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文化的進步
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 作者:孫長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完了那些小小的俑,等唐曉轉過一個彎,秦漢時期的人全都驚呼出聲。
這些形製相似、大小不一的罐子好特別,上麵明明沒有繪彩,但和那些陶器完全不一樣。
那些陶器就算在後世那閃亮的燈光照耀下,也顯得灰蒙蒙的,這些器物卻迸發出了光彩,在燈光照耀下仿佛會發光。
【我們經常說陶瓷、陶瓷,但其實陶和瓷不是一件東西。
陶的出現很早,而瓷的出現可能是燒陶時的一個意外。
在東漢時已經有了一些可以被稱為瓷器的物件,就是大家眼前的這些罐子。
這些罐子之所以在燈光下會反射光源,是因為上麵有釉料。
我國被稱為瓷之國,瓷器是千年來我國的一張精美的名片。
之後的朝代瓷器會成為主流,有很多美輪美奐的作品,大家可以欣賞。】
瓷器!
劉徹喃喃出聲,在他的印象裏,瓷是瓦當的一種叫法,沒想到有一天會出現一種新的形式,完全代替了陶。
確實,這東西看著光滑又美觀,與陶器相比,確實有可取之處。
美輪美奐。
要不是唐曉說,乾隆還不知道秦漢時期幾乎很少有瓷器,上麵的這幾個罐子看著還差得很,以他的眼光來看,這東西要是在大清被燒出來,隻會被當場砸掉,是個失敗的作品。
再看看自己書房的博古架放著的那些美輪美奐的瓷器。
這些東西恐怕能亮瞎那些皇帝的眼。
這美麗鮮豔的色彩、花團錦簇的造型,每一件都是美輪美奐、無與倫比的美。
定能給他們一些大大的震撼。
【什麽樣的東西可以被稱為瓷器?目前還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定義。
至少瓷器必須是由瓷土燒成的,瓷土一般是幾種土的混合,主要是高嶺土和化妝土,同時還有很多其他別的成分。
再就是鍛燒的時候,溫度必須是1200度~1400度左右。
最後就是瓷器表麵施的釉必須在高溫之下和瓷器融為一體,形成一種類似玻璃的質感。
燒成的瓷器胎色是白的,輕輕敲擊,有一種清脆的聲音,胎質極薄的時候甚至呈現出一種半透明的質感。
很明顯,眼前的東西可以被稱作瓷器,但還是很原始。】
光聽這形容,大家就明白這東西有多美,多好看。
一時間所有燒陶的匠人都開始思考怎麽燒製瓷器?這些土又是什麽東西?
技術天塹在這裏,不是那麽容易能夠跨過去的。
看看技術庫裏那價值一積分的瓷器燒製方法。嬴政和劉邦,劉徹他們隻能裝作沒有看到。
等一切東西都步入正軌,他們才會考慮將積分用在這種地方上。
現在的陶器還能用,而且價格也便宜,貿然兌換瓷器於民並無益處,說到底,在一段時間內可能隻能提升一些貴族的生活幸福感罷了。
等唐曉準備往前走的時候,前麵一個台子被人圍滿了。
大家看著這份熱鬧的景象,也不禁好奇前麵那到底是什麽東西,他們看不到擺台,卻很明顯看到周圍的遊客在看見那東西的一瞬間,眼睛發光,呼哧呼哧的就往那裏去了。
等唐曉走過去之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大堆餅狀的黃金,不隻有黃金,還有不少銅錢和錢範。
這一下子不僅是遊客眼睛發亮,屏幕前的所有人眼睛更亮。
黃金和印鈔機擺在眼前了,誰能不動容?
【這些黃金一個個被造成了餅狀,每一個的重量大概是220克左右,這是漢代的一斤。】
重量方麵大家都明白,一看對照表,這漢代一斤可真輕呀!
【這些黃金一般不在市麵上流通,隻是作為皇帝賞賜或者是大宗物品的交易。
你要真的拿這麽一塊黃金去鋪子買東西,恐怕人家也找不開。】
哈哈哈,是這個道理。
看小鋪子的掌櫃想象要是真有人拿這麽一大塊金子來買東西,那自己隻能束手無策了。
普通百姓別說黃金了,就連白銀見的都很少。
白銀作為金錢在市麵上流通,也是明朝時候才有的事情。
之前大家都是用銅錢。
好幾種錢範被擺在了麵前,百姓們最愛的就是五銖錢的錢範。
平日裏誰有那個運氣能看到錢範,這可是絕密中的絕密。
現在好不容易看到,還不看個飽,最好將它的樣子刻在心裏。
畫下來很多人還是不敢的,誰知道朝廷會不會追究私造錢幣的責任?
除了錢範大家又一一看過了大門上鎮宅的輔首,還有衣服上的帶鉤。
要說漢代的人,可真講究,連衣服上的扣子都是那種金屬狀的帶鉤,看著可真不一般。
在門前玩耍的小孩看了看自家大門上那叼著門環的圓餅狀東西,此時此刻才知道這東西竟然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輔首。
看了這些小東西,突然又出現了一些瓦當,大家都沒什麽興趣。
主要是那上麵大部分都是之前出現過的篆書,好多人都看不懂,隻有旁邊個別的幾個字大家才能看懂。
【這些瓦當和之前看見的那四件不一樣的是,上麵刻著的都是文字。
在漢朝最開始普遍用的官方文字是篆書,看看這些字,大家就知道寫起來不好寫,很麻煩。
小吏們就想了一個辦法,他們創造出了一種新的字體,用來輔助辦公,這種字體就叫做隸書。
不光是漢代有其實在秦代也有,隻是秦隸和漢隸不太一樣。
其實現代的簡體字就是由漢隸發展而來。
文字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兩千多年前,一群位卑職小的普通官吏為了工作方便而簡化創造出的文字,被後世之人用了好多年。
其實也有人說過,所有科技的進步都是人的懶惰促成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也不無道理。】
好多小官吏當初在學習簡化字的時候,確實感覺和他們私底下偷偷用的文字有些相似,心中不是沒想過有這種可能,但也隻是想想罷了。
事情竟然就是他們想的那樣,簡化字正是由隸書發展而來。
那這麽說他們這群人在文字方麵竟做了這麽大的貢獻。
震驚、狂喜……
種種情緒,不一而足。
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抨擊過他們私下用的這種文字,認為這是上不得台麵的東西,現在他們可以昂首挺胸的告訴別人,這些文字是偉大的。
這些形製相似、大小不一的罐子好特別,上麵明明沒有繪彩,但和那些陶器完全不一樣。
那些陶器就算在後世那閃亮的燈光照耀下,也顯得灰蒙蒙的,這些器物卻迸發出了光彩,在燈光照耀下仿佛會發光。
【我們經常說陶瓷、陶瓷,但其實陶和瓷不是一件東西。
陶的出現很早,而瓷的出現可能是燒陶時的一個意外。
在東漢時已經有了一些可以被稱為瓷器的物件,就是大家眼前的這些罐子。
這些罐子之所以在燈光下會反射光源,是因為上麵有釉料。
我國被稱為瓷之國,瓷器是千年來我國的一張精美的名片。
之後的朝代瓷器會成為主流,有很多美輪美奐的作品,大家可以欣賞。】
瓷器!
劉徹喃喃出聲,在他的印象裏,瓷是瓦當的一種叫法,沒想到有一天會出現一種新的形式,完全代替了陶。
確實,這東西看著光滑又美觀,與陶器相比,確實有可取之處。
美輪美奐。
要不是唐曉說,乾隆還不知道秦漢時期幾乎很少有瓷器,上麵的這幾個罐子看著還差得很,以他的眼光來看,這東西要是在大清被燒出來,隻會被當場砸掉,是個失敗的作品。
再看看自己書房的博古架放著的那些美輪美奐的瓷器。
這些東西恐怕能亮瞎那些皇帝的眼。
這美麗鮮豔的色彩、花團錦簇的造型,每一件都是美輪美奐、無與倫比的美。
定能給他們一些大大的震撼。
【什麽樣的東西可以被稱為瓷器?目前還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定義。
至少瓷器必須是由瓷土燒成的,瓷土一般是幾種土的混合,主要是高嶺土和化妝土,同時還有很多其他別的成分。
再就是鍛燒的時候,溫度必須是1200度~1400度左右。
最後就是瓷器表麵施的釉必須在高溫之下和瓷器融為一體,形成一種類似玻璃的質感。
燒成的瓷器胎色是白的,輕輕敲擊,有一種清脆的聲音,胎質極薄的時候甚至呈現出一種半透明的質感。
很明顯,眼前的東西可以被稱作瓷器,但還是很原始。】
光聽這形容,大家就明白這東西有多美,多好看。
一時間所有燒陶的匠人都開始思考怎麽燒製瓷器?這些土又是什麽東西?
技術天塹在這裏,不是那麽容易能夠跨過去的。
看看技術庫裏那價值一積分的瓷器燒製方法。嬴政和劉邦,劉徹他們隻能裝作沒有看到。
等一切東西都步入正軌,他們才會考慮將積分用在這種地方上。
現在的陶器還能用,而且價格也便宜,貿然兌換瓷器於民並無益處,說到底,在一段時間內可能隻能提升一些貴族的生活幸福感罷了。
等唐曉準備往前走的時候,前麵一個台子被人圍滿了。
大家看著這份熱鬧的景象,也不禁好奇前麵那到底是什麽東西,他們看不到擺台,卻很明顯看到周圍的遊客在看見那東西的一瞬間,眼睛發光,呼哧呼哧的就往那裏去了。
等唐曉走過去之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大堆餅狀的黃金,不隻有黃金,還有不少銅錢和錢範。
這一下子不僅是遊客眼睛發亮,屏幕前的所有人眼睛更亮。
黃金和印鈔機擺在眼前了,誰能不動容?
【這些黃金一個個被造成了餅狀,每一個的重量大概是220克左右,這是漢代的一斤。】
重量方麵大家都明白,一看對照表,這漢代一斤可真輕呀!
【這些黃金一般不在市麵上流通,隻是作為皇帝賞賜或者是大宗物品的交易。
你要真的拿這麽一塊黃金去鋪子買東西,恐怕人家也找不開。】
哈哈哈,是這個道理。
看小鋪子的掌櫃想象要是真有人拿這麽一大塊金子來買東西,那自己隻能束手無策了。
普通百姓別說黃金了,就連白銀見的都很少。
白銀作為金錢在市麵上流通,也是明朝時候才有的事情。
之前大家都是用銅錢。
好幾種錢範被擺在了麵前,百姓們最愛的就是五銖錢的錢範。
平日裏誰有那個運氣能看到錢範,這可是絕密中的絕密。
現在好不容易看到,還不看個飽,最好將它的樣子刻在心裏。
畫下來很多人還是不敢的,誰知道朝廷會不會追究私造錢幣的責任?
除了錢範大家又一一看過了大門上鎮宅的輔首,還有衣服上的帶鉤。
要說漢代的人,可真講究,連衣服上的扣子都是那種金屬狀的帶鉤,看著可真不一般。
在門前玩耍的小孩看了看自家大門上那叼著門環的圓餅狀東西,此時此刻才知道這東西竟然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輔首。
看了這些小東西,突然又出現了一些瓦當,大家都沒什麽興趣。
主要是那上麵大部分都是之前出現過的篆書,好多人都看不懂,隻有旁邊個別的幾個字大家才能看懂。
【這些瓦當和之前看見的那四件不一樣的是,上麵刻著的都是文字。
在漢朝最開始普遍用的官方文字是篆書,看看這些字,大家就知道寫起來不好寫,很麻煩。
小吏們就想了一個辦法,他們創造出了一種新的字體,用來輔助辦公,這種字體就叫做隸書。
不光是漢代有其實在秦代也有,隻是秦隸和漢隸不太一樣。
其實現代的簡體字就是由漢隸發展而來。
文字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兩千多年前,一群位卑職小的普通官吏為了工作方便而簡化創造出的文字,被後世之人用了好多年。
其實也有人說過,所有科技的進步都是人的懶惰促成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也不無道理。】
好多小官吏當初在學習簡化字的時候,確實感覺和他們私底下偷偷用的文字有些相似,心中不是沒想過有這種可能,但也隻是想想罷了。
事情竟然就是他們想的那樣,簡化字正是由隸書發展而來。
那這麽說他們這群人在文字方麵竟做了這麽大的貢獻。
震驚、狂喜……
種種情緒,不一而足。
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抨擊過他們私下用的這種文字,認為這是上不得台麵的東西,現在他們可以昂首挺胸的告訴別人,這些文字是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