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


    官道。


    秦王,世子,永壽郡王和秦藩宗親,望著漸漸映入眼簾的京城,越靠近心情越忐忑。


    常人近鄉情更濃,丹心付故園。


    他們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劉鴻訓,徐大化等在陝西大刀闊斧改革,革的秦藩,百官的命。


    前途漫漫,生死未卜,福禍難料。


    既擔心皇帝請君入甕,十死無生,也擔心僥幸生還,秦藩離京兩百年,京城已無秦藩立足之地。


    臨近西直門,秦王目睹地鋪紅毯,百官屹立,錦衣林列,恭敬相迎,緊繃繃的心稍微放鬆,吩咐車夫加快車速。


    越靠近西直門,迎接人員麵容越清晰。


    目睹信王,端王,惠王,桂王身著蟒袍,頭戴王冠,連同禮部尚書出城迎接,秦王體會到朱由校的誠意。


    這待遇肯定比不上皇帝親率百官出城迎接,但四王出城相迎,尤其信王乃皇帝親兄弟。


    這待遇遠遠超出他的預料。


    身旁,永壽郡王低聲輕語說:“這種待遇,陛下好像寬恕秦藩了。”


    秦王善意提醒說:“是抱誠守真,還是虛情假意尚難判斷,事關秦藩千口人,絕不能大意,切記,最是無情帝王家。”


    祖製,對於燕王一脈就是用來打破的,但曆任皇帝都尊崇皇家內某些約定俗成的潛規則。


    然而,現在的皇帝簡直是破壞潛規則的惡魔,他有點捉摸不透皇帝性格。


    生死在皇帝一念之間。


    抵達西直門,秦王,世子,永壽郡王快速下馬,身軀微微彎曲佝僂上前。


    信王行三四步,作揖彎身行大禮,和顏悅色說:“侄兒,拜見秦王叔,王叔長途跋涉回京,沿路辛苦了。”


    “秦王兄。”


    瑞王,惠王,桂王齊齊行禮。


    四王臨時授命迎接秦藩,各自心境大不相同。


    朱由校同信王兄友弟恭,近來朱由校殺瘋了,公然違背祖製削藩,徹查勳貴,信王不支持朱由違背祖製,卻清楚朝廷財政艱辛,理解朱由校難處。


    所以,得知朱由校晌午親自去德勝門為袁可立,袁崇煥,傅宗龍送行,他欣然來迎接秦王。


    瑞王,惠王,桂王起初對秦藩怨聲載道,他們早該就藩,好不容易修好王府,孰料皇帝削秦藩,讓他們徹底失去前往就藩的機會。


    這陣子,他們始終惶惶不安,擔心慘遭皇帝囚禁,故而怪罪秦藩囂張跋扈,城牆失火,殃及池魚。


    所幸出城迎接前,方正化帶來皇帝口諭,囑咐他們關心朝政,將來入朝為官。


    三王心境大變,死道友不死貧道。多虧秦藩飛揚跋扈惹惱皇帝,讓諸王有做官的機會。


    秦王不敢托大,忙叮嚀世子,永壽郡王向信王,瑞王,惠王,桂王回禮。


    初來乍到,朝堂波詭雲譎,需靠皇親力量立足。


    此時,秦王已經沒有西安時的跋扈,更不敢忽視旁邊的錢龍錫,有意上前寒暄幾句。


    錢龍錫向秦王,世子,永壽郡王行禮,恭敬道:“陛下得知王爺進京,本欲親自迎接王爺,怎奈早朝議定袁大人赴遼,陛下親去相送。”


    聞言,秦王姿態放低,大義凜然說:“軍務關乎社稷安危,藩王進京亦不敢擋軍務的路。”


    哈哈。


    錢龍錫內心大笑,還是皇帝厲害,把秦藩收拾的服服帖帖,讓以前不可一世的秦王變得深明大義。


    闊聲道:“王爺進京,陛下備好王府,即日起,成國公府改為秦王府,襄城伯府改為永壽郡王府。”


    “啊...這...”


    秦王,世子,永壽郡王神色大駭,額頭不受控製冒冷汗,雙腿更抖如篩糠。


    一路進京,他們密切關注京城變化,曉得皇帝廢成國公,襄城伯爵位,將其囚於錦衣衛詔獄。


    皇帝莫名其妙把兩處罪臣的府邸賞賜給他們,這是賞賜嗎,這暗含殺雞儆猴,敲山震虎的味道。


    想來四王迎接是假象,敲打秦藩才是目的。


    瞧著秦王惶恐的表情,桂王上前攙扶著秦王安慰:“秦王兄,京城地貴,近來陛下抄家,唯獨成國公府尊貴,勿要胡思亂想。”


    秦王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西安的秦王府在宗親王府內居首,曆代秦王致力於維修殿宇宮室,大力營造府城環境。


    府內園林各種奇珍異草,飼養孔雀、仙鶴等動物。


    王府護城河種滿蓮花,花季總是紅者惟紅白者白,宮城十裏飄清香的優美景象。


    入京,榮華富貴成過眼雲煙。


    桂王言語幾分真,幾分假,讓他們捉摸不透。


    所幸皇帝安排他擔任大宗正,或許有讓他收拾宗藩的意圖。


    唯有向皇帝靠攏,做皇帝馬前卒,方能有機會護住秦藩一脈。


    德勝門。


    氣氛輕快。


    朱由校親自出城為袁可立,袁崇煥,傅宗龍送行。


    他賦予三人莫大權力和信任,不知三人能否穩住遼東岌岌可危的戰線。


    幸好袁可立三人赴遼,遼東事務告一段落,他好集中精力處理內政,掃清貪官汙吏,惡霸惡紳。


    與此,朱童蒙,趙率教,滿桂,孫傳庭,盧象升分別奔赴各地募兵。


    申用懋為九邊軍鎮欽差,與範景文為西南欽差,在錦衣衛保護中,帶領京營,番子,四衛軍押送錢糧前往九邊。


    軍事,可控可控…。


    回宮途中,孫承宗滄桑的麵孔格外嚴肅,向朱由校進言道:“陛下,遼東軍務落定,西南軍務仍亂如麻。昨日臣閱覽西南戰事,發現朱燮元回家服喪,西南偏沅巡撫閔夢得碌碌無功。”


    “兵部尚書張鶴鳴接替,張鶴鳴未抵達前,招撫參將楊明輝根據製書,隻招撫安邦彥之子安位,卻未提及赦免安邦彥。安邦彥大怒,殺死楊明輝,重新備戰。”


    “一年來,張鶴鳴在西南無所作為,使水西安氏得以養精蓄銳。安邦彥率部再犯,破明軍營壘,明軍潰敗,將領魯欽拔劍自刎。”


    “臣建議,朝廷起複朱燮元總督雲南、貴州、四川、湖廣、廣西軍務兼貴州巡撫。越早結束西南之亂,越早減輕朝廷財政壓力。”


    朱由校神色凝重,月餘來,關注陝西,關注遼東,關注財政,分身乏術啊,尚未重視西南奢安之亂。


    四川,湖廣為產糧大省,奢安之亂波及到四川,湖廣,影響糧食產量,目前朝廷各地時有旱災發生,四川,湖廣越早恢複穩定越好。


    崇禎朝,對建奴,對李自成頻繁換將,時常催戰,導致戰事越發糜爛。


    奢安之亂中,崇禎對朱燮元絕對信任,命其督數省軍務,常年在西南平叛。


    可惜平叛結束,朱燮元病逝,張獻忠率叛軍入川。不然,以西南精兵對李自成,對建奴,或許還有一戰之力。


    西南。


    越快穩定越好。


    朱由校不假思索下令道:“劉若愚,傳朕旨意,起複朱燮元為督總督雲南、貴州、四川、湖廣、廣西軍務兼貴州巡撫,賜尚方劍,進少師、左柱國。”


    “命其改變剿撫並行的平叛策略,對叛軍強勢軍事鎮壓,集中優勢兵力討伐奢崇明,安邦彥。”


    “對於冥頑不靈的,搖擺不定的土司統統鎮殺,以免對方反複無常,白白浪費時間和軍餉。對於效忠大明的土司全部進行擢升,每年向朝廷交納部分賦稅的,同意朝廷派遣官吏監督的,則允許土司自治。”


    “收複和奪取的地方,從陝甘兩地遷徙百姓填充,恢複衛所,改土歸流,建功的將領鎮守。”


    奢安之亂比起葬送大明王朝的陝西起義不遑多讓,從天啟元年爆發持續到崇禎十年。


    大規模交戰持續九年,波及雲貴川黔四省,死傷百餘萬。


    嚴重破壞四川,湖南,貴州,雲南,廣西諸省軍事,經濟,削弱朝廷對建奴的投入。


    陝西起義後,讓朝廷處於三線作戰,腹背受敵的境遇,難以集中兵力對抗一方。


    孫承宗支持朱由校集中優勢鎮殺叛軍的決定,對於搖擺不定的土司,必須快刀斬亂麻,永絕後患。


    朱由校邊走邊思索,出聲詢問:“愛卿,朕欲起秦良玉為重慶總兵,其子馬祥麟,其侄秦翼明均為重慶副總兵,總督重慶軍務,協助朱燮元平叛,你以為如何?”


    奢安之亂,主要發生在四川,貴州,朱燮元回家守孝前,基本平息四川內的叛亂。


    結果讓楊明輝那蠢貨搞砸了,白白浪費朝廷好幾年的時間。


    秦良玉,馬祥麟均為忠貞之人,關鍵時刻值得信賴,可委以重任,成為朝廷在西南的柱石。


    孫承宗喜歡朱由校積極采言納諫,點頭說:“石柱馬家乃漢伏波將軍之後,素來忠義,磊落,良玉本為川人,常有戰功,熟悉地方,其下白杆軍更是勁旅,任重慶總兵利於招兵買馬。”


    君臣達成一致,朱由校快速向田爾耕下令:“派錦衣衛百戶王守林奔赴四川給秦良玉傳旨,同時命蜀王朱至澍捐祿助餉十萬紋銀,全力資助秦良玉,由王王守林親自監督。另外,範景文為西南諸省欽差,全權統籌糧草,保證朱燮元沒有後顧之憂,代朕巡視處理西南軍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佰夫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佰夫長並收藏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