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惠文王到秦昭襄王,三代國君終於把秦國推向了鼎盛。仿佛下一任秦王立馬就能一統天下。但老天似乎跟秦國開了一個玩笑,秦國連續兩代國君早逝,都沒幹出什麽大的事業。


    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熬死了太子,他的次子秦孝文王當上了太子。


    此時的秦始皇嬴政還沒出生,他的父親嬴異人正在趙國為質,在趙國,嬴異人遇上了那個改變他一生命運的男人--呂不韋。


    秦孝文王有二十多個兒子,嬴異人是其中最不受寵的一個,要不然也不會派他去趙國為質。長平之戰後,趙國恨死了秦國,在趙國為質可不是什麽好差事。


    被單方麵放棄的嬴異人不甘心,他決定跟著呂不韋賭上一把。自此,兩人開始了他們的逆襲之路。


    經過一番布置,呂不韋帶著任務去了秦國,他準備給嬴異人謀求一個好的出身。


    彼時,秦孝文王還是太子,他有一位極其寵愛的夫人––華陽夫人,可惜的是,這位華陽夫人沒有孩子。


    呂不韋此番來鹹陽就是遊說華陽夫人認嬴異人為兒子。一想到要是太子沒了,無子的自己能有什麽好下場。華陽夫人答應了。華陽夫人和嬴異人也算是各取所需,合作共贏。


    昭襄王五十年,秦國和趙國之間又爆發了戰爭,趙國國君想要殺嬴異人泄憤。嬴異人卻提前知道了消息,準備跑路。


    最終,嬴異人和呂不韋回到了秦國。六年後,秦孝文王繼位,可惜他剛辦完父親的喪事,登基才三天就撒手人寰。他的曆史使命仿佛就是為了傳位給嬴政一脈。


    秦孝文王死後,贏異人繼位。如果他能兢兢業業、雄才大略,說不定會成就不世功業。


    但這隻是說不定,他本人的才能必然是不及嬴政的。


    他隻當了三年國君。最終,秦始皇嬴政登上了曆史的舞台。


    很多人都以為嬴政是王孫公子,必然是沒有受過什麽苦。但事實恰恰相反,他算得上是命運最悲慘的皇帝之一。


    嬴政出生在趙國,在他三歲之前,或許過的還算正常。但三歲之後,他的父王逃離趙國回了秦國,他就隻能自動成為新的質子。


    質子的生活不好過,那幾年秦趙之間摩擦不斷。嬴政從小便被趙國公子們欺負,過的十分辛苦。


    終於,在九歲那年,他可以回家了,但是在這之前,他的父親早已在秦國納了姬妾並有了另一個兒子,他仿佛成了一個多餘的人。


    幸運的是,回到秦國的嬴政最終成為了國君,不幸的是,十三歲的國君能幹什麽?


    朝政始終握在了太後趙姬和丞相呂不韋的手裏。


    接下來的幾年,嬴政被權臣壓製,被親生母親背叛,親弟弟造反。一般的皇帝到這就玩不下去了,但嬴政是誰,那可是千古一帝秦始皇,要是連這些小嘍嘍都收拾不了,那他還配被稱為千古一帝嗎?


    秦始皇十年,嬴政終於拔除了那些威脅王權的勢力,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秦王。他將目光望向了東方六國。


    大爭之世,列國伐交頻頻,強則強,弱則亡。


    此時的六國其實已經沒有之前那麽弱了,幾十年的休養生息,也恢複了一些。若他們能眾誌成城,團結一心,也必然不會這麽快落敗。可惜六國本身就素有仇怨,怎麽可能親如一家。


    秦始皇十七年,秦滅韓。


    秦始皇十九年,秦攻破趙國都城,俘虜趙王。六年後,秦滅趙。


    秦始皇二十年,秦攻破燕國都城。五年後,秦滅燕。


    秦始皇二十二年,秦滅魏。


    秦始皇二十五年,秦滅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滅齊。


    自此,天下盡歸大秦。】


    難道這嬴政真是天命所歸,那我們圖謀的一切還有意義嗎?


    六國殘餘的貴族不禁在心裏問自己。


    就算秦朝滅亡,後來者也不是他們六國中的任何一個,反而是大漢。在原本的軌跡中,他們是給他人做了嫁衣嗎?


    就這麽臣服,真是十分不甘心呀。


    大秦一步步踏著荊棘才走到了今天,如今天下一統,不知秦國先君在天有靈會不會滿意朕這個兒孫。


    嬴政心中不由思索。


    他們定然是滿意的,如今天下盡歸大秦,他們又怎會不滿意呢?


    【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實行三公九卿、立郡縣、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這幾項政策一直綿延千年,直到現在。


    有人說,中華民族自古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實這是他們看著曆史想當然了。


    試想一下,如果秦始皇沒有一統天下,那天下合該一統的種子就種不到人們心裏;沒有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縱使後世出了個驚才絕豔之輩,他也根本統一不了早已分隔了太久的諸國。】


    原來這些政策影響這麽深遠,李斯的眼中泛起了光亮。這之後的幾千年裏,我李斯這個名字能和秦始皇嬴政一起流芳百世,千古一帝秦始皇、千古名臣李斯,這是多偉大的成就。當年來秦國真是我這一生做的最正確的決定。


    原先認為郡縣製胡鬧的六國文士,也慢慢轉變了想法。或許秦國真是天命所歸。


    不少諸子百家的弟子準備入鹹陽,去尋一個前程。


    【毫無疑問,秦始皇是一位偉大的皇帝,他結束了二千多年的奴隸製社會,開辟了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他一手將秦國推向頂峰。


    在他死後,這個龐大帝國也轟然倒塌,秦二世不到四年就葬送了整個秦朝。】


    大秦亡了,就在朕駕崩之後!


    嬴政不敢相信,在他的設想裏,秦朝是要遞萬世而為君,怎會亡的這樣早。


    秦二世究竟是誰,他害死了扶蘇,還這麽快就葬送掉了我大秦。


    【這一切還要從那場沙丘之變開始。


    秦國雖然統一了天下,可六國貴族亡秦複國之心不死,天下並不安定。嬴政為了威服海內,開始了他的巡遊。


    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死在了他第五次東巡途中的沙丘宮。他的死因無從知曉,能夠確認的是,這是一個嬴政本人也想不到的突發事件,因為秦朝沒有明確的繼承人。】


    現今是始皇二十七年,陛下莫不是隻有十年壽命了。李斯心中一顫,要是陛下沒了,那自己也沒有多長時間可活了。


    【始皇三十五年,扶蘇因為坑殺方士一事觸怒了嬴政,被貶去上郡協助蒙恬修築長城。始皇駕崩時,他並不在身邊。


    嬴政在死前留下遺詔命扶蘇繼位,可惜詔書還未送出,他便撒手人寰。


    趙高看著手裏沒人知曉的詔書,起了心思。他是胡亥的老師,若是胡亥成了新的皇帝,他豈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要想矯詔,憑他一人肯定是不行的,他想到了丞相李斯。要是李斯出麵認下詔書是真的,這事就成了。】


    趙高腦子還沒徹底轉過彎來,便直接跪在了地上。頂著嬴政冰冷的目光,一動不動。突然,他心弦一動,想到了天幕之前說過的話。


    “臣自知罪孽深重,不敢苛求陛下寬宥,隻是這天幕早前便說過,各朝君王臣民不得因將來之事殺害當世之人,違者必降天雷。”


    “來人,拖下去,大刑伺候,隻要不死就行。將趙高一家送去邊境修長城。”嬴政一臉的漫不經心。


    天幕隻說不能殺害,可沒說不能折磨,天底下讓人求生不能,求死不行的辦法多著呢!


    趙高剛燃起生的希望,又立馬破滅。


    侍立在遠處的蒙毅帶了幾位衛尉軍的兄弟上前,將一臉死灰的趙高拖了下去。


    正巧這時候,侍人領著眾位公子來了。


    一時間,所有人都看向了十一歲的公子胡亥。嚇得胡亥不知所措,隻得一味給自己求情。


    嬴政暫時沒空理這個兒子,隻是接著看起了天幕。


    【許是李斯貪戀權勢,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又或是他隻是單純不想落得個商鞅一樣的下場。總之,他同意了。


    李斯有那麽大的權勢嗎?身邊的大臣不會反對嗎?可惜巧就巧在,這時候陪在嬴政身邊的重要大臣就隻有他們兩個外加一個胡亥。


    在返回鹹陽的途中,一封詔書便送到了扶蘇手裏,詔書的內容是始皇帝令扶蘇自盡,扶蘇竟絲毫不懷疑就引頸就戮。扶蘇一死,再無轉圜餘地。】


    李斯直接跪在了地上,沒有多做解釋。他了解自己,將來的自己做了如此決定,原因應該就是天幕所說的這兩種。


    當年他來到秦國,本就是為了做出一番大事業,他成功了。新生的秦朝每一處都有他李斯的心血。


    這些年他也得罪了不少秦國貴族,要是扶蘇繼位,自己的性命還能在嗎?


    即使能保住性命,那將來的丞相之位和以法家治國的政治理念也不可能保留。這對他來說,比死更可怕。


    嬴政看著跪在自己腳下的李斯,心裏竟沒升起太大的憤怒。


    他明白李斯如此選擇的初衷,可在他看來,李斯無異與虎謀皮,必然是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胡亥成為了秦二世第一件事就是將兄弟姐妹們全部以殘忍的手段處死,又按照趙高的意思將蒙恬、蒙毅、馮去疾、馮劫等眾臣全被逼死,朝堂上隻剩下些膽小無能之輩。


    為了能夠安心享樂,他讓李斯製定了一係列獨斷專權、嚴苛酷烈的法律,百姓們比以前苦了太多,稍不注意就要賠上性命。】


    押解趙高的蒙毅剛走出嬴政的寢宮,就聽到了自己和兄長的死因,氣得直接踹了趙高一腳。胡亥畢竟是公子,他不敢打,這趙高還是可以狠揍的,隻要不死就行。


    他直接派人去天幕提到的那幾位大臣府上,請他們先去大牢外等著,到時候,有怨報怨有仇報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長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長安並收藏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