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所見,又多是手足相殘、家破人亡、人性泯滅。
他實在快活不起來。
雲起不由自省,真正的強者,便是肩挑重擔、身在泥沼,心也依舊自在瀟灑,終究是他心性脆弱、根底淺薄,才會稍有壓力便自困樊籠。
正想著,是不是讓普泓給他介紹幾本佛經看看,在這方麵再加強加強,卻見普泓笑笑,道:「先前小師叔不在的時候,住在前院的災民搬出去三家,不知道小師叔聽說了沒有?」
這話題換的太突然,雲起有些反應不過來,重複道:「搬出去?」
普泓點頭,道:「他們的房子雖燒了,可是地基還在,房契官府那裏也有存根,沒搶出房契的,可以在官府那裏補辦。
「那裏地段不錯,已經有好幾位施主過來,想要買下地基在上麵建鋪麵,雖然給的價格不算太高,卻足夠他們在鄉下買間房,買塊地,一家人雖辛苦些,卻也能好好活下去。
「大約是看見像莫徐那麽小的孩子,都在冰天雪地中為他們化緣,有些羞愧,今天許多人一大早便出去找工作,也有的直接去了鎮外,準備砍柴回來賣。
「今年冬天太冷,柴火的價格一直很高,而且供不應求,所以隻要勤快些,就不愁餓肚子。」
雲起點頭,外人再怎麽樣,也隻能襄助一時,最終還是要他們自己能站起來才行。
卻聽普泓道:「小師叔,你看,我們都以為他們會走投無路,但事實上,就算沒有我們,他們一樣能靠自己活下去,是不是?
「所以世上有些事,常常不是我們想像的那個樣子。」
什麽不是我想像的樣子?
雲起抬頭看向普泓:他是在借災民之事點醒他,說和尚們沒有他,靠自己一樣會活的很好,所以讓他不要有壓力?
普泓見他這副模樣,不由嘆了口氣,他這個小師叔啊,有時候聰明的可怕,有時候又笨拙的要命。
道:「小師叔可知,我苦度寺在佛門意味著什麽?為何陛下一定要將苦度寺遷入京都?」
有些話,原本應該到京之後再說的,他隻是見雲起被侍衛帶走,很擔心自家的小師叔,會不明不白的給人欺負了去。
他隻是看著少年每天如小母雞一般,小心翼翼的嗬護著所有的人,很心疼。
他隻是看著少年漸漸失去在山上時的笑臉,漸漸失去他宛若與生俱來的快活自在,很心酸。
第28章
雲起看著他,不說話。
他入門時便和和尚說了,不修佛,所以和尚從不在他麵前談佛,也很少提及佛門之事,至於寺裏其他大師的講經傳法,自然更不會去。
日常和寺裏的和尚們相處,說的也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諸如哪處的野山茶可以採摘了、明日下山帶幾個蓮蓬回來、偏殿漏雨要請不要請工匠來修之類的話題——一個連香客都不接待的鄉野小廟,誰沒事了就叨叨「我苦度寺如何如何」?
他這輩子在苦度寺中長大,可關於苦度寺的地位雲雲,反倒是在前世聽來的更多些。知道苦度寺是千年古剎,地位超然,知道他家大和尚師傅度海,則是全天下輩分最大的和尚,也是道行最高的和尚。
這算不算「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至於皇上要把苦度寺搬到京城——不是說是因為顧忌苦度寺在佛門聲望太過,影響太大,所以搬到京城方便監管嗎?
難道這裏麵還有什麽其他的不成?
隻聽普泓娓娓敘道:「苦度寺,是當初佛祖入中土後,修建的第一座寺廟,乃佛祖當年傳法之地。是以苦度寺雖隻區區數十人,卻是中原佛門之祖。
「佛家傳入中土已有千年,如今正是興旺之時……小師叔,你可知道,當今天下一共有多少寺廟?」
雲起搖頭,他知道和尚廟很多,但具體多少,卻沒仔細算過。
普泓道:「不算隻一二僧侶的鄉野小廟,大潛一共有寺廟四萬多座。僅京都一地,便有四百八十寺。且佛門中人,幾乎人人習武強身。」
雲起不由咋舌,四萬座廟,哪怕每座廟裏隻有五名僧人,便是二十萬習武之人,便是去除老幼,也有點嚇人啊!
當然,帳不是這麽算的,否則皇帝僅一人,何以能驅使天下萬千百姓?
佛門人雖不少,卻分散各地,且和尚所求,隻是清淨度日、侍奉我佛。如今太平盛世,便是偶爾有那麽一兩個有「大誌」的和尚,也休息讓所有佛門中人團結起來,替他衝鋒陷陣。
是以和尚雖多,卻擰不到一條繩上,算不得威脅。
普泓嘆了口氣,又道:「當年武帝失德,以至天下大亂、征戰不休。為早日結束戰亂,我佛門曾派五萬僧兵襄助太1祖,這還不算因此投效的佛門信眾……」
「當初太1祖皇帝得佛門襄助時,曾發誓若得天下,必舉國尊佛,佛門中人,不服役、不納糧、不拜官……然而正因如此,導致佛門如今漸成尾大不掉之勢。
「佛門中人越來越多,土地越來越廣。
「人多,陛下忌憚;地廣,稅收銳減;不服役、不納糧、不拜官,便有懶惰貪婪愚頑之輩借佛門之名,行不法之事……長此以往,我佛門倒成了傷民害民之物,更成了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
「陛下早有意遏製佛門,隻是佛門本身實力不俗,信眾廣大,陛下又有先祖誓言限製,若過於強硬——需知陛下當初改分封製為郡縣製,雖沒有將已然分封的土地全部收回,但宗室在封地上的權利卻被削減殆盡,任免官員、鑄造錢幣、政務軍事等等一律不得沾手,且日後收回封地也是遲早的事兒。這些宗室雖看似平靜,實則個個蠢蠢欲動、虎視眈眈,若這個時候佛門出現什麽變故,必被他們利用挑唆,導致天下大亂。」
</br>
他實在快活不起來。
雲起不由自省,真正的強者,便是肩挑重擔、身在泥沼,心也依舊自在瀟灑,終究是他心性脆弱、根底淺薄,才會稍有壓力便自困樊籠。
正想著,是不是讓普泓給他介紹幾本佛經看看,在這方麵再加強加強,卻見普泓笑笑,道:「先前小師叔不在的時候,住在前院的災民搬出去三家,不知道小師叔聽說了沒有?」
這話題換的太突然,雲起有些反應不過來,重複道:「搬出去?」
普泓點頭,道:「他們的房子雖燒了,可是地基還在,房契官府那裏也有存根,沒搶出房契的,可以在官府那裏補辦。
「那裏地段不錯,已經有好幾位施主過來,想要買下地基在上麵建鋪麵,雖然給的價格不算太高,卻足夠他們在鄉下買間房,買塊地,一家人雖辛苦些,卻也能好好活下去。
「大約是看見像莫徐那麽小的孩子,都在冰天雪地中為他們化緣,有些羞愧,今天許多人一大早便出去找工作,也有的直接去了鎮外,準備砍柴回來賣。
「今年冬天太冷,柴火的價格一直很高,而且供不應求,所以隻要勤快些,就不愁餓肚子。」
雲起點頭,外人再怎麽樣,也隻能襄助一時,最終還是要他們自己能站起來才行。
卻聽普泓道:「小師叔,你看,我們都以為他們會走投無路,但事實上,就算沒有我們,他們一樣能靠自己活下去,是不是?
「所以世上有些事,常常不是我們想像的那個樣子。」
什麽不是我想像的樣子?
雲起抬頭看向普泓:他是在借災民之事點醒他,說和尚們沒有他,靠自己一樣會活的很好,所以讓他不要有壓力?
普泓見他這副模樣,不由嘆了口氣,他這個小師叔啊,有時候聰明的可怕,有時候又笨拙的要命。
道:「小師叔可知,我苦度寺在佛門意味著什麽?為何陛下一定要將苦度寺遷入京都?」
有些話,原本應該到京之後再說的,他隻是見雲起被侍衛帶走,很擔心自家的小師叔,會不明不白的給人欺負了去。
他隻是看著少年每天如小母雞一般,小心翼翼的嗬護著所有的人,很心疼。
他隻是看著少年漸漸失去在山上時的笑臉,漸漸失去他宛若與生俱來的快活自在,很心酸。
第28章
雲起看著他,不說話。
他入門時便和和尚說了,不修佛,所以和尚從不在他麵前談佛,也很少提及佛門之事,至於寺裏其他大師的講經傳法,自然更不會去。
日常和寺裏的和尚們相處,說的也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諸如哪處的野山茶可以採摘了、明日下山帶幾個蓮蓬回來、偏殿漏雨要請不要請工匠來修之類的話題——一個連香客都不接待的鄉野小廟,誰沒事了就叨叨「我苦度寺如何如何」?
他這輩子在苦度寺中長大,可關於苦度寺的地位雲雲,反倒是在前世聽來的更多些。知道苦度寺是千年古剎,地位超然,知道他家大和尚師傅度海,則是全天下輩分最大的和尚,也是道行最高的和尚。
這算不算「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至於皇上要把苦度寺搬到京城——不是說是因為顧忌苦度寺在佛門聲望太過,影響太大,所以搬到京城方便監管嗎?
難道這裏麵還有什麽其他的不成?
隻聽普泓娓娓敘道:「苦度寺,是當初佛祖入中土後,修建的第一座寺廟,乃佛祖當年傳法之地。是以苦度寺雖隻區區數十人,卻是中原佛門之祖。
「佛家傳入中土已有千年,如今正是興旺之時……小師叔,你可知道,當今天下一共有多少寺廟?」
雲起搖頭,他知道和尚廟很多,但具體多少,卻沒仔細算過。
普泓道:「不算隻一二僧侶的鄉野小廟,大潛一共有寺廟四萬多座。僅京都一地,便有四百八十寺。且佛門中人,幾乎人人習武強身。」
雲起不由咋舌,四萬座廟,哪怕每座廟裏隻有五名僧人,便是二十萬習武之人,便是去除老幼,也有點嚇人啊!
當然,帳不是這麽算的,否則皇帝僅一人,何以能驅使天下萬千百姓?
佛門人雖不少,卻分散各地,且和尚所求,隻是清淨度日、侍奉我佛。如今太平盛世,便是偶爾有那麽一兩個有「大誌」的和尚,也休息讓所有佛門中人團結起來,替他衝鋒陷陣。
是以和尚雖多,卻擰不到一條繩上,算不得威脅。
普泓嘆了口氣,又道:「當年武帝失德,以至天下大亂、征戰不休。為早日結束戰亂,我佛門曾派五萬僧兵襄助太1祖,這還不算因此投效的佛門信眾……」
「當初太1祖皇帝得佛門襄助時,曾發誓若得天下,必舉國尊佛,佛門中人,不服役、不納糧、不拜官……然而正因如此,導致佛門如今漸成尾大不掉之勢。
「佛門中人越來越多,土地越來越廣。
「人多,陛下忌憚;地廣,稅收銳減;不服役、不納糧、不拜官,便有懶惰貪婪愚頑之輩借佛門之名,行不法之事……長此以往,我佛門倒成了傷民害民之物,更成了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
「陛下早有意遏製佛門,隻是佛門本身實力不俗,信眾廣大,陛下又有先祖誓言限製,若過於強硬——需知陛下當初改分封製為郡縣製,雖沒有將已然分封的土地全部收回,但宗室在封地上的權利卻被削減殆盡,任免官員、鑄造錢幣、政務軍事等等一律不得沾手,且日後收回封地也是遲早的事兒。這些宗室雖看似平靜,實則個個蠢蠢欲動、虎視眈眈,若這個時候佛門出現什麽變故,必被他們利用挑唆,導致天下大亂。」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