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殲11戰鬥機改進
大國崛起:從軍工開始 作者:白白是隻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韜來到殲11戰鬥機改進中心。
這裏位於軍用飛機研究院第三層東邊區域,專門是研發殲11戰鬥機各種款式。
也是目前軍用飛機研究院的重點所在。
劉韜來到這裏,這裏的安保力量是貴飛集團最強大的,各種安全設備是非常強大、先進。
在這裏,甚至已經有指紋識別、人臉識別技術,專門預防有人混進來。
整個殲11戰鬥機改進中心,有單獨的服務器,也沒有對外接互聯網,確保著足夠的安全性。
內部使用的,是專門的局域網。
劉韜剛好遇到,殲11b戰鬥機項目組在舉行會議。
劉韜靜靜地在門口看著,有人發現他,劉韜做了個噓聲。
會議室,殲11b戰鬥機項目組負責人楊威,正在主持著會議。
這是一個技術會議。
楊威被調來這裏,已經一年多了。
到了新單位,負責領導殲11戰鬥機項目組,楊威便全身心地投入在工作上。
劉韜沒有打擾大家,隻是靜靜地看著。
對於楊威的表現,劉韜還是很滿意的。
認真、刻苦,又有天賦。
哪怕有劉韜搞出的殲11戰鬥機這個框框,楊威也往往是能突破框框。
一年多時間,靠著自身努力,和劉韜時不時指點,楊威帶領著項目組,基本上吃透殲11a戰鬥機的技術。
殲11b戰鬥機項目組,除了在辦公室外,大量的時間參與殲11a戰鬥機的生產,與試飛員交流。
此次技術會議,就有3個殲11戰鬥機試飛員參與。
葛順、王國民、魏炳彥,三位被授予‘試飛英雄’,都參與此次會議,他們也是殲11b戰鬥機的研製科研人員。
劉韜微微頷首,楊威能夠腳踏實地去做,這一點上是非常好的,讓他很滿意。
說實在的,他能夠搞定殲11b戰鬥機,但是這對於華夏航空業發展沒有半點用。
他做出突破性工作就可以,其他工作還是需要其他科研人員來做。
而培養一支擁有創新思維、基本功紮實、技術先進的科研隊伍,可比劉韜親自搞出殲11b戰鬥機要重要得多。
而現在,楊威他們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麵。
會議開到12點,已經到了下班時間,但是會議並沒有結束,楊威吩咐秘書,到食堂打包飯菜來。
也是到了這時候,楊威才發現站在門口的劉韜。
劉韜示意楊威繼續,楊威也了解劉韜,便繼續開會。
殲11b戰鬥機雖然是在殲11a戰鬥機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座位,但是要考慮的技術問題不少。
現在楊威他們做出的方案,便是兩名飛行員以縱向坐於單一座艙罩下。
殲11b戰鬥機將會比殲11a戰鬥機結構重量增加363kg,後座教員席具有全部操縱能力,視界良好,可以在飛行包線內完成任何動作,包括起飛和著陸。
也就是說,後座與前座功能幾乎是一樣的。
而兩者的權限,則是通過飛行員的權限定高低。
因為飛行員都有自己的卡片,這卡片既是身份的象征,也會是飛行信息的記錄載體。
當兩個飛行員上了殲11b戰鬥機,就有了上下主次之分。
關鍵時候,權限高的可以接過飛機的控製權。
很顯然,楊威主導的方案,與之前那一款方案是有非常大不同的。
之前的方案,是功能拆分,各司其職。
對於楊威的方案,劉韜是認可的。
兩者既可以有分工,也可以在執行任務時加一層包線。
比如其中有一位出現意外,無法操縱飛機,那麽另外一個還可以繼續執行任務或者將飛機開回來。
劉韜也是留在這裏吃飯,他和楊威一邊吃飯,一邊探討,劉韜指出他們方案的一些不足,然後提出自己的意見。
“你們的座艙罩太大,這在高空高速和高超機動性時會有不小影響”劉韜指出了最大不足,便是座艙罩,“還有既然是雙座,要保持著強大的計算能力,那麽應該提升這方麵的性能。”
楊威若有所思,思考了一會兒,才點了點頭。
下午的時候,劉韜去了殲11a戰鬥機改進中心,殲11a戰鬥機已經進行服役,但是不代表著不能進行改進,同樣可以進行改進。
現在改進中心這邊已經形成一個改進方案,那就是在內部載油量、雷達、加裝油箱等方麵進行改進。
內部載油量可以增加1.116噸,而雷達改進型主要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提升雷達性能,然後便是在進氣道兩側加裝保形油箱。
這方麵的改進還要進一步論證、模擬,最終才會建造改進型原型機,計劃到1996年殲11ai原型機麵世。
這方麵,劉韜還是很放心的。
後麵劉韜到了樓上的偵察機研製中心。
華夏偵察機的起點較低,大多都是由現役飛機改製而成。
六十年代,華夏開始了超音速偵察機的研製工作,當時的主力戰鬥機殲6成功入選,改裝之後的殲6改名殲6c,也就是後來的殲偵6.殲偵6一經研製就開始大量生產,成為了我國的主力偵察機。
殲偵6在1986年停產,目前依舊在空軍大量服役。
當年,華夏擊落美製u-2偵察機,這對華夏偵察事業的進步產生很大幫助,特別是u-2偵察機中最新型的航空偵察照相機。這種偵察機的研究技術隻有美國掌握,能夠拍攝出長度超兩百公裏、寬度五公裏範圍內的清晰照片。這項技術被攻破後應用於殲偵6之上,再加上其他技術,最終在殲8基礎上研製出了高空高速戰術偵察機,也就是殲偵-8(殲8r)。
現在華夏有了殲10戰鬥機、殲11戰鬥機,但是這兩款飛機改造為偵察機並不合適。
所以,這裏麵就有了要在殲8g的基礎上,研製偵察機。
殲8g是目前華夏殲8戰鬥機的最新改進型,屬於二代半戰鬥機,其主要特點是它的高空高速特點,能在25000米的高度進行超音速巡航,其最大速度更是達到2.5馬赫,是華夏空軍戰機中速度的極值。
能夠有這麽快速度,自然是因為裝上了強勁的先進發動機。
現在偵察機研製中心,便是和有關部門聯合,希望在殲8g戰鬥機基礎上研製殲偵8g,從而提升華夏戰術偵察機的性能。
到了現在,華夏偵察方麵的發展已經很清晰了,戰略偵察任務由衛星完成,這就決定了不需要戰略偵察機。
戰術偵察機,則是由其他飛機改裝成,比如運輸機、戰鬥機、直升機進行改裝。
殲偵8g,則會是戰鬥機改造成的偵察機中最先進的。
這裏位於軍用飛機研究院第三層東邊區域,專門是研發殲11戰鬥機各種款式。
也是目前軍用飛機研究院的重點所在。
劉韜來到這裏,這裏的安保力量是貴飛集團最強大的,各種安全設備是非常強大、先進。
在這裏,甚至已經有指紋識別、人臉識別技術,專門預防有人混進來。
整個殲11戰鬥機改進中心,有單獨的服務器,也沒有對外接互聯網,確保著足夠的安全性。
內部使用的,是專門的局域網。
劉韜剛好遇到,殲11b戰鬥機項目組在舉行會議。
劉韜靜靜地在門口看著,有人發現他,劉韜做了個噓聲。
會議室,殲11b戰鬥機項目組負責人楊威,正在主持著會議。
這是一個技術會議。
楊威被調來這裏,已經一年多了。
到了新單位,負責領導殲11戰鬥機項目組,楊威便全身心地投入在工作上。
劉韜沒有打擾大家,隻是靜靜地看著。
對於楊威的表現,劉韜還是很滿意的。
認真、刻苦,又有天賦。
哪怕有劉韜搞出的殲11戰鬥機這個框框,楊威也往往是能突破框框。
一年多時間,靠著自身努力,和劉韜時不時指點,楊威帶領著項目組,基本上吃透殲11a戰鬥機的技術。
殲11b戰鬥機項目組,除了在辦公室外,大量的時間參與殲11a戰鬥機的生產,與試飛員交流。
此次技術會議,就有3個殲11戰鬥機試飛員參與。
葛順、王國民、魏炳彥,三位被授予‘試飛英雄’,都參與此次會議,他們也是殲11b戰鬥機的研製科研人員。
劉韜微微頷首,楊威能夠腳踏實地去做,這一點上是非常好的,讓他很滿意。
說實在的,他能夠搞定殲11b戰鬥機,但是這對於華夏航空業發展沒有半點用。
他做出突破性工作就可以,其他工作還是需要其他科研人員來做。
而培養一支擁有創新思維、基本功紮實、技術先進的科研隊伍,可比劉韜親自搞出殲11b戰鬥機要重要得多。
而現在,楊威他們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麵。
會議開到12點,已經到了下班時間,但是會議並沒有結束,楊威吩咐秘書,到食堂打包飯菜來。
也是到了這時候,楊威才發現站在門口的劉韜。
劉韜示意楊威繼續,楊威也了解劉韜,便繼續開會。
殲11b戰鬥機雖然是在殲11a戰鬥機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座位,但是要考慮的技術問題不少。
現在楊威他們做出的方案,便是兩名飛行員以縱向坐於單一座艙罩下。
殲11b戰鬥機將會比殲11a戰鬥機結構重量增加363kg,後座教員席具有全部操縱能力,視界良好,可以在飛行包線內完成任何動作,包括起飛和著陸。
也就是說,後座與前座功能幾乎是一樣的。
而兩者的權限,則是通過飛行員的權限定高低。
因為飛行員都有自己的卡片,這卡片既是身份的象征,也會是飛行信息的記錄載體。
當兩個飛行員上了殲11b戰鬥機,就有了上下主次之分。
關鍵時候,權限高的可以接過飛機的控製權。
很顯然,楊威主導的方案,與之前那一款方案是有非常大不同的。
之前的方案,是功能拆分,各司其職。
對於楊威的方案,劉韜是認可的。
兩者既可以有分工,也可以在執行任務時加一層包線。
比如其中有一位出現意外,無法操縱飛機,那麽另外一個還可以繼續執行任務或者將飛機開回來。
劉韜也是留在這裏吃飯,他和楊威一邊吃飯,一邊探討,劉韜指出他們方案的一些不足,然後提出自己的意見。
“你們的座艙罩太大,這在高空高速和高超機動性時會有不小影響”劉韜指出了最大不足,便是座艙罩,“還有既然是雙座,要保持著強大的計算能力,那麽應該提升這方麵的性能。”
楊威若有所思,思考了一會兒,才點了點頭。
下午的時候,劉韜去了殲11a戰鬥機改進中心,殲11a戰鬥機已經進行服役,但是不代表著不能進行改進,同樣可以進行改進。
現在改進中心這邊已經形成一個改進方案,那就是在內部載油量、雷達、加裝油箱等方麵進行改進。
內部載油量可以增加1.116噸,而雷達改進型主要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提升雷達性能,然後便是在進氣道兩側加裝保形油箱。
這方麵的改進還要進一步論證、模擬,最終才會建造改進型原型機,計劃到1996年殲11ai原型機麵世。
這方麵,劉韜還是很放心的。
後麵劉韜到了樓上的偵察機研製中心。
華夏偵察機的起點較低,大多都是由現役飛機改製而成。
六十年代,華夏開始了超音速偵察機的研製工作,當時的主力戰鬥機殲6成功入選,改裝之後的殲6改名殲6c,也就是後來的殲偵6.殲偵6一經研製就開始大量生產,成為了我國的主力偵察機。
殲偵6在1986年停產,目前依舊在空軍大量服役。
當年,華夏擊落美製u-2偵察機,這對華夏偵察事業的進步產生很大幫助,特別是u-2偵察機中最新型的航空偵察照相機。這種偵察機的研究技術隻有美國掌握,能夠拍攝出長度超兩百公裏、寬度五公裏範圍內的清晰照片。這項技術被攻破後應用於殲偵6之上,再加上其他技術,最終在殲8基礎上研製出了高空高速戰術偵察機,也就是殲偵-8(殲8r)。
現在華夏有了殲10戰鬥機、殲11戰鬥機,但是這兩款飛機改造為偵察機並不合適。
所以,這裏麵就有了要在殲8g的基礎上,研製偵察機。
殲8g是目前華夏殲8戰鬥機的最新改進型,屬於二代半戰鬥機,其主要特點是它的高空高速特點,能在25000米的高度進行超音速巡航,其最大速度更是達到2.5馬赫,是華夏空軍戰機中速度的極值。
能夠有這麽快速度,自然是因為裝上了強勁的先進發動機。
現在偵察機研製中心,便是和有關部門聯合,希望在殲8g戰鬥機基礎上研製殲偵8g,從而提升華夏戰術偵察機的性能。
到了現在,華夏偵察方麵的發展已經很清晰了,戰略偵察任務由衛星完成,這就決定了不需要戰略偵察機。
戰術偵察機,則是由其他飛機改裝成,比如運輸機、戰鬥機、直升機進行改裝。
殲偵8g,則會是戰鬥機改造成的偵察機中最先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