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這是從1919年孫中山便提出來的一個構想,當時還邀請了美國水利專家進行論證,論證結果是可行的。


    後麵整個民國時期長達三十年,三峽工程論證工作就沒有停止過。


    共和國建立以後,從1953年開始,多位領導就多次討論醞釀三峽工程。1958年1月的南寧會議,領導提議會議安排討論三峽工程問題,並派飛機把對興建三峽工程兩種不同意見的代表林一山和李銳接到會上,請他們各抒己見。林、李兩位早在1956年就在專業刊物上發表了對立觀點的文章,爭論激烈。


    領導在聽取了各方麵的意見後,提出了三峽工程建設要‘積極準備,充分可靠’的方針,這個方針是在肯定興建三峽工程的同時又充分吸收了反對意見的合理部分形成的。


    改革開放後,三峽工程再次提升日程。以林一山為代表的主建派和以李銳為代表的反對派多次向中央陳述了各自的主張,社會各界許多人士也通過各種渠道提出了大量的意見和建議。


    黨和國家最高決策層發揚上一代領導對三峽工程民主決策的傳統,積極歡迎反對意見,盡可能吸取其合理內核。


    1979年,水利部向國務院報告關於三峽水利樞紐的建議,建議中央盡早決策。而1980年7月,老人從山城乘船觀察了三峽壩址、葛洲壩工地和荊江大堤,聽取了三峽工程的匯報,1981年又在聽取興建三峽工程的匯報時果斷表態:“看準了下決心,不要動搖!”,1984年上麵原則批準由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組織編製的《三峽水利樞紐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確定三峽工程實施蓄水位為150米的低壩方案。


    甚至於去年老人接見美國《中報》董事長傅朝樞時表示:對興建三峽工程這樣關係千秋萬代的大事,華夏政府一定會周密考慮,有了一個好處最大、壞處最小的方案時,才會決定開工,是決不會草率從事的。


    也是在去年,上麵決定進一步擴大論證,責成水利部重新提出三峽工程可行性報告,以錢正英為組長的三峽工程論證領導小組成立了14個專家組,進行了論證。


    此次經過長達一年半時間的論證,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重新編製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可行性研究報告》要再次上會。


    就像一位領導所說的:任何意見‘都是從對國家和人民負責出發,這些意見對增加論證深度,改進論證工作以及完善論證結果都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劉韜是支持三峽工程的,但是他不會反感像李銳、黃萬裏等反對者,因為有了這些反對者,在民主決策過程中是很有積極作用的。一些反對意見可以使論證更科學,實施過程更完善。在這個角度上,他們的貢獻應該肯定。


    至於有弊端,就不去建,那也是不可能。


    因為任何水利工程,都是有利有弊,沒有百分百的利!一個水利工程建設與否,重要的是利是否遠大於弊!


    建於不建三峽,這是一個利弊權衡的問題,不能因噎廢食。


    此次劉韜返京的一個重要事情,便是參加三峽工程的論證會。


    不出意外,會議剛剛開始,立馬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主建派、反對派針鋒相對,主建派強調三峽工程建成後的利,反對派強調三峽工程的弊端。


    “現在西南大量建設水庫水電站,比如完成立項的金沙江四大水電站,年發電量將會超過三峽工程發電量的兩倍,在爭議這麽大的情況下,我建議不要建設三峽工程。”黃萬裏後麵拐了個彎。


    這些年,隨著西南不斷建設水庫水電站,大量的電往外輸送,大大緩解了用電情況。


    “根據我們進行論證結果,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好。”錢正英說著專家組這一年半時間論證的結論。


    “劉韜同誌,說說你的看法。”老人看了一下劉韜,點名道。


    劉韜略微沉吟道:“三峽工程,或者說任何一個水利工程,不存在百分百利的情況,三峽工程建設與否是權衡利弊的問題。”


    “比如剛才有同誌提到,靜態總投資650億是天文數字,項目總投資更是高達1000億,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財政壓力。關於資金問題,我想可以不用討論,別說靜態總投資650億,就是翻倍1300億,隻要很有必要,那麽也是可以建的。”


    劉韜說道:“還有移民問題,預計涉及到130萬移民,安置好移民很重要,認為有這個問題、有那個問題,歸根到底是錢的問題,認為補貼太少的話,可以再增加。”


    他可是打算,將這130萬移民安置到老撾、柬埔寨以及緬甸,這些地方迫切需要人口,有這130萬人再加上金沙江四大水電站建設需要移民的40萬人,那就是170萬人。


    有這170萬人,可以大大改善緬甸、老撾、柬埔寨的情況。


    至於這裏麵的費用增加,現在盤山集團什麽都缺,就是不缺錢。


    隻要是錢能搞定的事情,就不是什麽大事情。


    “同樣的,關於文物方麵,可以增加投資進行文物保護,比如能夠收入博物館的,收入博物館,不能收入的可以移到其他地方進行重建.”


    很多反對派的意見,其實是關於錢的問題。


    至於不是錢的問題的,有,但是不多。


    這種不是錢的問題,那就很難解決。


    “至於技術方麵,這些年我們在西南大量建設水庫水電站,積累了大量的技術,我想現在建設三峽工程,時機已經成熟。”劉韜說道。


    這幾年西南地區大量建設水庫水電站,那可是著實鍛煉出了一支強有力的技術團隊。


    而且經過這些基礎民生工程的建設,相關配套到了現在基本上完善了。


    也正是如此,金沙江四大水電站才會在這個時候進行上馬。


    若不是如此,哪怕有葛洲壩建設的經驗,恐怕此時上馬三峽工程,估計得曆時20年才能建成三峽工程。


    而現在,以劉韜的預估,差不多隻需要十年時間,便可以建成三峽工程。


    其他人愣了愣地看著劉韜,他們都沒有想到,劉韜的角度竟然會這麽奇特,直接用錢解決了大部分問題。


    要知道,三峽工程需要投入的錢,那可是上千億人民幣。


    這不是一筆小錢,而是如同天文數字般的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崛起:從軍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白是隻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白是隻貓並收藏大國崛起:從軍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