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利益一致
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 作者:佰夫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戶部,財政處的官吏內心犯難。
縱使攤丁入畝擴大朝廷財政來源,怎奈增設四局無形中提高朝廷財政負擔。
戶部尚書蘇茂相執笏出列哭窮說:“陛下體恤百姓,廢班匠銀,除裏甲役,均瑤役,各項雜役,堪稱千古仁君,然則突然增添四局,非幾百名官吏,而是數以萬計,導致朝廷財政越發沉重。”
畢自嚴輕輕點頭附和:“是啊,增添四局,朝廷派遣官吏,容易造成冗官冗政,導致政令不通,職能重疊,白白損耗朝廷錢糧。”
皇帝喜歡新設機構,他已經司空見慣,然而總參,財政局,反貪局,審計局,軍法處,土地局,唯獨土地局是自上而下體係,人數眾多。
不過,也僅僅幾千人。
現在為減輕百姓徭役,轉而增設糧食局,課稅局,治安局,郵政局,每年朝廷財政何止多支出上百萬紋銀。
朱由校揚首朗笑,蘇茂相是在擔心朝廷財政嗎,或許有,但絕對不多,其主要是新設的四局傷害部分士紳利益。
以前,縣衙內朝廷官吏不多,多數胥吏為知縣花錢聘請,更下層為百姓服徭役。
現在,朝廷新設四局,形成自上而下的體係,海量舉人,商賈,退伍兵勇,將進入糧食局,課稅局,治安局,郵政局,乃至於土地局等。
這批朝廷派往地方的官員胥吏取代以前鄉賢,百官肯定不願意。
既然百官以朝廷財政負擔沉重為由,他恰好順水推舟:“兩位愛卿所言言之有理,然而,若能成功減輕百姓徭役,朝廷財政擔待點無妨。既然愛卿擔心朝廷財政,改日朕給於戶部一條生財之道,保證戶部每年穩定三五百兩紋銀收益。”
聞言,蘇茂相,畢自嚴還想說點什麽,怎奈皇帝言盡於此,都給戶部生財之道,還如何爭辯,難道道出心底的想法。
朝廷其他官吏有和蘇茂相類似的擔憂,聽到皇帝給戶部生財之道,選擇明哲保身。
這時,朱由校語氣沉重的說:“遼東,西南戰事未休,未來數載,朝廷每年耗費數百萬軍餉,既然在遼東選擇持久戰,朝廷該盡快全麵推行攤丁入畝。”
聞言,郭允厚鏗鏘有力說:“陛下,朝廷內憂外患,臣不支持同時在各省進行攤丁入畝。”
畢自嚴亦出聲說:“陛下,臣建議循序漸進,逐步施行攤丁入畝,全麵推廣,難度奇高,容易造成動亂。”
見狀,朱由校望向郭允厚,畢自嚴詢問:“愛卿,有何難處,直接說出來。”
郭允厚直言不諱說:“陛下,朝廷重新丈量土地,量地計價,攤丁入畝,縱然百官支持,但依然觸及地方鄉紳利益,難免出現頑固,保守,擰巴之人,若對方故意煽風點火,故意蒙蔽百姓,很容易引起動亂。陛下強行推動攤丁入畝,則需做好最壞的打算。”
朱由校完全讚同郭允厚的說法,清朝經過幾代君王的鋪墊,強勢如雍正帝推行攤丁入畝引起士紳跳腳,被不遺餘力抹黑百年。
他呢。
貴為陛下,繼承皇位數載,有實權,但對朝廷的掌控怕遠不如後世的雍正帝。
上來直接開大招,是需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這時,畢自嚴好言相勸說:“陛下,臣是支持量地計丁的,奈何各省情況不相同,山西貴州兩省地少而貧瘠,在兩省推行攤丁入畝,難度奇大,特別是山西,乃朝廷賦稅重鎮,冒然在山西施行怕引起動蕩,畢竟,邊境九鎮,宣府,大同,偏頭關全在山西,稍微動亂則牽扯到邊軍。”
朱由校微微點頭,這才是百官該討論的事兒。
後世康熙年間首先在廣東,四川實行攤丁入畝,雍正年間,陸續實施的省份為福建、河南、浙江、陝西、甘肅 、雲南 、江蘇 、安徽、江西、湖南、廣西、湖北等省。
隻有地少而貧瘠的貴州、山西兩省,“攤丁入畝”受到的阻力較大,開始的時間很晚,推行的速度也很慢。
光緒年間,清朝才基本完成攤丁入畝。
現在山西的情況不容忽視。 若他記得沒錯,大明賦稅來源前五,分別是南直隸,占比20.41%,排在第一。
主要稅賦來源大三樣為種地、魚鹽和絲綢。
其次為山東,稅收占比17.55%,稅收主要來源為種地和魚鹽。
其後為山西稅收占比為13.08%,稅收主要來源為以茶馬貿易為核心的邊貿。
第四是陝西稅收占比為9.34%,稅收主要來源和山西類似,以茶馬貿易為核心的邊貿。
第五是河南稅收占比為9.21%,稅收主要來源為種地。
朱由校思索片刻,依照山西的情況,是該重視山西的財政,不然,山西財政出現混亂,興許先於陝西起義。
何況,山西還有個不穩定因素,裏通外國的晉商。
朱由校權衡利弊後,出言道:“山西,貴州情況特殊,朝廷推行攤丁入畝,當由易到難,故而,年前率先在陝西,河北,山東,北直隸,廣東,福建等省份實施,諸卿有何異議?”
之所以率先在六省推行攤丁入畝,即朝廷大刀闊斧整飭北方四省,恰好順水推舟,同時,他和南方海商相談甚歡,兩地又長期以丁田為基準,有相對的基礎,全麵推廣起來阻力小,更容易。
聞言,王徵,郭允厚,李從心率先作揖表示支持,蘇茂相,徐光啟,蘇茂相不甘落後,畢自嚴,王象晉則稍作猶豫,見同僚相繼表態支持,自知難以抗衡無奈表態支持。
朱由校見達到目的,非常的滿意,詢問說:“諸卿態度,是否代表百官態度,是否代表各省士紳態度?”
聞言,幾名官吏都清楚皇帝意思,他們是官吏代表,既然君臣談判達成目標,需要他們做保證,盡量減少改革中的阻力。
百官嚴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少頃,王象晉道出百官底線說:“陛下,臣等支持攤丁入畝,亦能代表百官,各省士紳,然臣等不支持在財政處下設商務軍,任命商賈為官。”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觸及到自身核心利益時,蘇茂相,郭允厚,畢自嚴等態度出奇的一致。
縱使攤丁入畝擴大朝廷財政來源,怎奈增設四局無形中提高朝廷財政負擔。
戶部尚書蘇茂相執笏出列哭窮說:“陛下體恤百姓,廢班匠銀,除裏甲役,均瑤役,各項雜役,堪稱千古仁君,然則突然增添四局,非幾百名官吏,而是數以萬計,導致朝廷財政越發沉重。”
畢自嚴輕輕點頭附和:“是啊,增添四局,朝廷派遣官吏,容易造成冗官冗政,導致政令不通,職能重疊,白白損耗朝廷錢糧。”
皇帝喜歡新設機構,他已經司空見慣,然而總參,財政局,反貪局,審計局,軍法處,土地局,唯獨土地局是自上而下體係,人數眾多。
不過,也僅僅幾千人。
現在為減輕百姓徭役,轉而增設糧食局,課稅局,治安局,郵政局,每年朝廷財政何止多支出上百萬紋銀。
朱由校揚首朗笑,蘇茂相是在擔心朝廷財政嗎,或許有,但絕對不多,其主要是新設的四局傷害部分士紳利益。
以前,縣衙內朝廷官吏不多,多數胥吏為知縣花錢聘請,更下層為百姓服徭役。
現在,朝廷新設四局,形成自上而下的體係,海量舉人,商賈,退伍兵勇,將進入糧食局,課稅局,治安局,郵政局,乃至於土地局等。
這批朝廷派往地方的官員胥吏取代以前鄉賢,百官肯定不願意。
既然百官以朝廷財政負擔沉重為由,他恰好順水推舟:“兩位愛卿所言言之有理,然而,若能成功減輕百姓徭役,朝廷財政擔待點無妨。既然愛卿擔心朝廷財政,改日朕給於戶部一條生財之道,保證戶部每年穩定三五百兩紋銀收益。”
聞言,蘇茂相,畢自嚴還想說點什麽,怎奈皇帝言盡於此,都給戶部生財之道,還如何爭辯,難道道出心底的想法。
朝廷其他官吏有和蘇茂相類似的擔憂,聽到皇帝給戶部生財之道,選擇明哲保身。
這時,朱由校語氣沉重的說:“遼東,西南戰事未休,未來數載,朝廷每年耗費數百萬軍餉,既然在遼東選擇持久戰,朝廷該盡快全麵推行攤丁入畝。”
聞言,郭允厚鏗鏘有力說:“陛下,朝廷內憂外患,臣不支持同時在各省進行攤丁入畝。”
畢自嚴亦出聲說:“陛下,臣建議循序漸進,逐步施行攤丁入畝,全麵推廣,難度奇高,容易造成動亂。”
見狀,朱由校望向郭允厚,畢自嚴詢問:“愛卿,有何難處,直接說出來。”
郭允厚直言不諱說:“陛下,朝廷重新丈量土地,量地計價,攤丁入畝,縱然百官支持,但依然觸及地方鄉紳利益,難免出現頑固,保守,擰巴之人,若對方故意煽風點火,故意蒙蔽百姓,很容易引起動亂。陛下強行推動攤丁入畝,則需做好最壞的打算。”
朱由校完全讚同郭允厚的說法,清朝經過幾代君王的鋪墊,強勢如雍正帝推行攤丁入畝引起士紳跳腳,被不遺餘力抹黑百年。
他呢。
貴為陛下,繼承皇位數載,有實權,但對朝廷的掌控怕遠不如後世的雍正帝。
上來直接開大招,是需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這時,畢自嚴好言相勸說:“陛下,臣是支持量地計丁的,奈何各省情況不相同,山西貴州兩省地少而貧瘠,在兩省推行攤丁入畝,難度奇大,特別是山西,乃朝廷賦稅重鎮,冒然在山西施行怕引起動蕩,畢竟,邊境九鎮,宣府,大同,偏頭關全在山西,稍微動亂則牽扯到邊軍。”
朱由校微微點頭,這才是百官該討論的事兒。
後世康熙年間首先在廣東,四川實行攤丁入畝,雍正年間,陸續實施的省份為福建、河南、浙江、陝西、甘肅 、雲南 、江蘇 、安徽、江西、湖南、廣西、湖北等省。
隻有地少而貧瘠的貴州、山西兩省,“攤丁入畝”受到的阻力較大,開始的時間很晚,推行的速度也很慢。
光緒年間,清朝才基本完成攤丁入畝。
現在山西的情況不容忽視。 若他記得沒錯,大明賦稅來源前五,分別是南直隸,占比20.41%,排在第一。
主要稅賦來源大三樣為種地、魚鹽和絲綢。
其次為山東,稅收占比17.55%,稅收主要來源為種地和魚鹽。
其後為山西稅收占比為13.08%,稅收主要來源為以茶馬貿易為核心的邊貿。
第四是陝西稅收占比為9.34%,稅收主要來源和山西類似,以茶馬貿易為核心的邊貿。
第五是河南稅收占比為9.21%,稅收主要來源為種地。
朱由校思索片刻,依照山西的情況,是該重視山西的財政,不然,山西財政出現混亂,興許先於陝西起義。
何況,山西還有個不穩定因素,裏通外國的晉商。
朱由校權衡利弊後,出言道:“山西,貴州情況特殊,朝廷推行攤丁入畝,當由易到難,故而,年前率先在陝西,河北,山東,北直隸,廣東,福建等省份實施,諸卿有何異議?”
之所以率先在六省推行攤丁入畝,即朝廷大刀闊斧整飭北方四省,恰好順水推舟,同時,他和南方海商相談甚歡,兩地又長期以丁田為基準,有相對的基礎,全麵推廣起來阻力小,更容易。
聞言,王徵,郭允厚,李從心率先作揖表示支持,蘇茂相,徐光啟,蘇茂相不甘落後,畢自嚴,王象晉則稍作猶豫,見同僚相繼表態支持,自知難以抗衡無奈表態支持。
朱由校見達到目的,非常的滿意,詢問說:“諸卿態度,是否代表百官態度,是否代表各省士紳態度?”
聞言,幾名官吏都清楚皇帝意思,他們是官吏代表,既然君臣談判達成目標,需要他們做保證,盡量減少改革中的阻力。
百官嚴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少頃,王象晉道出百官底線說:“陛下,臣等支持攤丁入畝,亦能代表百官,各省士紳,然臣等不支持在財政處下設商務軍,任命商賈為官。”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觸及到自身核心利益時,蘇茂相,郭允厚,畢自嚴等態度出奇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