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東林黨
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 作者:孫長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可否認,張居正算不上一個好人,但他卻拉了一把明朝,給明朝續了一波命。
萬曆十年,朱翊鈞終於可以親政了。僅僅四年之後,他就開始沉湎酒色。
也在這一年掀開了國本之爭。
國本之爭,簡而言之就是皇帝不滿意他的長子,不想立這個兒子為太子。
也有人說皇帝隻是借此機會想和文臣對抗。
不管原因是什麽?
結果就是萬曆梗著脖子不上朝,朝臣們沒有鬆口,雙方就這麽僵持了幾十年。
從這個結果來看,萬曆明顯駕馭不住這幫文臣,受挫之後,直接擺爛不管了。
大臣們有事,找都找不到他。
有的事情他還是管的,算是主持了萬曆三大征,這三次征戰鎮壓了蒙古、日本和苗疆土司。
戰爭總體取得了勝利。
萬曆也隻是階段性的管管,大部分時間就看著朝臣鬥法。
這個時期的明朝政鬥內耗很嚴重,官員們明目張膽的結黨。
最大的黨派叫做東林黨,成員都和東林書院有關,大都是江南人。
明晃晃的黨爭從萬曆年間一直到大明滅亡,他們終於耗盡了大明的最後一口氣。】
內耗又是內耗。
朱元璋在宮殿裏轉著圈,嘴裏一直罵罵咧咧。
“咱就知道那些文官靠不住,大明江山就是給這群人霍霍了。”
他一直看不起那些當官兒的讀書人,隻是在他的認知裏,沒有別的途徑來選出有能力的人才,不知道除了孔孟之道還有別的知識。
他的觀念很樸素,誰讓百姓活的好,誰就是好官。
唐曉的到來讓他明晰了一個道理,孔孟之道不是治國良策,將朝政全部交給這群文官,會惹出大亂子。
【萬曆晚年,努爾哈赤在東北以13副遺甲起兵,很快就有了聲勢,明朝平叛輸的很慘,他們壓不住後金的崛起。
萬曆這一輩子活的很舒服,他弄出了這麽多亂子,將張居正的改革成果敗的一幹二淨,然後給後代留了一個大爛攤子。
他的兒子朱常洛在舉行登基大典之後的第十天就離奇死亡。
大明王朝就這樣被迫交給了,絲毫沒有準備的熹宗朱由校。
任誰也沒有想到新帝剛剛繼位,直接駕崩。
大明王朝這一年過得很混亂。
16歲的朱由校的心裏,也充滿著不解。】
是呀,正在看物理書籍的朱由校不由回憶起了前兩年父皇剛剛駕崩的時侯。
父皇幾天下來,拉的不成人形,可滿宮沒一個人在乎。
為了自己和弟弟,處在極度痛苦狀態下的父皇召來了不少臣子,讓自己成功繼位。
他想查清父皇的死因,想知道到底是誰害了父皇,可這件事最終還是不了了之。
文臣們要的是一個傀儡,是一個名正言順坐在皇位上的人偶。
滿宮滿朝沒有一個為他考慮的官員,他們全都不在意。
朱由校那時候就明白文官都是什麽德性,他唯一信任的人就是自己的乳母,也連帶信任起乳母所推薦的魏忠賢。
他們不是好人,但他們是自己唯一可以抓住的,是自己唯一可以依靠的人。
【朱由校廟號為“熹”,他也確實很愛玩樂,最大的愛好就是做木工。
為了對抗文官勢力,他大力扶持閹黨,搞出了一個九千歲魏忠賢。
這時候的大明已經要行將就木,任何措施都隻是吊著罷了。
在朱由校執政期間,宦官集團和東林黨打的有來有回,兩方的手段都不太幹淨。
可沒過多久,朱由校駕崩了,年僅27歲。
他的死亡方式和朱厚照一模一樣,都是因為落水,後來舊疾難愈,直接玩完。
這麽一對比,明朝皇帝的死亡原因又多了一個謎團,實在是讓人不能理解。
後世也常開玩笑說明朝皇帝易溶於水。】
朱由校本人第一個懷疑的對象就是文官集團。
他見過了文官集團是如何的利己,是如何的欺上瞞下,是如何不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裏。
魏忠賢不是好人,他知道,魏忠賢所做的事情,他也基本都知道。
很難不讓人懷疑這是文官集團,狗急跳牆,直接弄死自己這個皇帝,他們自然可以高枕無憂。
朱由校放下了手裏的物理書,冷哼一聲。
這次他定不會讓文官如願,什麽東林黨?
那些跳的歡的人,全都滾回家去。
明天的皇城考試,自然會有不少理工人才,這些人才才值得培養。
【接下來大明王朝到了最後關頭,皇位也到了朱由檢的手上。
朱由檢和哥哥朱由校的感情一直很好。
朱由校駕崩之前,看著眼前的弟弟,說了一句話,“吾弟當為堯舜”。
這明顯是在勉勵弟弟,他給弟弟交代了不少事情,隻可惜朱由檢從小讀書讀壞了腦子。
他被那些東林黨人洗腦的很是徹底,哥哥駕崩之前告訴過他要繼續重用魏忠賢。
可這位剛一上位就將魏忠賢給打發了,至此,閹黨失勢,東林黨坐大。
他夙興夜寐十幾年,全都做了無用功。
最後隻能吊死煤山,了此殘生。】
朱由檢自從知道自己就是亡國之君,一直就沒睡好覺。
他害怕,他現在除了自己沒有信任的人。
每當夜晚,他總會想起哥哥,總覺得對不住哥哥。
身為皇帝,就算他再害怕,他也從沒想過直接撂挑子不管,隻是如何遏製後金,成為一個難題。
這個問題不僅朱由檢感興趣,朱由校也同樣感興趣。
兄弟兩個隔著位麵,心倒是想在了一處,彈幕上飄過了同樣的問題。
【想要遏製後金,不難。
隻要掐斷了他們和大明的貿易,在軍事方麵在努把力,後金就發展不起來了。
說到這裏我不太懂你們明朝的律法,商人明目張膽的和敵國通商,這是被允許的嗎?
如果在現在,這樣的行為和漢奸有什麽區別?】
是呀!
明麵上肯定是不能貿易的,但那些人為了錢,什麽事情都能幹出來。
山西那邊幾個大商人全都有朝廷的關係。
隻有皇帝對此無能為力。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打擊非法貿易。
那些大商人覺得自己賺點錢,往東北那邊販點東西不算過份,可聽到漢奸這兩個字,心裏還是不由的突突了一下。
這兩個字實在是太重了。
萬曆十年,朱翊鈞終於可以親政了。僅僅四年之後,他就開始沉湎酒色。
也在這一年掀開了國本之爭。
國本之爭,簡而言之就是皇帝不滿意他的長子,不想立這個兒子為太子。
也有人說皇帝隻是借此機會想和文臣對抗。
不管原因是什麽?
結果就是萬曆梗著脖子不上朝,朝臣們沒有鬆口,雙方就這麽僵持了幾十年。
從這個結果來看,萬曆明顯駕馭不住這幫文臣,受挫之後,直接擺爛不管了。
大臣們有事,找都找不到他。
有的事情他還是管的,算是主持了萬曆三大征,這三次征戰鎮壓了蒙古、日本和苗疆土司。
戰爭總體取得了勝利。
萬曆也隻是階段性的管管,大部分時間就看著朝臣鬥法。
這個時期的明朝政鬥內耗很嚴重,官員們明目張膽的結黨。
最大的黨派叫做東林黨,成員都和東林書院有關,大都是江南人。
明晃晃的黨爭從萬曆年間一直到大明滅亡,他們終於耗盡了大明的最後一口氣。】
內耗又是內耗。
朱元璋在宮殿裏轉著圈,嘴裏一直罵罵咧咧。
“咱就知道那些文官靠不住,大明江山就是給這群人霍霍了。”
他一直看不起那些當官兒的讀書人,隻是在他的認知裏,沒有別的途徑來選出有能力的人才,不知道除了孔孟之道還有別的知識。
他的觀念很樸素,誰讓百姓活的好,誰就是好官。
唐曉的到來讓他明晰了一個道理,孔孟之道不是治國良策,將朝政全部交給這群文官,會惹出大亂子。
【萬曆晚年,努爾哈赤在東北以13副遺甲起兵,很快就有了聲勢,明朝平叛輸的很慘,他們壓不住後金的崛起。
萬曆這一輩子活的很舒服,他弄出了這麽多亂子,將張居正的改革成果敗的一幹二淨,然後給後代留了一個大爛攤子。
他的兒子朱常洛在舉行登基大典之後的第十天就離奇死亡。
大明王朝就這樣被迫交給了,絲毫沒有準備的熹宗朱由校。
任誰也沒有想到新帝剛剛繼位,直接駕崩。
大明王朝這一年過得很混亂。
16歲的朱由校的心裏,也充滿著不解。】
是呀,正在看物理書籍的朱由校不由回憶起了前兩年父皇剛剛駕崩的時侯。
父皇幾天下來,拉的不成人形,可滿宮沒一個人在乎。
為了自己和弟弟,處在極度痛苦狀態下的父皇召來了不少臣子,讓自己成功繼位。
他想查清父皇的死因,想知道到底是誰害了父皇,可這件事最終還是不了了之。
文臣們要的是一個傀儡,是一個名正言順坐在皇位上的人偶。
滿宮滿朝沒有一個為他考慮的官員,他們全都不在意。
朱由校那時候就明白文官都是什麽德性,他唯一信任的人就是自己的乳母,也連帶信任起乳母所推薦的魏忠賢。
他們不是好人,但他們是自己唯一可以抓住的,是自己唯一可以依靠的人。
【朱由校廟號為“熹”,他也確實很愛玩樂,最大的愛好就是做木工。
為了對抗文官勢力,他大力扶持閹黨,搞出了一個九千歲魏忠賢。
這時候的大明已經要行將就木,任何措施都隻是吊著罷了。
在朱由校執政期間,宦官集團和東林黨打的有來有回,兩方的手段都不太幹淨。
可沒過多久,朱由校駕崩了,年僅27歲。
他的死亡方式和朱厚照一模一樣,都是因為落水,後來舊疾難愈,直接玩完。
這麽一對比,明朝皇帝的死亡原因又多了一個謎團,實在是讓人不能理解。
後世也常開玩笑說明朝皇帝易溶於水。】
朱由校本人第一個懷疑的對象就是文官集團。
他見過了文官集團是如何的利己,是如何的欺上瞞下,是如何不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裏。
魏忠賢不是好人,他知道,魏忠賢所做的事情,他也基本都知道。
很難不讓人懷疑這是文官集團,狗急跳牆,直接弄死自己這個皇帝,他們自然可以高枕無憂。
朱由校放下了手裏的物理書,冷哼一聲。
這次他定不會讓文官如願,什麽東林黨?
那些跳的歡的人,全都滾回家去。
明天的皇城考試,自然會有不少理工人才,這些人才才值得培養。
【接下來大明王朝到了最後關頭,皇位也到了朱由檢的手上。
朱由檢和哥哥朱由校的感情一直很好。
朱由校駕崩之前,看著眼前的弟弟,說了一句話,“吾弟當為堯舜”。
這明顯是在勉勵弟弟,他給弟弟交代了不少事情,隻可惜朱由檢從小讀書讀壞了腦子。
他被那些東林黨人洗腦的很是徹底,哥哥駕崩之前告訴過他要繼續重用魏忠賢。
可這位剛一上位就將魏忠賢給打發了,至此,閹黨失勢,東林黨坐大。
他夙興夜寐十幾年,全都做了無用功。
最後隻能吊死煤山,了此殘生。】
朱由檢自從知道自己就是亡國之君,一直就沒睡好覺。
他害怕,他現在除了自己沒有信任的人。
每當夜晚,他總會想起哥哥,總覺得對不住哥哥。
身為皇帝,就算他再害怕,他也從沒想過直接撂挑子不管,隻是如何遏製後金,成為一個難題。
這個問題不僅朱由檢感興趣,朱由校也同樣感興趣。
兄弟兩個隔著位麵,心倒是想在了一處,彈幕上飄過了同樣的問題。
【想要遏製後金,不難。
隻要掐斷了他們和大明的貿易,在軍事方麵在努把力,後金就發展不起來了。
說到這裏我不太懂你們明朝的律法,商人明目張膽的和敵國通商,這是被允許的嗎?
如果在現在,這樣的行為和漢奸有什麽區別?】
是呀!
明麵上肯定是不能貿易的,但那些人為了錢,什麽事情都能幹出來。
山西那邊幾個大商人全都有朝廷的關係。
隻有皇帝對此無能為力。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打擊非法貿易。
那些大商人覺得自己賺點錢,往東北那邊販點東西不算過份,可聽到漢奸這兩個字,心裏還是不由的突突了一下。
這兩個字實在是太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