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


    京師。


    朱由校親赴李國普府邸探望對方,開始有條不紊善後,除嚴懲周延儒等幕後黑手外,更趁機貶黜朝廷許多保守派官吏,提拔不少年輕官吏。


    信王。


    韓爌。


    他則沒有追究。


    二月初,信王同劉鴻訓奔赴江南查案,儼然沒機會涉案。


    至於周延儒欲扶持韓爌,支持信王登基,他不會因子虛烏有的事情嚴懲信王,甚至於讓信王迎娶土默特部郡主。


    忙完瑣事,親軍回京,朱由校開始讓後勤部調集糧草,派遣轉運使運送去成都,重慶,武昌,貴陽。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去年,他便決定六月讓孫傳庭領重兵前往西南平叛,朝廷在做準備,總督雲、貴、川、湖、廣西軍務兼貴州巡撫的朱燮元收到朝廷的消息亦在準備。


    為保證孫傳庭順利調兵,他派遣錦衣衛臨時宣召三邊總督練國事,延綏鎮總兵來斯行,及潼關練兵的孫傳庭回京,商量經略西南,平息奢安之亂。


    至於北方戰事,他既知曆史大事件,焉能沒有準備。


    然而,朝廷百官獲悉他計劃從陝西調集重兵殺向西南,擔心冒然調走二十個衛的兵勇造成西北邊防空虛,會給瓦剌,乃至套寇造成興風作浪的機會。


    朱由校力排眾議,堅持從陝西調兵,越早平叛奢安之亂好處毋庸置疑,至於調走陝西兵勇僅是他遷徙百姓的手段之一。


    若瓦剌或套寇敢派兵襲擊西北邊防,他會讓對方付出十倍百倍的代價。


    乾清宮百官齊聚。


    臨時快馬加鞭趕回來的練國事,來斯行,孫傳庭均出現議政。


    兵部尚書朱童蒙表態,謹慎的說:“陛下,大明東北,西南都在打仗,東南爆發南贛起義,若西北邊防遭遇襲擊,大明將遍地狼煙,臣對從西北調兵去西南保持謹慎態度。”


    聞言,朱由校龍顏含笑,望向三邊總督練國事說:“練卿,你負責西北軍務,說說目前陝西境內駐守多少精兵?”


    練國事出列,恭敬說:“稟陛下,除陝西都司下設二十八衛,十六個千戶所,三個儀衛司、三個群牧所。陝西行都司下設十二衛、三個千戶所,約有兵力二十五萬。


    以前衛所兵實際數字和賬麵遠遠不符合,兵勇戰力渙散,難堪大任,經過大半年時間整頓,各衛所兵逐漸恢複戰力。


    另外,延綏鎮駐軍約四萬五千人,固原鎮六萬人,寧夏鎮駐軍兵力約兩萬五千人,甘肅鎮約駐軍兵力四萬人。合計約十五萬人,乃朝廷在西北的精銳。


    另外,肅王,孫傳庭練兵,約招募十五萬兵馬。目前,單單陝西駐軍合計五十萬。”


    五十萬?


    朝廷百官瞠目結舌。


    永樂年間,甘肅,延綏,寧夏三鎮駐兵二十萬,皆因朝廷控製關西七衛,現今,皇帝竟然不知不覺間在西北弄出這麽多軍隊。


    這時,戶部尚書蘇茂相望向練國事詢問:“練總督,陝西都司,行都司的衛所兵,戰力幾何,能否一戰?”


    雖說邊軍,京營,衛所兵是朝廷重要的軍事力量,但單單陝西駐紮五十萬兵勇,這讓他有點難以接受。


    練國事斬釘截鐵說:“邊軍乃朝廷在西北的精銳,以前或許存在諸多問題,然而,朝廷按時發放軍餉,軍械,鎧甲,軍裝,經過半年的日常操練,軍中大比武,邊軍戰力大幅提升。


    衛所兵戰力不及邊軍,然而,各地恢複衛所以來,衛所兵亦日常操練,戰力自然不弱。


    臨時前往西南平叛,不說錯錯有餘,亦絕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草包,這點蘇尚書大可放心。”


    蘇茂相還想詢問什麽,朱由校出言打斷對方話語,徐徐說:“朕在西北屯兵,練兵,並非朕窮兵黷武,欲將大明推向滅國邊緣。


    實乃陝西各地出現大問題,諸卿都瞧瞧陝西官吏數月來陸續送回京城的奏折。”


    旋即,劉若愚抱著厚厚一摞奏折,將陝西各州各府奏折轉給朝堂官吏,百官輪番閱覽,漸漸的,百官麵色越來越凝重。


    這些奏折內容時間跨度超過兩個月,從二月起,陝西各府,各州官吏,每隔五日向朝廷送上一份奏折,奏折內容重點描述陝西天氣。


    起初,百官不以為然,以為皇帝徒增煩惱,直到百官瞧見陝西巡撫張曉,布政使徐大化近期送上來的奏折內容。


    全陝大旱!


    全陝大旱?


    簡簡單單四字,直接讓百官內心狂跳。


    前年。


    去年。


    陝北大旱,王二起義。


    今年,全陝大旱。


    災情嚴重,後果...後果。


    即使陝西巡撫張曉在奏折內說,幸虧皇帝未雨綢繆,安排霍維華在陝西各地興修水利,在各處打井取水,勉強能灌溉部分良田,保住部分夏糧收成,但陝西糧食減產,部分地區欠收,已成為既定事實。


    嘶嘶嘶.....


    百官瞧著書信內容,紛紛忍不住長長吸口氣。


    陝西乃朝廷稅賦大省,僅次於南北直隸,山西,山東,今遭遇嚴重旱災,即使朝廷選擇免稅三年,百姓怕是也沒有餘糧。


    此時,頭腦靈活的官吏隱隱明白皇帝為何派遣官吏在陝西乃至全國各地興建糧倉,為何在陝西大舉募兵,屯田,這是提前有所預料。


    這時,朱由校敲了敲龍案,語氣凝重說:“西北素來民風彪悍,秦漢以來,曆朝曆代陝西皆出精兵,適逢大旱,糧食減產,單憑朝廷運糧救濟必然負擔不起,百姓食不果腹,其後果自然是起義。


    屆時,無需瓦剌套寇出擊,起義軍足以讓西北亂成一鍋粥。


    所以,募兵,練兵,將陝西大量青壯招募軍中,借助戰爭的機會遷徙出陝西,既能強化朝廷軍事實力,人口減少,人地矛盾緩和,亦能為百姓某條生路。”


    聞言,百官恍然大悟,難怪半年多來,皇帝持續在陝西募兵,不惜數量高達五十萬,更鐵腕整頓陝西各鎮邊軍,各衛所兵。


    這還不算京營,武衛軍的陝西精兵。


    念及於此,蘇茂相微微仰起頭,狐疑的詢問:“陛下,您鼓勵從福建向台灣遷徙百姓,難道福建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佰夫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佰夫長並收藏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