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職務大調整
官場巔峰:從痛打辦公室主任開始 作者:儒釋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天儒集團的資金逐步到位,拆遷補償款和租房補貼一次性全部發放。
拆遷群眾送來的錦旗,都快把趙宇的辦公室掛滿了。
在市委書記張晉的強力推動下,臨水市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式掛牌成立!
按照慣例,新成立的開發區會配備一名黨工委書記,一般是副廳級的高配,由市委常委擔任。
主任一名,正處級。
副主任三到四名,副處級。
下麵的科室和縣區的配置基本一樣,科室主任都是正科級。
不出意料,葉宏林擔任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主任和副主任的人選暫時空缺,要等明年開春換屆時,再公布任命。
開發區隻是掛了個空牌子,基礎設施剛剛開始建設,百廢待興!
在趙宇的協調下,天儒集團承擔了開發區路麵硬化,管網配套等工程的施工。
龔東升在電話裏調侃趙宇,又成功讓他搭進去上億元。
但龔東升吃虧是福,向陽區祥雲廣場項目順利開工,他最少也得有一二十億的進賬。
隻要雙方能互惠互利,什麽事情都好商量。
一眨眼,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了,轉眼又到了年底。
好在沒有大事發生,大家可以過個平安年。
最美基層公務員評選結束,趙宇不出意外地拿到第一。
他年前抽空去了省城一趟,提前給方唐鏡拜年。
因為艾黛過年要留在美國準備大學入學考試,方唐鏡準備帶著林詩蔓一起去美國過年。
艾黛在電話裏極力邀請趙宇一起去,但趙宇工作纏身,根本走不開,隻能謝絕。
除夕夜,趙宇拒絕了老三呂明全家共度春節的邀請。
在辦公室值完班後,他帶著提前買的食材,直奔葉宏林的住所。
葉宏林住在老市委家屬院,房子都是上個世紀蓋的小別墅。
雖然年歲有些長,但青磚碧瓦,環境很好。
房子前還有一個大院子,種種花,養養魚,住著很舒服。
周媛不回來過年,葉宏林往年都是一個人過。
今年趙宇自告奮勇,要來陪他一起過年。
葉宏林早就準備好了陳年老酒,正在門口東張西望,焦急地等著趙宇,就像父親等待兒子回家一樣。
“怎麽才來?這都幾點了!”葉宏林背著手,皺著眉頭,不滿地抱怨道。
“剛才遇見一個火情,幫著滅火去了。”趙宇一手拿著菜,一手把葉宏林扶進屋裏,笑著批評道:“外麵這麽冷,您也不穿件厚衣服。”
趙宇廚藝很好,三下五除二,幾道精美可口的小菜便端上桌來。
倒上酒,兩個人開懷暢飲。
幾杯酒下肚,葉宏林漸漸打開了話匣子。
“小宇啊,對將來有什麽打算?”葉宏林幹了杯中的最後一口酒,停杯問道。
趙宇趕忙給葉宏林倒滿,笑著說道:“我當然是跟著秘書長幹,您指哪,我打哪!”
葉宏林拿筷子指了指趙宇,笑著數落道:“小滑頭!明年市領導換屆之後,很快會公布開發區副主任人選,我已經向張書記鄭重推薦了你。
你資曆淺,任職正科還不到一年,按說不能再次提拔。但是你做出的成績有目共睹,又是最美基層公務員評選的第一名,破格提拔也說得過去。”
趙宇給自己倒了滿滿一杯酒,鄭重地感謝道:“多謝秘書長栽培,我敬您!”
趙宇一仰脖,酒杯見底!
葉宏林年齡大了,不勝酒力,已經有些醉意朦朧,隻是淺淺抿了一口,“老了,酒量比不了你們年輕人嘍!”
“秘書長,市委領導怎麽調整?”趙宇好奇地問道。
葉宏林輕輕搖了搖頭,“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劉市長肯定要離開臨水市,張書記的去向還不明朗。常委會成員會大動,但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
一切未定,趙宇也就不再多問。
兩人又喝了一會,葉宏林看著窗外燃放的煙花,感歎道:“小時候,我經常帶著媛媛放煙花。一晃二十多年了,要是媛媛能回來陪我過個年,那該多好!”
趙宇遞給葉宏林一個剝好的橘子,輕聲安慰道:“秘書長,周老師要是能知道您一片苦心,一定會原諒您的。”
葉宏林低頭不語,默默地吃著橘子。
難得喝這麽多酒,葉宏林有些支撐不住,趙宇扶他進臥室休息。
把桌子收拾幹淨,趙宇關好房門,走出了市委家屬院。
慢步走在寒冷的大街上,看著漫天的煙花,趙宇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國泰民安,普天共慶,這不就是普通人最好的生活嘛!
從大年初一一直到大年初七,趙宇一刻也沒閑著。
走訪困難群眾,拜訪老幹部,各種慶賀新年的活動,應接不暇。
轉眼就到了三月份,漢東省人民代表大會隆重召開。
方誌鏡出任漢東省常務副省長,劉方海卸任濱海市委書記,接任省委組織部部長一職。
方家和劉家的兩個頂梁柱,在省委常委排名中,劉方海位居方誌鏡之後。
方誌鏡領先一步,劉方海步步緊追。
四月份,臨水市人民代表大會如期召開。
不出葉宏林預料,張晉繼續留任市委書記。
原臨水市市長劉俊傑調離,漢東省共青團省委書記祝童走馬上任,臨水市迎來了第一個女市長。
葉宏林不出意外地當選臨水市委副書記,兼任政法委書記,掌管臨水市的公檢法三個部門。
從外地新調來的市委組織部部長孔方茂,兼任擔任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上任的各級領導一窩蜂地去基層調研,爭取在春天製定好發展規劃,為全年的工作開個好頭。
開發區的人事任命遲遲未見動靜,趙宇處之泰然。
他每日忙著督查還建房項目,解決拆遷群眾的各種疑難問題。
開發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各項籌備工作也在有序開展,一切看起來風平浪靜。
深巷老酒館裏,三個男人喝了三瓶白酒,每人叼著一根煙,破舊的房間裏煙霧繚繞,酒氣熏天。
拆遷群眾送來的錦旗,都快把趙宇的辦公室掛滿了。
在市委書記張晉的強力推動下,臨水市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式掛牌成立!
按照慣例,新成立的開發區會配備一名黨工委書記,一般是副廳級的高配,由市委常委擔任。
主任一名,正處級。
副主任三到四名,副處級。
下麵的科室和縣區的配置基本一樣,科室主任都是正科級。
不出意料,葉宏林擔任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主任和副主任的人選暫時空缺,要等明年開春換屆時,再公布任命。
開發區隻是掛了個空牌子,基礎設施剛剛開始建設,百廢待興!
在趙宇的協調下,天儒集團承擔了開發區路麵硬化,管網配套等工程的施工。
龔東升在電話裏調侃趙宇,又成功讓他搭進去上億元。
但龔東升吃虧是福,向陽區祥雲廣場項目順利開工,他最少也得有一二十億的進賬。
隻要雙方能互惠互利,什麽事情都好商量。
一眨眼,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了,轉眼又到了年底。
好在沒有大事發生,大家可以過個平安年。
最美基層公務員評選結束,趙宇不出意外地拿到第一。
他年前抽空去了省城一趟,提前給方唐鏡拜年。
因為艾黛過年要留在美國準備大學入學考試,方唐鏡準備帶著林詩蔓一起去美國過年。
艾黛在電話裏極力邀請趙宇一起去,但趙宇工作纏身,根本走不開,隻能謝絕。
除夕夜,趙宇拒絕了老三呂明全家共度春節的邀請。
在辦公室值完班後,他帶著提前買的食材,直奔葉宏林的住所。
葉宏林住在老市委家屬院,房子都是上個世紀蓋的小別墅。
雖然年歲有些長,但青磚碧瓦,環境很好。
房子前還有一個大院子,種種花,養養魚,住著很舒服。
周媛不回來過年,葉宏林往年都是一個人過。
今年趙宇自告奮勇,要來陪他一起過年。
葉宏林早就準備好了陳年老酒,正在門口東張西望,焦急地等著趙宇,就像父親等待兒子回家一樣。
“怎麽才來?這都幾點了!”葉宏林背著手,皺著眉頭,不滿地抱怨道。
“剛才遇見一個火情,幫著滅火去了。”趙宇一手拿著菜,一手把葉宏林扶進屋裏,笑著批評道:“外麵這麽冷,您也不穿件厚衣服。”
趙宇廚藝很好,三下五除二,幾道精美可口的小菜便端上桌來。
倒上酒,兩個人開懷暢飲。
幾杯酒下肚,葉宏林漸漸打開了話匣子。
“小宇啊,對將來有什麽打算?”葉宏林幹了杯中的最後一口酒,停杯問道。
趙宇趕忙給葉宏林倒滿,笑著說道:“我當然是跟著秘書長幹,您指哪,我打哪!”
葉宏林拿筷子指了指趙宇,笑著數落道:“小滑頭!明年市領導換屆之後,很快會公布開發區副主任人選,我已經向張書記鄭重推薦了你。
你資曆淺,任職正科還不到一年,按說不能再次提拔。但是你做出的成績有目共睹,又是最美基層公務員評選的第一名,破格提拔也說得過去。”
趙宇給自己倒了滿滿一杯酒,鄭重地感謝道:“多謝秘書長栽培,我敬您!”
趙宇一仰脖,酒杯見底!
葉宏林年齡大了,不勝酒力,已經有些醉意朦朧,隻是淺淺抿了一口,“老了,酒量比不了你們年輕人嘍!”
“秘書長,市委領導怎麽調整?”趙宇好奇地問道。
葉宏林輕輕搖了搖頭,“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劉市長肯定要離開臨水市,張書記的去向還不明朗。常委會成員會大動,但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
一切未定,趙宇也就不再多問。
兩人又喝了一會,葉宏林看著窗外燃放的煙花,感歎道:“小時候,我經常帶著媛媛放煙花。一晃二十多年了,要是媛媛能回來陪我過個年,那該多好!”
趙宇遞給葉宏林一個剝好的橘子,輕聲安慰道:“秘書長,周老師要是能知道您一片苦心,一定會原諒您的。”
葉宏林低頭不語,默默地吃著橘子。
難得喝這麽多酒,葉宏林有些支撐不住,趙宇扶他進臥室休息。
把桌子收拾幹淨,趙宇關好房門,走出了市委家屬院。
慢步走在寒冷的大街上,看著漫天的煙花,趙宇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國泰民安,普天共慶,這不就是普通人最好的生活嘛!
從大年初一一直到大年初七,趙宇一刻也沒閑著。
走訪困難群眾,拜訪老幹部,各種慶賀新年的活動,應接不暇。
轉眼就到了三月份,漢東省人民代表大會隆重召開。
方誌鏡出任漢東省常務副省長,劉方海卸任濱海市委書記,接任省委組織部部長一職。
方家和劉家的兩個頂梁柱,在省委常委排名中,劉方海位居方誌鏡之後。
方誌鏡領先一步,劉方海步步緊追。
四月份,臨水市人民代表大會如期召開。
不出葉宏林預料,張晉繼續留任市委書記。
原臨水市市長劉俊傑調離,漢東省共青團省委書記祝童走馬上任,臨水市迎來了第一個女市長。
葉宏林不出意外地當選臨水市委副書記,兼任政法委書記,掌管臨水市的公檢法三個部門。
從外地新調來的市委組織部部長孔方茂,兼任擔任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上任的各級領導一窩蜂地去基層調研,爭取在春天製定好發展規劃,為全年的工作開個好頭。
開發區的人事任命遲遲未見動靜,趙宇處之泰然。
他每日忙著督查還建房項目,解決拆遷群眾的各種疑難問題。
開發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各項籌備工作也在有序開展,一切看起來風平浪靜。
深巷老酒館裏,三個男人喝了三瓶白酒,每人叼著一根煙,破舊的房間裏煙霧繚繞,酒氣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