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此刻已是千瘡百孔,老舊的城牆上被巨石砸出的十幾處豁口,現在隻能用一些削尖了的圓木暫時填充,為了防止敵人用火箭將其焚毀,守城軍士還特意在圓木上裹上了一層厚厚的泥漿。
城門也早已換了幾次,現在城中守衛幹脆直接用一些石塊將整個城門洞給堵了起來,護城河上的吊橋也被拆卸了下來,被製作成了一大堆木矛,準備在下一次守城之時發揮出一些作用。
本來早在一月之前,西遼大軍的先鋒大旗就曾豎立在了平城城頭之上,可僅僅不到一炷香的工夫,就被一位青年將領帶領著數百名平城軍士衝回城頭,將其一槍掃斷,重新換回了平城軍的軍旗,而那踏上平城城牆的一千多西遼先鋒軍也被盡數斬殺,屍體悉數拋下城牆摔成了一灘灘肉泥。
自那之後,不論西遼攻勢多麽激烈都再未能踏足平城城牆一步,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那名名叫遊明遠的青年將領地及時回歸。
他的回歸無疑讓整座平城那幾乎絕望的低落士氣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歡欣鼓舞和士氣高漲,無論軍民皆是如此,年青戰神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無比高大,隻要有他在,平城就能守下去,滿城百姓和守軍都對他充滿了信心。
而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一月以來,僅剩三萬餘人的平城守軍,在他地率領下,頑強地抗住了西遼五十萬皮室大軍的多次攻城,將其東進的步伐硬生生地擋在了平城之外。
遊明遠本在上京之戰時就已反出了後唐,而此次他之所以孤身返回平城率軍抵禦西遼,主要是因為他深知平城被破的後果。
他與西遼軍打交道近二十年,對於遼軍的行事作風他非常清楚,像平城這種守關之城,一旦被破那滿城百姓將無一幸免,遼軍會將這麽多年來吃過所有敗仗的憤怒通通發泄出來,滿城百姓將成為他們泄憤的目標,那將會是一場慘絕人寰的人間慘劇,整個平城將化為血腥煉獄,萬劫不複。
遊明遠就出生在平城,他的父母也是死在了曾經平城被破後的遼軍手中,因此他對西遼軍是埋在骨子裏的那種恨意,如今他的家鄉再度陷入了滅城的危險,他怎麽能不挺身而出呢,何況城中的那些守軍也都是跟隨他多年的生死兄弟。
戰鼓擂起,一輪密集的巨石、重弩攢射之後,黑壓壓的西遼攻堅步軍在前方一排巨盾地護持之下,如潮水般湧向城牆,這是一個月來西遼大軍的第九次攻城了。
遊明遠單手持槍站在城頭之上,遠遠望著那如潮的敵軍,負後的左手微微下壓,示意手下將士按兵不動,等待他的指令,畢竟他們現在手中的箭矢已所剩不多,很多都還是上一次擊退遼軍之後,手下軍士沿著繩索冒險落到城外戰場去撿回來的。
現在後唐各州郡皆各自為政,平城所屬州郡的郡守早在得知西遼大軍來襲之時,就已攜帶家眷,將州府銀庫席卷一空後不知所蹤,所以當遊明遠力挽狂瀾擊退遼軍接掌平城防務之後,別說州府的援軍、銀錢支持,就是用於守城的刀箭器械都已捉襟見肘,極度匱乏。城中很多百姓為了支持守軍,甚至拆下了自家的門板,熔了灶上的鐵鍋,用來打造守城所需的器械。
不過,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城中並不缺糧,這還是要歸功於遊明遠這些年在平城治軍之時的未雨綢繆。遊明遠深知糧草對於平城這種邊塞要城的重要性,所以在他正式成為平城主帥之後,就命人建造了數座大型的地窖糧倉,每年都會曬晾大量糧食肉脯儲藏其中,所以現在城中糧食充足,足夠全城軍民近一年的吃喝用度。
時間不長,五萬遼軍盡數抵達了平城城牆之下,上百架木質雲梯已搭上了城牆,無數的遼軍攻城步兵已經開始沿著雲梯攀爬而上,數十座與城頭平齊的攻城塔樓正密集地射出弩箭,以壓製住城頭守軍的反擊,讓他們不敢冒頭。
獨自站立在城頭最高處的遊明遠,揮舞長槍震碎了一撥射向他的輕重弩箭,回身接過軍士遞來的那把特質重弓,伸手取過一支箭頭裹著油布的羽箭,在一旁火把之上點燃箭頭,彎弓搭箭,嗖的一聲射向了敵軍最後方的地麵。
當那支火箭接觸到距城牆百丈遠的地麵的那一刻,瞬間火光暴起,升騰的烈焰如海潮一般向著城牆之下蔓延開來,遊明遠大手一揮,早已埋伏在城牆之上的數千軍士手持火油陶罐,起身向城下砸去。
烈焰滾滾,黑煙蔽日,此時,西遼五萬大軍所立身的城牆之下已是一片火海,巨大的塔樓變為了柴薪,高聳的雲梯化為了木炭,無數全身著火的西遼士兵發出撕心裂肺的哀嚎在滿地打滾,城牆下上百丈範圍已成為了一片烈火煉獄。
戰爭從來就是這樣無情,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遊明遠心中沒有絲毫愧疚,他非常清楚若是今日不用這看似殘忍的手段殺敵,那一旦城破,死的就該是那滿城數十萬的百姓了,到時遼兵的手段可能比他現在更為殘忍。
火攻之法,遊明遠還是從蘇蒙蘇軍師那裏學來的,早在頭日夜間,他就命人在城外百丈範圍的地麵之中澆透了火油,再以薄沙覆蓋其上,因平城守軍時常會到城外戰場撿取一些刀箭之物,所以夜間負責巡視的西遼攔子馬遠遠看著也沒當回事,直到今日大軍攻城,遊明遠一箭引燃方圓百丈的地下火油,他們才如夢初醒,可一切都已經晚了,五萬大軍,瞬息之間便化為了灰燼,未能傷到平城一兵一卒,這是何等的戰績。
遼軍首領皮室詳穩多傑堪布遠遠地望著那片還在燃燒的火海,望著那火海之後的殘破之城,心中萬般苦澀,那座城池雖已殘破不堪,可在他心中卻似一座無法逾越的險峰般令他高山仰止,九次攻城,近二十萬傷亡,到底是什麽人給了這座小城如此大的信心,敢於如此頑強地對抗他五十萬精銳大軍地攻擊。
平城之上,一身銀甲的遊明遠也在遠遠地望著火海前方的西遼大營,心中豪氣幹雲,他的家鄉,豈容他人屠戮,膽敢來犯者皆殺之!
城門也早已換了幾次,現在城中守衛幹脆直接用一些石塊將整個城門洞給堵了起來,護城河上的吊橋也被拆卸了下來,被製作成了一大堆木矛,準備在下一次守城之時發揮出一些作用。
本來早在一月之前,西遼大軍的先鋒大旗就曾豎立在了平城城頭之上,可僅僅不到一炷香的工夫,就被一位青年將領帶領著數百名平城軍士衝回城頭,將其一槍掃斷,重新換回了平城軍的軍旗,而那踏上平城城牆的一千多西遼先鋒軍也被盡數斬殺,屍體悉數拋下城牆摔成了一灘灘肉泥。
自那之後,不論西遼攻勢多麽激烈都再未能踏足平城城牆一步,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那名名叫遊明遠的青年將領地及時回歸。
他的回歸無疑讓整座平城那幾乎絕望的低落士氣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歡欣鼓舞和士氣高漲,無論軍民皆是如此,年青戰神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無比高大,隻要有他在,平城就能守下去,滿城百姓和守軍都對他充滿了信心。
而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一月以來,僅剩三萬餘人的平城守軍,在他地率領下,頑強地抗住了西遼五十萬皮室大軍的多次攻城,將其東進的步伐硬生生地擋在了平城之外。
遊明遠本在上京之戰時就已反出了後唐,而此次他之所以孤身返回平城率軍抵禦西遼,主要是因為他深知平城被破的後果。
他與西遼軍打交道近二十年,對於遼軍的行事作風他非常清楚,像平城這種守關之城,一旦被破那滿城百姓將無一幸免,遼軍會將這麽多年來吃過所有敗仗的憤怒通通發泄出來,滿城百姓將成為他們泄憤的目標,那將會是一場慘絕人寰的人間慘劇,整個平城將化為血腥煉獄,萬劫不複。
遊明遠就出生在平城,他的父母也是死在了曾經平城被破後的遼軍手中,因此他對西遼軍是埋在骨子裏的那種恨意,如今他的家鄉再度陷入了滅城的危險,他怎麽能不挺身而出呢,何況城中的那些守軍也都是跟隨他多年的生死兄弟。
戰鼓擂起,一輪密集的巨石、重弩攢射之後,黑壓壓的西遼攻堅步軍在前方一排巨盾地護持之下,如潮水般湧向城牆,這是一個月來西遼大軍的第九次攻城了。
遊明遠單手持槍站在城頭之上,遠遠望著那如潮的敵軍,負後的左手微微下壓,示意手下將士按兵不動,等待他的指令,畢竟他們現在手中的箭矢已所剩不多,很多都還是上一次擊退遼軍之後,手下軍士沿著繩索冒險落到城外戰場去撿回來的。
現在後唐各州郡皆各自為政,平城所屬州郡的郡守早在得知西遼大軍來襲之時,就已攜帶家眷,將州府銀庫席卷一空後不知所蹤,所以當遊明遠力挽狂瀾擊退遼軍接掌平城防務之後,別說州府的援軍、銀錢支持,就是用於守城的刀箭器械都已捉襟見肘,極度匱乏。城中很多百姓為了支持守軍,甚至拆下了自家的門板,熔了灶上的鐵鍋,用來打造守城所需的器械。
不過,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城中並不缺糧,這還是要歸功於遊明遠這些年在平城治軍之時的未雨綢繆。遊明遠深知糧草對於平城這種邊塞要城的重要性,所以在他正式成為平城主帥之後,就命人建造了數座大型的地窖糧倉,每年都會曬晾大量糧食肉脯儲藏其中,所以現在城中糧食充足,足夠全城軍民近一年的吃喝用度。
時間不長,五萬遼軍盡數抵達了平城城牆之下,上百架木質雲梯已搭上了城牆,無數的遼軍攻城步兵已經開始沿著雲梯攀爬而上,數十座與城頭平齊的攻城塔樓正密集地射出弩箭,以壓製住城頭守軍的反擊,讓他們不敢冒頭。
獨自站立在城頭最高處的遊明遠,揮舞長槍震碎了一撥射向他的輕重弩箭,回身接過軍士遞來的那把特質重弓,伸手取過一支箭頭裹著油布的羽箭,在一旁火把之上點燃箭頭,彎弓搭箭,嗖的一聲射向了敵軍最後方的地麵。
當那支火箭接觸到距城牆百丈遠的地麵的那一刻,瞬間火光暴起,升騰的烈焰如海潮一般向著城牆之下蔓延開來,遊明遠大手一揮,早已埋伏在城牆之上的數千軍士手持火油陶罐,起身向城下砸去。
烈焰滾滾,黑煙蔽日,此時,西遼五萬大軍所立身的城牆之下已是一片火海,巨大的塔樓變為了柴薪,高聳的雲梯化為了木炭,無數全身著火的西遼士兵發出撕心裂肺的哀嚎在滿地打滾,城牆下上百丈範圍已成為了一片烈火煉獄。
戰爭從來就是這樣無情,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遊明遠心中沒有絲毫愧疚,他非常清楚若是今日不用這看似殘忍的手段殺敵,那一旦城破,死的就該是那滿城數十萬的百姓了,到時遼兵的手段可能比他現在更為殘忍。
火攻之法,遊明遠還是從蘇蒙蘇軍師那裏學來的,早在頭日夜間,他就命人在城外百丈範圍的地麵之中澆透了火油,再以薄沙覆蓋其上,因平城守軍時常會到城外戰場撿取一些刀箭之物,所以夜間負責巡視的西遼攔子馬遠遠看著也沒當回事,直到今日大軍攻城,遊明遠一箭引燃方圓百丈的地下火油,他們才如夢初醒,可一切都已經晚了,五萬大軍,瞬息之間便化為了灰燼,未能傷到平城一兵一卒,這是何等的戰績。
遼軍首領皮室詳穩多傑堪布遠遠地望著那片還在燃燒的火海,望著那火海之後的殘破之城,心中萬般苦澀,那座城池雖已殘破不堪,可在他心中卻似一座無法逾越的險峰般令他高山仰止,九次攻城,近二十萬傷亡,到底是什麽人給了這座小城如此大的信心,敢於如此頑強地對抗他五十萬精銳大軍地攻擊。
平城之上,一身銀甲的遊明遠也在遠遠地望著火海前方的西遼大營,心中豪氣幹雲,他的家鄉,豈容他人屠戮,膽敢來犯者皆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