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左右逢源
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 作者:佰夫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部落需要獨立性。
絕不能完全受製於明廷。
卜失兔,布顏阿海齊刷刷點頭。
朱由校不疾不徐說:“諸位,各部汗王地位與朕平等,但盟旗執政官不行,他們既是諸位的下屬,亦是大明的臣子,大明占領的盟旗歸朝廷管理。
各部管理的盟旗,諸位在盟旗內行使地方自治,前提是諸位維護大明和各部領土完整和統一,保障雙方核心利益和軍事安全。若大明出賣各部落,諸位率領部落脫離,若諸位損害大明利益,大明將派軍征討,誅殺賊首。”
自治性?
聞言,汗阿海發現束不的神色喜悅,他焦急的向朱由校道:“陛下策略大善,請陛下給我等安排獨立空閑議事,望陛下允許。”
有戲。
朱由校欣然點頭,朗聲說:“尤世祿,帶幾名汗王去旁邊軍帳,清空附近守衛,讓諸位汗王獨自商議。”
尤世祿領命,領著卜失兔,汗阿海等離去。
等到帥帳內僅剩明軍將領,官吏,賀人龍抱拳道:“陛下,喀喇沁本部精銳損失殆盡,土默特本部精銳損失五成,鄂爾多斯部,朵顏部不足為慮,何須跟他們和顏悅色,他們不服,末將願為陛下打服他們。”
見狀,田見秀道:“陛下,武安侯言之有理,草原巨變,蒙古各部實力此消彼長,喀喇沁部傷筋動骨,土默特部損兵折將不少,鄂爾多斯部乃套寇,今武衛軍,邊軍士氣高漲,求戰心切,殲滅各部如探囊取物。”
朱由校笑意濃濃,淡淡說:“人龍,見秀驍勇,善戰,乃黎民之福,社稷之福,然則,非所有事情都靠武力解決。楊卿,李卿,諸卿,洪卿,你們怎麽看?”
楊肇基喜歡皇帝虛心納諫的態度,徐徐道:“陛下,朝廷和蒙古各部結盟擊潰察哈爾部,名義成為草原各部共主,若毫無理由突然派兵征討各部,無疑損害朝廷剛剛在草原各部樹立的聲望,此乃下下策。”
李長庚不疾不徐說:“陛下,現在左右翼蒙古沒有強大的部落,更該籠絡卜失兔等人,再者皇太極派兵西征蒙古,朝廷更要拉攏蒙古各部,而陛下提出的盟旗製度,進一步分散各部汗王權力,何況朝廷設蒙古衙門,監督盟旗執政官,臣以為盟旗製度是治理蒙古各部的上上策。”
朱大典微微點頭,鄭重說:“陛下,最近臣反複閱讀陛下刊印的蒙古各部勢力分布,發現各部間存在恩怨情仇,盟旗製度,編織佐領,安置屬民,分給牧地,劃定旗界,減輕各部衝突,強化朝廷在草原的影響力。時機成熟,率領蒙古各部征討遼河套的蒙古,給建奴壓力。”
皇帝有句話,幾名都督,總督記得清楚,即各部管理的盟旗,諸位在盟旗內行使地方自治,前提是諸位維護大明和各部領土完整和統一,保障雙方核心利益和軍事安全。
這句話表明給於各部自治性,給於各位汗王治理權,然而,卻是將蒙古各部拉攏到大明體係內,確切說,皇帝欲靠軍威和盟旗製度,一舉將蒙古各部變成大明疆域。
隨著大明國力日漸強大,彼此經濟聯係日漸緊密,左右翼蒙古遲早納入大明版圖,皇帝深謀遠慮啊。
楊肇基見朱由校沒有言語,楊肇基出聲說:“陛下,您等會賞賜和檢閱三軍,臣這就去安排。”
隔壁帳篷。
卜失兔,汗阿海,布顏阿海,鄂爾多斯部可汗薩岡徹辰齊刷刷望向束不的。
束不的,騎牆派集大成者啊,誰強支持誰,為朵顏部利益,損害喀喇沁部利益,乃至蒙古各部利益,致使各部不得不考慮明廷的建議。
汗阿海急於維護喀喇沁部利益,望向卜失兔,布顏阿海,薩岡徹辰,束不的,開門見山說:“明廷計劃在各部推行盟旗製度,表麵利於各部穩定,重塑各部權力劃分,但明廷皇帝分明計劃將蒙古各部納入大明版圖內。
何況推行盟旗製,進而細化各部落,各部落間劃分越詳細,彼此矛盾越多,更容易離心離德,關鍵明廷興許派官駐進各盟,各旗,監督蒙古各部,狼子野心,不得不防。”
聞言,薩岡徹辰語氣沉重說:“歸化城之戰前,各部對於明廷雖然處於弱勢,仍有實力和明軍叫板,不時派兵襲擊明廷邊境。歸化城之戰後,喀喇沁部死傷慘重,土默特部不複當年,鄂爾多斯部實力每況愈下,縱然明廷產生把持各部的野心,我等亦難以阻擋。
不過,若能換取穩定的互市和歲賜,亦非百害而無一利。”
鄂爾多斯部勢單力薄,以前借著與俺答汗的關係,才搭車加入的封貢體係。
明廷素來重視土默特部,輕視鄂爾多斯部,萬曆朝,為改變現狀莊禿賴台吉數次領兵侵犯陝西邊境,希望換取互市和歲賜,怎奈陝西三邊軍事上處於強勢地位,莊禿賴台吉勝少敗多,數被明朝革除市賞。
寧夏之役,莊禿賴台吉與鄂爾多斯部濟農博碩克圖率兵入援寧夏副總兵哱拜反明,又遭明廷擊敗,後主動請求和明廷恢複通貢互市。
今明廷邊軍越發驍勇,鄂爾多斯部漸弱,失去察哈爾部,草原勢力分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若能從明廷換取穩定的歲賜和穩定互市,對於鄂爾多斯部休養生息至關重要。
這時,布顏阿海爆出個驚世駭俗的建議:“明廷強勢,能否派人秘密聯絡皇太極,和建奴搞好關係,屆時,喀喇沁部在兩方之間獲利。”
此言出,卜失兔,汗阿海,薩岡徹辰沉默了。
左右逢源?
這話可不興公開說,沒見束不的這騎牆派在旁邊虎視眈眈嗎?
即使僥幸兩麵通吃,依照朱由校的強勢態度,泄密之日,必是明廷雄兵出擊之時,這是在作死邊緣反複橫跳啊。
何況,君不見內喀爾喀部,科爾沁部,察哈爾部都遭遇建奴打擊,這才被迫臣服於建奴,在兩方之間獲利不是說說那麽簡單,除非建奴騎兵擊潰明軍。
可惜,近兩年建奴在遼東受挫,尚未在取得什麽突破性戰果。
明廷,建奴爭鋒,尚未分出勝負呢。
絕不能完全受製於明廷。
卜失兔,布顏阿海齊刷刷點頭。
朱由校不疾不徐說:“諸位,各部汗王地位與朕平等,但盟旗執政官不行,他們既是諸位的下屬,亦是大明的臣子,大明占領的盟旗歸朝廷管理。
各部管理的盟旗,諸位在盟旗內行使地方自治,前提是諸位維護大明和各部領土完整和統一,保障雙方核心利益和軍事安全。若大明出賣各部落,諸位率領部落脫離,若諸位損害大明利益,大明將派軍征討,誅殺賊首。”
自治性?
聞言,汗阿海發現束不的神色喜悅,他焦急的向朱由校道:“陛下策略大善,請陛下給我等安排獨立空閑議事,望陛下允許。”
有戲。
朱由校欣然點頭,朗聲說:“尤世祿,帶幾名汗王去旁邊軍帳,清空附近守衛,讓諸位汗王獨自商議。”
尤世祿領命,領著卜失兔,汗阿海等離去。
等到帥帳內僅剩明軍將領,官吏,賀人龍抱拳道:“陛下,喀喇沁本部精銳損失殆盡,土默特本部精銳損失五成,鄂爾多斯部,朵顏部不足為慮,何須跟他們和顏悅色,他們不服,末將願為陛下打服他們。”
見狀,田見秀道:“陛下,武安侯言之有理,草原巨變,蒙古各部實力此消彼長,喀喇沁部傷筋動骨,土默特部損兵折將不少,鄂爾多斯部乃套寇,今武衛軍,邊軍士氣高漲,求戰心切,殲滅各部如探囊取物。”
朱由校笑意濃濃,淡淡說:“人龍,見秀驍勇,善戰,乃黎民之福,社稷之福,然則,非所有事情都靠武力解決。楊卿,李卿,諸卿,洪卿,你們怎麽看?”
楊肇基喜歡皇帝虛心納諫的態度,徐徐道:“陛下,朝廷和蒙古各部結盟擊潰察哈爾部,名義成為草原各部共主,若毫無理由突然派兵征討各部,無疑損害朝廷剛剛在草原各部樹立的聲望,此乃下下策。”
李長庚不疾不徐說:“陛下,現在左右翼蒙古沒有強大的部落,更該籠絡卜失兔等人,再者皇太極派兵西征蒙古,朝廷更要拉攏蒙古各部,而陛下提出的盟旗製度,進一步分散各部汗王權力,何況朝廷設蒙古衙門,監督盟旗執政官,臣以為盟旗製度是治理蒙古各部的上上策。”
朱大典微微點頭,鄭重說:“陛下,最近臣反複閱讀陛下刊印的蒙古各部勢力分布,發現各部間存在恩怨情仇,盟旗製度,編織佐領,安置屬民,分給牧地,劃定旗界,減輕各部衝突,強化朝廷在草原的影響力。時機成熟,率領蒙古各部征討遼河套的蒙古,給建奴壓力。”
皇帝有句話,幾名都督,總督記得清楚,即各部管理的盟旗,諸位在盟旗內行使地方自治,前提是諸位維護大明和各部領土完整和統一,保障雙方核心利益和軍事安全。
這句話表明給於各部自治性,給於各位汗王治理權,然而,卻是將蒙古各部拉攏到大明體係內,確切說,皇帝欲靠軍威和盟旗製度,一舉將蒙古各部變成大明疆域。
隨著大明國力日漸強大,彼此經濟聯係日漸緊密,左右翼蒙古遲早納入大明版圖,皇帝深謀遠慮啊。
楊肇基見朱由校沒有言語,楊肇基出聲說:“陛下,您等會賞賜和檢閱三軍,臣這就去安排。”
隔壁帳篷。
卜失兔,汗阿海,布顏阿海,鄂爾多斯部可汗薩岡徹辰齊刷刷望向束不的。
束不的,騎牆派集大成者啊,誰強支持誰,為朵顏部利益,損害喀喇沁部利益,乃至蒙古各部利益,致使各部不得不考慮明廷的建議。
汗阿海急於維護喀喇沁部利益,望向卜失兔,布顏阿海,薩岡徹辰,束不的,開門見山說:“明廷計劃在各部推行盟旗製度,表麵利於各部穩定,重塑各部權力劃分,但明廷皇帝分明計劃將蒙古各部納入大明版圖內。
何況推行盟旗製,進而細化各部落,各部落間劃分越詳細,彼此矛盾越多,更容易離心離德,關鍵明廷興許派官駐進各盟,各旗,監督蒙古各部,狼子野心,不得不防。”
聞言,薩岡徹辰語氣沉重說:“歸化城之戰前,各部對於明廷雖然處於弱勢,仍有實力和明軍叫板,不時派兵襲擊明廷邊境。歸化城之戰後,喀喇沁部死傷慘重,土默特部不複當年,鄂爾多斯部實力每況愈下,縱然明廷產生把持各部的野心,我等亦難以阻擋。
不過,若能換取穩定的互市和歲賜,亦非百害而無一利。”
鄂爾多斯部勢單力薄,以前借著與俺答汗的關係,才搭車加入的封貢體係。
明廷素來重視土默特部,輕視鄂爾多斯部,萬曆朝,為改變現狀莊禿賴台吉數次領兵侵犯陝西邊境,希望換取互市和歲賜,怎奈陝西三邊軍事上處於強勢地位,莊禿賴台吉勝少敗多,數被明朝革除市賞。
寧夏之役,莊禿賴台吉與鄂爾多斯部濟農博碩克圖率兵入援寧夏副總兵哱拜反明,又遭明廷擊敗,後主動請求和明廷恢複通貢互市。
今明廷邊軍越發驍勇,鄂爾多斯部漸弱,失去察哈爾部,草原勢力分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若能從明廷換取穩定的歲賜和穩定互市,對於鄂爾多斯部休養生息至關重要。
這時,布顏阿海爆出個驚世駭俗的建議:“明廷強勢,能否派人秘密聯絡皇太極,和建奴搞好關係,屆時,喀喇沁部在兩方之間獲利。”
此言出,卜失兔,汗阿海,薩岡徹辰沉默了。
左右逢源?
這話可不興公開說,沒見束不的這騎牆派在旁邊虎視眈眈嗎?
即使僥幸兩麵通吃,依照朱由校的強勢態度,泄密之日,必是明廷雄兵出擊之時,這是在作死邊緣反複橫跳啊。
何況,君不見內喀爾喀部,科爾沁部,察哈爾部都遭遇建奴打擊,這才被迫臣服於建奴,在兩方之間獲利不是說說那麽簡單,除非建奴騎兵擊潰明軍。
可惜,近兩年建奴在遼東受挫,尚未在取得什麽突破性戰果。
明廷,建奴爭鋒,尚未分出勝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