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疼徹心扉的領悟
影視人生:從金水橋邊開始 作者:大喘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曆史因為他的亂入而發生了偏轉,但保不齊皇太極就會鋌而走險的,攻打大明啊!
劉猛思慮再三,原本打算親自帶兵去後金地盤的,但卻是被尚可喜三人以東江一日不可無主的理由勸說了下來,並申請由他們三人出馬,到後金地盤去好好耍耍。
是的,在三人的心中,到後金的地盤去,那就是耍的;
至於後金的兵馬、和現在的東江軍力比起來,完全就是紙糊的一樣,根本就沒什麽威脅可言。
劉猛考慮了之後,同意了三人的提議,讓三人帶人去後金地盤騷擾一番。
目的不是滅了後金,隻是讓後金人人自危,沒心思去攻打大明;
也順便打擊皇太極的威信,讓臣服他的各部落有別樣的想法而已。
再順便,能搶回些人口,財物就搶回來一些,總之皇太極不好過,劉猛就心情舒暢。
而這一次東江鎮出兵,分為了三個集團。
一是負責接送的尚可喜的艦隊,以及無數大大小小的貨船,用來載人載物和武器給養等。
二是負責陸路進攻的耿仲明軍團,孔有德軍團。
海軍沒什麽好說的,到到後金地盤後,海軍留守岸邊,而那為數不多的陸戰隊員們,卻是會下船跟隨大部隊,去好好檢驗一下自己的訓練成果。
陸軍的兩個軍團,配備幾乎一模一樣。
以步槍兵和炮兵為主,騎兵和擲彈兵為輔,兩隻隊伍分別兩萬人,足夠對付韃子十萬人的部隊了。
而這樣一來,原本要進攻大明的皇太極,就被憋屈的徹底留在了盛京城中動彈不得。
不是他不想帶人去滅了這幾隻人馬,但是。。。他是真的打不過啊!
麵對那一見麵,就是大炮轟擊,排槍槍斃的戰法,他是真的感到無能為力,也可以說是上天對他的不公平。
為什麽要在他皇太極的崛起之路上,弄出了東江這個絆腳石。
關鍵是,這絆腳石不僅會絆住他前進的步伐,還TN的會刺破他的腳掌,讓他傷不起。
當然,這也是皇太極在派出幾隻兵馬,去圍剿這些東江軍失敗後,才得到的深刻領悟。
用句現代的話來說,那是多麽痛的領悟啊!
是的,前前後後被東江攻破的城池就有好幾座,被派去圍剿的兵馬被摧枯拉朽的擊敗,死傷了好幾萬人馬。
到了後來,皇太極都不敢派人迎戰了,隻能龜縮在盛京城中,眼睜睜的看著耿仲明和孔有德在他的地盤上撒野。
一直到九月,三人才滿載著搶來的物資和人口,浩浩蕩蕩的乘船回了雙島。
這個時候,皇太極也終於明白了,劉猛就是不想讓自己好過,就是要告訴自己,有東江在,就不要跑出後金地盤去隨便溜達了,否則就滅了你。
不要不相信這點,皇太極是深刻的明白,要是東江鎮想要滅了大清,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而之所以留著自己,目的似乎隻有一個,那就是不讓大明朝廷好過。
這是什麽,另類的養寇自重嗎?
皇太極是這樣認為的,駐守在關寧防線的祖大壽也是這樣認為的。
雖然,這一次他又從東江軍手中,買到了不少的韃子人頭,換取不俗的戰功。
但祖大壽也明白了,東江劉猛的實力強大到了什麽地步?
他甚至在想,這劉猛到底要幹什麽?
說他有那心思吧?卻又不到大名地盤去搞事情,就呆在雙島上發展!
說他愛國吧?明明有實力一舉滅了大清的勢力,他就是不幹!
就是把大清的地盤,當做自己的後花園一樣,高興了就來溜達一圈,不高興了就來放肆一回。
這樣的做法,別說祖大壽看不明白了,就連新進被提拔起來,在剿匪中戰績不俗的盧象升、孫傳庭等一眾幹臣也看不明白。
他們是不可能明白的,劉猛就是掛逼,熟知曆史的他,當然明白大明朝廷會滅在闖王李自成的手中。
隻要劉猛到時候,做個黃雀出手滅了李自成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當主人了。
又何必現在就跳出來,讓人說閑話呢?
大明朝的進程,也如原來一樣,就在這一年高迎祥在率軍出漢中,謀攻西安的途中,在黑水峪被孫傳庭伏擊,戰敗被俘而死。
而遠在大洋彼岸的尼德蘭王國,也終於知道了韋麻郎戰敗的消息。
這也給德蘭王國以沉痛的致命一擊,一百五十艘戰艦的損失,是尼德蘭王國無法承受的重大損失。
這樣的後果,不用想也知道,尼德蘭王國從此就從海上霸主的地位跌落下來。
但卻又不得不咬著牙,從國庫中取出大量的金銀財富,以及從東亞獲得的利益,前往雙島換取那些被俘士兵回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戰艦損失了還可以再打造,但那些成熟的海軍士卒,卻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訓練出來的。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la">ranwen.la</a>
這些海軍士兵都是巨大的無形財富,荷蘭人必須要拿回來,才有重新稱霸海洋的機會。
當然,導致尼德蘭王國戰敗的罪魁禍首、韋麻郎也要換回來,明正典刑以平息民眾們的憤怒。
而身在石城島戰俘營中的韋麻郎,自然猜到了這個結局。
他是絕對不會想要回去的,他現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靠劉猛,以換取生存下去的機會。
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根據腦海中的記憶,韋麻郎用了足足一個月的時間,畫出了這麽多年以來,所經過的海域地圖;
寫下了沿途的風土人情以及物產資料,還有關於海軍發展的建議等,足足幾百張的紙張。
將這些資料,遞交上去之後,韋麻郎忐忑的在營地裏,等待劉猛的接見。
當劉猛看到這些資料之後,說實話他還真的有點搞不明白,韋麻郎為什麽要這樣做?
他明明就有機會,回到荷蘭的啊!為什麽要將這些無形的財富,都和盤托出呢?
隨後,劉猛就想明白了,說穿了,這老小子精著呢!
這是在給自己遞交投名狀啊!他是怕死啊!
用腳指頭想都能想到,韋麻郎會被拿來當替罪羊,平息國內民眾的怒火。
對於這老小子,劉猛的評價還是不錯的,有這樣一個熟悉各國海域的人才在,也能為劉猛今後出征四大洋提供不小的幫助。
劉猛思慮再三,原本打算親自帶兵去後金地盤的,但卻是被尚可喜三人以東江一日不可無主的理由勸說了下來,並申請由他們三人出馬,到後金地盤去好好耍耍。
是的,在三人的心中,到後金的地盤去,那就是耍的;
至於後金的兵馬、和現在的東江軍力比起來,完全就是紙糊的一樣,根本就沒什麽威脅可言。
劉猛考慮了之後,同意了三人的提議,讓三人帶人去後金地盤騷擾一番。
目的不是滅了後金,隻是讓後金人人自危,沒心思去攻打大明;
也順便打擊皇太極的威信,讓臣服他的各部落有別樣的想法而已。
再順便,能搶回些人口,財物就搶回來一些,總之皇太極不好過,劉猛就心情舒暢。
而這一次東江鎮出兵,分為了三個集團。
一是負責接送的尚可喜的艦隊,以及無數大大小小的貨船,用來載人載物和武器給養等。
二是負責陸路進攻的耿仲明軍團,孔有德軍團。
海軍沒什麽好說的,到到後金地盤後,海軍留守岸邊,而那為數不多的陸戰隊員們,卻是會下船跟隨大部隊,去好好檢驗一下自己的訓練成果。
陸軍的兩個軍團,配備幾乎一模一樣。
以步槍兵和炮兵為主,騎兵和擲彈兵為輔,兩隻隊伍分別兩萬人,足夠對付韃子十萬人的部隊了。
而這樣一來,原本要進攻大明的皇太極,就被憋屈的徹底留在了盛京城中動彈不得。
不是他不想帶人去滅了這幾隻人馬,但是。。。他是真的打不過啊!
麵對那一見麵,就是大炮轟擊,排槍槍斃的戰法,他是真的感到無能為力,也可以說是上天對他的不公平。
為什麽要在他皇太極的崛起之路上,弄出了東江這個絆腳石。
關鍵是,這絆腳石不僅會絆住他前進的步伐,還TN的會刺破他的腳掌,讓他傷不起。
當然,這也是皇太極在派出幾隻兵馬,去圍剿這些東江軍失敗後,才得到的深刻領悟。
用句現代的話來說,那是多麽痛的領悟啊!
是的,前前後後被東江攻破的城池就有好幾座,被派去圍剿的兵馬被摧枯拉朽的擊敗,死傷了好幾萬人馬。
到了後來,皇太極都不敢派人迎戰了,隻能龜縮在盛京城中,眼睜睜的看著耿仲明和孔有德在他的地盤上撒野。
一直到九月,三人才滿載著搶來的物資和人口,浩浩蕩蕩的乘船回了雙島。
這個時候,皇太極也終於明白了,劉猛就是不想讓自己好過,就是要告訴自己,有東江在,就不要跑出後金地盤去隨便溜達了,否則就滅了你。
不要不相信這點,皇太極是深刻的明白,要是東江鎮想要滅了大清,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而之所以留著自己,目的似乎隻有一個,那就是不讓大明朝廷好過。
這是什麽,另類的養寇自重嗎?
皇太極是這樣認為的,駐守在關寧防線的祖大壽也是這樣認為的。
雖然,這一次他又從東江軍手中,買到了不少的韃子人頭,換取不俗的戰功。
但祖大壽也明白了,東江劉猛的實力強大到了什麽地步?
他甚至在想,這劉猛到底要幹什麽?
說他有那心思吧?卻又不到大名地盤去搞事情,就呆在雙島上發展!
說他愛國吧?明明有實力一舉滅了大清的勢力,他就是不幹!
就是把大清的地盤,當做自己的後花園一樣,高興了就來溜達一圈,不高興了就來放肆一回。
這樣的做法,別說祖大壽看不明白了,就連新進被提拔起來,在剿匪中戰績不俗的盧象升、孫傳庭等一眾幹臣也看不明白。
他們是不可能明白的,劉猛就是掛逼,熟知曆史的他,當然明白大明朝廷會滅在闖王李自成的手中。
隻要劉猛到時候,做個黃雀出手滅了李自成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當主人了。
又何必現在就跳出來,讓人說閑話呢?
大明朝的進程,也如原來一樣,就在這一年高迎祥在率軍出漢中,謀攻西安的途中,在黑水峪被孫傳庭伏擊,戰敗被俘而死。
而遠在大洋彼岸的尼德蘭王國,也終於知道了韋麻郎戰敗的消息。
這也給德蘭王國以沉痛的致命一擊,一百五十艘戰艦的損失,是尼德蘭王國無法承受的重大損失。
這樣的後果,不用想也知道,尼德蘭王國從此就從海上霸主的地位跌落下來。
但卻又不得不咬著牙,從國庫中取出大量的金銀財富,以及從東亞獲得的利益,前往雙島換取那些被俘士兵回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戰艦損失了還可以再打造,但那些成熟的海軍士卒,卻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訓練出來的。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la">ranwen.la</a>
這些海軍士兵都是巨大的無形財富,荷蘭人必須要拿回來,才有重新稱霸海洋的機會。
當然,導致尼德蘭王國戰敗的罪魁禍首、韋麻郎也要換回來,明正典刑以平息民眾們的憤怒。
而身在石城島戰俘營中的韋麻郎,自然猜到了這個結局。
他是絕對不會想要回去的,他現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靠劉猛,以換取生存下去的機會。
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根據腦海中的記憶,韋麻郎用了足足一個月的時間,畫出了這麽多年以來,所經過的海域地圖;
寫下了沿途的風土人情以及物產資料,還有關於海軍發展的建議等,足足幾百張的紙張。
將這些資料,遞交上去之後,韋麻郎忐忑的在營地裏,等待劉猛的接見。
當劉猛看到這些資料之後,說實話他還真的有點搞不明白,韋麻郎為什麽要這樣做?
他明明就有機會,回到荷蘭的啊!為什麽要將這些無形的財富,都和盤托出呢?
隨後,劉猛就想明白了,說穿了,這老小子精著呢!
這是在給自己遞交投名狀啊!他是怕死啊!
用腳指頭想都能想到,韋麻郎會被拿來當替罪羊,平息國內民眾的怒火。
對於這老小子,劉猛的評價還是不錯的,有這樣一個熟悉各國海域的人才在,也能為劉猛今後出征四大洋提供不小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