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太皇太後就是不死(63)
快穿之堅持做個老不死 作者:快穿狂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彈劾內容一一證實,建元帝再怎麽不願意,也隻能按律執法,將那些違背律法,中飽私囊的官吏紛紛下獄。
同時緊急對變法內容進行修正。
也就是俗稱的打補丁。
比如說增加了一些監督機構,要求很多生產工具上留下工匠的名字等等。
但即便如此,建元帝與儒家還是損失慘重,特別是儒家,因為那些被下獄的官吏大多都是儒家門人,畢竟變法是他們提出來的,執行的也是他們,當然得用自己人,如今出問題時要懲罰的。
自然還是他們。
然而這隻是白聖報複的開端,因為緊接著,白聖便在全國各地大小城市大建蒙學私塾,正式開始掃盲啟蒙教育。
啟蒙書籍都是黃老一派的內容。
初級學堂加入百家學派基礎內容。
中級學堂可以選擇某一個派係進行深入學習,但儒家不在內,儒家屬於選修,隻要觸類旁通的了解一下就行了。
高級學堂就是稷下學宮,教授各種最新知識的同時還提供研究資金等等。
先前白聖其實就有針對自己工坊裏的工人子弟,三軍親人子弟進行過教育普及,那時候之所以隻局限於自己人。
主要是老師不夠,資金不足。
所以當然得優先考慮自己人。
誰有好事,都不可能先想著與自己毫無關係的陌生人,隻要不是彼此有什麽深仇大恨,那肯定得優先考慮親戚朋友之類,再不然也得是自己的親信啥。
而如今將範圍擴大到全國,報複儒家隻是很不起眼的一點,即便不報複儒家,最多遲了一兩年,她也會這麽幹。
畢竟一個學說想要長存於世,還是得傳播,得有足夠的受眾,知道的人越多越不容易失傳。敝掃自珍,不到一百年恐怕就沒人知道了,或者被扭曲的一塌糊塗,不管未來怎麽發展,反正現階段想要維係黃老學說的地位以及打壓儒家,將他們傳播出去,就是最佳選擇。
可以說白聖先前的那些行為與這一操作相比,真的能用溫婉客氣來形容。
而現在的操作。
隻能說是一刀直戳儒家大動脈。
儒家那邊在破防的同時,還有些驚疑不定,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太皇太後到底哪來的錢,又哪來的那麽多教師?
明明太皇太後的財路都已經被他們切斷了大半,可為什麽還能有錢建這麽多學校,甚至於不收費,並提供一天兩頓飯,給所有適齡孩童進行免費啟蒙。
“怎麽辦?照這樣下去,隻要三年時間,整個大乾下一代接受的啟蒙可就基本都是黃老學說了,到時候我儒家哪還有什麽未來,總不能就靠我們收的那些弟子,與全天下所有人相抗衡吧?”
“太皇太後到底哪來的錢?”
“她肯定還有什麽我們不知道的來錢渠道,否則根本不可能支撐得起這麽龐大的消耗,怎麽辦,毫無頭緒啊!”
“你們有沒有發現,最近太皇太後好像都不怎麽使用銅幣了,拿出來的都是上幣,金和銀,有沒有可能太皇太後在什麽地方找到了金銀礦,並且偷偷開采,所以才能沒了收入後依舊有錢用。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雖然依舊難以徹底掰倒太皇太後,但徹底斬斷她的收入來源,削弱她勢力還是沒問題的。”
“也對,如今最大的危機無非就是太皇太後手裏有錢,隻要她沒錢了,這些私塾自然就辦不下去了,到時候難以收場,指不定非但沒什麽美名,反倒還會被罵,我們啟奏陛下,同時自己私下也查一查,盡量摸清楚太皇太後的金銀到底是從哪偷采的,到時一網打盡。”
“善!”
儒家那邊並不傻,他們一直都很清楚,太皇太後難搞就難搞在,她手裏有錢有權,權可能相對虛浮,但錢是實實在在的,足以穩住她虛浮的權,隻有斬斷太皇太後財源,才能將她徹底鎮壓。
再加上對白聖資金的仔細觀察。
很容易就判斷出白聖可能有什麽大規模獲取金銀的渠道,而這時候不做生意,想要獲取金銀,能有什麽渠道呢。
無非就是自己采礦,自己冶煉唄。
不過聰明的可不止儒家,建元帝那邊稍加思索之後,也做出了類似猜測。
並且開始積極探尋金銀礦所在。
但是不管他們怎麽查,都沒有查到白聖有在哪邊開采金銀礦,隻查到她似乎運了不少人去海外,如果太皇太後偷采的金銀礦是海外金銀礦的話,那他們可就沒轍了,畢竟他們手再長,也無法管到那些不屬於他們大乾領土的地方。
甚至就是一些諸侯王的領地礦產。
他們都不太好管。
也就是在這時候,殷商古國派遣外交官員前往鴻臚寺請求歸附,這是一種比諸侯王更加自由的附藩,每年象征意義上貢些特產,認你做老大,其他的還是自己管理自己,宗主國並無權插手。
本來小國附庸並不是什麽大事,自從大乾幾次擊敗匈奴,並且覆滅了西域三十六國之後,最近這些年一直陸續有膽小的國家過來歸附,殷商古國號稱自己是殷商遺民,也不算太離譜,本來建元帝都沒打算見他們,更別說關心了。
但離譜的是,殷商古國的國君親自過來,並且在長信宮拜見太皇太後的時候與太皇太後一見如故,一個說見了太皇太後,就像是見了自己早已亡故的祖母,一個覺得小國國君貼心可人,然後太皇太後直接在長信宮,將殷商古國的國君認做自己的幹孫子,並祭祀祖廟。
畢竟又不需要封王啥的。
所以倒也不用建元帝同意。
緊接著更離譜的事就來了,殷商古國的國君子辛,原名竇子辛,不過對外號稱殷商遺民,姓子,說自己感念太皇太後收自己做幹孫子的恩德,特獻上黃金三百萬兩,白銀一千萬兩,算壽禮。
然後太皇太後也當即表示自己很感動,從沒有見過這麽孝順的孫子,立刻命令自己手下所有工坊開工,準備把從現在生產,一直到她幹孫子子辛離開期間,所生產的所有東西,都算作回禮。
真真是孫孝祖母慈啊!
同時緊急對變法內容進行修正。
也就是俗稱的打補丁。
比如說增加了一些監督機構,要求很多生產工具上留下工匠的名字等等。
但即便如此,建元帝與儒家還是損失慘重,特別是儒家,因為那些被下獄的官吏大多都是儒家門人,畢竟變法是他們提出來的,執行的也是他們,當然得用自己人,如今出問題時要懲罰的。
自然還是他們。
然而這隻是白聖報複的開端,因為緊接著,白聖便在全國各地大小城市大建蒙學私塾,正式開始掃盲啟蒙教育。
啟蒙書籍都是黃老一派的內容。
初級學堂加入百家學派基礎內容。
中級學堂可以選擇某一個派係進行深入學習,但儒家不在內,儒家屬於選修,隻要觸類旁通的了解一下就行了。
高級學堂就是稷下學宮,教授各種最新知識的同時還提供研究資金等等。
先前白聖其實就有針對自己工坊裏的工人子弟,三軍親人子弟進行過教育普及,那時候之所以隻局限於自己人。
主要是老師不夠,資金不足。
所以當然得優先考慮自己人。
誰有好事,都不可能先想著與自己毫無關係的陌生人,隻要不是彼此有什麽深仇大恨,那肯定得優先考慮親戚朋友之類,再不然也得是自己的親信啥。
而如今將範圍擴大到全國,報複儒家隻是很不起眼的一點,即便不報複儒家,最多遲了一兩年,她也會這麽幹。
畢竟一個學說想要長存於世,還是得傳播,得有足夠的受眾,知道的人越多越不容易失傳。敝掃自珍,不到一百年恐怕就沒人知道了,或者被扭曲的一塌糊塗,不管未來怎麽發展,反正現階段想要維係黃老學說的地位以及打壓儒家,將他們傳播出去,就是最佳選擇。
可以說白聖先前的那些行為與這一操作相比,真的能用溫婉客氣來形容。
而現在的操作。
隻能說是一刀直戳儒家大動脈。
儒家那邊在破防的同時,還有些驚疑不定,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太皇太後到底哪來的錢,又哪來的那麽多教師?
明明太皇太後的財路都已經被他們切斷了大半,可為什麽還能有錢建這麽多學校,甚至於不收費,並提供一天兩頓飯,給所有適齡孩童進行免費啟蒙。
“怎麽辦?照這樣下去,隻要三年時間,整個大乾下一代接受的啟蒙可就基本都是黃老學說了,到時候我儒家哪還有什麽未來,總不能就靠我們收的那些弟子,與全天下所有人相抗衡吧?”
“太皇太後到底哪來的錢?”
“她肯定還有什麽我們不知道的來錢渠道,否則根本不可能支撐得起這麽龐大的消耗,怎麽辦,毫無頭緒啊!”
“你們有沒有發現,最近太皇太後好像都不怎麽使用銅幣了,拿出來的都是上幣,金和銀,有沒有可能太皇太後在什麽地方找到了金銀礦,並且偷偷開采,所以才能沒了收入後依舊有錢用。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雖然依舊難以徹底掰倒太皇太後,但徹底斬斷她的收入來源,削弱她勢力還是沒問題的。”
“也對,如今最大的危機無非就是太皇太後手裏有錢,隻要她沒錢了,這些私塾自然就辦不下去了,到時候難以收場,指不定非但沒什麽美名,反倒還會被罵,我們啟奏陛下,同時自己私下也查一查,盡量摸清楚太皇太後的金銀到底是從哪偷采的,到時一網打盡。”
“善!”
儒家那邊並不傻,他們一直都很清楚,太皇太後難搞就難搞在,她手裏有錢有權,權可能相對虛浮,但錢是實實在在的,足以穩住她虛浮的權,隻有斬斷太皇太後財源,才能將她徹底鎮壓。
再加上對白聖資金的仔細觀察。
很容易就判斷出白聖可能有什麽大規模獲取金銀的渠道,而這時候不做生意,想要獲取金銀,能有什麽渠道呢。
無非就是自己采礦,自己冶煉唄。
不過聰明的可不止儒家,建元帝那邊稍加思索之後,也做出了類似猜測。
並且開始積極探尋金銀礦所在。
但是不管他們怎麽查,都沒有查到白聖有在哪邊開采金銀礦,隻查到她似乎運了不少人去海外,如果太皇太後偷采的金銀礦是海外金銀礦的話,那他們可就沒轍了,畢竟他們手再長,也無法管到那些不屬於他們大乾領土的地方。
甚至就是一些諸侯王的領地礦產。
他們都不太好管。
也就是在這時候,殷商古國派遣外交官員前往鴻臚寺請求歸附,這是一種比諸侯王更加自由的附藩,每年象征意義上貢些特產,認你做老大,其他的還是自己管理自己,宗主國並無權插手。
本來小國附庸並不是什麽大事,自從大乾幾次擊敗匈奴,並且覆滅了西域三十六國之後,最近這些年一直陸續有膽小的國家過來歸附,殷商古國號稱自己是殷商遺民,也不算太離譜,本來建元帝都沒打算見他們,更別說關心了。
但離譜的是,殷商古國的國君親自過來,並且在長信宮拜見太皇太後的時候與太皇太後一見如故,一個說見了太皇太後,就像是見了自己早已亡故的祖母,一個覺得小國國君貼心可人,然後太皇太後直接在長信宮,將殷商古國的國君認做自己的幹孫子,並祭祀祖廟。
畢竟又不需要封王啥的。
所以倒也不用建元帝同意。
緊接著更離譜的事就來了,殷商古國的國君子辛,原名竇子辛,不過對外號稱殷商遺民,姓子,說自己感念太皇太後收自己做幹孫子的恩德,特獻上黃金三百萬兩,白銀一千萬兩,算壽禮。
然後太皇太後也當即表示自己很感動,從沒有見過這麽孝順的孫子,立刻命令自己手下所有工坊開工,準備把從現在生產,一直到她幹孫子子辛離開期間,所生產的所有東西,都算作回禮。
真真是孫孝祖母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