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利益分配
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 作者:佰夫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層層克扣。
中飽私囊。
誰敢啊?
張曉,徐大化苦笑。
官吏盤剝朝廷賑災糧,賑濟款,以前上行下效廣泛存在。
皇帝孤軍奮戰,大刀闊斧改革時,部分官吏認為皇帝柔弱,故而,辦事心存僥幸,拖泥帶水,各種聖旨未得到嚴格執行。
本來以曆史軌跡官吏對皇命陽奉陰違,皇帝或是提拔宦官,或是重用外戚,靠一批官吏對付另外一批官吏,維持皇帝地位和權威。
皇帝對貪官汙吏抄家時,太醫總有辦法讓皇帝離譜的駕崩。
然而,武衛軍在永平府伏擊建奴五百鏢人,山西三鎮邊軍草原全殲察哈爾部,從部署到調兵,連同具體戰術多出自皇帝之手。
草原大捷,皇帝一躍成為馬上天子,聲望達到前所未有地步。
近月餘來,內閣擴權,各部淪為辦事機構,監察機構獨立。
稅務總局,反貪總局,審計總局,都察院,大理寺,軍法處,上監督朝堂內閣各部官吏,下監督各省巡撫,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等地方官。
刑部尚書,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右都禦史和宗人府宗正又近乎終身任職。
許是皇帝出京前默許,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群官吏率先敲打皇帝曾祖母武清侯家族,以侵占百姓良田為由,收回武清侯七成莊園田產和半數以上家資,武清侯李國瑞被下獄。
其後,他們聯合內閣,收拾與高淮、陳增,陳奉,馬堂為首的萬曆朝礦監家族,不光高淮為首大礦監家族被查,稅監趙祿、王泰、張憲、邢相等涉案礦監家族亦陸續被查,依然是收回七成莊園田產和半數以上家資。
最後,以前雷打不動,舉報內容不痛不癢的密折,短時間內好似雨後春筍爆發,朝廷形成以地方官吏通過密折製度下克上,各科給事中與都察院禦史爭相彈劾,內閣受理後錦衣衛出動抓人,三局審核,三司審案一條龍。
為官風評奇差,抓。
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抓。
拔出蘿卜帶出泥,單單他們收到的消息,皇帝巡視各地月餘間,約百餘名官吏被抓,既有布政使,都指揮使,巡察使,亦有地方知州,知府,知縣,而他們不知道的下獄官吏必然更多。
以前皇帝單打獨鬥,雙拳難敵四手,現在皇帝身邊聚攏一批親信,彼此同仇敵愾,亂拳打死老師傅。
朝廷吏治如火如荼,誰敢中飽私囊,無疑是取死之道。
囑咐完,朱由校瞥了眼張曉,徐大化輕描淡寫說:“朝廷財政困難,單憑整飭貪官汙吏難以為繼,有官吏向朕建議減少地方存留銀,增加朝廷起運銀,將兩者比例從五比五改為二比八,諸卿以為如何?”
啊?
張曉,徐大化,練國事,霍維華齊齊望向朱由校。
那個官吏向皇帝建言,冒然改變分配比例,這分明是計劃將皇帝架上火爐烤,讓皇帝和地方官吏處於兩難之地。
何況,這不光涉及分配問題,還涉及朝廷和地方的方方麵麵。
朝廷戶部太倉庫,工部節慎庫,太仆寺,光祿寺,太倉糧庫,南京糧庫,皇帝內庫的金花銀,全有戶部的職責。
地方五成存留銀,好些的省份花銷大頭又是贍養宗室。
不過,廢除存留銀,將賦稅全運回京城,對朝廷財政的好處亦顯而易見。至少朝廷財政充裕,遇到災年,戰事,亦能拆東牆補西牆,總好過於捉襟見肘。
然而,這其中難度絕非一份聖旨能改變。
起運銀,存留銀,大明立國,即開始實施,延續兩百年,其中全是利益糾葛,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
張曉沉默片刻,猶猶豫豫說:“陛下,臣支持改變稅收分配比例,然而,其中困難重重,存在各種博弈,臣以為時機並不成熟。”
練國事亦出聲說:“改變稅收分配比例,地方財政越發捉襟見肘,讓地方官吏做事瞻前顧後。”
徐大化亦微微頷首,補充說:“陛下,改變收稅分配比例,牽一發而動全身,臣建議,遼東局勢穩定後,再設法改變分配比例,屆時或許更順利。”
果然。
全都拒絕。
朱由校麵不改色,徐大化的言外之意沒錯,他目前威望還是太低,若能快速改善遼東現狀,威望更上層樓。
這期間,在各省安插親信,事情必然成功。
朱由校朗笑說:“目前朝廷財政充裕,朕順口問問。”
改變稅收分配比例受阻,朱由校並沒有灰心喪氣,此事的確影響太大,不過,他還有其他策略。
是日。
君臣促膝長談許久,隨後朱由校親自視察關中各處水利,確定諸事有條不紊進行,他決定啟程返京。
路過潼關時,他親自去見孫傳庭,視察對方訓練的新軍,告知孫傳庭新軍或許前往西南平叛。
重新啟程,他本計劃路經河南,迅速搞定福王,怎奈身邊帶著韓王,慶王,若快速撤掉福王的封地,搞不好真的引起藩王起義。
思來想去,他派遣田爾耕率領錦衣衛奔赴河南,以新年君臣同樂,宗親共敘天倫為由,邀請福王,唐王,趙王,鄭王,潞王,崇王進京。
安排完諸事,朱由校內心糾結僅剩糧食。
明年起,災情這魔王突破封印,開始肆虐各方,災區除覆蓋天啟七年旱區的大部分外,還將擴大到陝西鳳翔府、鞏昌府、延安府、榆林衛、山西太原府、大同府、北直隸真定府、河間府、保定府與宣府鎮。
糧食。
各省積極自救,朝廷賑災,推廣高產作物外,他計劃海外購糧,不光向暹羅,緬甸,越南買糧,他把主意打到英國,葡萄牙,西班牙商人身上,特別侵占印度,建立東印度公司的英國商人。
若能打通英國人這條商路,可以將海外貿易的賺錢花出去購買糧食,興許能夠緩解以後各省災情,至於其他,非他該考慮的問題。
另外,攻占台灣,遷徙東南百姓登島需提上日程。
若非水師戰力太弱,他會安排鄭芝龍率災民出海謀生,奪台灣,占菲律賓,席卷馬來,開辟更多海外貿易和疆域。
中飽私囊。
誰敢啊?
張曉,徐大化苦笑。
官吏盤剝朝廷賑災糧,賑濟款,以前上行下效廣泛存在。
皇帝孤軍奮戰,大刀闊斧改革時,部分官吏認為皇帝柔弱,故而,辦事心存僥幸,拖泥帶水,各種聖旨未得到嚴格執行。
本來以曆史軌跡官吏對皇命陽奉陰違,皇帝或是提拔宦官,或是重用外戚,靠一批官吏對付另外一批官吏,維持皇帝地位和權威。
皇帝對貪官汙吏抄家時,太醫總有辦法讓皇帝離譜的駕崩。
然而,武衛軍在永平府伏擊建奴五百鏢人,山西三鎮邊軍草原全殲察哈爾部,從部署到調兵,連同具體戰術多出自皇帝之手。
草原大捷,皇帝一躍成為馬上天子,聲望達到前所未有地步。
近月餘來,內閣擴權,各部淪為辦事機構,監察機構獨立。
稅務總局,反貪總局,審計總局,都察院,大理寺,軍法處,上監督朝堂內閣各部官吏,下監督各省巡撫,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等地方官。
刑部尚書,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右都禦史和宗人府宗正又近乎終身任職。
許是皇帝出京前默許,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群官吏率先敲打皇帝曾祖母武清侯家族,以侵占百姓良田為由,收回武清侯七成莊園田產和半數以上家資,武清侯李國瑞被下獄。
其後,他們聯合內閣,收拾與高淮、陳增,陳奉,馬堂為首的萬曆朝礦監家族,不光高淮為首大礦監家族被查,稅監趙祿、王泰、張憲、邢相等涉案礦監家族亦陸續被查,依然是收回七成莊園田產和半數以上家資。
最後,以前雷打不動,舉報內容不痛不癢的密折,短時間內好似雨後春筍爆發,朝廷形成以地方官吏通過密折製度下克上,各科給事中與都察院禦史爭相彈劾,內閣受理後錦衣衛出動抓人,三局審核,三司審案一條龍。
為官風評奇差,抓。
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抓。
拔出蘿卜帶出泥,單單他們收到的消息,皇帝巡視各地月餘間,約百餘名官吏被抓,既有布政使,都指揮使,巡察使,亦有地方知州,知府,知縣,而他們不知道的下獄官吏必然更多。
以前皇帝單打獨鬥,雙拳難敵四手,現在皇帝身邊聚攏一批親信,彼此同仇敵愾,亂拳打死老師傅。
朝廷吏治如火如荼,誰敢中飽私囊,無疑是取死之道。
囑咐完,朱由校瞥了眼張曉,徐大化輕描淡寫說:“朝廷財政困難,單憑整飭貪官汙吏難以為繼,有官吏向朕建議減少地方存留銀,增加朝廷起運銀,將兩者比例從五比五改為二比八,諸卿以為如何?”
啊?
張曉,徐大化,練國事,霍維華齊齊望向朱由校。
那個官吏向皇帝建言,冒然改變分配比例,這分明是計劃將皇帝架上火爐烤,讓皇帝和地方官吏處於兩難之地。
何況,這不光涉及分配問題,還涉及朝廷和地方的方方麵麵。
朝廷戶部太倉庫,工部節慎庫,太仆寺,光祿寺,太倉糧庫,南京糧庫,皇帝內庫的金花銀,全有戶部的職責。
地方五成存留銀,好些的省份花銷大頭又是贍養宗室。
不過,廢除存留銀,將賦稅全運回京城,對朝廷財政的好處亦顯而易見。至少朝廷財政充裕,遇到災年,戰事,亦能拆東牆補西牆,總好過於捉襟見肘。
然而,這其中難度絕非一份聖旨能改變。
起運銀,存留銀,大明立國,即開始實施,延續兩百年,其中全是利益糾葛,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
張曉沉默片刻,猶猶豫豫說:“陛下,臣支持改變稅收分配比例,然而,其中困難重重,存在各種博弈,臣以為時機並不成熟。”
練國事亦出聲說:“改變稅收分配比例,地方財政越發捉襟見肘,讓地方官吏做事瞻前顧後。”
徐大化亦微微頷首,補充說:“陛下,改變收稅分配比例,牽一發而動全身,臣建議,遼東局勢穩定後,再設法改變分配比例,屆時或許更順利。”
果然。
全都拒絕。
朱由校麵不改色,徐大化的言外之意沒錯,他目前威望還是太低,若能快速改善遼東現狀,威望更上層樓。
這期間,在各省安插親信,事情必然成功。
朱由校朗笑說:“目前朝廷財政充裕,朕順口問問。”
改變稅收分配比例受阻,朱由校並沒有灰心喪氣,此事的確影響太大,不過,他還有其他策略。
是日。
君臣促膝長談許久,隨後朱由校親自視察關中各處水利,確定諸事有條不紊進行,他決定啟程返京。
路過潼關時,他親自去見孫傳庭,視察對方訓練的新軍,告知孫傳庭新軍或許前往西南平叛。
重新啟程,他本計劃路經河南,迅速搞定福王,怎奈身邊帶著韓王,慶王,若快速撤掉福王的封地,搞不好真的引起藩王起義。
思來想去,他派遣田爾耕率領錦衣衛奔赴河南,以新年君臣同樂,宗親共敘天倫為由,邀請福王,唐王,趙王,鄭王,潞王,崇王進京。
安排完諸事,朱由校內心糾結僅剩糧食。
明年起,災情這魔王突破封印,開始肆虐各方,災區除覆蓋天啟七年旱區的大部分外,還將擴大到陝西鳳翔府、鞏昌府、延安府、榆林衛、山西太原府、大同府、北直隸真定府、河間府、保定府與宣府鎮。
糧食。
各省積極自救,朝廷賑災,推廣高產作物外,他計劃海外購糧,不光向暹羅,緬甸,越南買糧,他把主意打到英國,葡萄牙,西班牙商人身上,特別侵占印度,建立東印度公司的英國商人。
若能打通英國人這條商路,可以將海外貿易的賺錢花出去購買糧食,興許能夠緩解以後各省災情,至於其他,非他該考慮的問題。
另外,攻占台灣,遷徙東南百姓登島需提上日程。
若非水師戰力太弱,他會安排鄭芝龍率災民出海謀生,奪台灣,占菲律賓,席卷馬來,開辟更多海外貿易和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