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娘倆說這個做什麽。”孟氏聞言隻打發丫鬟下去,一麵又帶著一點擔憂,仔細看了看敏君的臉色,方嗔道:“你是我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自然是一體的,母女之間哪裏有那麽多客氣話兒。若是日後再將這個,娘可真是要惱了。”說完這話,她便坐在敏君的身邊,摟著她一陣摩挲,半晌方又嘆道:“隻要你一輩子平平安安的,娘啊,就是操勞一輩子,也是心甘情願,舒坦的緊。”


    “娘……”敏君湊上來灑了一會子嬌,方乖乖著坐在那裏問起近來家裏頭的事。孟氏見著她仍舊不放心,也少不得避重就輕,略略說了一點子事,大致上與錦鷺先前所說的差不多,隻在說及繁君的時候,才略有幾分不同。


    敏君見著孟氏談及繁君的時候,雖然也還有幾分疏離,但也漸漸有了一點認同的意思,她便抿了抿唇,輕聲探問到:“娘,繁君可是將老太太、太太那件事說與您聽了?”她說完這一句話後,看著孟氏神色略有些變化,便又添上一句話來:“您覺得,她說的可是真的?”


    第十章後續下


    “你倒是有幾分小心謹慎起來。”孟氏看著敏君略有些抿成一條線的唇。略略露出個笑影子,眼底卻透出一絲欣慰,伸出手慢慢地摩挲著敏君的髮絲,細細著道:“不過,也是長進了。曉得凡事都得留三分餘地,總不至於情狀忽變,竟是將一番好心好意化為一江流水,沒了個蹤影不說,竟還被嗤笑不中用來得好。凡事啊,總要留餘地,縱然信了一個人,卻也不能將整個心都拿去信了。”


    說到這裏,她低頭看著敏君點頭之餘,還有一點猶疑,便又拍了拍她的肩膀,柔聲笑道:“不過這一會,你確實不曾信錯了她。這事兒,她在那日之後,便是親自過來與我說了一通,倒是樁樁樣樣都是清楚分說了。自然,我也激惱忿怒。差點兒沒能耐得住性子——於我來說,計算我倒也罷了,若是算計到你和博兒、禮兒身上去,為人母的哪個能有這般心胸?”


    敏君聽得也是怔住了,她倒不曾料到,這繁君竟是有這等心思膽量,對著孟氏也敢講前事一一說個清楚分明,似乎還連帶了一些她們不清楚的內情。不過回想來,倒也正是合了繁君素來的脾性。她原就是風風火火喜惡形於外的,做事更是一點餘地都不願留下,雖說這一年似是外頭瞧著有幾分變了,但根子上來說,卻沒有太多的變化。既是碧痕已去,她又將滿腔忿怒沖向王氏朱氏,在家中更緩和與她們的關係,倒也是情理之中。


    畢竟,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也是有些道理的。


    想著如此,敏君便點了點頭,輕聲道:“倒也是合了她的性子。隻是不曉得,這些日子她日日見著老太太,可有什麽不妥當的地方?自聽了她眼下做的事兒,女兒便有些提心弔膽,生怕她按捺不住露出一點半滴的,沒得招惹什麽禍事。”


    “這卻不比十分擔憂。”孟氏摩挲著敏君髮絲的手略略一頓,似是想起了什麽一般。露出一抹看著有些飄忽的笑容,連著平日裏清明沉靜的眸子也透著一絲暗淡:“我最是了解這庶女的心思,那丫頭既是從天上掉到地下,還能撐著,自然也不是那等沒有眼色不會處事的。我瞅著,倒是你也要學著她一般耐得住性子,曉得忍字頭上一把刀的道理,磋磨磋磨一番,方知道這為人處事上頭,真正的練達通明。”


    “瞧娘說的,女兒哪裏就那般不中用了?”聽得孟氏說起繁君,頗有幾分讚嘆的樣子,敏君也是放下了心,當即就攀著孟氏的肩膀,笑著撒嬌:“再說,女兒卻絕不會到那地步的,旁的不說,便是為了省得爹娘提心擔憂這一條,也是夠了。”


    “若你做事兒能比得上這一張甜嘴兒,為娘估摸著,必定是一輩子的好處說不盡。”孟氏聽得笑了一笑。又是點了點敏君的頭,瞧著她扭著笑鬧了一番,方拍了拍她的背,哄勸道:“好了,我的兒,你好些日子不曾吃點像樣兒的東西,今日醒來,總歸要多吃一點。眼下又是午膳的時候了,我打發丫鬟讓繁君回來,我們湊著吃一頓,你看著可好?”


    “女兒讓娘擔心了這麽一陣子,這會子醒來了,自然都要聽娘的話。”敏君笑眯眯著回了一句,看著孟氏高聲喚了青蓮入內,囑咐了一通,便打發她去老太太的屋子裏,由不得皺了皺眉,察覺到裏頭有些許不對:隻是打發個丫鬟送信,為何分派到青蓮的頭上?不說三房的丫鬟婆子,便是徐家滿府,誰不曉得青蓮原是孟氏的陪房,素來在孟氏跟前頗有臉麵的?


    難道說,到了這個地步,老太太王氏仍舊對三房不滿,明的暗的總有些發作的言談舉止不成?這說起來,似乎也有幾分不通的。畢竟,朱氏對於三房的態度已然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老太太王氏卻隻偏心而已,到底。還是幾分顧念三房的。


    還是說,她知道了,究竟是誰對她和王氏下了手?因著名聲不敢明著發作,便從暗地裏下絆子?


    有此一想,敏君便悄悄打量了孟氏幾眼。隻是到底沒能看出什麽不同來,她舉手用食指揉了揉眼睛,回頭想了一會,還是打消了各色念頭——自己病了一場,方才有一點起色,孟氏瞞著點什麽最是正常不過的。想來她也不會輕易對此鬆口,磨著她,倒不如與繁君仔細說說看,看著她是個什麽說法,再探聽別的,也不遲。


    如此一想,敏君便將這個心思暫時壓在心底,與孟氏隨口應答兩句家常事兒,就聽到外頭有丫鬟回話:“四姑娘來了。”


    一陣腳步聲響動,敏君抬頭看去,隻見那軟綠灑花盤金簾一掀,繁君披著一件靛青滾邊毛領子鬥篷,頭上戴著一頂雪珠子絨帽,走動間略略露出碧衫白裙。釵環首飾業極簡單,發上數根碧玉簪些須青絲繩,頸上一串青裏透白的珠鏈。渾身上下都是清素無比不說,竟還透著一點點弔喪的味道。隻左手戴著一個絳紋石戒指,略略透著一點淡淡的淺紅,減了幾分清寒。


    這等妝容,還日日去給老太太王氏侍奉,倒是有些不妥當。沒得人瞧著,竟像是弔喪一般了。敏君見著,當即由不得皺了皺眉,心裏暗暗嘆氣:就是在現代那會子。她回去過年的時候,嫌頭髮老是從背上滑落到前麵,便纏了個玉色發圈,都被奶奶叫住數落了一番,這次的繁君,雖說大抵都還是青色為主的,可這青色略有幾分偏白,猛然一瞧,竟像是以白色為主一般。


    這還真真是弔喪一般了。


    哪怕老太太沒察覺到什麽,看著這一身衣衫,隻怕也會生出幾分惱怒,可勁兒折騰一通,也不是沒有什麽緣故的。


    如此一想,敏君便有些發愁,當即看向繁君的眼神也帶著一點疑惑與氣惱:你要報仇雪恨也罷,要膈應王氏也好,有的沒的手段總要高明一些,不要將事兒往家裏頭帶。


    繁君也是個聰明的,她抬頭看到敏君的神色不大好,便抿了抿唇角,這先行了禮道了萬福,再坐下來,端端正正和和氣氣說些家常的小事兒。孟氏瞧瞧她,再看看敏君,就打發了丫鬟下去準備,自己低頭吃了一口茶,方道:“老太太今日可是好了些?”


    “母親不用擔心,照著這日老太太的精神勁兒,必定是會一日好似一日的。”繁君笑著回了一句,看著敏君的神色略略緩了一點,便笑著湊上來道:“姐姐可是想明白了妹妹這一身的裝扮,可是照著禮數規矩,沒有絲毫的錯處?”


    “便真箇如此,你也做得有些過了。老太太那麽個人最是斤斤計較的,沒得倒是將自己累得慌。”敏君這會子也有些回過神來。孟氏素來對這些最是經心,也是一絲兒不曾提起,那繁君的裝扮便是沒有什麽不妥的。而從弔喪這一事說來。除卻家裏的喪事極為重要,另外的國喪也是重中之重的——自然是國大於家,照著國喪的例子來做,自然沒有什麽不妥,隻怕老太太也是想到了這一點,方憋著一口氣沒有出來,隻得按捺住心裏的氣不曾嚷嚷什麽不孝……


    隻是,少不得要被指使來指使去,雖然快意,可身子骨可不定能受得住。


    對此,繁君倒是渾然不在意,在她看來,能名正言順地發泄心裏頭的怒氣,比之身體的勞累,都是值當的。何況,這還不隻是發泄怒氣而已。她嘴裏不說什麽,做事兒也是勤快小心,卻屢屢被斥責羞辱,旁人自然會對她生出些憐憫之心。除卻起頭兩三天辛苦,其餘的時候,她也不算十分辛勞。


    而且,老太太王氏因為她的緣故,總要的打起精神折騰,還得憋著心裏頭的惱怒火氣,變著法子發泄。這一陣子不曾好轉,反倒漸漸有些病骨不支的模樣。看著如此,繁君就是再辛苦十倍百倍,也是心甘情願的。


    因此,這會子聽得敏君好心相勸,她雖說點了點頭,但說起這件事,還是帶著一點點歡喜的神色:“姐姐不必擔心,我自然有我的主意。這些日子過來,我也看出了些名堂,知道該是怎麽做該是怎麽說。這明目張膽,光明正大的法子,果然比那暗地裏的勾當更慡快!我也算想通了。以前書上說的什麽陽謀陰謀上的那些道理。原來,真真是陰謀易躲,陽謀難過。老太太見著我便不自在,嫌棄這一身的打扮太過素淨,竟是瞧著有些綠,實則白多綠少,顯見著是弔喪一般。偏生這會子伯母嬸娘都是比往日素淡,越發添了不自在,卻又礙於國喪說不得。那臉色,真真是讓人看著痛快之極。”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堂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織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織錦並收藏錦堂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