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老百姓的日子就在窮困潦倒中過著。
春去秋來,冬天已經過去,春天卻還看不到盡頭。
北平城外炮火連天,戰爭無時無刻不在。
日軍前線的戰事不容樂觀,雲子的北平特高課機關工作推進緩慢。
駐河北的國軍雖不曾有大動作,但也沒有退讓一步,謹守駐地,分毫不讓。
晉察冀八路的根據地,由被動應戰,改為主動進攻,多次爭鋒相對,打的皇軍落花流水。
且國共雙方合作圍攻日軍,勝利次數越來越多。
駐北平的華北司令部陷入了尷尬。
軍部多次訓斥華北司令部的無能和愚蠢,並做出相應部署,頻繁更換多地的師團長。
年底,日軍華北司令部又有新動作,華北地區有兩名師長奉命離開,前往西南任職,據說新來的師團長,也是由駐西南日軍調遣而來。
這一消息是輕寒從武田太郎隻言片語中得到的。
戰爭已有四年,日軍作戰習慣輕寒有所掌握。
聽到這消息後,輕寒馬上意識到又有一場硬仗要打。
日軍指定要加大年末掃蕩力度,不僅會對根據地進行瘋狂大掃蕩,國軍那邊也會遭遇瘋狂打擊。
消息必須馬上送出去。
日軍現在執行的“三光”政策,若不提前做準備,損失必將慘重。
消息送出去的同時,也接到了上級的新指令。
輕寒手上多了一份名單,上級希望“裂石”同誌盡最大努力保護這些人。
這些都是北平淪陷後沒來及離開的學者教授。
他們當初堅定的留在北平,為抗日四處奔走,籌集錢款及物資,原本以為戰爭很快就會結束。結果仗打了四年,北平也徹底淪為日軍的占領區。
這些北平留守的學者教授被日軍清洗了好幾輪,許多都已成為日本傀儡大學的老師。
特高課一直以來對這些學者教授就不曾放鬆過警惕,紅樓的地下室死過不計其數的愛國學者和學生。到現在,還關著許多。
渡邊到北平後,王處長把這塊交接給渡邊。
渡邊加大了對北平文人的迫害,隻要不接受傀儡大學邀請的學者,都會被帶進特高課的監獄折磨。
輕寒手裏名單上的教授,通過各種渠道與根據地取得了聯係,希望去根據地為抗日做貢獻。
可北平早已水深火熱,特務無處不在,想要拖家帶口離開難於登天。
組織上考慮再三,隻能讓他們暫時留在北平,他們是中國的希望,一旦抗戰結束,中國的教育需要他們,所以必須保護。
輕寒自接到任務後就開始籌謀。
1941年冬季的大掃蕩,又讓日軍慘敗。
華北司令部沒撈著好處,北平憲兵司令部所需籌集的物資愈加龐大。
北平的人民不堪重負,摻著碎石和麩子的糧食都供應的極少,買糧不僅要錢,還要良民證,而且限量。
中國人的日子艱難,日本僑民的也好不到哪兒去。
輕寒適時提出以兵養兵的方案,具體實施細則即是,興修水利,徙民實邊,浚河開渠,引水灌溉,發展駐軍屯糧。
武田太郎似乎對這份方案格外感興趣,與輕寒仔細談了一下午,並於第二天親自前往華北司令部。
等日軍層層上報,又一級一級下達後,1942年的老曆年到了。
武田太郎就此招開了臨時會議,市政府的要員也參加了會議。
這項工作的具體實施交給了耿輕寒。
於是,老曆年剛過完,輕寒就開始行動,拜訪學者教授的同時,寫信給自己的老師,詳細闡述了方案具體實施細則。
輕寒把原有名單上的人翻了一倍,親手寫了拜貼讓石頭挨家挨戶送去。
輕寒的第一次拜訪宣告失敗。
這是位相當有骨氣的教授,石頭遞過去的拜貼直接被撕了個稀巴爛。
傭人捧著拜貼碎片出來,小心翼翼的說:“對不起先生!”
來的時候輕寒交代過,所以石頭並不意外,轉身離開。
第二天,輕寒親自前往,對開門的傭人說:“請轉告先生,我有必須見麵的理由,要不然,清華紅樓就是先生的去處。”
教授氣的渾身哆嗦,去又不能不見。
紅樓已進過一次,萬不可再進一次。
聽說要幫助日本人改良水稻品種,並在中國的土地上試驗。
教授就差把茶杯摔在輕寒臉上了。
端茶送客。
輕寒有些狼狽的告辭。
接下來的日子,輕寒越挫越勇。
越是被拒絕,越是頻繁上門拜訪。
第一名被說服的教授也是第一個就讓輕寒難堪的教授。
4月,輕寒組建了北平第一所墾荒研究所。
研究所涵蓋了地質、水利、農業、數學等方麵的專家,甚至有一名語言學家,是為了方便與當地有經驗的老農溝通。
研究所自成立之日就馬不停蹄的開始工作。
勘察北平郊區適合種植的土壤,修渠引水,培種育苗,所有的科研項目有條不紊的展開。
第一批水稻育苗成功後,武田太郎興致勃勃的參觀了實驗田。雲子陪同,兩人驚歎於耿輕寒的效率。
當從東三省運來的日本本土種子,落在北平城外的土地上,已是五月初。
一眼望去,綠意盎然,欣欣向榮。
武田太郎又一次出城視察,一貫陰沉冰冷的臉上笑意盈盈,狹小的眼睛裏全是喜意。
參與插秧的日本士兵,仿佛回到了家鄉,載歌載舞慶祝。
脫下軍裝的日本士兵,看上去與普通的農民沒有任何區別。
因為農活需要大量的人工完成,參與墾荒的日本士兵有限,輕寒與治安軍及雷處長共同出麵,說服北平城外的縣、鎮、村的保長,招募當地農民來實驗田幹活。
不管輕寒的所作所為,為老百姓活著提供多少便利條件,他為日本人盡心盡力做事的漢奸嘴臉,也盡顯無遺,讓北平人民不恥。
武田太郎為了替耿輕寒拉仇恨值,更是示意各大報刊大肆宣揚,一時間,罵聲一片。
耿府看似門庭若市,實則漢奸走狗的罵名也更甚。
耿府的老爺經過漫長的治療,這幾日才剛見好。
這日,耿二陪著老爺在寥落的花園散步,活動活動筋骨。
大管家一路小跑過來。
“爺,貝勒爺來了。”
老爺眉眼帶笑:“呦,這老家夥兒肯出窩了。”
“爺,貝勒爺著瞧臉色可不大好。”
“嗯,我這就去瞧瞧,怎麽個不好。”
如今府裏清理的幹幹淨淨,老爺用不著腿抖手抖的裝病,一路邁著四方步進了待客廳。
“貝勒爺吉祥!”
“耿爺吉祥!”
兩人行著老禮,相互問候。
絮絮叨叨嘮了好半天,開始挺高興,老爺也是眉眼帶笑。
直到貝勒爺說:“耿爺如今可是北平城的這個,誰見了不得繞著走。”
“貝勒爺這話說的,怎麽個意思?”
“耿爺有福,生了個好兒子,有眼力勁兒的不說,那巴結人的功夫也是一等一的,沒耿府的底蘊,一般人那都都不是個。就耿大少爺那功夫,沒個十年八年,不出國留洋都做不出來。”
這話一聽就不是好話,老爺皺起眉頭,端起茶抿一口,沉著臉說:“有話您就直說,甭跟這兒拐彎抹角的罵人。”
“呦,耿爺這是不知道?”
“我知道什麽?我該知道什麽?就我這身子骨,可不想貝勒爺成天東跑西顛的,饒北平城就沒有您不知道的事兒,你就直說吧,我不樂意猜,沒那精氣神兒。”
貝勒爺摸摸鼻子,尷尬的笑笑。
“這回,您那好大兒,耿大少爺可給日本人出了大力了。”
老爺皺著眉頭,不說話,眼睛卻瞧著貝勒爺,一副您繼續,我聽著呢。
“耿大少爺把北平有點兒能耐的教授呀,學者啊,都湊一塊兒,整了個什麽研究所。專門給日本人研究怎麽種糧食的,北平郊區那點地兒差不多都讓圈進去了,讓日本人跟中國的地上種糧食。據說那水稻長勢喜人。給日本人種地,用的是中國的教授和種地老把式。您說,這不是又立了一大功,估摸著日本人能送塊匾。”
老爺回頭瞧著大管家,大管家一臉慘白,喏喏道:“大少爺指定有大少爺的考慮。”
“呦,說的對,論卑躬屈膝,諂媚之術,北平耿大少爺排第二,沒人敢自稱第一。”
老爺猛地張嘴“噗”一下,噴出一口鮮血。
“爺。”
大管家大叫一聲。
“快,請大夫。”
貝勒爺也嚇了一跳,臉色幾變,不等大管家送客,一溜煙跑了。
一路嘴裏叨叨著:“不關我事,不關我事,咋就這不經事兒,一句話不對就吐血。嚇死我了,嚇死我了。”
貝勒爺跑了,耿府卻一陣兵荒馬亂。
輕寒也接到了電話,大管家帶著哭腔說:“大少爺,老爺吐血了,您快回來吧。”
輕寒來不及多問,放下電話就去了武田太郎辦公室,打聲招呼帶著石頭一路往家趕,路上順道接了小野院長,雅子聽說後,也一起跟著回府。
輕寒到家時,耿府常用的大夫還沒走,等著煎藥。
春去秋來,冬天已經過去,春天卻還看不到盡頭。
北平城外炮火連天,戰爭無時無刻不在。
日軍前線的戰事不容樂觀,雲子的北平特高課機關工作推進緩慢。
駐河北的國軍雖不曾有大動作,但也沒有退讓一步,謹守駐地,分毫不讓。
晉察冀八路的根據地,由被動應戰,改為主動進攻,多次爭鋒相對,打的皇軍落花流水。
且國共雙方合作圍攻日軍,勝利次數越來越多。
駐北平的華北司令部陷入了尷尬。
軍部多次訓斥華北司令部的無能和愚蠢,並做出相應部署,頻繁更換多地的師團長。
年底,日軍華北司令部又有新動作,華北地區有兩名師長奉命離開,前往西南任職,據說新來的師團長,也是由駐西南日軍調遣而來。
這一消息是輕寒從武田太郎隻言片語中得到的。
戰爭已有四年,日軍作戰習慣輕寒有所掌握。
聽到這消息後,輕寒馬上意識到又有一場硬仗要打。
日軍指定要加大年末掃蕩力度,不僅會對根據地進行瘋狂大掃蕩,國軍那邊也會遭遇瘋狂打擊。
消息必須馬上送出去。
日軍現在執行的“三光”政策,若不提前做準備,損失必將慘重。
消息送出去的同時,也接到了上級的新指令。
輕寒手上多了一份名單,上級希望“裂石”同誌盡最大努力保護這些人。
這些都是北平淪陷後沒來及離開的學者教授。
他們當初堅定的留在北平,為抗日四處奔走,籌集錢款及物資,原本以為戰爭很快就會結束。結果仗打了四年,北平也徹底淪為日軍的占領區。
這些北平留守的學者教授被日軍清洗了好幾輪,許多都已成為日本傀儡大學的老師。
特高課一直以來對這些學者教授就不曾放鬆過警惕,紅樓的地下室死過不計其數的愛國學者和學生。到現在,還關著許多。
渡邊到北平後,王處長把這塊交接給渡邊。
渡邊加大了對北平文人的迫害,隻要不接受傀儡大學邀請的學者,都會被帶進特高課的監獄折磨。
輕寒手裏名單上的教授,通過各種渠道與根據地取得了聯係,希望去根據地為抗日做貢獻。
可北平早已水深火熱,特務無處不在,想要拖家帶口離開難於登天。
組織上考慮再三,隻能讓他們暫時留在北平,他們是中國的希望,一旦抗戰結束,中國的教育需要他們,所以必須保護。
輕寒自接到任務後就開始籌謀。
1941年冬季的大掃蕩,又讓日軍慘敗。
華北司令部沒撈著好處,北平憲兵司令部所需籌集的物資愈加龐大。
北平的人民不堪重負,摻著碎石和麩子的糧食都供應的極少,買糧不僅要錢,還要良民證,而且限量。
中國人的日子艱難,日本僑民的也好不到哪兒去。
輕寒適時提出以兵養兵的方案,具體實施細則即是,興修水利,徙民實邊,浚河開渠,引水灌溉,發展駐軍屯糧。
武田太郎似乎對這份方案格外感興趣,與輕寒仔細談了一下午,並於第二天親自前往華北司令部。
等日軍層層上報,又一級一級下達後,1942年的老曆年到了。
武田太郎就此招開了臨時會議,市政府的要員也參加了會議。
這項工作的具體實施交給了耿輕寒。
於是,老曆年剛過完,輕寒就開始行動,拜訪學者教授的同時,寫信給自己的老師,詳細闡述了方案具體實施細則。
輕寒把原有名單上的人翻了一倍,親手寫了拜貼讓石頭挨家挨戶送去。
輕寒的第一次拜訪宣告失敗。
這是位相當有骨氣的教授,石頭遞過去的拜貼直接被撕了個稀巴爛。
傭人捧著拜貼碎片出來,小心翼翼的說:“對不起先生!”
來的時候輕寒交代過,所以石頭並不意外,轉身離開。
第二天,輕寒親自前往,對開門的傭人說:“請轉告先生,我有必須見麵的理由,要不然,清華紅樓就是先生的去處。”
教授氣的渾身哆嗦,去又不能不見。
紅樓已進過一次,萬不可再進一次。
聽說要幫助日本人改良水稻品種,並在中國的土地上試驗。
教授就差把茶杯摔在輕寒臉上了。
端茶送客。
輕寒有些狼狽的告辭。
接下來的日子,輕寒越挫越勇。
越是被拒絕,越是頻繁上門拜訪。
第一名被說服的教授也是第一個就讓輕寒難堪的教授。
4月,輕寒組建了北平第一所墾荒研究所。
研究所涵蓋了地質、水利、農業、數學等方麵的專家,甚至有一名語言學家,是為了方便與當地有經驗的老農溝通。
研究所自成立之日就馬不停蹄的開始工作。
勘察北平郊區適合種植的土壤,修渠引水,培種育苗,所有的科研項目有條不紊的展開。
第一批水稻育苗成功後,武田太郎興致勃勃的參觀了實驗田。雲子陪同,兩人驚歎於耿輕寒的效率。
當從東三省運來的日本本土種子,落在北平城外的土地上,已是五月初。
一眼望去,綠意盎然,欣欣向榮。
武田太郎又一次出城視察,一貫陰沉冰冷的臉上笑意盈盈,狹小的眼睛裏全是喜意。
參與插秧的日本士兵,仿佛回到了家鄉,載歌載舞慶祝。
脫下軍裝的日本士兵,看上去與普通的農民沒有任何區別。
因為農活需要大量的人工完成,參與墾荒的日本士兵有限,輕寒與治安軍及雷處長共同出麵,說服北平城外的縣、鎮、村的保長,招募當地農民來實驗田幹活。
不管輕寒的所作所為,為老百姓活著提供多少便利條件,他為日本人盡心盡力做事的漢奸嘴臉,也盡顯無遺,讓北平人民不恥。
武田太郎為了替耿輕寒拉仇恨值,更是示意各大報刊大肆宣揚,一時間,罵聲一片。
耿府看似門庭若市,實則漢奸走狗的罵名也更甚。
耿府的老爺經過漫長的治療,這幾日才剛見好。
這日,耿二陪著老爺在寥落的花園散步,活動活動筋骨。
大管家一路小跑過來。
“爺,貝勒爺來了。”
老爺眉眼帶笑:“呦,這老家夥兒肯出窩了。”
“爺,貝勒爺著瞧臉色可不大好。”
“嗯,我這就去瞧瞧,怎麽個不好。”
如今府裏清理的幹幹淨淨,老爺用不著腿抖手抖的裝病,一路邁著四方步進了待客廳。
“貝勒爺吉祥!”
“耿爺吉祥!”
兩人行著老禮,相互問候。
絮絮叨叨嘮了好半天,開始挺高興,老爺也是眉眼帶笑。
直到貝勒爺說:“耿爺如今可是北平城的這個,誰見了不得繞著走。”
“貝勒爺這話說的,怎麽個意思?”
“耿爺有福,生了個好兒子,有眼力勁兒的不說,那巴結人的功夫也是一等一的,沒耿府的底蘊,一般人那都都不是個。就耿大少爺那功夫,沒個十年八年,不出國留洋都做不出來。”
這話一聽就不是好話,老爺皺起眉頭,端起茶抿一口,沉著臉說:“有話您就直說,甭跟這兒拐彎抹角的罵人。”
“呦,耿爺這是不知道?”
“我知道什麽?我該知道什麽?就我這身子骨,可不想貝勒爺成天東跑西顛的,饒北平城就沒有您不知道的事兒,你就直說吧,我不樂意猜,沒那精氣神兒。”
貝勒爺摸摸鼻子,尷尬的笑笑。
“這回,您那好大兒,耿大少爺可給日本人出了大力了。”
老爺皺著眉頭,不說話,眼睛卻瞧著貝勒爺,一副您繼續,我聽著呢。
“耿大少爺把北平有點兒能耐的教授呀,學者啊,都湊一塊兒,整了個什麽研究所。專門給日本人研究怎麽種糧食的,北平郊區那點地兒差不多都讓圈進去了,讓日本人跟中國的地上種糧食。據說那水稻長勢喜人。給日本人種地,用的是中國的教授和種地老把式。您說,這不是又立了一大功,估摸著日本人能送塊匾。”
老爺回頭瞧著大管家,大管家一臉慘白,喏喏道:“大少爺指定有大少爺的考慮。”
“呦,說的對,論卑躬屈膝,諂媚之術,北平耿大少爺排第二,沒人敢自稱第一。”
老爺猛地張嘴“噗”一下,噴出一口鮮血。
“爺。”
大管家大叫一聲。
“快,請大夫。”
貝勒爺也嚇了一跳,臉色幾變,不等大管家送客,一溜煙跑了。
一路嘴裏叨叨著:“不關我事,不關我事,咋就這不經事兒,一句話不對就吐血。嚇死我了,嚇死我了。”
貝勒爺跑了,耿府卻一陣兵荒馬亂。
輕寒也接到了電話,大管家帶著哭腔說:“大少爺,老爺吐血了,您快回來吧。”
輕寒來不及多問,放下電話就去了武田太郎辦公室,打聲招呼帶著石頭一路往家趕,路上順道接了小野院長,雅子聽說後,也一起跟著回府。
輕寒到家時,耿府常用的大夫還沒走,等著煎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