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瞧著在場千總狂熱的情緒,嘴角浮現起濃濃的微笑。


    此間,氣氛起來了,若他下旨征討他國,這些千總必然嗷嗷叫著滅國。


    端起茶杯輕吮,抬手讓在座千總安靜,抱拳輕咳兩聲說:“古語曰,士者,國之重器;得士則重,失士則輕。


    在朕看來,此言亦可為兵者國之重器,得兵則重,失兵則輕。


    朕執政,自當重視三軍,重建軍隊,軍紀,戰略,戰術,斷然不會做用人靠近,不用人靠後。朝廷當繼續提高三軍福利,社會地位,個人榮譽。”


    此言出,胡茂禎起身作揖,視死如歸地說:“陛下仁厚,善待臣等武人,末將願為陛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千總聲音洪亮,整齊劃一,表達對朱由校的忠誠。


    朱由校麵孔喜色更濃,欲謀勝敗,先謀人和,朝堂君臣和睦,有此精兵,何愁兵鋒不利。


    “人言天子至尊,無所畏憚。朕則不然,上畏皇天之監臨,下憚群臣之瞻仰,兢兢業業,猶恐不合天意,未負人望。


    當今時代,處在冷熱兵器交替更換的時代,西方諸國海外擴疆如火如荼,列國爭鋒猶似大浪淘沙,朝廷當君臣一體,同心協力,打造天啟盛世。”


    話語剛落,朱由校徐徐道來:“自古來,忠臣良將在太平年間或許不顯山不露水,然而,國家危難關頭立刻顯現出來。


    當前,朝廷逐步完善軍紀,加強軍隊製度建設,為軍隊壯大提供支撐。諸卿多在戰場搏命,建立功勳,對朝廷,對百姓有大功。


    朕始終堅持以誠信禦天下,隻要諸卿不負朕,朕絕不負諸卿。”


    雖然朱由校沒有明說,但他的言語無疑是規則和契約上的約定,保障君臣密切友好關係。


    在座千總通過向皇帝匯報軍中問題,察覺朱由校平易近人,當前朱由校又向千總做出保證,無疑激發各位千總的淩雲壯誌。


    頃刻,又是陣陣萬歲歡呼聲,氣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潮。


    皇帝以誠信禦天下。


    天啟七年以來,所頒布的政令,既沒有辜負百姓,又沒有失信戰兵。


    今日,皇帝又做出承諾,兵卒待遇必然節節升高。


    這次,朱由校沒有阻止千總宣泄激動的情緒,端著茶杯品茶,直到餐廳恢複安靜,這才聲如洪鍾說:“常言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古之為將者以寡敵眾、以弱製強,戰必勝、攻必取。方今天下之大,豈無其人?臣素無才,略濫總兵戎,恐妨賢路,乞敕在廷文武大臣及六科各道從公推舉才智優長能守邊禦寇者,不次擢用。詔從之。


    一句話,軍中選將當不拘一格,任人唯賢。諸卿凡有真才實學者,又或推薦賢才者,朝廷皆會重用,皆會賞賜。


    朝廷會在軍中建立完善的晉升製度,監察製度,竭盡所能保障人盡其用,物盡其才。”


    諸將情緒激動時,朱由校話音一轉,語氣嚴肅冷酷:“多年來,朝廷重典治吏,嚴格治軍,保障吏治清明,軍隊幹淨。


    諸卿身為軍中底層將官,是軍隊骨幹框架。當作到知兵愛兵帶好兵,不能無兵莫為官,更不能虐待兵勇,將兵勇視作奴隸,這種做法是帶不出願給你擋箭矢的兵勇。


    故而,諸卿領兵,練兵,當重視官兵關係,兵兵關係,同兵勇培養甘苦與共、生死與共的情誼,在軍中形成生死相依,同舟共濟的戰鬥關係。


    諸卿身為上官,當堅持問政於兵、問計於兵、問需於兵,尊重兵勇人格尊嚴,財物支配權,日常中,斷不能搞一言堂。”


    以前,衛所製有個好處,能統一衛所兵勇思想,朝廷實施軍改後,當更加重視兵勇的思想建設,以防軍中出現嚴重的派係勢力,甚至出現不可控的嘩變。


    聞言,千餘名將官感受皇帝威武的氣勢,即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的威嚴。


    早年軍中什麽狀況,在場千總多親身經曆過,是皇帝通過雷霆手段,大殺四方,徹底整頓三軍。


    皇帝和顏悅色進行座談會,頒布政令最好聆聽,否則,違抗政令,惹惱皇帝,勢必招來重典懲處,甚至丟失性命。


    頓時,千總大氣不敢喘,恭恭敬敬出聲:“末將謹遵陛下吩咐,原為陛下鞍前馬後。”


    朱由校麵色平靜,冷眸掃過在場千總,高聲說:“今朝廷積極經營海外,在海外大肆擴疆,來年陸續派遣將官前往海外。


    除征戰擴疆外,更多是駐紮維持秩序,保護遷徙到海外的百姓,維護大明在海外的利益。


    然而,海外領地孤懸海外,又遠離家鄉,人生地不熟的。朝廷規定,自願前往海外駐紮,擴疆的兵勇,每年俸祿超過國內三倍乃至更高。


    鑒於初步經營海外,各種建製不齊全,諸卿前往海外,朝廷適度放寬吏治,允許小節有虧,大義凜然。”


    呃...


    此言出,猶似石破天驚。


    頃刻,千總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當前,兵勇俸祿足夠高,還有完善的退伍體係,孰料,前往海外擴疆俸祿超過國內三倍乃至更高。


    這要是前往海外五年安全歸來,絕對能富甲一方。


    關鍵皇帝公然說小節有虧,大義凜然,這是話裏有話。


    須知,皇帝治軍森嚴,身邊有劉鴻訓為首的監察官吏群,孰料放鬆對前往海外的將官管理,皇帝是允許駐紮海外的將領有灰色收入。


    朱由校瞧著在場千總的舉動,抱拳輕咳兩聲,千總漸漸安靜,朗聲說:“對,諸卿理解的沒錯,自願前往海外擴疆,駐紮者,朝廷對你們的貪汙睜隻眼,閉隻眼,但諸卿不能像菜狗似得隻知貪汙。


    貪汙之餘,諸卿需有貢獻,更不能在海外坑害前往海外謀生的大明百姓。需清楚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務在寬簡。


    一句話,可以貪汙,但不能貪汙不做事,若貪汙做事,證明隻是笨,不是壞。貪汙不做事,即笨又壞,笨能理解,壞不行,殺無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佰夫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佰夫長並收藏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