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賄賂嚴禁釋放豪格?


    錢謙益表麵驚呼,內心盛讚莽古爾泰幹得漂亮,他決定收割一撥對方。


    “汗王,外臣明日啟程前往朝鮮,若汗王錢到位,外臣啟程回京都無妨,然則,難以攜帶錢糧。”


    莽古爾泰自信滿滿,斬釘截鐵說:“本汗在朝鮮根基不淺,錢大人放心回京,本汗會讓親信押送錢財從朝鮮出發,三日內抵達你們京師。”


    錢謙益神色凝重:“汗王,此事事關重大,若汗王食言,外臣仕途結束,更會遷怒吾皇,保不齊派兵攻打八旗。”


    莽古爾泰語氣嚴肅,正色說:“錢謙益,你看本汗像在和你開玩笑嗎?另外,今後明廷征伐八旗,你需提前派人寫信告訴本汗,本汗好避其鋒芒,必要時,取代皇太極。”


    是夜。


    錢謙益,莽古爾泰商談許久,私下口頭達成許多秘密協議。尤其是莽古爾泰言語不時提起發動政變,推翻皇太極。


    為此,錢謙益悄悄記下來。


    此事體大,無論莽古爾泰是否發動政變,政變是否成功,他都要迅速匯報給朝廷,特別是萬一莽古爾泰發動政變成功,開始對八旗內部進行大清洗,恰好是朝廷出兵的良機。


    翌日。


    清晨,皇太極重新召見錢謙益,商議贖回杜度,豪格,阿敏,卻絲毫不提戰爭賠款。


    錢謙益表麵應付皇太極,內心多少有點鄙夷對方,難道是八旗受挫,皇太極思想走極端,江山社稷和私人偏好孰輕孰重都分不清嗎?


    這麽做,既沒法贖回豪格,杜度,阿敏,還會引起雙方戰爭,到頭來,八旗什麽都休想得到。


    “大汗,八旗絲毫不提戰爭賠款,泥菩薩還有三分火,何況我堂堂大明,若他日爆發征戰,八旗需承擔責任。”


    話不投機半句多,雙方不歡而散。


    走出皇宮,錢謙益並未前往驛站,直接啟程奔赴西邊的威寧堡。


    沈陽城外。


    錢謙益率領使團匆匆抵達,瞧見高文采率領的錦衣衛,急聲詢問:“高僉事,德格類家人是否救回?”


    高文采東張西望,發現錢謙益背後沒有尾巴,重重點頭說:“此事大成,唯獨救人途中斬殺阿拜家丁,很容易引起對方懷疑,需迅速前往威寧堡,折返前往旅順,乘船渡海前往天津衛。”


    聞言,錢謙益大喜。


    此番出使建奴,索要戰爭賠款僅是表現,搭救德格類妻兒老小才是目的,他日成功勸說德格類,必然在氣勢上給建奴狠狠一擊。


    是日。


    錢謙益,高文采駕車,保護德格類親屬,馬不停蹄前往威寧堡。


    當日,阿拜匆匆進宮向皇太極匯報,起初,皇太極擔心八旗內部以德格類做文章,進而故意針對他。


    後來聯想到錢謙益時,錢謙益早前往威寧堡。


    為此,皇太極龍顏大怒,叫來即將出使大明的薩哈廉怒斥對方,怒罵對方情報失誤,難堪大任。


    薩哈廉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隻能暫時強忍皇太極怒罵。


    大明。


    京師。


    這幾日,朱由校多將政務交給內閣,他始終在坤寧宮陪同皇後。


    皇後害喜,懷上龍種,堪稱雙喜臨門。


    為保證皇後順利誕下皇子皇女,他派方正化加強對坤寧宮的保護,同時,派遣李若璉強化對太醫,前往坤寧宮的衣食嚴加排查,吩咐內務府大總管魯王,抬高對坤寧宮待遇。


    三年。


    穿越三年。


    終於要有自己的一兒半女,朱由校恨不得昭告天下他即將成為父親。


    坤寧宮,皇後亦為之高興。


    本以為都難以為皇帝誕下一男半女,所以,她始終支持皇帝多寵幸其他妃嬪,皇帝對她寵愛有加,經常留宿坤寧宮。


    經過三年調養,她終於害喜,成功懷上龍種,她很高興為皇帝誕下兒女。


    不過,數日內,皇帝始終待在坤寧宮,皇後受寵若驚之餘,開始擔心朝廷事務:“陛下,政務要緊,臣妾無礙。”


    近期皇帝剛剛重創建奴,又臨近年關,朝廷有諸多事宜要處理,她不想因為自己而影響朝政。


    朱由校嘴角噙笑,輕輕摟抱著皇後,寵溺地說:“無妨,朝廷諸事由內閣處理,近日朕隻想好好陪伴皇後。”


    皇後嘴角洋溢笑容,俏麵含羞說:“陛下,後宮還有諸多姐妹呢,近期臣妾不能服侍陛下,陛下該移居寵幸其他姐妹。”


    朱由校刮了下皇後瓊鼻,朗笑說:“哈哈哈,皇後安心養胎,各宮妃嬪朕會關心。”


    當前,臨近年關,諸事減少,前線調兵遣將,在各方監視建奴。


    若無意外,年前朝廷無大事。


    唯一值得重視的莫過於錢謙益出使建奴,能否討要回戰爭賠款,及京營秘密備戰,為來年春征討建奴做準備。


    接下來數日,朱由校依然留宿坤寧宮,朝夕陪伴皇後。


    直到袁可立長途跋涉從遼東回京,進宮親自麵見朱由校,朱由校這才戀戀不舍離開坤寧宮。


    乾清宮。


    朱由校臨時招來楊肇基,朱燮元,楊嗣昌,陳奇瑜,趙率教,滿桂。


    朝廷成功穩住遼東,進而發起反攻,袁可立功不可沒。


    這三年,袁可立始終處在遼東前線,熟悉遼東軍務,熟悉建奴情況,他希望傾聽對方的建議。


    君臣相見,朱由校親自攙扶袁可立進宮,即刻派宦官端來錦凳,賜茶,賜糕點,慚愧地說:“冷冬數九,袁老風塵仆仆從遼東回京,辛苦袁老了。”


    袁可立邊喝茶邊望向朱由校,相較三年前初見皇帝,現在皇帝變得越發自信從容,輕鬆掌控大明這艘巨艦。


    微微飲茶取暖,袁可立神色恭敬說:“為陛下分憂乃老臣分內之事,老臣不敢居功。”


    此前皇帝封賞他晉國公,依照皇室宗親遠近排名,晉國公地位僅次於楊肇基的秦國公,又對他進行財物重賞。


    袁可立沒想到年邁時,自己位極人臣,受到皇帝前所未有的信任,隻恨沒能晚生二十年,必能為皇帝手下施展抱負。


    這時,朱由校語氣平靜,詢問道:“袁老,你熟悉遼東,遼南軍務,朕對遼東,遼東,廣寧重新部署,你覺得是否有不合適之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佰夫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佰夫長並收藏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