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未年,天下大亂,在洛州緱氏縣有一戶陳姓人家,夫妻不幸染上瘟病,先後不治而亡,留下一雙年幼的兒子:長子陳素十歲;次子陳褘七歲。一對孤苦無依的孩子被他們的姑母接到隋朝的東都洛陽生活。
兩兄弟的姑母在洛陽城中做點小生意,家中有一女,年齡和陳氏兄弟相仿。由於姑母家境並不寬裕,兩兄弟在姑母家中呆得久了,姑丈便對其吼來喝去,指桑罵槐,埋怨兄弟兩個在家吃閑飯。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裏,一個成人除了當兵或者為匪,尚能勉強靠賣命掙口飯吃,陳氏兄弟還隻是一對不諳世事的孩子,又如何能自謀生路?
兄弟倆寄人籬下,隻能逆來順受,搶著幫姑母幹家裏的雜活。可是一個普通人家,又能有多少家務活可幹?姑母看著一雙懂事的侄兒,也想不出個妥善的安置辦法,每日也是唉聲歎氣、愁眉不展。
忽一日,姑母突然想起,孩子的姑丈有一個遠房表叔是城中淨土寺的管事和尚,當即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喃喃道:“哥嫂,如果你們活著,我知道你們不會將小素和小禕送到寺院,可眼下是亂世,你們可不能怪我,將小素和小禕送到淨土寺,那樣才能活命呀!”
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幼時與佛門有緣。楊堅建立隋朝後,不忘昔日佛門之緣,在全國大興土木,建造廟宇。為了鼓勵百姓信仰佛教,隋文帝規定,凡是家中成員有在寺廟為僧的,家中可減免、減輕徭役賦稅。到隋朝末年,由於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很多人為了活命,都跑進寺廟落發為僧。如此一來,各個寺廟都是人滿為患。由於寺廟糧錢大部都由朝庭撥濟,入寺為僧者多起來後,朝庭撥濟的那點錢糧就不夠吃用了,寺廟裏僧眾的日子過得也很緊張。既使如此,一些人家為恐孩子餓死,也是拉關係走後門,想方設法把孩子送進寺廟為僧。
在上麵的這種情況下,陳氏兄弟的姑媽想把一雙侄兒送到淨土寺為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此,孩子的姑丈把家中僅有的半罐香麻油,供奉給了淨士寺的那個表叔,外加好話說了一籮筐,表叔才點了頭,但承諾兩兄弟隻能收留一個。就這樣,哥哥陳素進淨土寺做了一名小沙彌。
陳氏兄弟的父親是一介書生,陳褘兄弟倆自幼跟隨父親習文寫字,父母雙亡後,兄弟倆情感上更是相依為命,哥哥一走,陳褘哪裏還能在姑母家呆得住。一日,陳褘趁姑母不在家,就偷偷地用一根燒焦的柴禾杆,在牆上給姑母和姑丈留下了一個關於自己去向的“紙條”,然後去淨土寺投奔哥哥陳素去了。
陳素也還是個孩子,又是初到淨土寺的小沙彌,每日也隻是勉強溫飽,可是陳素還是把每餐不多的齋飯偷偷地分出一半藏起來,趁沒人注意時,偷偷地溜出寺外,帶給弟弟陳褘吃。
這時節正是夏季,陳褘見哥哥把飯菜分給自己吃後,哥哥由於吃不飽,整日無精打采,屢受師父責罰,陳褘決定以後不再分吃哥哥那份不多的食糧,他要自己想辦法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
艱難的處境最能磨練人的意誌,陳褘本就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他從哥哥口中知道淨土寺管理夥房的僧人,有一個向哥哥一樣大的侄兒也在寺中,是那種喝涼水都能長胖的體型,加上他叔叔經常把一些涮鍋洗碗後剩下的米粒和菜湯拿給他吃,他長得就更胖了,寺中眾僧都親切地叫他“小胖墩”。想到了小胖墩,陳褘便有了主意,他到山林荒地去采摘一些山棗野果帶回來,由哥哥帶進寺中和小胖墩交換鍋巴。由於陳褘經常在荒郊野外尋找食物,日子久了竟摸出了一些門道。他讓小胖墩從夥房裏偷來鹽巴和火種,自己則另開食路。
陳褘在林中溪邊,田間地頭捉一些蟋蟀、螞蚱、蝗蟲、知了、生在椿樹上的“花姑娘………甚至他還爬到樹上去捅馬蜂窩,將窩裏的馬蜂蛹弄出來,和捉到的其它昆蟲一起放到火堆上烤或燒,熟了後,將它們從灰堆裏扒出來,粘些鹽屑來吃。還別說,這些昆蟲烤熟後,蘸上鹽屑,往嘴裏一丟,那滋味真是好極了。
也不知陳褘小小年紀怎麽會想出這些可以解決肚皮的食物來,有一次,他捅馬蜂窩,躲避不及,被幾隻憤怒的馬蜂在頭臉上叮了一下,不久,陳禕的腦袋就腫大了一圈,一雙清澈的眼睛,竟然腫成了“一線天”。
每次陳褘吃飽後,都把烤熟後剩下這些“美食”的分成兩份用樹葉包好,偷偷地躲在寺外的小樹林裏,等哥哥和小胖墩做完功課後出來,一人一份,分給他們吃。每當這個時候,陳褘總是坐在地上,飛快地吃光哥哥和小胖墩帶來的那點少得可憐的食物,然後用一雙髒兮兮的小手托著兩腮,看著哥哥和小胖墩的吃相,開心的笑著。
哥哥和小胖墩吃完陳禕獨家料理的昆蟲美食後,三個少年兒童才又一起開開心心地入寺玩耍。不過晚上睡覺的時候,陳褘就會知趣的回到寺廟外的門洞裏,席地而臥,度過一個又一個夜晚。
大概是天不絕人,雖是荒年,陳褘捉的那些蟲子,個個都是肥嘟嘟的肚大腰圓,烤熟咬開後,香氣撲鼻,滿肚子裏都是黃白色的油脂。如此這般過了些日子,三個孩子都吃得有些膩煩了,陳煒又開動腦筋,挖掘新的食源。他經常到一些小溪、水塘、山澗邊,去捉一些田蛙、小魚、小蝦、泥鰍等,烤熟了和那些昆蟲、野果隔三岔五的調濟著吃。由於三個孩子守口如瓶,寺中眾僧竟無一人發覺。
在那個災荒年代的夏日裏,寺中又無葷腥,三個處於長身體孩子卻個個吃的膘肥體壯。隻是陳褘渾身上下曬得黑黝黝的,像條泥鰍。
兩兄弟的姑母在洛陽城中做點小生意,家中有一女,年齡和陳氏兄弟相仿。由於姑母家境並不寬裕,兩兄弟在姑母家中呆得久了,姑丈便對其吼來喝去,指桑罵槐,埋怨兄弟兩個在家吃閑飯。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裏,一個成人除了當兵或者為匪,尚能勉強靠賣命掙口飯吃,陳氏兄弟還隻是一對不諳世事的孩子,又如何能自謀生路?
兄弟倆寄人籬下,隻能逆來順受,搶著幫姑母幹家裏的雜活。可是一個普通人家,又能有多少家務活可幹?姑母看著一雙懂事的侄兒,也想不出個妥善的安置辦法,每日也是唉聲歎氣、愁眉不展。
忽一日,姑母突然想起,孩子的姑丈有一個遠房表叔是城中淨土寺的管事和尚,當即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喃喃道:“哥嫂,如果你們活著,我知道你們不會將小素和小禕送到寺院,可眼下是亂世,你們可不能怪我,將小素和小禕送到淨土寺,那樣才能活命呀!”
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幼時與佛門有緣。楊堅建立隋朝後,不忘昔日佛門之緣,在全國大興土木,建造廟宇。為了鼓勵百姓信仰佛教,隋文帝規定,凡是家中成員有在寺廟為僧的,家中可減免、減輕徭役賦稅。到隋朝末年,由於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很多人為了活命,都跑進寺廟落發為僧。如此一來,各個寺廟都是人滿為患。由於寺廟糧錢大部都由朝庭撥濟,入寺為僧者多起來後,朝庭撥濟的那點錢糧就不夠吃用了,寺廟裏僧眾的日子過得也很緊張。既使如此,一些人家為恐孩子餓死,也是拉關係走後門,想方設法把孩子送進寺廟為僧。
在上麵的這種情況下,陳氏兄弟的姑媽想把一雙侄兒送到淨土寺為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此,孩子的姑丈把家中僅有的半罐香麻油,供奉給了淨士寺的那個表叔,外加好話說了一籮筐,表叔才點了頭,但承諾兩兄弟隻能收留一個。就這樣,哥哥陳素進淨土寺做了一名小沙彌。
陳氏兄弟的父親是一介書生,陳褘兄弟倆自幼跟隨父親習文寫字,父母雙亡後,兄弟倆情感上更是相依為命,哥哥一走,陳褘哪裏還能在姑母家呆得住。一日,陳褘趁姑母不在家,就偷偷地用一根燒焦的柴禾杆,在牆上給姑母和姑丈留下了一個關於自己去向的“紙條”,然後去淨土寺投奔哥哥陳素去了。
陳素也還是個孩子,又是初到淨土寺的小沙彌,每日也隻是勉強溫飽,可是陳素還是把每餐不多的齋飯偷偷地分出一半藏起來,趁沒人注意時,偷偷地溜出寺外,帶給弟弟陳褘吃。
這時節正是夏季,陳褘見哥哥把飯菜分給自己吃後,哥哥由於吃不飽,整日無精打采,屢受師父責罰,陳褘決定以後不再分吃哥哥那份不多的食糧,他要自己想辦法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
艱難的處境最能磨練人的意誌,陳褘本就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他從哥哥口中知道淨土寺管理夥房的僧人,有一個向哥哥一樣大的侄兒也在寺中,是那種喝涼水都能長胖的體型,加上他叔叔經常把一些涮鍋洗碗後剩下的米粒和菜湯拿給他吃,他長得就更胖了,寺中眾僧都親切地叫他“小胖墩”。想到了小胖墩,陳褘便有了主意,他到山林荒地去采摘一些山棗野果帶回來,由哥哥帶進寺中和小胖墩交換鍋巴。由於陳褘經常在荒郊野外尋找食物,日子久了竟摸出了一些門道。他讓小胖墩從夥房裏偷來鹽巴和火種,自己則另開食路。
陳褘在林中溪邊,田間地頭捉一些蟋蟀、螞蚱、蝗蟲、知了、生在椿樹上的“花姑娘………甚至他還爬到樹上去捅馬蜂窩,將窩裏的馬蜂蛹弄出來,和捉到的其它昆蟲一起放到火堆上烤或燒,熟了後,將它們從灰堆裏扒出來,粘些鹽屑來吃。還別說,這些昆蟲烤熟後,蘸上鹽屑,往嘴裏一丟,那滋味真是好極了。
也不知陳褘小小年紀怎麽會想出這些可以解決肚皮的食物來,有一次,他捅馬蜂窩,躲避不及,被幾隻憤怒的馬蜂在頭臉上叮了一下,不久,陳禕的腦袋就腫大了一圈,一雙清澈的眼睛,竟然腫成了“一線天”。
每次陳褘吃飽後,都把烤熟後剩下這些“美食”的分成兩份用樹葉包好,偷偷地躲在寺外的小樹林裏,等哥哥和小胖墩做完功課後出來,一人一份,分給他們吃。每當這個時候,陳褘總是坐在地上,飛快地吃光哥哥和小胖墩帶來的那點少得可憐的食物,然後用一雙髒兮兮的小手托著兩腮,看著哥哥和小胖墩的吃相,開心的笑著。
哥哥和小胖墩吃完陳禕獨家料理的昆蟲美食後,三個少年兒童才又一起開開心心地入寺玩耍。不過晚上睡覺的時候,陳褘就會知趣的回到寺廟外的門洞裏,席地而臥,度過一個又一個夜晚。
大概是天不絕人,雖是荒年,陳褘捉的那些蟲子,個個都是肥嘟嘟的肚大腰圓,烤熟咬開後,香氣撲鼻,滿肚子裏都是黃白色的油脂。如此這般過了些日子,三個孩子都吃得有些膩煩了,陳煒又開動腦筋,挖掘新的食源。他經常到一些小溪、水塘、山澗邊,去捉一些田蛙、小魚、小蝦、泥鰍等,烤熟了和那些昆蟲、野果隔三岔五的調濟著吃。由於三個孩子守口如瓶,寺中眾僧竟無一人發覺。
在那個災荒年代的夏日裏,寺中又無葷腥,三個處於長身體孩子卻個個吃的膘肥體壯。隻是陳褘渾身上下曬得黑黝黝的,像條泥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