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妞她娘問的這二混子,姓白,外號叫白吃飽,本名叫啥,大家夥也都不記得了。
至於為啥管他叫白吃飽呢,實在是這人的品行不咋好。
他不光在村子裏遊手好閑,摸雞摸狗,更是踹寡婦門,剜絕戶墳,啥缺德事兒他都幹,壞事兒都讓他做盡了。
更可氣的是,這年頭家家過得都艱難,不是至近親屬,那一般都沒人邀請別人上自己家吃飯,因為自己家都吃不飽呢,哪有那糧食給別人吃啊。
可白吃飽呢,這人臉皮特別厚,無恥得很。
陳家磨坊這村子本來就沒多大,但凡誰家做點葷腥,讓他給聞著了,那可好了,夾個酒瓶子就去人家裏,坐到炕頭上就不帶走的。
還添著臉說:“哎,兄弟呀,我離老遠就聞見你家做好吃的了,這不,怕你有肉沒酒,吃得不香。
所以兄弟我呀,特意去村頭老王家,花錢打來一瓶子老燒酒,來,咱哥倆喝一個。”
但凡他帶來的酒瓶子裏的酒,不是那麽淺淺一杯底,大家夥礙於情麵,也不至於給他起個外號叫白吃飽。
屬實是他帶來的這酒水,還不夠他自己喝一口的,甚至到底是不是酒,都兩說著。
反正誰也沒真嚐到過就是了。
都是他在人家大嘴叉子一張,一邊喝著他那瓶子裏所謂的老燒酒,一邊大口吃菜。
更可氣的是,他那瓶子裏的酒水讓他一口喝沒了以後,他還緊著張羅讓主家再去打酒來下飯。
你就說氣人不氣人吧。
偏偏陳家磨坊這些村民,還都好個麵子,不好意思真個把他給攆出去。
倒也不是真拿他沒辦法,可過去嫁閨女,娶媳婦,可不都得自家有個好名聲麽。
真要是把白吃飽給趕出家門,誰知道這貨成天走街串巷,四裏八鄉地跑,得罪了他,他那嘴一得吧,還不知道得把自家名聲敗壞成啥樣呢。
到時候還娶不娶兒媳婦,閨女還嫁不嫁人家了?
過去資訊可沒現在發達,一般相看人家,那都靠大家口口相傳,人嘴兩張皮,靠的就是個有個好名聲。
才能娶得上媳婦,嫁得出去閨女。
所以大家夥隻能打落牙齒和水吞,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這小人可就說的是這白吃飽,得罪不起呀。
這人的心眼子比那針尖還小,得罪了他,啥時候趁天黑,把自家房子給點著了都有可能。
顧慮到這一點,好些人家也隻能選擇吃個啞巴虧,打又不能一下子把他打死,隻能吃點虧,不得罪就是了。
沒見陳家磨坊有一孫姓人家,就因為殺年豬,沒讓白吃飽吃到肉,就險些被滅門了麽。
要說這事兒,孫家也是倒黴。
過去那時候殺年豬,大都選擇在臘月裏。
臘月裏馬上要過年了,天氣也冷了,過去也沒有冰箱冷櫃的,東北天氣又冷,也做不了臘肉臘腸的,殺完年豬,把該賣的肉都賣完了,剩下的肉,一般都選擇直接埋雪地裏凍上,這樣便於保存。
或者怕埋雪地裏有那野狗或者野獸啥的,過來再把這肉給扒走禍害了。
那就放到大缸裏,缸口擱個鍋蓋嚴嚴實實地一扣,鍋蓋頂上再壓上一塊大石頭。
哎,這不就妥了,隻要沒人偷,這肉過年就可以用來待客了。
一般殺豬的時候,都是提前找好了殺豬匠,也提前找妥了幫忙打雜的人,比方抓豬,殺豬的時候還得有人按著豬,這都需要人手。
殺豬匠包括幫忙的人,基本都是找四個人,三個跟自己家人一起按著豬的,一個殺豬匠殺豬,這樣的搭配正正好好。
當然也有那家裏壯勞力多的,隻請一個殺豬匠幫忙殺豬,抓豬和幫忙燒水給豬脫毛的都用自家人。
孫家的壯勞力就多,好幾個子侄,都十六七歲了,能幫忙打雜。
所以殺年豬的時候,孫家就請了一個殺豬匠過來,沒請旁人。
可巧這天白吃飽沒事兒在村子裏閑逛,就聽見孫家院子裏傳來豬淒厲的叫聲。
他一琢磨,八成這是要殺年豬了,一想到豬肉的鮮香美味,吸溜,饞的不得了。
他很怕吃不上豬肉,慌得連慣常蹭吃蹭喝用的道具酒瓶子。都沒來得及拿,就跑到孫家去了。
一進門,白吃飽那是半點沒拿自己當外人,過去就撈住一根豬腿,假裝使勁抬著往門板上頭放。
放上去好殺呀。
孫家大兒子翻了個白眼,自家七八個男孩子抬一口豬,哪裏用得著白吃飽在這裏做戲。
這時候的豬肉多麽金貴,不是年節,根本一口都撈不著吃。
白吃飽過來假裝幫忙抬豬腿,無非是想白混一口肉吃。
這便宜別人家能讓白吃飽占,他們孫家可不慣著他。
當下用肩膀把白吃飽往邊上一頂,說道:“哎,你一邊去,別髒了你的手。”
又努努嘴:“你瞧見沒,我們孫家好幾個大小夥子,別說這一口豬,就是十口八口都抬得動,你且不用動手。
快家去該幹啥幹啥去吧。
畢竟,一口豬,還不夠我們自家人吃的,沒得白白便宜了外人!”
一般人要是挨上這麽兩句,早就臊得離開了。
可白吃飽多年蹭吃蹭喝,就知道他不是個愛惜臉麵的人。
仍舊憨皮耷臉地訕笑道:
“大侄子,話可不是這麽說的。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你們自家人雖多,可這豬,到底是畜生,還是讓我這外人幫忙搬搬抬抬的好。
不然髒了你們孫家人的手,到底不美氣。
不過一口肉的事情,讓我吃了又如何?
何至於如此這般摳摳搜搜的,我又不是吃白食,這不還幫忙抬豬腿麽。
你這樣說,真是讓人心裏不痛快,是不是啊,大侄子!”
說罷斜著眼睛望住孫家大兒子,樣子鄙薄得很。
孫家大兒子到底年輕氣盛些,當下就有點惱了,嚷道:
“我孫家可不是別個人家,不供你這白吃白喝的無賴子打秋風,趕緊有多遠滾多遠去!”
白吃飽三角眼一瞪,惡狠狠地盯著孫家大兒子:
“小子,今兒個你讓爺爺我下不來台,等趕明個地,你信不信,你怎麽死的,到時候都不一定!
你給我小心著點,哼!”
把手裏的豬腿一甩,走了。
孫家老爹見勢不好,急忙追出去拽著白吃飽的襖袖子勸道:“我這孩子年紀小,不知事,白老弟呀,你大人有大量,可別跟個孩子一般見識。
走走走,跟我進屋裏坐,大兄弟,消消氣,消消氣,待會咱們哥倆好好喝上兩盅!”
至於為啥管他叫白吃飽呢,實在是這人的品行不咋好。
他不光在村子裏遊手好閑,摸雞摸狗,更是踹寡婦門,剜絕戶墳,啥缺德事兒他都幹,壞事兒都讓他做盡了。
更可氣的是,這年頭家家過得都艱難,不是至近親屬,那一般都沒人邀請別人上自己家吃飯,因為自己家都吃不飽呢,哪有那糧食給別人吃啊。
可白吃飽呢,這人臉皮特別厚,無恥得很。
陳家磨坊這村子本來就沒多大,但凡誰家做點葷腥,讓他給聞著了,那可好了,夾個酒瓶子就去人家裏,坐到炕頭上就不帶走的。
還添著臉說:“哎,兄弟呀,我離老遠就聞見你家做好吃的了,這不,怕你有肉沒酒,吃得不香。
所以兄弟我呀,特意去村頭老王家,花錢打來一瓶子老燒酒,來,咱哥倆喝一個。”
但凡他帶來的酒瓶子裏的酒,不是那麽淺淺一杯底,大家夥礙於情麵,也不至於給他起個外號叫白吃飽。
屬實是他帶來的這酒水,還不夠他自己喝一口的,甚至到底是不是酒,都兩說著。
反正誰也沒真嚐到過就是了。
都是他在人家大嘴叉子一張,一邊喝著他那瓶子裏所謂的老燒酒,一邊大口吃菜。
更可氣的是,他那瓶子裏的酒水讓他一口喝沒了以後,他還緊著張羅讓主家再去打酒來下飯。
你就說氣人不氣人吧。
偏偏陳家磨坊這些村民,還都好個麵子,不好意思真個把他給攆出去。
倒也不是真拿他沒辦法,可過去嫁閨女,娶媳婦,可不都得自家有個好名聲麽。
真要是把白吃飽給趕出家門,誰知道這貨成天走街串巷,四裏八鄉地跑,得罪了他,他那嘴一得吧,還不知道得把自家名聲敗壞成啥樣呢。
到時候還娶不娶兒媳婦,閨女還嫁不嫁人家了?
過去資訊可沒現在發達,一般相看人家,那都靠大家口口相傳,人嘴兩張皮,靠的就是個有個好名聲。
才能娶得上媳婦,嫁得出去閨女。
所以大家夥隻能打落牙齒和水吞,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這小人可就說的是這白吃飽,得罪不起呀。
這人的心眼子比那針尖還小,得罪了他,啥時候趁天黑,把自家房子給點著了都有可能。
顧慮到這一點,好些人家也隻能選擇吃個啞巴虧,打又不能一下子把他打死,隻能吃點虧,不得罪就是了。
沒見陳家磨坊有一孫姓人家,就因為殺年豬,沒讓白吃飽吃到肉,就險些被滅門了麽。
要說這事兒,孫家也是倒黴。
過去那時候殺年豬,大都選擇在臘月裏。
臘月裏馬上要過年了,天氣也冷了,過去也沒有冰箱冷櫃的,東北天氣又冷,也做不了臘肉臘腸的,殺完年豬,把該賣的肉都賣完了,剩下的肉,一般都選擇直接埋雪地裏凍上,這樣便於保存。
或者怕埋雪地裏有那野狗或者野獸啥的,過來再把這肉給扒走禍害了。
那就放到大缸裏,缸口擱個鍋蓋嚴嚴實實地一扣,鍋蓋頂上再壓上一塊大石頭。
哎,這不就妥了,隻要沒人偷,這肉過年就可以用來待客了。
一般殺豬的時候,都是提前找好了殺豬匠,也提前找妥了幫忙打雜的人,比方抓豬,殺豬的時候還得有人按著豬,這都需要人手。
殺豬匠包括幫忙的人,基本都是找四個人,三個跟自己家人一起按著豬的,一個殺豬匠殺豬,這樣的搭配正正好好。
當然也有那家裏壯勞力多的,隻請一個殺豬匠幫忙殺豬,抓豬和幫忙燒水給豬脫毛的都用自家人。
孫家的壯勞力就多,好幾個子侄,都十六七歲了,能幫忙打雜。
所以殺年豬的時候,孫家就請了一個殺豬匠過來,沒請旁人。
可巧這天白吃飽沒事兒在村子裏閑逛,就聽見孫家院子裏傳來豬淒厲的叫聲。
他一琢磨,八成這是要殺年豬了,一想到豬肉的鮮香美味,吸溜,饞的不得了。
他很怕吃不上豬肉,慌得連慣常蹭吃蹭喝用的道具酒瓶子。都沒來得及拿,就跑到孫家去了。
一進門,白吃飽那是半點沒拿自己當外人,過去就撈住一根豬腿,假裝使勁抬著往門板上頭放。
放上去好殺呀。
孫家大兒子翻了個白眼,自家七八個男孩子抬一口豬,哪裏用得著白吃飽在這裏做戲。
這時候的豬肉多麽金貴,不是年節,根本一口都撈不著吃。
白吃飽過來假裝幫忙抬豬腿,無非是想白混一口肉吃。
這便宜別人家能讓白吃飽占,他們孫家可不慣著他。
當下用肩膀把白吃飽往邊上一頂,說道:“哎,你一邊去,別髒了你的手。”
又努努嘴:“你瞧見沒,我們孫家好幾個大小夥子,別說這一口豬,就是十口八口都抬得動,你且不用動手。
快家去該幹啥幹啥去吧。
畢竟,一口豬,還不夠我們自家人吃的,沒得白白便宜了外人!”
一般人要是挨上這麽兩句,早就臊得離開了。
可白吃飽多年蹭吃蹭喝,就知道他不是個愛惜臉麵的人。
仍舊憨皮耷臉地訕笑道:
“大侄子,話可不是這麽說的。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你們自家人雖多,可這豬,到底是畜生,還是讓我這外人幫忙搬搬抬抬的好。
不然髒了你們孫家人的手,到底不美氣。
不過一口肉的事情,讓我吃了又如何?
何至於如此這般摳摳搜搜的,我又不是吃白食,這不還幫忙抬豬腿麽。
你這樣說,真是讓人心裏不痛快,是不是啊,大侄子!”
說罷斜著眼睛望住孫家大兒子,樣子鄙薄得很。
孫家大兒子到底年輕氣盛些,當下就有點惱了,嚷道:
“我孫家可不是別個人家,不供你這白吃白喝的無賴子打秋風,趕緊有多遠滾多遠去!”
白吃飽三角眼一瞪,惡狠狠地盯著孫家大兒子:
“小子,今兒個你讓爺爺我下不來台,等趕明個地,你信不信,你怎麽死的,到時候都不一定!
你給我小心著點,哼!”
把手裏的豬腿一甩,走了。
孫家老爹見勢不好,急忙追出去拽著白吃飽的襖袖子勸道:“我這孩子年紀小,不知事,白老弟呀,你大人有大量,可別跟個孩子一般見識。
走走走,跟我進屋裏坐,大兄弟,消消氣,消消氣,待會咱們哥倆好好喝上兩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