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不過一炷香,四諦星君便追蹤而至,卻未在此地久留,沿官道絕塵而去,消失在茫茫夜色。
待四人身影完全隱沒,沈飛二人轉身,跪地向旎嘯拜謝:“多謝公子救命之恩。”
“二位快起,我受屠公公之托,護送二位進京。”
沈飛方才知曉,原來,旎嘯一路暗中相隨,護自己幾人。
這時旎嘯問他們:“二位大人傷勢如何了?”
“公子請放心,我們都隻是一些皮外傷。”
“好,你們趕緊療傷吧。”
兩錦衣衛不多言,取出布袋,倒出幾個小瓶,都是一些金瘡藥。
旎嘯移至一旁,生起篝火,見二人麵帶憂慮,笑道:“此陣可隱火光,外人窺探不得。”
沈飛聞言,安心點頭,待傷口初步處理後,二人圍火而坐。
篝火映照下,沈飛打破沉默:“公子可曾聽聞南華堡駱家之事?”
旎嘯隻是微微頷首。
沈飛略顯猶豫,終是開口:“公子在昆侖山與彭海高一戰,我們有所耳聞,隻是後來,廠衛幾位大人同時下了封口令。”
旎嘯目光灼灼,直視眼前的錦衣衛千戶。
沈飛眼望向鄧義,見同伴眨眼點頭,便繼續對旎嘯說道:“公子,實不相瞞,我倆離京時,已察覺此事非比尋常,傳聞多股勢力正四處探尋駱小姐的行蹤。”
“如何了?”
“尚無確切消息,但回京後,我與鄧兄必暗中打探,一有線索,即刻告知公子。”
旎嘯神色微妙,不知麵前二人是真心感激,亦或另有所圖。片刻後,他輕笑點頭:“多謝二位厚意。”
“公子言重了,公子大義,我們都是親眼目睹。”
旎嘯不再多言,心知沈飛亦能猜到自己意圖尋訪駱風雁,想必京城廠衛的幾位權柄人物亦是如此。
夜漸深,三人稍作歇息,待天明,三人又是上了官道。
晨曦初露,天邊泛起魚肚白,未料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伴隨著喧囂呼喝,自遠而近。
三人抬首遠眺,但見前方塵土飛揚,百騎奔騰,領頭十餘人,烏紗加頂,身穿團領衫,胯下一快馬。
其中央一位,年約四旬有五,腰纏花犀帶,補服繡著錦雞。
旎嘯三人交換一瞥,心照不宣,迅速隱於道旁草叢,任由數百人縱馬而過,趕往西南。
少頃,旎嘯心中驚詫,認出那領頭者竟是山西巡撫,不禁疑惑。
那是因二品高官出行,慣常應是八抬大轎,前後有差役持牌開道,上寫‘回避’、‘肅靜’等字,鳴鑼開道,一眾大小官吏隨行,數百名親兵相隨。
而今這位巡撫卻一反常態,神色倉皇,策馬疾馳,西南方向顯然有緊急之事發生。
旎嘯、沈飛、鄧義三人踏入聞喜縣城,街頭巷尾,人聲鼎沸,議論紛紛,方知蒲州以南,黃河之水昨晚突兀決堤。
他們細聽之下,方解其因。
原來黃河蜿蜒於晉、秦、豫三省交匯,北折東流,途徑垣曲,穿河南,經徐州、淮安入海。
自古以來,黃河泥沙俱下,每至夏月,水患頻發,今年更是提前造訪。雖晉、豫雨勢不甚,然秦地連日暴雨,使得上遊水位驟升數尺。
豫地沿河官府早有預警,征召民夫數十萬,日夜築堤抗洪。
黃河之水,汛期之時,一日千裏,變化莫測。
往年多見河南段潰堤,北岸罕見,不料今年豫地官府如臨大敵,聞秦地連綿大雨,堤壩加固更勝以往。
洪水至蒲州南,遇轉折處,力摧北岸堤防,晉地官府措手不及,巡撫急怒交加,然豫地之防,又豈能苛責?
幸而巡撫未敢懈怠,數日前已至平陽府駐紮,夜宿聞喜縣衙,本擬次日南下平陸縣,怎奈半夜急報,蒲州河段告急,決堤噩耗傳來。
旎嘯聞黃河之堤崩潰,心緒難平,哀歎連連。古往今來,大明、元、宋、唐,黃河之患,歲歲不絕,似龍騰之怒,不可馴。
百萬蒼生年年遭劫,家園盡毀,數十萬性命,化作荒野孤魂。生者饑寒交迫,至嚼土啃皮,乃至人間慘劇,子換子而食,聞之心悸。
當今天下,大明漸露疲態,朝綱不振,貪腐橫行,加之天災頻仍,流寇四起,盜匪如蝗,民生凋敝,內外交困,猶如籠中困獸,四方夷狄眈眈,窺伺中原,國之將傾,岌岌可危。
旎嘯空懷悲天憫人之心,陡然長歎,轉念之間,才知韃子為何未追來,料定必是滔滔黃河,阻其西進之路。
隨後連續十多日暴雨,官道斷絕,橋梁垮塌,麵對大雨滂沱,三人被阻。
直至七月初,雨歇雲散,天際初晴。
沈飛與鄧義易裝為驛夫,各跨駿馬,欲速往平陽府洪洞縣。
奈何天公不作美,又逢大雨三五天,洞水和汾河水勢大漲,尤其是汾河,如怒龍穿城,洪洞十室九淹,人心惶惶。
二人無奈,待雨稍停,轉而東行,欲借洞水狹處渡河,再回官道。
旎嘯孤身一人雖是無妨,然不能棄沈飛二人獨自離去,隻好隱於暗處,默默相隨。
距洪洞縣東十五裏,洞水以北,矗立一山,形若箕張,南側九峰聳立,故名九箕山。
此山不高,卻青鬆翠柏,鬱鬱蔥蔥,生機盎然。
然自半山而下,至周遭之地,墳塋累累,昔為城中百姓安息之所,後成朝廷罪人歸宿之地,官府棄屍於此,終成亂葬之崗。
近幾日暴雨洗禮,白骨裸露,夜幕降臨,磷火閃爍,陰風陣陣,令人膽寒。
沈飛二人夜至此地,也是藝高膽大,竟然尋了一處,以天地為席被,坦然入睡。
不過他們心有所恃,便是旎嘯,雖不見其蹤影,但知少年必在附近。
篝火熾烈,二人幾張胡餅未盡,不料一陣陰風忽至,火苗搖曳,綠光幽幽,如鬼火遊離,寒氣透骨,直似隆冬驟臨。
俄頃,淒涼哀嚎,破夜而來,幽影重重,圍逼二人。
二人慌忙站起身來,隨即沈飛壯膽,拔刀而立,聲如雷震:“是誰!”
鬼影綽綽,一縞衣身影突現跟前,麵戴腥紅鬼麵,足不沾塵,瞬息即至。
二人驚駭未定,不料眼前一花,數十人閃到鬼臉人身後,各個身穿大功素服。
這時,旎嘯以密語傳音,低聲道:“你們且退下,有機會就先行離開。”
言罷,他取黑巾覆麵,身形一閃,擋於沈飛之前,護其背後。
旎嘯對來人說道:“傳聞北地有一鬼教,全教上下行蹤飄浮詭秘,知者寥寥,其主柳正青,一身鬼功出神入化,不知我是否說錯了?”
沈飛二人聞言,愕然不已,江湖中關於鬼教這個門派,從未耳聞。
那鬼麵人詫異更甚:“你是誰,怎會知我鬼教?”
旎嘯避而不答,隻是輕笑:“想不到遁隱江湖五十年的鬼教,今日竟甘為韃虜鷹犬,真是可悲可歎啊。”
鬼麵人聞言怒發衝冠:“休要血口噴人,你到底是誰?”
旎嘯逼近數步,冷笑連連:“你竟然假作不知,哈哈,深夜至此,你等一行人又是為何?”
“哼,我奉小姐之令,把你身後的兩位官差帶回去。”
旎嘯心下一凜,聽出對方話外之音,想到對方沒有急著出手,似是並非為殺人奪物而來。
“此事,隻怕由不得你。”他微笑以對。
鬼麵人直言挑戰:“如此,唯有手底下見真章了。”
待四人身影完全隱沒,沈飛二人轉身,跪地向旎嘯拜謝:“多謝公子救命之恩。”
“二位快起,我受屠公公之托,護送二位進京。”
沈飛方才知曉,原來,旎嘯一路暗中相隨,護自己幾人。
這時旎嘯問他們:“二位大人傷勢如何了?”
“公子請放心,我們都隻是一些皮外傷。”
“好,你們趕緊療傷吧。”
兩錦衣衛不多言,取出布袋,倒出幾個小瓶,都是一些金瘡藥。
旎嘯移至一旁,生起篝火,見二人麵帶憂慮,笑道:“此陣可隱火光,外人窺探不得。”
沈飛聞言,安心點頭,待傷口初步處理後,二人圍火而坐。
篝火映照下,沈飛打破沉默:“公子可曾聽聞南華堡駱家之事?”
旎嘯隻是微微頷首。
沈飛略顯猶豫,終是開口:“公子在昆侖山與彭海高一戰,我們有所耳聞,隻是後來,廠衛幾位大人同時下了封口令。”
旎嘯目光灼灼,直視眼前的錦衣衛千戶。
沈飛眼望向鄧義,見同伴眨眼點頭,便繼續對旎嘯說道:“公子,實不相瞞,我倆離京時,已察覺此事非比尋常,傳聞多股勢力正四處探尋駱小姐的行蹤。”
“如何了?”
“尚無確切消息,但回京後,我與鄧兄必暗中打探,一有線索,即刻告知公子。”
旎嘯神色微妙,不知麵前二人是真心感激,亦或另有所圖。片刻後,他輕笑點頭:“多謝二位厚意。”
“公子言重了,公子大義,我們都是親眼目睹。”
旎嘯不再多言,心知沈飛亦能猜到自己意圖尋訪駱風雁,想必京城廠衛的幾位權柄人物亦是如此。
夜漸深,三人稍作歇息,待天明,三人又是上了官道。
晨曦初露,天邊泛起魚肚白,未料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伴隨著喧囂呼喝,自遠而近。
三人抬首遠眺,但見前方塵土飛揚,百騎奔騰,領頭十餘人,烏紗加頂,身穿團領衫,胯下一快馬。
其中央一位,年約四旬有五,腰纏花犀帶,補服繡著錦雞。
旎嘯三人交換一瞥,心照不宣,迅速隱於道旁草叢,任由數百人縱馬而過,趕往西南。
少頃,旎嘯心中驚詫,認出那領頭者竟是山西巡撫,不禁疑惑。
那是因二品高官出行,慣常應是八抬大轎,前後有差役持牌開道,上寫‘回避’、‘肅靜’等字,鳴鑼開道,一眾大小官吏隨行,數百名親兵相隨。
而今這位巡撫卻一反常態,神色倉皇,策馬疾馳,西南方向顯然有緊急之事發生。
旎嘯、沈飛、鄧義三人踏入聞喜縣城,街頭巷尾,人聲鼎沸,議論紛紛,方知蒲州以南,黃河之水昨晚突兀決堤。
他們細聽之下,方解其因。
原來黃河蜿蜒於晉、秦、豫三省交匯,北折東流,途徑垣曲,穿河南,經徐州、淮安入海。
自古以來,黃河泥沙俱下,每至夏月,水患頻發,今年更是提前造訪。雖晉、豫雨勢不甚,然秦地連日暴雨,使得上遊水位驟升數尺。
豫地沿河官府早有預警,征召民夫數十萬,日夜築堤抗洪。
黃河之水,汛期之時,一日千裏,變化莫測。
往年多見河南段潰堤,北岸罕見,不料今年豫地官府如臨大敵,聞秦地連綿大雨,堤壩加固更勝以往。
洪水至蒲州南,遇轉折處,力摧北岸堤防,晉地官府措手不及,巡撫急怒交加,然豫地之防,又豈能苛責?
幸而巡撫未敢懈怠,數日前已至平陽府駐紮,夜宿聞喜縣衙,本擬次日南下平陸縣,怎奈半夜急報,蒲州河段告急,決堤噩耗傳來。
旎嘯聞黃河之堤崩潰,心緒難平,哀歎連連。古往今來,大明、元、宋、唐,黃河之患,歲歲不絕,似龍騰之怒,不可馴。
百萬蒼生年年遭劫,家園盡毀,數十萬性命,化作荒野孤魂。生者饑寒交迫,至嚼土啃皮,乃至人間慘劇,子換子而食,聞之心悸。
當今天下,大明漸露疲態,朝綱不振,貪腐橫行,加之天災頻仍,流寇四起,盜匪如蝗,民生凋敝,內外交困,猶如籠中困獸,四方夷狄眈眈,窺伺中原,國之將傾,岌岌可危。
旎嘯空懷悲天憫人之心,陡然長歎,轉念之間,才知韃子為何未追來,料定必是滔滔黃河,阻其西進之路。
隨後連續十多日暴雨,官道斷絕,橋梁垮塌,麵對大雨滂沱,三人被阻。
直至七月初,雨歇雲散,天際初晴。
沈飛與鄧義易裝為驛夫,各跨駿馬,欲速往平陽府洪洞縣。
奈何天公不作美,又逢大雨三五天,洞水和汾河水勢大漲,尤其是汾河,如怒龍穿城,洪洞十室九淹,人心惶惶。
二人無奈,待雨稍停,轉而東行,欲借洞水狹處渡河,再回官道。
旎嘯孤身一人雖是無妨,然不能棄沈飛二人獨自離去,隻好隱於暗處,默默相隨。
距洪洞縣東十五裏,洞水以北,矗立一山,形若箕張,南側九峰聳立,故名九箕山。
此山不高,卻青鬆翠柏,鬱鬱蔥蔥,生機盎然。
然自半山而下,至周遭之地,墳塋累累,昔為城中百姓安息之所,後成朝廷罪人歸宿之地,官府棄屍於此,終成亂葬之崗。
近幾日暴雨洗禮,白骨裸露,夜幕降臨,磷火閃爍,陰風陣陣,令人膽寒。
沈飛二人夜至此地,也是藝高膽大,竟然尋了一處,以天地為席被,坦然入睡。
不過他們心有所恃,便是旎嘯,雖不見其蹤影,但知少年必在附近。
篝火熾烈,二人幾張胡餅未盡,不料一陣陰風忽至,火苗搖曳,綠光幽幽,如鬼火遊離,寒氣透骨,直似隆冬驟臨。
俄頃,淒涼哀嚎,破夜而來,幽影重重,圍逼二人。
二人慌忙站起身來,隨即沈飛壯膽,拔刀而立,聲如雷震:“是誰!”
鬼影綽綽,一縞衣身影突現跟前,麵戴腥紅鬼麵,足不沾塵,瞬息即至。
二人驚駭未定,不料眼前一花,數十人閃到鬼臉人身後,各個身穿大功素服。
這時,旎嘯以密語傳音,低聲道:“你們且退下,有機會就先行離開。”
言罷,他取黑巾覆麵,身形一閃,擋於沈飛之前,護其背後。
旎嘯對來人說道:“傳聞北地有一鬼教,全教上下行蹤飄浮詭秘,知者寥寥,其主柳正青,一身鬼功出神入化,不知我是否說錯了?”
沈飛二人聞言,愕然不已,江湖中關於鬼教這個門派,從未耳聞。
那鬼麵人詫異更甚:“你是誰,怎會知我鬼教?”
旎嘯避而不答,隻是輕笑:“想不到遁隱江湖五十年的鬼教,今日竟甘為韃虜鷹犬,真是可悲可歎啊。”
鬼麵人聞言怒發衝冠:“休要血口噴人,你到底是誰?”
旎嘯逼近數步,冷笑連連:“你竟然假作不知,哈哈,深夜至此,你等一行人又是為何?”
“哼,我奉小姐之令,把你身後的兩位官差帶回去。”
旎嘯心下一凜,聽出對方話外之音,想到對方沒有急著出手,似是並非為殺人奪物而來。
“此事,隻怕由不得你。”他微笑以對。
鬼麵人直言挑戰:“如此,唯有手底下見真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