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觸目驚心!
官場巔峰:從痛打辦公室主任開始 作者:儒釋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宇把沈菲菲安排到臨水市最高檔的酒店,五星級的蘭華大酒店。
明天參加觀摩會的領導也會被安排在那裏,趙宇正好視察一下開會的場地。
沈菲菲並不著急回去,趙宇邀請她一起參會。
沒想到沈菲菲沒有猶豫,痛快地答應了。
趙宇把沈菲菲安頓好後,沒有回家,直奔開放區的辦公室。
張盟早就等在那裏,“主任,這是我整理的有關開發區工業和招商的所有材料,內容比較多。重點的地方我做了紅色標記,您可以仔細關注。”
張盟工作細致認真,趙宇一向很放心,笑著拍了拍張盟的肩膀,“辛苦了!”
張盟微笑著搖了搖頭,“能跟著趙主任一起工作,我隻有高興,一點都不辛苦!”
張盟給趙宇倒了杯熱水,放到趙宇右前方十幾厘米的地方,方便趙宇拿取。
趙宇瞟了一眼,高興地說道:“這幾年的辦公室沒白幹,進步很大!不再是那個青澀的大學生了,哈哈哈!”
張盟笑著摸摸後腦勺,靜靜地坐在沙發上等著,及時應對趙宇的提問。
趙宇整整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才瀏覽完畢。
他仰躺在辦公椅上,揉了揉太陽穴,滿臉憂色。
“情況怎麽會這麽糟糕?比我預料的還差!”趙宇指著材料中的工業產值和招商資金,“這兩項主要指標比開發區剛步入正軌的時候,減少了一半還要多。
工業產值這一項,竟然連桃峪縣的三分之一都趕不上,觸目驚心啊!”
張盟站起身來,低聲回應道:“自從開發區因為數據造假,被省裏抓了典型之後,工業生產和招商就陷入了惡性循環。
開發區名聲不好,工業產品銷路不暢,投資商不敢來投資,連鎖反應,所以會越來越差!”
趙宇後仰著身體,眼睛盯著天花板,重重地歎了口氣,“我本來還想找點閃光點,在明天的會上遮遮醜,結果一個沒找到。明天的現場會,注定就是我們的現眼會嘍……”
張盟扶了扶眼鏡,試探著問道:“趙主任,我聽說市裏拉了一個大項目。您陪著那位沈博士在桃峪縣考察了好幾天,情況怎麽樣?如果能留下這個項目,開發區或許還能起死回生……”
趙宇輕輕搖了搖頭,“我們臨水市的基礎條件太差,我是一點把握也沒有,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沈菲菲提出的幾個條件,對臨水市來說,每一個似乎都是難以逾越的鴻溝。
當當當!
敲門聲響起,張盟趕緊去開門。
“宋書記,您回來了!”
宋太平,臨水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兼任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趙宇剛剛到任時,宋太平正好在長三角考察。
作為開發區的一二把手,兩人還沒有正式見麵。
宋太平是開發區第三任黨工委書記,算是臨危受命。
開發區第一任黨工委書記是葉宏林,後來提了臨水市委副書記,兼任政法委書記。
第二任黨工委書記是現在的市委組織部部長孔方茂,開發區的gdp造假等一係列的事件,就是從他那時候開始的。
趙宇趕緊起身相迎,兩人握手致意。
“早就聽說過趙主任的大名,一直無緣相見,今天總算見到真人了,哈哈哈!”宋太平是個大嗓門,說起話來震得人耳膜疼。
趙宇連說不敢,熱情地把宋太平讓到沙發上,張盟泡上茶,很識趣地退出了辦公室。
宋太平習慣性地翹著二郎腿,手很自然地放在沙發寬大的扶手上,笑著說道:“趙主任年輕有為,不到兩年的時間,便把工業產值墊底的桃峪縣拉上了第一的寶座,真是讓人佩服啊!以後開發區的發展,就全指望趙主任了!”
宋太平幾句恭維的話,便把開發區的重擔全壓在了趙宇肩上。
趙宇放下茶杯,輕輕歎了口氣,“不瞞宋書記說,我剛剛看完開發區的資料。用四個字來概括:觸目驚心!別說在全省,就是在全市,都隻能排在中遊。”
宋太平嗬嗬一笑,“我和老弟一樣,也是剛剛上任,兩眼一碼黑。我之前是分管農業的副市長,現在都快退居二線了,讓我來開發區擔任黨工委書記,這不是趕鴨子上架,找難看嘛!”
“宋書記喝茶!”趙宇坐直了身體,做個了喝茶的手勢,“困難是暫時的,相信今後在宋書記的領導下,我們開發區一定能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宋太平喝了口水,抿了抿厚厚的嘴唇,輕輕擺了擺手,“我年齡大了,力所能及地幫趙主任做好後勤工作,衝鋒陷陣還得看趙主任的。”
原來是個老滑頭!
趙宇壓根也沒指望宋太平能帶來多大的幫助,隻要他不扯後腿,趙宇就心滿意足了。
“行!宋書記坐鎮後方,我來當這個先鋒!”趙宇很痛快地說道。
兩人又聊了一會,張盟進來提醒兩位領導,副主任和中層幹部都到齊了,可以開會了。
開發區會議室裝修豪華大氣,給人一種現代感十足的氣勢。
其實,開發區剛成立時,一切都按照高標準建設的。
不光會議室,整個辦公樓都是現代感十足。
但是趙宇記得當時的會議室裝修沒有那麽豪華,應該是後來重新裝修的。
宋太平是副廳級幹部,兼職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屬於高職低配。
他一個人坐在會議桌的正中間,趙宇和其他領導按照官職大小,依次在會議桌兩旁就坐。
宋太平一臉嚴肅,拿著事先準備好的文件,吼著大嗓門念了起來。
宋太平一連念了三個文件,喝了兩杯水,眾人的耳膜終於不用再受折磨了。
以會議落實會議,這是很多地方的工作常態。
除了念文件,宋太平隻說了幾句客套話,便把話語權全部交給趙宇。
趙宇清了清嗓子,沉聲說道:“我想問問大家,開發區現在還有多少家企業?他們的生產經營狀況如何?有多少還在盈利?
每年的引資情況如何?有多少省外資金,有多少外資?
最重要的是,問題出在哪裏?我們該如何自救?
……”
明天參加觀摩會的領導也會被安排在那裏,趙宇正好視察一下開會的場地。
沈菲菲並不著急回去,趙宇邀請她一起參會。
沒想到沈菲菲沒有猶豫,痛快地答應了。
趙宇把沈菲菲安頓好後,沒有回家,直奔開放區的辦公室。
張盟早就等在那裏,“主任,這是我整理的有關開發區工業和招商的所有材料,內容比較多。重點的地方我做了紅色標記,您可以仔細關注。”
張盟工作細致認真,趙宇一向很放心,笑著拍了拍張盟的肩膀,“辛苦了!”
張盟微笑著搖了搖頭,“能跟著趙主任一起工作,我隻有高興,一點都不辛苦!”
張盟給趙宇倒了杯熱水,放到趙宇右前方十幾厘米的地方,方便趙宇拿取。
趙宇瞟了一眼,高興地說道:“這幾年的辦公室沒白幹,進步很大!不再是那個青澀的大學生了,哈哈哈!”
張盟笑著摸摸後腦勺,靜靜地坐在沙發上等著,及時應對趙宇的提問。
趙宇整整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才瀏覽完畢。
他仰躺在辦公椅上,揉了揉太陽穴,滿臉憂色。
“情況怎麽會這麽糟糕?比我預料的還差!”趙宇指著材料中的工業產值和招商資金,“這兩項主要指標比開發區剛步入正軌的時候,減少了一半還要多。
工業產值這一項,竟然連桃峪縣的三分之一都趕不上,觸目驚心啊!”
張盟站起身來,低聲回應道:“自從開發區因為數據造假,被省裏抓了典型之後,工業生產和招商就陷入了惡性循環。
開發區名聲不好,工業產品銷路不暢,投資商不敢來投資,連鎖反應,所以會越來越差!”
趙宇後仰著身體,眼睛盯著天花板,重重地歎了口氣,“我本來還想找點閃光點,在明天的會上遮遮醜,結果一個沒找到。明天的現場會,注定就是我們的現眼會嘍……”
張盟扶了扶眼鏡,試探著問道:“趙主任,我聽說市裏拉了一個大項目。您陪著那位沈博士在桃峪縣考察了好幾天,情況怎麽樣?如果能留下這個項目,開發區或許還能起死回生……”
趙宇輕輕搖了搖頭,“我們臨水市的基礎條件太差,我是一點把握也沒有,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沈菲菲提出的幾個條件,對臨水市來說,每一個似乎都是難以逾越的鴻溝。
當當當!
敲門聲響起,張盟趕緊去開門。
“宋書記,您回來了!”
宋太平,臨水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兼任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趙宇剛剛到任時,宋太平正好在長三角考察。
作為開發區的一二把手,兩人還沒有正式見麵。
宋太平是開發區第三任黨工委書記,算是臨危受命。
開發區第一任黨工委書記是葉宏林,後來提了臨水市委副書記,兼任政法委書記。
第二任黨工委書記是現在的市委組織部部長孔方茂,開發區的gdp造假等一係列的事件,就是從他那時候開始的。
趙宇趕緊起身相迎,兩人握手致意。
“早就聽說過趙主任的大名,一直無緣相見,今天總算見到真人了,哈哈哈!”宋太平是個大嗓門,說起話來震得人耳膜疼。
趙宇連說不敢,熱情地把宋太平讓到沙發上,張盟泡上茶,很識趣地退出了辦公室。
宋太平習慣性地翹著二郎腿,手很自然地放在沙發寬大的扶手上,笑著說道:“趙主任年輕有為,不到兩年的時間,便把工業產值墊底的桃峪縣拉上了第一的寶座,真是讓人佩服啊!以後開發區的發展,就全指望趙主任了!”
宋太平幾句恭維的話,便把開發區的重擔全壓在了趙宇肩上。
趙宇放下茶杯,輕輕歎了口氣,“不瞞宋書記說,我剛剛看完開發區的資料。用四個字來概括:觸目驚心!別說在全省,就是在全市,都隻能排在中遊。”
宋太平嗬嗬一笑,“我和老弟一樣,也是剛剛上任,兩眼一碼黑。我之前是分管農業的副市長,現在都快退居二線了,讓我來開發區擔任黨工委書記,這不是趕鴨子上架,找難看嘛!”
“宋書記喝茶!”趙宇坐直了身體,做個了喝茶的手勢,“困難是暫時的,相信今後在宋書記的領導下,我們開發區一定能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宋太平喝了口水,抿了抿厚厚的嘴唇,輕輕擺了擺手,“我年齡大了,力所能及地幫趙主任做好後勤工作,衝鋒陷陣還得看趙主任的。”
原來是個老滑頭!
趙宇壓根也沒指望宋太平能帶來多大的幫助,隻要他不扯後腿,趙宇就心滿意足了。
“行!宋書記坐鎮後方,我來當這個先鋒!”趙宇很痛快地說道。
兩人又聊了一會,張盟進來提醒兩位領導,副主任和中層幹部都到齊了,可以開會了。
開發區會議室裝修豪華大氣,給人一種現代感十足的氣勢。
其實,開發區剛成立時,一切都按照高標準建設的。
不光會議室,整個辦公樓都是現代感十足。
但是趙宇記得當時的會議室裝修沒有那麽豪華,應該是後來重新裝修的。
宋太平是副廳級幹部,兼職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屬於高職低配。
他一個人坐在會議桌的正中間,趙宇和其他領導按照官職大小,依次在會議桌兩旁就坐。
宋太平一臉嚴肅,拿著事先準備好的文件,吼著大嗓門念了起來。
宋太平一連念了三個文件,喝了兩杯水,眾人的耳膜終於不用再受折磨了。
以會議落實會議,這是很多地方的工作常態。
除了念文件,宋太平隻說了幾句客套話,便把話語權全部交給趙宇。
趙宇清了清嗓子,沉聲說道:“我想問問大家,開發區現在還有多少家企業?他們的生產經營狀況如何?有多少還在盈利?
每年的引資情況如何?有多少省外資金,有多少外資?
最重要的是,問題出在哪裏?我們該如何自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