀起的這場叛亂,最終會以失敗而告終,就像當初顧川所預料的那樣。
時間的長河滾滾向前,從不因某一人某一件事而停駐片刻。
從這條河的下遊往上遙望,便可以看到,起義的火焰如同流星劃過夜空,短暫而璀璨,卻又終究歸於沉寂。
每一場起義,都是民間苦難與官府壓迫交織下的產物,是百姓在絕望中迸發出的最後呐喊。
隻是,為何這些看似熊熊燃燒的起義之火,最終卻多以失敗告終?
起義之初,往往是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官府橫征暴斂,民不聊生。
於是,一些義士亦或者野心家乘勢而起,且不說最初的目的是什麽,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每個人最開始的時候,都是心懷壯誌的。
喊著誓要推翻腐朽的政權,拯救蒼生於水火,隻是這條路並非坦途,注定布滿荊棘和陷阱。
在顧川前世,秦末掀起的第一場農民起義,初時勢如破竹,所向披靡。
然而,隨著起義的深入,內部矛盾逐漸凸顯,各自為政的弊端暴露無遺,最終,這場轟轟烈烈的起義在內部紛爭中走向了滅亡。
絕大多數的起義者,並沒有長遠的規劃,他們隻圖眼前利益,缺乏持續的動力。
就像綠林赤眉起義一樣,雖然聲勢浩大,席卷四方,但是由於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起義者很快就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忽略了未來的發展,最終這場起義在短暫的輝煌後也迅速衰敗。
白蓮教掀起的這場起義,也擁有著同樣的問題,有這樣的一句話:每一位帝王,最終都會成為獨夫。
其實何止是帝王呢?每一個有野心而已經坐上高位的人,又怎麽會容忍被他人掣肘?
起義軍中,到底是白蓮教的人進行主導,還是明麵上的領導者來進行主導?
即便是一開始能因為利益而綁在一起,那麽長此以往也定然會爆發矛盾。
在白蓮教這裏,這個爆發的時間是一年。
彼時的冀州叛軍,已經坐擁青州、冀州、徐州和半數禹州,但首領卻仍舊受到白蓮教的掣肘,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擺脫白蓮教,於是開始想盡辦法收攏自己的權利。
矛盾、分歧就這樣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彼時,雍州的雍王已經做好了準備,率領十萬大軍南下,攻打青州。
青州是白蓮教的大本營,不可能不管,麵對殺過來的雍州大軍,他們隻能全力進行抵禦,這下也沒有了心思再管起義軍的事情了。
雍州的軍隊是虎狼之師,個個悍不畏死,當青州的大軍和他們相遇的時候,毫不意外的潰敗了。
領軍的賀屠北,在青州北部,大敗白蓮教的十萬大軍,至此青州被宇文宏收入囊中。
寶正二年,退至禹州的辰王向起義軍發起了反攻,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就將已經淪陷了的禹州半數領土奪回,接著又向徐州進發。
如今的叛軍,早已經不如當初那般勇猛,也學會了怕死二字,內部有了紛爭,不能凝聚一心,退敗是必然的。
寶正三年春,雍王與辰王同時攻冀州,叛軍連連潰敗,首領於定天縣被圍,而後自刎而死。
至此,冀州的叛軍徹底被消滅了。
同年,已經占據了三州之地的燕王,以清君側的名義,向司州發起了進攻,一同聯合的還有禹州辰王,兩路進軍。
朝廷僅有的數萬大軍,覆滅在了皇城前,隻是當叛軍打進皇城時,幼帝卻不知所蹤,連同一起消失的還有傳國玉璽。
辰王和燕王有心想要瞞下這件事情,但第二天這件事情就傳的天下皆知,連遠在雍州,正準備發兵討伐二王的雍王宇文宏都知道了。
兩個蠢貨做了一件蠢事,宇文宏在王宮放聲大笑,對自己的臣子直言,他的這兩位皇叔不足為懼。
燕王、辰王攻下司州,又以誰入主皇城而產生了分歧,最終不歡而散,並於司州爆發大戰,最終辰王兵敗退走。
雍王趁機出兵徐州、禹州,剛剛損失慘重的禹王無法抵擋,兩州相繼陷落,辰王於陣前被賀屠北一箭射死!
寶正四年,雍王宇文宏向北州進攻,三個月的時間攻下北州之後,又命賀屠北向幽州進發,十萬大軍功來!
彼時的幽州,不過三萬大軍,於水雲城外迎戰雍州軍,這次領兵的是蒼舒月!
這位已經沉寂了許久的大衍神將,自先帝駕崩之後,第一次出現在世人的麵前。
然後,雍州軍大敗,賀屠北丟下五萬雍州軍的屍體,狼狽而走,有虎狼之師之稱的雍州軍,敗了!
彼時,並州肅關,身著赤翎甲,腰挎寶劍的宇文謹站在大軍前方,眼前是肅關的兩萬大軍,皆是身著戰甲,手持長戈的精銳。
她站在點將台上,拔出腰間寶劍,高聲道:“今賊寇四起,擾亂乾坤,百姓遭殃,生靈塗炭。
本宮為大衍長公主,值此天下亂局,也當以除暴安良為己任,蕩平賊寇,還天下一個太平!
諸君需銘記,平叛之戰,非為一己之私,而為天下百姓,吾等當奮勇向前,誓要將賊寇一網打盡,還百姓一個安寧之日。
今本宮率眾出征,願與諸君共赴國難,同生共死,望諸君奮勇殺敵,建功立業,不負重托,不負百姓期盼。
待得凱旋歸來,本宮定與諸君共飲慶功酒!
諸君,出發!”
一番讓人熱血沸騰的演講之後,宇文謹手中寶劍一揮,大軍出征!
這是顧川的決定,幽州軍以兩路出發,一麵有蒼舒月領兵三萬,迎戰雍州軍,然後吞並北州。
一麵則由宇文謹親自帶兵,攻打並州,有徐青、陸仁、蘇弘方在,顧川並不擔心宇文謹會有什麽危險。
而且,經過了幾年的沉寂之後,此時的幽州早已經脫胎換骨了,彼時幽州軍便能以五千大破於衡樹兩萬大軍。
現在的幽州軍,裝備更加精良,戰術更加的完備,對上其他的軍隊,說是砍瓜切菜也不為過。
戰爭進行的異常順利,並州的蔣興部四年時間都龜縮在了並州,早就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如何能是養精蓄銳的幽州軍的對手。
至於北州,有蒼舒月領兵,北州的守軍更加沒有絲毫的反抗之力。
寶正五年,雍王宇文宏集結二十萬大軍,暗中聯合燕王,又聚十萬大軍一齊攻打並州。
幽州軍隻有十五萬迎戰,這場大戰舉世矚目,所有人都不看好長公主,因為兵力實在太過懸殊。
但,最終的結果讓人瞠目結舌,雍王宇文宏真正見識到了顧川真正的妖孽之處。
他的才能不在於學識,不在於治國之道,而在於那堪比天威的奇異手段!
當猶如天雷的炸響,在軍中不斷響起的時候,雍王宇文宏徹底失聲,他當時便眼前一黑,暈死了過去。
“顧先生,孤為何就不能得到這天下呢?孤比皇姐,到底差在了哪裏,難道到了如今,還做的不夠好嗎……”
另一端的並州和冀州,叛亂也進行到了白熱化階段,它們的聲勢異常浩大,亂局幾乎席卷了整個天下。
其中又以冀州為最,在白蓮教的主導下,冀州的戰火燒到了青州,乃至於徐州、禹州。
南邊的南越,也在白蓮教的幫助下,完成了複國,殘存的南越皇室也不知道從哪個深山老林裏竄出來,召集了一批舊民遺老之後,便揭竿而起。
南越的守備早已經空虛,早在冀州兵敗之後,大部分的兵力便被朝廷給調回了司州。
皇城太過重要,相比起來南越反而無足輕重了,這也就給了南越複國的機會。
但是,亂局終究有結束的時候,由白蓮教掀起的這場叛亂,最終會以失敗而告終,就像當初顧川所預料的那樣。
時間的長河滾滾向前,從不因某一人某一件事而停駐片刻。
從這條河的下遊往上遙望,便可以看到,起義的火焰如同流星劃過夜空,短暫而璀璨,卻又終究歸於沉寂。
每一場起義,都是民間苦難與官府壓迫交織下的產物,是百姓在絕望中迸發出的最後呐喊。
隻是,為何這些看似熊熊燃燒的起義之火,最終卻多以失敗告終?
起義之初,往往是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官府橫征暴斂,民不聊生。
於是,一些義士亦或者野心家乘勢而起,且不說最初的目的是什麽,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每個人最開始的時候,都是心懷壯誌的。
喊著誓要推翻腐朽的政權,拯救蒼生於水火,隻是這條路並非坦途,注定布滿荊棘和陷阱。
在顧川前世,秦末掀起的第一場農民起義,初時勢如破竹,所向披靡。
然而,隨著起義的深入,內部矛盾逐漸凸顯,各自為政的弊端暴露無遺,最終,這場轟轟烈烈的起義在內部紛爭中走向了滅亡。
絕大多數的起義者,並沒有長遠的規劃,他們隻圖眼前利益,缺乏持續的動力。
就像綠林赤眉起義一樣,雖然聲勢浩大,席卷四方,但是由於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起義者很快就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忽略了未來的發展,最終這場起義在短暫的輝煌後也迅速衰敗。
白蓮教掀起的這場起義,也擁有著同樣的問題,有這樣的一句話:每一位帝王,最終都會成為獨夫。
其實何止是帝王呢?每一個有野心而已經坐上高位的人,又怎麽會容忍被他人掣肘?
起義軍中,到底是白蓮教的人進行主導,還是明麵上的領導者來進行主導?
即便是一開始能因為利益而綁在一起,那麽長此以往也定然會爆發矛盾。
在白蓮教這裏,這個爆發的時間是一年。
彼時的冀州叛軍,已經坐擁青州、冀州、徐州和半數禹州,但首領卻仍舊受到白蓮教的掣肘,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擺脫白蓮教,於是開始想盡辦法收攏自己的權利。
矛盾、分歧就這樣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彼時,雍州的雍王已經做好了準備,率領十萬大軍南下,攻打青州。
青州是白蓮教的大本營,不可能不管,麵對殺過來的雍州大軍,他們隻能全力進行抵禦,這下也沒有了心思再管起義軍的事情了。
雍州的軍隊是虎狼之師,個個悍不畏死,當青州的大軍和他們相遇的時候,毫不意外的潰敗了。
領軍的賀屠北,在青州北部,大敗白蓮教的十萬大軍,至此青州被宇文宏收入囊中。
寶正二年,退至禹州的辰王向起義軍發起了反攻,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就將已經淪陷了的禹州半數領土奪回,接著又向徐州進發。
如今的叛軍,早已經不如當初那般勇猛,也學會了怕死二字,內部有了紛爭,不能凝聚一心,退敗是必然的。
寶正三年春,雍王與辰王同時攻冀州,叛軍連連潰敗,首領於定天縣被圍,而後自刎而死。
至此,冀州的叛軍徹底被消滅了。
同年,已經占據了三州之地的燕王,以清君側的名義,向司州發起了進攻,一同聯合的還有禹州辰王,兩路進軍。
朝廷僅有的數萬大軍,覆滅在了皇城前,隻是當叛軍打進皇城時,幼帝卻不知所蹤,連同一起消失的還有傳國玉璽。
辰王和燕王有心想要瞞下這件事情,但第二天這件事情就傳的天下皆知,連遠在雍州,正準備發兵討伐二王的雍王宇文宏都知道了。
兩個蠢貨做了一件蠢事,宇文宏在王宮放聲大笑,對自己的臣子直言,他的這兩位皇叔不足為懼。
燕王、辰王攻下司州,又以誰入主皇城而產生了分歧,最終不歡而散,並於司州爆發大戰,最終辰王兵敗退走。
雍王趁機出兵徐州、禹州,剛剛損失慘重的禹王無法抵擋,兩州相繼陷落,辰王於陣前被賀屠北一箭射死!
寶正四年,雍王宇文宏向北州進攻,三個月的時間攻下北州之後,又命賀屠北向幽州進發,十萬大軍功來!
彼時的幽州,不過三萬大軍,於水雲城外迎戰雍州軍,這次領兵的是蒼舒月!
這位已經沉寂了許久的大衍神將,自先帝駕崩之後,第一次出現在世人的麵前。
然後,雍州軍大敗,賀屠北丟下五萬雍州軍的屍體,狼狽而走,有虎狼之師之稱的雍州軍,敗了!
彼時,並州肅關,身著赤翎甲,腰挎寶劍的宇文謹站在大軍前方,眼前是肅關的兩萬大軍,皆是身著戰甲,手持長戈的精銳。
她站在點將台上,拔出腰間寶劍,高聲道:“今賊寇四起,擾亂乾坤,百姓遭殃,生靈塗炭。
本宮為大衍長公主,值此天下亂局,也當以除暴安良為己任,蕩平賊寇,還天下一個太平!
諸君需銘記,平叛之戰,非為一己之私,而為天下百姓,吾等當奮勇向前,誓要將賊寇一網打盡,還百姓一個安寧之日。
今本宮率眾出征,願與諸君共赴國難,同生共死,望諸君奮勇殺敵,建功立業,不負重托,不負百姓期盼。
待得凱旋歸來,本宮定與諸君共飲慶功酒!
諸君,出發!”
一番讓人熱血沸騰的演講之後,宇文謹手中寶劍一揮,大軍出征!
這是顧川的決定,幽州軍以兩路出發,一麵有蒼舒月領兵三萬,迎戰雍州軍,然後吞並北州。
一麵則由宇文謹親自帶兵,攻打並州,有徐青、陸仁、蘇弘方在,顧川並不擔心宇文謹會有什麽危險。
而且,經過了幾年的沉寂之後,此時的幽州早已經脫胎換骨了,彼時幽州軍便能以五千大破於衡樹兩萬大軍。
現在的幽州軍,裝備更加精良,戰術更加的完備,對上其他的軍隊,說是砍瓜切菜也不為過。
戰爭進行的異常順利,並州的蔣興部四年時間都龜縮在了並州,早就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如何能是養精蓄銳的幽州軍的對手。
至於北州,有蒼舒月領兵,北州的守軍更加沒有絲毫的反抗之力。
寶正五年,雍王宇文宏集結二十萬大軍,暗中聯合燕王,又聚十萬大軍一齊攻打並州。
幽州軍隻有十五萬迎戰,這場大戰舉世矚目,所有人都不看好長公主,因為兵力實在太過懸殊。
但,最終的結果讓人瞠目結舌,雍王宇文宏真正見識到了顧川真正的妖孽之處。
他的才能不在於學識,不在於治國之道,而在於那堪比天威的奇異手段!
當猶如天雷的炸響,在軍中不斷響起的時候,雍王宇文宏徹底失聲,他當時便眼前一黑,暈死了過去。
“顧先生,孤為何就不能得到這天下呢?孤比皇姐,到底差在了哪裏,難道到了如今,還做的不夠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