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開頭難。


    八旗不是萬事開頭,而是戰後重建,奈何八旗錢糧捉襟見肘。


    範文程,薩哈廉希望將矛盾轉移到外部,進而緩和八旗內部各種矛盾。


    聞言,皇太極思索片刻,認同範文程,薩哈廉的建議。


    打不下明廷,難道還打不下外喀爾喀,朝鮮嗎?


    雖然與率先攻克明廷的計劃相違背,但是,以八旗目前千瘡百孔的局麵,隻能退而求其次。


    以最小代價,獲取最大利益。


    何況,早前吞並外喀爾喀,即使對方卷土重來,即使八旗在明廷铩羽而歸,重新吃下外喀爾喀應該沒問題。


    皇太極不假思索說:“此事的確該提上日程,八旗休整數月,明年春季迅速出兵攻陷外喀爾喀,占據朝鮮靠近遼南之地。”


    是日。


    皇太極陸續召見八旗旗主,貝勒,將領,後續親自召見聚集求見他的八旗勳貴,士紳。


    對於勳貴,士紳質問,皇太極態度非常強硬,八旗慘敗,各方共同承擔,至於讓他們卸任,退位讓賢,想都不要想。


    為此震懾八旗勳貴,士紳,皇太極召集親軍,斬殺數名語氣傲慢之人。


    穩定。


    八旗需要穩定。


    隻要能安穩度過這段艱難時刻,八旗仍有和明廷一較高低的機會。


    所以,現在誰挑釁他的權威,他殺誰。


    消息傳回,各方駭然。


    這時,薩哈廉率兵開始下場,抓捕抄家下獄沈陽之戰逃離的勳貴,士紳,頃刻間,八旗內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皇太極兵敗而歸,已經引起許多八旗族人不滿,又開始抓捕怯戰的勳貴,士紳,明著抓人,世家斂財,幾日間,在八旗內引起軒然大波。


    以至於代善,莽古爾泰,多爾袞等親自進宮勸說,希望皇太極及時收手,否則,將自身推到所有勳貴,士紳對立麵,容易破壞八旗的團結。


    然而,皇太極態度強硬,直言拒絕所有人的建議。


    八旗。


    之所以強大,全仰仗將士戰場搏命,此戰,八旗兵力銳減,他不惜代價重建八旗。


    大明。


    隨著戰事塵埃落定,百姓陸續回歸,宣府,薊鎮,大寧漸漸回歸平靜。


    京城。


    隨著戰果開始傳來,及朝廷通過話本,報紙等大肆宣傳,京城內外,大明百姓都知道凜冬朝廷在北疆取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捷。


    加之,朝廷宣布對宣府,薊鎮,大寧百姓商賈免稅,此戰越發深入人心。


    然而,這場戰爭影響不光局限於大明內部,更嚴重影響周邊勢力。


    滿桂率兵押送豪格回京,北疆的敖漢部,奈曼部紛紛派遣使者,率領世子進京朝貢,麵聖。


    無它。


    明軍過於強悍,李過,高傑等追殺皇太極至科爾沁部,至今李過率領的龍武軍依然駐紮在科爾沁邊境。


    奈曼部將士目睹明軍士氣,裝備,戰力,自知招惹不起明廷這般龐然大物。


    打不過,那麽唯有加入。


    朱由校尚未接見兩部落使者,王子時,朝鮮派使者王子前來京城,西班牙的何塞路易斯,葡萄牙的費爾南德同樣齊刷刷進京。


    敖漢部,奈曼部,朝鮮不知大明狀況,路易斯,費爾南德可是非常清楚,明軍剛海南重創製霸南海數十載海盜,又重創荷蘭水師。


    目前,鄭芝龍,陳繼盛率兵南下,正在瘋狂進攻荷蘭在東方的商貿據點,種植園。


    南海戰事尚未塵埃落定,大明竟然和北方宿敵開戰,關鍵還大獲全勝。


    兩線作戰,兩線大捷。


    何塞路易斯,費爾南德親眼見證明廷的強大,在知道戰爭的強度,烈度,參戰兵勇規模,他們對大明既忌憚又佩服。


    選擇大明,兩國或許保全在遠東的利益。


    禦書房。


    朱由校親自接見幾名使者,世子,連同兩名貿易代表。


    此戰結束,明軍收獲頗豐,然而,既要賞賜三軍,更要鞏固控製開拓的疆域。


    尤其是奈曼部,敖漢部,兩部距離科爾沁挺近,他計劃在兩部實行盟旗製度,加強對兩部的控製。


    同時,計劃長期在兩部駐軍,屆時,隻要朝廷願意,隨時通過遼河套殺向科爾沁,殺向建奴腹地。


    建奴京師沈陽成為前線,若明軍從側翼殺出,將給建奴造成沉重的軍事壓力,或是,時刻騷擾破壞建奴,削弱對方經濟。


    幾名使者,代表神色恭敬向朱由校行禮,朱由校麵孔始終掛著淺淺的笑容,旁邊,張夢鯨率領四夷館官吏幫助翻譯。


    朱由校視線轉向草原兩名世子,語重心長說:“早前,朝廷計劃和察哈爾部聯合共伐建奴,然而,林丹誌大才疏,膽小如鼠,戰場畏懼建奴,畏懼皇太極,導致雙方合作破例。


    敖漢部,奈曼部因林丹分不清楚敵我,受到建奴挑唆被迫投靠建奴,成為對方附庸。


    此前,敖漢部,奈曼部派兵追隨建奴入關伐明,給大明造成不小的破壞,所以,兩部進京進貢之外,當對大明進行賠償。”


    啊!


    奈曼,敖漢的使者,世子,聽到朱由校的話,全部呆若木雞。


    賠償?


    向明廷賠償?


    此行,他們火速前來大明京城,除進貢拜訪大明皇帝外,最關鍵希望同明廷化解矛盾,向明廷討回被俘虜兩部兵勇。


    孰料,他們剛剛行禮,朱由校開門見山討要戰爭賠款。


    這超出兩部使者,世子的預料。


    明廷乃大國,禮儀之邦,為何突然變得咄咄逼人。


    這時,敖漢部使者出列,恭恭敬敬行禮:“尊貴的皇帝陛下,敖漢部乃察哈爾部小部落,大明乃天朝上國,禮儀之邦。


    此前,敖漢部被皇太極裹挾,被迫向大明出兵,實乃情非得已之事,望陛下高抬貴手,寬恕敖漢部,釋放敖漢部俘虜。


    至於賠款,敖漢部貧困,又遇旱情肆虐,實在拿不出對於錢財,望陛下見諒。”


    奈曼部使者不作猶豫,迅速出聲附和。


    嗯?


    朱由校聽著敖漢,奈曼兩部使者的言語,麵色突然陰沉起來,語氣不善說:“是嗎,敢情你們出兵攻打大明,戰敗後,不光不向大明賠款,還讓大明是否俘虜,世上哪有這麽便宜的事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佰夫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佰夫長並收藏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