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京營?


    四衛軍?


    近來,他們陸續了解京中變化。


    皇帝親自整頓京營,要求訓練新軍,儼然將其視作親軍。


    然而,他不再把京營視作穩如磐石的京師衛戍,而視為能打仗,打野戰的軍團。


    新軍練成日,要麽去西南平叛,要麽去遼東禦敵。


    皇帝竟在大明各省官吏,將領中,親自把他們挑選出來,說是鍾意他們,對他們寄予厚望不為過。


    依然梅之煥率先發聲,眾人內,他官職最高,為正四品左僉都禦史,出言道:“微臣謝陛下信任,願為陛下肝腦塗地,萬死不辭。”


    見狀,鄭崇儉擲地有聲說:“臣謝陛下厚愛,願為陛下上刀山下火海,絕不辜負陛下信任。


    見狀,王家楨,茅元儀,朱大典接連出列表態,支持朱由校的抉擇。


    左良玉,賀人龍,曹變蛟,祖大弼則沉默寡言,現場挺多朝廷大佬,討論朝廷軍務,他們有點身份,但不多,不敢冒然插話。


    朱由校見梅之煥縷縷帶頭表態,對他的表現非常滿意。


    梅之煥進士出身,卻兼有武略。


    崇禎朝巡撫甘肅,遭遇河套套寇襲邊,他親自精兵斬首七百多,活捉三名部落酋長,招降六百餘人。


    次年,己巳之變中,受詔回京保衛京師,臨出發前,套寇乘空虛進犯河西。


    梅之煥臨危不懼,沿途設伏兵,在歸路上迎擊敵人,兩戰兩捷,斬首八百四十多。


    六千裏馳援京師,盔甲銃炮賊重,兵勇無一分安家費,殺參將臨時叛亂,梅之煥領兵平叛。


    崇禎三年五月遲到抵京,先遭遇停職,後遭溫體仁報複。


    慘遭致仕,他在家鄉組織上萬鄉勇,購買鳥銃,三眼銃,甚至紅夷大炮,常率健壯勇士協助鄉裏官員剿匪,更率領鄉團抵抗數萬張獻忠部。


    重用。


    必須重用。


    梅之煥出身地方豪族,熟悉火器,朱由校思前想後決定讓梅之煥執掌五萬神機營戰兵。


    鄭崇儉善戰。


    目前,僅擔任副守備,但在朱由校眼裏是不輸於洪承疇的統帥。


    崇禎初年,坐鎮河套,北擊蒙古,多次擊敗林丹汗部。


    崇禎中期,南征張獻忠,五天內三戰三捷,致使張獻忠部元氣大傷。


    鄭崇儉南征北戰未曾一敗,後因年老體衰辭官,朝廷不許,令其返回關中,命楊嗣昌接替鄭崇儉。


    楊嗣昌早年失信於賀人龍,賀人龍對其軍令陽奉陰違,致使被困於深山的張獻忠,羅汝才部逃進四川,從此四川大亂。


    結果,鄭崇儉因曾擔任賀人龍上司,不出意外被崇禎處死。


    他非天啟,亦非崇禎,決不讓悲劇重演。


    故而,他深思熟慮後決定把五萬驍騎營交給鄭崇儉。


    朱由校目光灼灼,語重心長說:“有諸卿輔佐,我等君臣齊心,必能披荊斬棘,無往不利。”


    “即日起,鄭崇儉擔任驍騎營總兵官,統領五萬驍騎營,梅之煥任神機營總兵官,統領五萬神機營。”


    “王家楨進四衛營,擔任總兵官,朱大典從旁協助。”


    聞言,梅之煥,鄭崇儉,王家楨,朱大典倍感意外。


    京營,四衛軍,十四萬戰兵,包括十萬秦軍。


    或許梅之煥,鄭崇儉,朱大典還不清楚,王家楨擔任過榆林兵備道右參政,和陝西布政使司參政,他非常清楚西北的精兵強將桀驁不馴,馭下有方能練出所向披靡的勁旅,馭下無妨,軍餉不足,將成為動亂之源。


    眼下皇帝對他們委以重任,即使機遇也是考驗。


    四人不做猶豫,作揖謝恩:“謝陛下隆恩,臣等萬死不辭。”


    朱由校示意梅之煥幾人落平身,麵色和煦說:“諸卿皆為國之肱骨,斷不能死。”


    明末不缺善戰之人,怎奈崇禎缺乏耐心,緊要關頭亂殺人。


    梅之煥遭貶,王家楨更慘。


    天啟朝巡撫甘肅,王家楨擊敗騷擾邊地二十餘年的鬆山部,升戶部左侍郎。


    崇禎元年,遼東兵士因軍餉發生寧遠兵變,巡撫畢自肅自縊身亡。


    王家楨遭受無妄之災,被罷官削籍。


    崇禎九年,朝廷想起王家楨甘肅之功,起複為兵部左侍郎,代替盧象升討伐起義軍。


    當時流賊四出,王家楨竭力征討,崇禎帝卻頗為不滿,次年命熊文燦總理軍務,令家楨專任河南巡撫。


    同年秋,裨將李春貴等戰死,王家楨遭撤職,回鄉閑住。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陷京師,派兵據守長垣,王家楨在家自縊殉國。


    若非摸清崇禎性格,若非對朝廷失望透頂,前期賀人龍,左良玉對朝廷多忠心,後期就對朝廷多陽奉陰違。


    無怪乎毛文龍一係,祖大壽一窩接連降清。


    所以,朱由校決定自委任之日起,除給予充足的軍餉,糧食,甲胄,火器,軍馬支持,更給予諸將足夠的信任和耐心。


    何況練兵,作戰,非朝夕之事,需要長時間的磨煉磨合。


    確定領兵將領,該確定練兵作戰大綱,甲胄,武器,軍馬配備,所幸,朝廷恰好有這種人才


    朱由校目光如炬,轉向文臣武將內不起眼的茅元儀,高聲說:“茅愛卿,近來朕常讀你撰寫的武備誌,此書包羅曆代兵法理論,各種戰具、器械資料,治國平天下的方略,每每通讀受益匪淺,此書堪稱明末軍事百科全書,即日起,愛卿擔任京營武庫總指揮,愛卿去過遼東,考察過地形,了解過敵情,輔佐孫承宗有功。


    所以,新軍該怎麽練,該裝備什麽武器,卿與朱童蒙,李邦華,李春燁,鄭崇儉,梅之煥商議,朝廷能滿足統統滿足,不能滿足的設法滿足,總之,一句話,再苦不能苦兵勇,再窮不能窮軍隊。”


    “謝陛下隆恩。”


    茅元儀愕然,沒想到皇帝對自己著作評價如此之高,激動的領命後,作揖道:“陛下,臣願獻上武備誌。”


    “好。”


    朱由校點頭,斬釘截鐵說:“武備誌包羅萬象,朕有意改變朝廷重文輕武,武將多不知兵法韜略,武備廢弛的現狀,將刊印武備誌分發諸將,愛卿以為如何?”


    聞言,茅元儀大喜,常言道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皇帝如此欣賞他的著作,他焉能拒之:“謝陛下賞識,臣絕無異議。”


    【新年快樂,龍年大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佰夫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佰夫長並收藏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