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極殿,靜可羅雀。


    謝學龍好心辦壞事,引起皇帝震怒,事情越發複雜。


    孔胤植驚慌失措爬到殿中央,戰戰兢兢說:“陛下,冤枉,臣冤枉,臣和家族斷不敢萌生異心,更不敢做無冕之王。”


    此時,他悔不當初。


    皇帝在朝廷大刀闊斧改革,依自己施政理念治國,更改科舉內容即不拘一格為朝廷選拔人才。


    此舉,儒生利益受損,孔氏作為衍聖公,首當其衝成為皇帝打擊對象。


    本來他安分守己,作壁上觀,即使皇帝打擊儒學,孔氏依然能保持榮華富貴,在學子保持極高影響力。


    偏偏他好死不死赴京,鼓動學子集會遊行對抗皇帝,這觸碰到皇帝的逆鱗。


    恰好皇帝打擊兼並,打擊犯罪,肅清冤假錯案,孔氏全撞上了。


    謝學龍等官吏出於好心勸說皇帝,反而讓皇帝瞧出孔氏儒學在朝廷的影響力。


    吾命休矣。


    吾命休矣。


    孔胤植麵如死灰,惶惶不安。


    觀之,劉一燝跪地辯解說:“陛下,臣絕無二心,實乃嚴懲衍聖公家族影響力太大,牽一發而動全身,保不齊造成京城學子對抗。”


    王象晉亦出聲說:“陛下,自古來,耕讀傳家,讀的便是四書五經,孔胤植身為儒家代表,身份過於特殊,望陛下三思。”


    好好好...


    這時候了,還有朝廷重臣為孔胤植辯解。


    朱由校越聽越不爽,他都懷疑孔胤植是被人請回京城的。萌生將劉一燝,王象晉,謝學龍等攆出朝廷的衝動。


    思索片刻,他沒有選擇意氣用事,打破朝廷現有的格局,目光直勾勾的盯著百官:“都起來說話,內閣,說說自己的態度。”


    聞言,李國普執笏出列,恭恭敬敬說:“陛下,完善律令,強化法治乃朝廷吏治,治吏的重要措施,臣建議堅持依大明律判罰,懲處涉案之人,望陛下三思而行後行,莫要牽連孔氏無辜的人。”


    張夢鯨補充說:“陛下,朝廷諸事需依法治理,維護法令公平,公正,衍聖公家族特殊,常言道刑不上大夫,望陛下網開一麵,隻誅首犯。”


    好個刑不上大夫。


    朱由校麵容如平湖之水,讓百官難以捉摸他的態度,當前,涉及儒家,孔家,他對朝廷百官非常不滿。


    不過,他亦清楚改變百官固有的觀念,決不能一蹴而就,否則,君臣離心離德,更影響天下學子,屆時,即使手握兵權,諸事亦難以推行。


    何況,孔氏的地位是宋元明三朝逐步提高的,在天下人心裏地位崇高。


    既然要廢,唯有循序漸進。


    他目光轉向田爾耕,厲聲吩咐:“田爾耕,此事你親自督查,孔氏霸占的良田,該退還的退還,該補償的補償,涉罪之人,通通下獄,審訊結束問斬,不得傷害無辜的孔氏族人。”


    “另外,今後衍聖公恢複八品官銜,取消各種特權,廢除孔胤植衍聖公稱號,孔氏另選賢能,孔氏族人未通過科舉不得入朝為官。”


    “今日朝會結束,依照往常慣例刊印朝廷政務,向百姓報道清楚孔氏的罪行,今後依法治國乃大明基本國策之一。”


    田爾耕得令,恭恭敬敬領命。


    孔胤植麵如死灰,衍聖公降級,取消孔氏特權,取消他衍聖公稱號,此乃宋仁宗以來,孔氏遭遇最大的打擊。


    皇帝安排田爾耕親自督辦,田爾耕保不齊挾私報複。


    奈何礙於皇帝一句無冕之王,孔家的確涉罪,孔胤植不敢辯駁。


    朝廷百官亦震驚萬分,衍聖公降級,取消孔氏特權也就罷了,皇帝竟然直接道出依法治國乃大明基本國策。


    君不見,爆秦二世而亡嗎?


    若任由皇帝實施依法治國,儒家,儒學的生存空間勢必被擠兌。


    這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嗎?


    見狀,劉宗周執笏出列欲爭辯:“陛下,孔家...”


    劉道周話未落音,朱由校粗暴的打斷他的說:“劉宗周,學子赴京科考,本為博取前途,在京城相安無事,是你慫恿學子集會遊行,崔呈秀,你來說說五城兵馬司控訴。”


    崔呈秀快步出列,從懷裏掏出份折子,恭敬匯報說:“陛下,這半年京城治安良好,從商風氣高漲,然而,孔大人,周大人,劉大人等率領學子集會遊行,在京城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京城內諸多商賈聯名上書,學子集會遊行影響京城攤販,導致京城最熱鬧的街道,大量商鋪受到損失,甚至有心懷不軌之人加入,故意打砸搶,破壞京城治安。”


    這時,朱由校目光迅速轉向劉宗周詢問:“劉宗周,學子的利益是利益,商賈的利益不是利益嗎,朝廷大力重商主義,鼓勵商業發展,現在你來說說,商販的損失誰來負責?”


    聞言,劉宗周麵紅耳赤,欲加之罪,欲加之罪,他領學子維護自身利益有何錯,憤憤不平說:“陛下,今天下非無才之患,而無本心之患,因此,治心是解救時艱的根本。


    學子身為朝廷未來,更改治心,心即是理。


    臣率領學子遊行,是希望學子明聖學以端治本、躬聖學以建治要,崇聖學以需治化,望陛下廢除科舉內容,重新八股取士選才。”


    聞言,朱由校神色越發不悅,你誰啊,說廢除廢除科舉內容,重新八股取士選才,百官數月努力就讓你一句話否定了。


    這種食古不化的人,放在朝廷簡直是浪費俸祿,駁斥:“劉宗周,朕知你治學嚴謹,刻苦研究心學。


    可惜,心學錯的離譜。


    你希望通過道德層麵的探索,達到誠意而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然而,實踐才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是認識的最終目的。


    方向錯了,不管你如何努力,一切全部都是徒勞,會把人的實踐活動引向歧途。


    明初以來,為何兵勇戰力越來越弱,無非是朝廷拖欠軍餉越來越重,你選擇以德治國,指望人人成聖,夢裏什麽都有,可惜,現實中朝廷還要為兵勇發軍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佰夫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佰夫長並收藏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