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成坐在辦公桌前,翻看那份郵寄給作者本人的工程總局報,在副刊版麵上,自己前些時投遞的那篇影評《守候愛》赫然在目。全文如下:
周末午後,窗外陽光炫目,看去熱浪蒸騰,於是推遲出行,坐下來觀看朋友推薦的影片《歸來》。這部據說讓斯皮爾伯格感動得“哭了一個小時”的“虐心”影片,是張藝謀導演、鄒靜之編劇,陳道明、鞏俐領銜主演,根據作家嚴歌苓長篇小說《陸犯焉識》改編。
影片選擇被打成右派的男主人公陸焉識趁勞改轉場之機逃跑作為故事情節的起點。火車尖利的汽笛聲、車輪與鋼軌的撞擊聲,穿越四十年前夜的帷幕,在陸焉識臨時藏身的隧洞內隆隆作響,格外刺耳。從噩夢中驚醒的陸焉識從冰冷的地麵爬起來,待列車駛過,戴上口罩,朝著隧洞口那一線光明匆遽而去。
此時,鏡頭陡然切換到了革命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排練現場,陸焉識的女兒丹丹在為爭取出演該劇主角“吳清華”而刻苦訓練著。她舞跳得好,教練看得出來,但是因為陸焉識的緣故,她落選了,躲在夜雨裏傷心大哭。
情節安排很緊湊,也很巧妙,正是在這個雨夜,陸焉識警覺地溜進了他闊別十多年、熟悉又陌生的“家門口”;一下、兩下,黯然低沉的敲門聲,猶如驚雷碾過他妻子馮婉瑜那顆飽經滄桑的心,且喜且憂,一門之隔,終不能相見;女兒丹丹回來,喊住倉皇下樓的陸焉識,在傷心、失望與突如其來的不知所措之中,與他的父親簡短對話。
“告訴你媽,明天早晨起來八點,我在火車站的天橋等她……”陸焉識急促地說。
“不可能!”丹丹顫抖地說。
“焉識,快跑!”情節演繹到第二十五分鍾,達到了影片敘事的一個高潮:陸焉識沒有跑開,而是朝著馮婉瑜跑去;馮婉瑜也向著陸焉識跑來……奔跑,試圖如約在火車站天橋上相遇……相距不足三米,卻如隔河漢,饅頭散落一地……隨著押送陸焉識的麵包車砰然關門,高潮跌落。
時光巨輪駛過那意識形態滲透於現實生活的年代,三年以後,陸焉識從西北大漠深處釋放出獄,從列車裏走出來,從天橋上走下來,在車站出口與離開舞台走進紗廠的丹丹重逢。
情節已然舒緩下來,與之前的敘事有了明顯不同的節奏,導演可能已經做好充分鋪陳、醞釀氛圍的準備,充滿耐心地疏導著情感的流動。從他們父女之間深情而又淡然的對話裏,細心的觀眾能夠發現,生活磨礪了他們,也教會了他們如何麵對。
滿懷新生活希望的陸焉識沒有想到,一道無形的屏障橫亙於他和馮婉瑜之間,精神上的傷疤,無從觸摸卻清晰可見。
“悲劇就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魯迅先生還說過,“真的猛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從某種角度來講,昔日倜儻儒雅的大學教授陸焉識這些年來雙腳踏破堅硬、蠻荒、貧瘠與絕望,縱然血跡斑斑,終能隱忍前行,不是“真的猛士”嗎?
站在“失憶”的馮婉瑜麵前,陸焉識告訴她“我回來了”,“我就是陸焉識”,“我真的是陸焉識”……她終於不認得他,隻認他的信,喜歡聽他讀陸焉識的信,隻要是陸焉識信上說的,她都聽、信……“焉識5號回來”馮婉瑜每月5號早起趕路去車站接陸焉識,記得清清楚楚,寒來暑往,風雨無阻。
後來,陸焉識陪馮婉瑜去車站接“5號回來”的“陸焉識”,成為他們生活的希望和主題,直至兩鬢霜華,守候不改初衷。
周末午後,窗外陽光炫目,看去熱浪蒸騰,於是推遲出行,坐下來觀看朋友推薦的影片《歸來》。這部據說讓斯皮爾伯格感動得“哭了一個小時”的“虐心”影片,是張藝謀導演、鄒靜之編劇,陳道明、鞏俐領銜主演,根據作家嚴歌苓長篇小說《陸犯焉識》改編。
影片選擇被打成右派的男主人公陸焉識趁勞改轉場之機逃跑作為故事情節的起點。火車尖利的汽笛聲、車輪與鋼軌的撞擊聲,穿越四十年前夜的帷幕,在陸焉識臨時藏身的隧洞內隆隆作響,格外刺耳。從噩夢中驚醒的陸焉識從冰冷的地麵爬起來,待列車駛過,戴上口罩,朝著隧洞口那一線光明匆遽而去。
此時,鏡頭陡然切換到了革命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排練現場,陸焉識的女兒丹丹在為爭取出演該劇主角“吳清華”而刻苦訓練著。她舞跳得好,教練看得出來,但是因為陸焉識的緣故,她落選了,躲在夜雨裏傷心大哭。
情節安排很緊湊,也很巧妙,正是在這個雨夜,陸焉識警覺地溜進了他闊別十多年、熟悉又陌生的“家門口”;一下、兩下,黯然低沉的敲門聲,猶如驚雷碾過他妻子馮婉瑜那顆飽經滄桑的心,且喜且憂,一門之隔,終不能相見;女兒丹丹回來,喊住倉皇下樓的陸焉識,在傷心、失望與突如其來的不知所措之中,與他的父親簡短對話。
“告訴你媽,明天早晨起來八點,我在火車站的天橋等她……”陸焉識急促地說。
“不可能!”丹丹顫抖地說。
“焉識,快跑!”情節演繹到第二十五分鍾,達到了影片敘事的一個高潮:陸焉識沒有跑開,而是朝著馮婉瑜跑去;馮婉瑜也向著陸焉識跑來……奔跑,試圖如約在火車站天橋上相遇……相距不足三米,卻如隔河漢,饅頭散落一地……隨著押送陸焉識的麵包車砰然關門,高潮跌落。
時光巨輪駛過那意識形態滲透於現實生活的年代,三年以後,陸焉識從西北大漠深處釋放出獄,從列車裏走出來,從天橋上走下來,在車站出口與離開舞台走進紗廠的丹丹重逢。
情節已然舒緩下來,與之前的敘事有了明顯不同的節奏,導演可能已經做好充分鋪陳、醞釀氛圍的準備,充滿耐心地疏導著情感的流動。從他們父女之間深情而又淡然的對話裏,細心的觀眾能夠發現,生活磨礪了他們,也教會了他們如何麵對。
滿懷新生活希望的陸焉識沒有想到,一道無形的屏障橫亙於他和馮婉瑜之間,精神上的傷疤,無從觸摸卻清晰可見。
“悲劇就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魯迅先生還說過,“真的猛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從某種角度來講,昔日倜儻儒雅的大學教授陸焉識這些年來雙腳踏破堅硬、蠻荒、貧瘠與絕望,縱然血跡斑斑,終能隱忍前行,不是“真的猛士”嗎?
站在“失憶”的馮婉瑜麵前,陸焉識告訴她“我回來了”,“我就是陸焉識”,“我真的是陸焉識”……她終於不認得他,隻認他的信,喜歡聽他讀陸焉識的信,隻要是陸焉識信上說的,她都聽、信……“焉識5號回來”馮婉瑜每月5號早起趕路去車站接陸焉識,記得清清楚楚,寒來暑往,風雨無阻。
後來,陸焉識陪馮婉瑜去車站接“5號回來”的“陸焉識”,成為他們生活的希望和主題,直至兩鬢霜華,守候不改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