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奧運會以及思潮
大國崛起:從軍工開始 作者:白白是隻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京城機場。
劉韜、朱淋親自來到機場,為子女送別。
今年16歲的劉景明、14歲的劉穎卿,將首次代表華夏國家隊參加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會。
1996年奧運會是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辦,本屆奧運會也是現代奧運會的百年誕辰。而本屆奧運會舉行的時間,則是7月19日至8月4日。
此次由七百多人組成的華夏體育代表團將參加第26屆奧運會26個大項中的24項、224個小項的比賽。
自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之後,華夏體育代表團每一屆的人數都在增加,參加的比賽也在增加,實力也是以肉眼可辨的速度在提升著。
每一屆奧運會,華夏代表團在麵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以及越來越多強有力對手的情況下,金牌總數以及獎牌總數都在上升,也在創造奧運會紀錄、世界紀錄,這也反應著華夏綜合國力的快速上升。
現代國際競技體育,其實本質上就是各國國力的競爭。
就像現在,華夏代表團可以提前兩個月出發前往亞特蘭大,去亞特蘭大適應環境、訓練,要知道提前兩個月去亞特蘭大,在亞特蘭大訓練,這可意味著在燃燒經費。
這在十幾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華夏代表團包機前往美國,每一個身上不管是穿著還是其他的,都與十幾年前有非常大的區別。
劉景明、劉穎卿兩人將參加100米蝶泳、200米蝶泳、50米自由泳、4x100米自由泳、男女混合4x100米混合泳。
14歲的劉穎卿,成為本屆華夏代表團中年紀最小的。
這一支代表團,人才濟濟,有著一個個體育健兒。
國家乒乓球隊男隊有孔令輝、劉國梁這一雙子星,這時候的孔令輝才21歲帥得一塌糊塗,劉國梁才20歲就已經身上有痞氣了。女隊鄧亞萍從1988年進入國家隊就榮譽滿身,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便是華夏隊的絕對主力,奪得女子單、雙打兩枚金牌,是現在世界女子乒乓球第一人。
跳水隊有伏明霞,1992年巴塞羅那驚人一跳震驚全世界,獲得奧運會女子10米跳台金牌,成為了奧運會曆史上最年輕的冠軍,名滿全世界,在奧運會年國際奧委會宣傳片,必有她巴塞羅那驚人一跳,她在10米跳台、3米板擁有著驚人的統治力,是如今華夏跳水隊絕對的王牌。
體操隊,李小雙是絕對的明星,也是絕對的王牌。1990年京城第11屆亞運會上,他一舉奪得團體和自由體操金牌,從此聲名鵲起。1992年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獲得自由操比賽冠軍,成為華夏體操男隊的領軍人物。1995年世錦賽奪得個人全能冠軍,成為第一位奪得體操世錦賽個人全能金牌的華夏選手。
還有體操女隊的明星人物‘劉旋’,其1992年參加全國體操錦標賽獲得高低杠冠軍,現在有著‘璿美人’的稱號。
這裏麵除了450餘個運動員外,還有教練員一百多個,領隊27人,醫生39人,翻譯33人,陪練6個。
劉韜倒是沒有想過,劉景明、劉穎卿能獲得什麽樣成績,作為父母,他隻希望兩人健康快樂就好。
目送著孩子上飛機,兩人這才離開。
回到四合院,劉韜拿著報紙看著。
報紙的頭版新聞,乃是社科院經濟學博士盛洪的文章,名叫《什麽是文明》,文章明確表示:中華文明優於西方文明!
在80年代中期以前,華夏都處於‘逆向民族主義’時代,什麽都是西方好,什麽都是華夏壞。遇到一些糟爛事,肯定就會說:“在西方國家絕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華夏太爛了!”
而隨著改革開放後,經濟快速發展,華夏綜合國力快速增長,劉韜一篇《未來屬於華夏》,仿佛吹響了號角,‘民族主義’慢慢抬頭。
華夏人再也不是一味仰望歐美,而是開始思索,開始進行比較,再加上不斷地有人出國留學,出國做生意,關於歐美的消息更多的見諸於新聞,很多學者去了歐美都會不由自主地寫文章,讓大家越來越多的了解歐美。
十年發展下來,‘民族主義’可謂高漲。
《什麽是文明》是盛洪博士訪問美國一年之後寫的,他見識到西方國家的真正情況,而這篇文章一經發表,立即引發學術界的大討論。
很多公共知識分子氣急敗壞,紛紛進行炮轟盛洪。
這要是這樣,他們還怎麽去鼓吹那一套,還怎麽忽悠人?還怎麽拿錢?
以前他們可是說了,德國人占領青島期間,沒搞形象工程,給華夏人留下了百年以後從來不淹水的青島。原德國租界內的下水道百餘年後,一些接口零件需更換,根據一個德國企業的電話,中方找到了備件齊全的小倉庫。一個民族的精神、行為準則和行為規範是由什麽決定的?答案.真的值得我們深思!
他們還說,紐約擁有全美最龐大的下水道係統,長達數英千裏的管線和幾十家汙水處理廠一起,每天都要處理十幾億加侖的汙水。
他們更是說,日本人的馬桶無比幹淨,馬桶裏麵的水可以直接當飲用水喝。
可是現在,在一篇篇文章下,他們受到了質疑,現在盛洪《什麽是文明》更是公開說“中華文明優於西方文明”!
更可惡的是,作家張承誌的文章《神不在異國》,他說他抱著朝聖的心態去國外轉了一圈,才寫下這篇文章,文章有幾句是這樣的:你曾經在出發之前抱過一個幻想,你曾經確實想過去找到它,並使它成為你人生的支撐.你的夢失敗了。就像你猜測的他們的夢根本不存在一樣,你追蹤他們的夢狠狠地撞了牆!
這篇文章引起整個華夏社會的廣泛討論,許多夢碎的媚外者,對張承誌瘋狂的詛咒唾罵,也有更多的國人在看了文章之後認清現實——原來,國外不一定比國內更美好。
劉韜看著報紙,輕輕一笑,這股風潮來得比他預想的來得早,也來得凶猛,但是他覺得理所當然。
畢竟凡事就怕對比,隻要真正去對比,就會發現,自己家不但不爛,反而是相當優秀。當算起華夏取得的成績,走過的路,才會知道,原來華夏竟然是如此牛逼。
劉韜、朱淋親自來到機場,為子女送別。
今年16歲的劉景明、14歲的劉穎卿,將首次代表華夏國家隊參加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會。
1996年奧運會是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辦,本屆奧運會也是現代奧運會的百年誕辰。而本屆奧運會舉行的時間,則是7月19日至8月4日。
此次由七百多人組成的華夏體育代表團將參加第26屆奧運會26個大項中的24項、224個小項的比賽。
自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之後,華夏體育代表團每一屆的人數都在增加,參加的比賽也在增加,實力也是以肉眼可辨的速度在提升著。
每一屆奧運會,華夏代表團在麵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以及越來越多強有力對手的情況下,金牌總數以及獎牌總數都在上升,也在創造奧運會紀錄、世界紀錄,這也反應著華夏綜合國力的快速上升。
現代國際競技體育,其實本質上就是各國國力的競爭。
就像現在,華夏代表團可以提前兩個月出發前往亞特蘭大,去亞特蘭大適應環境、訓練,要知道提前兩個月去亞特蘭大,在亞特蘭大訓練,這可意味著在燃燒經費。
這在十幾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華夏代表團包機前往美國,每一個身上不管是穿著還是其他的,都與十幾年前有非常大的區別。
劉景明、劉穎卿兩人將參加100米蝶泳、200米蝶泳、50米自由泳、4x100米自由泳、男女混合4x100米混合泳。
14歲的劉穎卿,成為本屆華夏代表團中年紀最小的。
這一支代表團,人才濟濟,有著一個個體育健兒。
國家乒乓球隊男隊有孔令輝、劉國梁這一雙子星,這時候的孔令輝才21歲帥得一塌糊塗,劉國梁才20歲就已經身上有痞氣了。女隊鄧亞萍從1988年進入國家隊就榮譽滿身,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便是華夏隊的絕對主力,奪得女子單、雙打兩枚金牌,是現在世界女子乒乓球第一人。
跳水隊有伏明霞,1992年巴塞羅那驚人一跳震驚全世界,獲得奧運會女子10米跳台金牌,成為了奧運會曆史上最年輕的冠軍,名滿全世界,在奧運會年國際奧委會宣傳片,必有她巴塞羅那驚人一跳,她在10米跳台、3米板擁有著驚人的統治力,是如今華夏跳水隊絕對的王牌。
體操隊,李小雙是絕對的明星,也是絕對的王牌。1990年京城第11屆亞運會上,他一舉奪得團體和自由體操金牌,從此聲名鵲起。1992年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獲得自由操比賽冠軍,成為華夏體操男隊的領軍人物。1995年世錦賽奪得個人全能冠軍,成為第一位奪得體操世錦賽個人全能金牌的華夏選手。
還有體操女隊的明星人物‘劉旋’,其1992年參加全國體操錦標賽獲得高低杠冠軍,現在有著‘璿美人’的稱號。
這裏麵除了450餘個運動員外,還有教練員一百多個,領隊27人,醫生39人,翻譯33人,陪練6個。
劉韜倒是沒有想過,劉景明、劉穎卿能獲得什麽樣成績,作為父母,他隻希望兩人健康快樂就好。
目送著孩子上飛機,兩人這才離開。
回到四合院,劉韜拿著報紙看著。
報紙的頭版新聞,乃是社科院經濟學博士盛洪的文章,名叫《什麽是文明》,文章明確表示:中華文明優於西方文明!
在80年代中期以前,華夏都處於‘逆向民族主義’時代,什麽都是西方好,什麽都是華夏壞。遇到一些糟爛事,肯定就會說:“在西方國家絕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華夏太爛了!”
而隨著改革開放後,經濟快速發展,華夏綜合國力快速增長,劉韜一篇《未來屬於華夏》,仿佛吹響了號角,‘民族主義’慢慢抬頭。
華夏人再也不是一味仰望歐美,而是開始思索,開始進行比較,再加上不斷地有人出國留學,出國做生意,關於歐美的消息更多的見諸於新聞,很多學者去了歐美都會不由自主地寫文章,讓大家越來越多的了解歐美。
十年發展下來,‘民族主義’可謂高漲。
《什麽是文明》是盛洪博士訪問美國一年之後寫的,他見識到西方國家的真正情況,而這篇文章一經發表,立即引發學術界的大討論。
很多公共知識分子氣急敗壞,紛紛進行炮轟盛洪。
這要是這樣,他們還怎麽去鼓吹那一套,還怎麽忽悠人?還怎麽拿錢?
以前他們可是說了,德國人占領青島期間,沒搞形象工程,給華夏人留下了百年以後從來不淹水的青島。原德國租界內的下水道百餘年後,一些接口零件需更換,根據一個德國企業的電話,中方找到了備件齊全的小倉庫。一個民族的精神、行為準則和行為規範是由什麽決定的?答案.真的值得我們深思!
他們還說,紐約擁有全美最龐大的下水道係統,長達數英千裏的管線和幾十家汙水處理廠一起,每天都要處理十幾億加侖的汙水。
他們更是說,日本人的馬桶無比幹淨,馬桶裏麵的水可以直接當飲用水喝。
可是現在,在一篇篇文章下,他們受到了質疑,現在盛洪《什麽是文明》更是公開說“中華文明優於西方文明”!
更可惡的是,作家張承誌的文章《神不在異國》,他說他抱著朝聖的心態去國外轉了一圈,才寫下這篇文章,文章有幾句是這樣的:你曾經在出發之前抱過一個幻想,你曾經確實想過去找到它,並使它成為你人生的支撐.你的夢失敗了。就像你猜測的他們的夢根本不存在一樣,你追蹤他們的夢狠狠地撞了牆!
這篇文章引起整個華夏社會的廣泛討論,許多夢碎的媚外者,對張承誌瘋狂的詛咒唾罵,也有更多的國人在看了文章之後認清現實——原來,國外不一定比國內更美好。
劉韜看著報紙,輕輕一笑,這股風潮來得比他預想的來得早,也來得凶猛,但是他覺得理所當然。
畢竟凡事就怕對比,隻要真正去對比,就會發現,自己家不但不爛,反而是相當優秀。當算起華夏取得的成績,走過的路,才會知道,原來華夏竟然是如此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