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想複仇的太上皇(11)
快穿之堅持做個老不死 作者:快穿狂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毫無疑問,剛回來的那些王爺和郡王,可謂一片嘩然,他們知道回來後大概率會有些變化,但他們以為的變化是太上皇複辟,作為兒子的王爺應該能得到更多好處,甚至有成為太子的可能。
李世民所生的王爺則被貶為郡王。
而現在的情況,是誰也沒想到的。
真是來時好好的,回不去了。
來的時候都是王爺,都是名義上主管某一州的都督,結果上個朝全部成了普通皇子,甚至於要是考核不通過,自己兒子和孫子們,還會成為閑散宗室。
怎麽形容呢,也就沒能力,要有能力,估計多數都想來次玄武門之變了。
除此之外,就是更多的人開始懷疑現在的局麵,是太上皇與李世民兩人聯手布的局,估計李世民早就想對宗室動手了,隻是因為他得位不正,還需要獲取宗室的支持,實在沒辦法苛待宗室。
但太上皇重新上位,要對付宗室的話,無疑會名正言順的多,畢竟現在大多數宗室基本都是太上皇的兒子孫子。
少數非兒孫,也是他晚輩。
而且他還是開國之君,就算有祖製也是從他開始,各方麵阻力會少許多。
聰明的,甚至還從太上皇特別提出的功勞最大者當為太子或太孫,分析出太子或太孫人選可能早就定好了,甚至就連功勞都準備好了,說不定這些宗室新規矩,便是為了推太上皇所認可的太子或者太孫上位,特地包的那頓餃子。
為了碟醋特地包了頓餃子的餃子。
雖然眾人想法頗多,思緒萬千,但好在李世民還鎮得住場子,再加上這些改變主要針對的是宗室,對世家門閥以及百官基本沒有影響,抵製力度很弱。
所以很快便順利推行了下去。
接下來就是每位原王爺和郡王,一人領了份考綱回去,仔細看,仔細背。
並在一旬後參加考試。
至於結果嘛,也不算太差,大多數分數勉強說得過去,但不及格的還是有的,比如說李恪同父同母的弟弟李愔。
優秀的也比較少。
加上李恪,隻有四個。
題目主要涉及一些心理題以及能力題,不及格基本都是心理題和能力題都不行的那種,稍有權力放縱,就可能會為禍百姓,大概率存在一定心理缺陷。
這種無疑不能給權力。
給點錢養著,是最佳選擇!
如果兩者都合格,不管是不是真的從心答題,隻要兩者都合格,至少表麵看起來是心思良善,並且有能力的人。
人心難測,一套題目不可能真測出某個人一定是好人,或者某個人一定是壞人,有的人此時是好人,未來不一定一直是好人,有的人此時是壞人,未來也不一定一直是壞人,這種事不好說。
但隻要分數達到優秀,至少說明他知道什麽樣的行為是對的,什麽樣的行為是錯的,同時本身也有能力,善惡可以偽裝,但是能力則是偽裝不出來的。
有能力自然應該讓他們發揮,所以達到優秀的可以授予官職,給予實權。
其實就相當於在宗室內部進行了一次科舉考試,及格的可以得到爵位,優秀的可以在得到爵位的同時得到一定實權,而且也不是隻有一次機會,白聖計劃三年考一次,隻要沒死就能繼續考。
好歹給沒考及格的一個希望不是。
也給想得優秀的一個希望!
隨著考試結束,接下來就是給過關的那些皇子皇孫們重新授予爵位,及格的通通隻是郡王,不管是李世民的兒子還是白聖的兒子,都隻是郡王,優秀的為親王,比如說李恪,比如說李元嘉。
李世民的兒子就李恪一個優秀。
李承乾可能也能拿到優秀,但他畢竟妄圖造反過,同時現在僅僅隻是秦王世子,按照新規定,他要等他父親秦王李世民去世之後才能參加考核,考核通過得到秦王之位,考核不通過則降爵。
李恪李泰他們反倒因為並不是秦王世子,以及原來是親王,現在也有資格競爭太孫的位置,所以得到白聖特許。
參加了這次考核。
也是直到考核結束,白聖才知道李泰胖墩墩的肚子裏灌的都是水,一身才華也是水的很,他編的那本書,大概率隻掛了個名字,活都是手下臣子幹的。
真幹啥啥不行,吹牛第一名。
白聖既不可能捧他臭腳,也不可能替他遮掩,自然該什麽結果什麽結果。
一個虛爵郡王直接打發。
並且將拿到優秀分的幾個家夥,全部都送到李世民邊上,替他打雜幹活。
同時也讓他言傳身教的教育一下。
然後李世民再怎麽不喜歡李恪,此時也不得不看重他,並且私下給他開小灶,盡量提升他的能力,沒辦法,被白聖送到他身邊的四個王爺,就李恪是他兒子,剩下都是他弟弟,他再怎麽不喜歡這個兒子,那也比弟弟來的親近啊!
而且他也能感覺得出來,這應該是他父皇的警告,如果他不接受李恪做皇太孫,並且多教他些東西的話,他父皇可能就要選個其他兒子,去做太子了。
畢竟他父皇是真不缺兒子。
不僅現存成年的有十幾個,宗室考試成績達到優秀的,也有三個呢,這時候他不多照顧照顧李恪,不給李恪開小灶,誰知道他父皇回頭會不會改主意。
真放棄李恪。
選另外三個兒子之一繼位啊!
就在眾大臣猜測太上皇究竟看中了那四個優秀分王爺當中的哪一個之際。
李恪已經在白聖暗示下開始獻寶。
高效率的農具,增加產量的新式耕種方法,土化肥以及高產良種,去雜曬鹽之法,洗煤製碳之法,新式煉鋼法。
這麽套組合拳一出
李恪的貢獻直接拉滿。
現在也都不用猜了,但凡不是傻子都能看出來,太上皇更看重李恪,甚至這些功勞有多少真是李恪搞出來的,又有多少是太上皇所掌控的勢力幫他弄出來的,都不好說,但不管怎麽說,這些功勞,也確實令滿朝文武們心服口服。
同時按新的太子太孫推舉法來看。
李恪最有資格做皇太孫。
……
長孫家,祠堂內,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長孫家實權人,幾乎都匯聚一堂,長孫無忌看了眼周邊人,便堅定信念道:
“現在的情況,我想你們應該都很清楚,可以說太上皇就是在明著支持李恪做皇太孫,甚至於李恪他做皇太孫的事已經萬事俱備,隻差一個正式冊封。
據我估計,這冊封不會太晚。
一旦如此,我們長孫家如今的權勢雖說不至於直接轟塌,但也必然會遭受極大損失,現在秦王那邊的意思相當明確,那就是隻要我們能幫他複位,他必然會從李泰或李治當中選一個做太子。
保我長孫家的國舅之位不動搖。
你們怎麽看?能調動多少勢力?”
雖然在問其他人怎麽看,但長孫無忌的意思已經很明顯,那就是他肯定更願意支持李世民重新登基,撥亂反正並使得一切重回正軌,好穩定他家地位。
“大兄,你能不能對我們說實話。
比如說,到底發生了什麽,才會讓秦王不動兵戈的直接妥協,說實話,現在的局勢我有些看不懂了,明明秦王他還能自由進出太極宮,同時太極宮裏的很多侍衛也都受他控製,太上皇的不少命令,甚至需要通過他才能執行下去。
怎麽看太上皇都像是個傀儡,像是他推出來的一個傀儡,而他依舊還是大唐的實際掌權人,你確定不是他們父子倆做局,還是說秦王有什麽難言之隱!
都這時候了,關鍵信息還瞞著。
大兄你可就有些不厚道了!”
相比較於與李世民關係更為密切的長孫無忌等人,長孫無逸他們對實情了解就不多了,隻能靠目前已經擺在明麵上的部分信息,做出一些推算和揣測。
但因為不合理的地方太多,難以解釋的地方也太多,他們實在是不敢輕舉妄動,此時長孫無忌想要動用家族全部力量對付太上皇,他們雖然從利益上來講,很願意支持,但並不願意迷迷糊糊的支持。怎麽都得讓他們弄清楚現在具體是個什麽情況,以及秦王與太上皇究竟是敵對關係,還是在演雙簧啥的吧。
眼看在場其他人都是這態度,長孫無忌隻能選擇實話實說,就是將李世民透露的信息,比較詳細的複述了一遍。
然後便是眾人麵麵相覷。
一時間也不知道該不該相信。
許久後,長孫無逸才總算琢磨清楚道:“假設這些都是真的,那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太上皇隨時有能力取秦王性命,隻是因為還用得著秦王,並不想局勢混亂,又或者舍不得殺兒子,不願意殺兒子,所以才特地留著秦王一命。
而秦王擔心他父皇可能能容忍他一次,容忍兩次,但絕不可能容忍三次。
並不敢親自出麵搞宮變。
所以希望我們出麵。
成功了,我們算首功,而失敗了的話,秦王能幫忙求求情,也能試探出太上皇的能耐,大概就是這麽個意思吧。
所以是想拿我們試探太上皇?”
“我還是覺得這事太離譜了,太上皇怎麽可能修仙成功呢?是漢武帝比不上太上皇,還是秦始皇比不上太上皇。
就是隋文帝,從某些方麵來講,也比太上皇強上許多吧,如果不是秦王能征善戰,大唐能不能建立都是個問題!
總不至於是奉老君為大唐聖祖。
然後真得到了老君賜福吧!”
長孫無憲還是有點無法接受,一番吐槽卻點醒了邊上其他人,並都不由在內心嘀咕起來,老李家該不會真跟太上道祖有什麽關係吧,如果有關係並得到提點的話,好像也不是難以接受的事。
“還真說不好……”
“嘶~確實,不管他們李家是不是太上道祖血脈,隻要太上道祖願意認。
不是也是……”
“不至於吧,我胡說的啊!”
“秦王應該不至於被一些戲法之類給唬住吧,要是太上皇並沒有真修仙有成,隻是搞了些戲法的話,那可就真是個笑話了,這功勞也是不拿白不拿!”
“等等,不要太樂觀,你們沒注意到李恪這段時間貢獻出來的那些東西和技術嗎,想也知道那些東西絕不可能是李恪自己研究出來的,大概率是太上皇搞出來並交給他的,或者是太上皇掌握的勢力,乃至於背後的勢力研究出來。
為的就是推李恪上位……
所以太上皇絕不像表麵看起那樣沒什麽勢力,我覺得還是得從長計議,反正李恪現在還沒被冊封為太子,即便被冊封為太子又如何,又不是李恪登基。
承乾當初太子當的好好的,並且當了好多年,不也一樣被人拉下來了!”
“不對,李恪身上可是有隋煬帝的血脈,太上皇該不會是跟前朝皇室殘存勢力聯合起來了吧,借著前朝皇室的殘存勢力才能得以複辟,而代價就是要推李恪上位,你們說有沒有這種可能?”
“不會吧……”
“有什麽不會的,反正李恪身上也有李家血脈,不可能改姓楊吧,所以哪個孫子登基,對太上皇而言沒區別。”
“不是,我的意思是說,前朝應該沒什麽殘存勢力了吧,別說前朝殘存勢力了,先太子李建成的殘存勢力,武德舊臣的殘存勢力都基本覆滅幹淨了。”
“說不準,弘農楊氏不容小覷!”
“情況越來越複雜了!”
“有沒有可能是我們想太多了,如果就單純認為太上皇真修仙有成的話。
是不是一切都挺合理的。
根本沒有那麽多陰謀算計……”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先前天下混亂,多少道觀寺廟被燒,和尚道士被殺,也沒見哪個有真能耐,而且練武還講究童子功,講究得從小開始,太上皇剛退位那些年,幾乎天天流連於後宮。
哪有那麽大年紀,天天近女色
還能修煉有成的?”
“不要討論這些了,表決吧,同不同意替秦王做次先鋒,試探太上皇?”
“我覺得可以,同意!”
“要不找些死士吧,利用刺殺的形式試探,雖然有可能會打草驚蛇,但也是為了以防萬一嘛,你們覺得如何?”
“打草驚蛇更麻煩,還是直接一次性到位吧,宣傳說自己刀槍不入的騙子不少,但我還真沒見過有誰真能扛過刀劍砍殺,所謂修仙恐怕也是如此吧!”
“賭一把,沒道理那麽多明君賢君不能修仙,偏偏咱們這位修仙,反正我不信,秦王說不定也隻是被唬住了。”
“如此潑天大功,怎能放棄?”
“那要不要殺太上皇呢?”
“這個……上一個替司馬家弑君的可是被夷了三族,咱還是謹慎點吧!”
“太上皇必須死,但不能被殺!”
“明白,不能死在我們家手裏。”
李世民所生的王爺則被貶為郡王。
而現在的情況,是誰也沒想到的。
真是來時好好的,回不去了。
來的時候都是王爺,都是名義上主管某一州的都督,結果上個朝全部成了普通皇子,甚至於要是考核不通過,自己兒子和孫子們,還會成為閑散宗室。
怎麽形容呢,也就沒能力,要有能力,估計多數都想來次玄武門之變了。
除此之外,就是更多的人開始懷疑現在的局麵,是太上皇與李世民兩人聯手布的局,估計李世民早就想對宗室動手了,隻是因為他得位不正,還需要獲取宗室的支持,實在沒辦法苛待宗室。
但太上皇重新上位,要對付宗室的話,無疑會名正言順的多,畢竟現在大多數宗室基本都是太上皇的兒子孫子。
少數非兒孫,也是他晚輩。
而且他還是開國之君,就算有祖製也是從他開始,各方麵阻力會少許多。
聰明的,甚至還從太上皇特別提出的功勞最大者當為太子或太孫,分析出太子或太孫人選可能早就定好了,甚至就連功勞都準備好了,說不定這些宗室新規矩,便是為了推太上皇所認可的太子或者太孫上位,特地包的那頓餃子。
為了碟醋特地包了頓餃子的餃子。
雖然眾人想法頗多,思緒萬千,但好在李世民還鎮得住場子,再加上這些改變主要針對的是宗室,對世家門閥以及百官基本沒有影響,抵製力度很弱。
所以很快便順利推行了下去。
接下來就是每位原王爺和郡王,一人領了份考綱回去,仔細看,仔細背。
並在一旬後參加考試。
至於結果嘛,也不算太差,大多數分數勉強說得過去,但不及格的還是有的,比如說李恪同父同母的弟弟李愔。
優秀的也比較少。
加上李恪,隻有四個。
題目主要涉及一些心理題以及能力題,不及格基本都是心理題和能力題都不行的那種,稍有權力放縱,就可能會為禍百姓,大概率存在一定心理缺陷。
這種無疑不能給權力。
給點錢養著,是最佳選擇!
如果兩者都合格,不管是不是真的從心答題,隻要兩者都合格,至少表麵看起來是心思良善,並且有能力的人。
人心難測,一套題目不可能真測出某個人一定是好人,或者某個人一定是壞人,有的人此時是好人,未來不一定一直是好人,有的人此時是壞人,未來也不一定一直是壞人,這種事不好說。
但隻要分數達到優秀,至少說明他知道什麽樣的行為是對的,什麽樣的行為是錯的,同時本身也有能力,善惡可以偽裝,但是能力則是偽裝不出來的。
有能力自然應該讓他們發揮,所以達到優秀的可以授予官職,給予實權。
其實就相當於在宗室內部進行了一次科舉考試,及格的可以得到爵位,優秀的可以在得到爵位的同時得到一定實權,而且也不是隻有一次機會,白聖計劃三年考一次,隻要沒死就能繼續考。
好歹給沒考及格的一個希望不是。
也給想得優秀的一個希望!
隨著考試結束,接下來就是給過關的那些皇子皇孫們重新授予爵位,及格的通通隻是郡王,不管是李世民的兒子還是白聖的兒子,都隻是郡王,優秀的為親王,比如說李恪,比如說李元嘉。
李世民的兒子就李恪一個優秀。
李承乾可能也能拿到優秀,但他畢竟妄圖造反過,同時現在僅僅隻是秦王世子,按照新規定,他要等他父親秦王李世民去世之後才能參加考核,考核通過得到秦王之位,考核不通過則降爵。
李恪李泰他們反倒因為並不是秦王世子,以及原來是親王,現在也有資格競爭太孫的位置,所以得到白聖特許。
參加了這次考核。
也是直到考核結束,白聖才知道李泰胖墩墩的肚子裏灌的都是水,一身才華也是水的很,他編的那本書,大概率隻掛了個名字,活都是手下臣子幹的。
真幹啥啥不行,吹牛第一名。
白聖既不可能捧他臭腳,也不可能替他遮掩,自然該什麽結果什麽結果。
一個虛爵郡王直接打發。
並且將拿到優秀分的幾個家夥,全部都送到李世民邊上,替他打雜幹活。
同時也讓他言傳身教的教育一下。
然後李世民再怎麽不喜歡李恪,此時也不得不看重他,並且私下給他開小灶,盡量提升他的能力,沒辦法,被白聖送到他身邊的四個王爺,就李恪是他兒子,剩下都是他弟弟,他再怎麽不喜歡這個兒子,那也比弟弟來的親近啊!
而且他也能感覺得出來,這應該是他父皇的警告,如果他不接受李恪做皇太孫,並且多教他些東西的話,他父皇可能就要選個其他兒子,去做太子了。
畢竟他父皇是真不缺兒子。
不僅現存成年的有十幾個,宗室考試成績達到優秀的,也有三個呢,這時候他不多照顧照顧李恪,不給李恪開小灶,誰知道他父皇回頭會不會改主意。
真放棄李恪。
選另外三個兒子之一繼位啊!
就在眾大臣猜測太上皇究竟看中了那四個優秀分王爺當中的哪一個之際。
李恪已經在白聖暗示下開始獻寶。
高效率的農具,增加產量的新式耕種方法,土化肥以及高產良種,去雜曬鹽之法,洗煤製碳之法,新式煉鋼法。
這麽套組合拳一出
李恪的貢獻直接拉滿。
現在也都不用猜了,但凡不是傻子都能看出來,太上皇更看重李恪,甚至這些功勞有多少真是李恪搞出來的,又有多少是太上皇所掌控的勢力幫他弄出來的,都不好說,但不管怎麽說,這些功勞,也確實令滿朝文武們心服口服。
同時按新的太子太孫推舉法來看。
李恪最有資格做皇太孫。
……
長孫家,祠堂內,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長孫家實權人,幾乎都匯聚一堂,長孫無忌看了眼周邊人,便堅定信念道:
“現在的情況,我想你們應該都很清楚,可以說太上皇就是在明著支持李恪做皇太孫,甚至於李恪他做皇太孫的事已經萬事俱備,隻差一個正式冊封。
據我估計,這冊封不會太晚。
一旦如此,我們長孫家如今的權勢雖說不至於直接轟塌,但也必然會遭受極大損失,現在秦王那邊的意思相當明確,那就是隻要我們能幫他複位,他必然會從李泰或李治當中選一個做太子。
保我長孫家的國舅之位不動搖。
你們怎麽看?能調動多少勢力?”
雖然在問其他人怎麽看,但長孫無忌的意思已經很明顯,那就是他肯定更願意支持李世民重新登基,撥亂反正並使得一切重回正軌,好穩定他家地位。
“大兄,你能不能對我們說實話。
比如說,到底發生了什麽,才會讓秦王不動兵戈的直接妥協,說實話,現在的局勢我有些看不懂了,明明秦王他還能自由進出太極宮,同時太極宮裏的很多侍衛也都受他控製,太上皇的不少命令,甚至需要通過他才能執行下去。
怎麽看太上皇都像是個傀儡,像是他推出來的一個傀儡,而他依舊還是大唐的實際掌權人,你確定不是他們父子倆做局,還是說秦王有什麽難言之隱!
都這時候了,關鍵信息還瞞著。
大兄你可就有些不厚道了!”
相比較於與李世民關係更為密切的長孫無忌等人,長孫無逸他們對實情了解就不多了,隻能靠目前已經擺在明麵上的部分信息,做出一些推算和揣測。
但因為不合理的地方太多,難以解釋的地方也太多,他們實在是不敢輕舉妄動,此時長孫無忌想要動用家族全部力量對付太上皇,他們雖然從利益上來講,很願意支持,但並不願意迷迷糊糊的支持。怎麽都得讓他們弄清楚現在具體是個什麽情況,以及秦王與太上皇究竟是敵對關係,還是在演雙簧啥的吧。
眼看在場其他人都是這態度,長孫無忌隻能選擇實話實說,就是將李世民透露的信息,比較詳細的複述了一遍。
然後便是眾人麵麵相覷。
一時間也不知道該不該相信。
許久後,長孫無逸才總算琢磨清楚道:“假設這些都是真的,那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太上皇隨時有能力取秦王性命,隻是因為還用得著秦王,並不想局勢混亂,又或者舍不得殺兒子,不願意殺兒子,所以才特地留著秦王一命。
而秦王擔心他父皇可能能容忍他一次,容忍兩次,但絕不可能容忍三次。
並不敢親自出麵搞宮變。
所以希望我們出麵。
成功了,我們算首功,而失敗了的話,秦王能幫忙求求情,也能試探出太上皇的能耐,大概就是這麽個意思吧。
所以是想拿我們試探太上皇?”
“我還是覺得這事太離譜了,太上皇怎麽可能修仙成功呢?是漢武帝比不上太上皇,還是秦始皇比不上太上皇。
就是隋文帝,從某些方麵來講,也比太上皇強上許多吧,如果不是秦王能征善戰,大唐能不能建立都是個問題!
總不至於是奉老君為大唐聖祖。
然後真得到了老君賜福吧!”
長孫無憲還是有點無法接受,一番吐槽卻點醒了邊上其他人,並都不由在內心嘀咕起來,老李家該不會真跟太上道祖有什麽關係吧,如果有關係並得到提點的話,好像也不是難以接受的事。
“還真說不好……”
“嘶~確實,不管他們李家是不是太上道祖血脈,隻要太上道祖願意認。
不是也是……”
“不至於吧,我胡說的啊!”
“秦王應該不至於被一些戲法之類給唬住吧,要是太上皇並沒有真修仙有成,隻是搞了些戲法的話,那可就真是個笑話了,這功勞也是不拿白不拿!”
“等等,不要太樂觀,你們沒注意到李恪這段時間貢獻出來的那些東西和技術嗎,想也知道那些東西絕不可能是李恪自己研究出來的,大概率是太上皇搞出來並交給他的,或者是太上皇掌握的勢力,乃至於背後的勢力研究出來。
為的就是推李恪上位……
所以太上皇絕不像表麵看起那樣沒什麽勢力,我覺得還是得從長計議,反正李恪現在還沒被冊封為太子,即便被冊封為太子又如何,又不是李恪登基。
承乾當初太子當的好好的,並且當了好多年,不也一樣被人拉下來了!”
“不對,李恪身上可是有隋煬帝的血脈,太上皇該不會是跟前朝皇室殘存勢力聯合起來了吧,借著前朝皇室的殘存勢力才能得以複辟,而代價就是要推李恪上位,你們說有沒有這種可能?”
“不會吧……”
“有什麽不會的,反正李恪身上也有李家血脈,不可能改姓楊吧,所以哪個孫子登基,對太上皇而言沒區別。”
“不是,我的意思是說,前朝應該沒什麽殘存勢力了吧,別說前朝殘存勢力了,先太子李建成的殘存勢力,武德舊臣的殘存勢力都基本覆滅幹淨了。”
“說不準,弘農楊氏不容小覷!”
“情況越來越複雜了!”
“有沒有可能是我們想太多了,如果就單純認為太上皇真修仙有成的話。
是不是一切都挺合理的。
根本沒有那麽多陰謀算計……”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先前天下混亂,多少道觀寺廟被燒,和尚道士被殺,也沒見哪個有真能耐,而且練武還講究童子功,講究得從小開始,太上皇剛退位那些年,幾乎天天流連於後宮。
哪有那麽大年紀,天天近女色
還能修煉有成的?”
“不要討論這些了,表決吧,同不同意替秦王做次先鋒,試探太上皇?”
“我覺得可以,同意!”
“要不找些死士吧,利用刺殺的形式試探,雖然有可能會打草驚蛇,但也是為了以防萬一嘛,你們覺得如何?”
“打草驚蛇更麻煩,還是直接一次性到位吧,宣傳說自己刀槍不入的騙子不少,但我還真沒見過有誰真能扛過刀劍砍殺,所謂修仙恐怕也是如此吧!”
“賭一把,沒道理那麽多明君賢君不能修仙,偏偏咱們這位修仙,反正我不信,秦王說不定也隻是被唬住了。”
“如此潑天大功,怎能放棄?”
“那要不要殺太上皇呢?”
“這個……上一個替司馬家弑君的可是被夷了三族,咱還是謹慎點吧!”
“太上皇必須死,但不能被殺!”
“明白,不能死在我們家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