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鄉侯府便是承恩侯府大姑奶奶的婆家,大姑奶奶陳氏自嫁進侯府以來, 因為一連生了兩個女兒, 在公婆麵前便有些抬不起頭來。好在小姑子蕊姐與她親近,有蕊姐幫她在婆婆麵前說話, 婆婆麵上對她還過得去。
蕊姐大約是老生女的緣故,自小先天體弱,一年到頭大病小病不斷。偏偏她不知是不是自小喝了太多苦藥的緣故, 一吃苦藥就要吐,每次喝藥都要折騰上好幾遍,方才能把藥餵進去。
陳氏從娘家那裏聽說沈淩開方子比較簡單, 又見母親吃的方子清湯清水,正好蕊姐最近著了涼,便給婆婆推薦了沈淩。
侯夫人一聽有這樣的大夫,又是皇恩寺方丈推薦過的,當即便叫管家請人過來。
沈淩被請過來的時候,侯府的大爺親自出麵將她讓到了花廳。兩人寒暄兩句後,大爺便帶她去了蕊姐住的浣芳閣。浣芳閣外隻剩了兩個小丫鬟,她們打簾子讓大爺和沈淩進去,就見東首床上已懸好了帳子,單等著她診脈了。
沈淩把完右脈,又把了下左脈,便知道了那位小姐的情況。
她把完脈,跟大爺重回花廳,還未下筆開方子,便聽大爺說他這妹妹不喜歡吃苦藥,一吃苦藥就要吐。
沈淩道:“令妹這是吃藥傷了脾胃,脾胃一傷,不僅吃不了苦藥,就連飯食也不想進。久而久之,身體沒有五穀滋養,自然體弱怕風。”
大爺道:“大夫說的沒錯,我這妹妹的確吹不得風,偶然出房門一次,不是傷寒就是著涼。”
沈淩道:“既然令妹吃不得苦藥,那我開一劑平和的方子,先吃兩天看看。”
這種先天體弱的病人,沈淩曾經在巴蜀的時候,從白及那裏見過一兩個。而白及並不像一般醫家喜歡開複方,而是喜歡開單方,這一點正好可以用在這位體弱的侯府小姐身上。
當下沈淩就開了一張方子,上麵隻寫了懷山藥這一味藥材,懷山藥補益脾胃,脾胃一好,體內自然正氣充裕,正氣按照後世來講就是免疫力。免疫力有了,那風寒感冒自然會慢慢痊癒。
不過為著這位小姐傷了脾胃,單單服用懷山藥的話見效可能會慢一些,沈淩又從小廝隨身攜帶的醫箱裏取了一瓶自製的膏藥,交給大爺,讓他吩咐丫鬟每日用簪子挖一點,然後倒入腳盆用熱水沖開,給小姐泡腳用。
為著怕大爺忘記,沈淩又動手將用法寫了一遍。
懷山藥和泡腳的方子,都比較溫和。
尤其是懷山藥煮好以後,就像是一道羹湯。蕊姐試著飲了一口,發現這藥湯一點都不苦,便小口小口的飲完湯汁。
侯夫人在旁看著鬆了口氣,然後又張羅著讓丫鬟們給蕊姐泡腳。
兩天以後,蕊姐的風寒感冒好了一半。沈淩如約過來複診,還是大爺出麵接待的她。
沈淩診了一下脈,去掉了泡腳的方子,加大了懷山藥的分量。
第五天上,蕊姐的風寒感冒便好了。
侯夫人為著蕊姐第一次好的這麽快,又沒有受罪喝那麽多苦藥,便吩咐下去讓帳房給沈淩雙倍的診金。
沈淩醫好侯府的蕊姐以後,來藥鋪請她的人家便多了起來。
這些人家多是與遠鄉侯府交好的人家,沈淩在其中周旋久了,終於在京中有了些名氣。
她方才開始在京中大展手腳,在藥鋪門口掛上義診的牌子,免費為京中百姓診治一個月。
藥鋪的病人一下子就多了起來,沈淩又額外聘請了兩個醫術不錯的大夫,三個大夫一齊在藥鋪坐堂診治看病的百姓們。遇到三個大夫都棘手的疑難雜症,她方才出手看病。
義診結束以後,沈淩所開的這家惠民藥鋪便打出了名氣。
沈淩不光在達官貴人間有了名氣,在京中百姓中也有了不少知名度。
年末的時候,京中下起了大雪。大雪連下七日,京中得了傷寒的人不計其數。
沈淩命人在藥鋪前支了兩口大鍋,讓藥鋪夥計熬製驅寒治病的藥湯,藥湯熬好以後,隻需兩文錢便能得著一碗藥湯。
王侍郎到達藥鋪的時候,排隊買藥湯的百姓幾乎將藥鋪的門口堵住,他還未有所表示,身邊的兩個小廝就將幾個堵住門口的百姓驅走,護著他到了藥鋪。
藥鋪裏的三個大夫正忙得團團轉,傷寒肆虐京中,這些天,他們三個大夫不知接待了多少病患。
王侍郎輕咳一聲,有個夥計機靈,看他衣著不凡,忙過來招呼。
王侍郎道:“王大夫可在?”
夥計不好意思的笑道:“我們東家去了遠鄉侯府,貴人若是想請東家上門看病,不如留下名諱,等我們東家回來一定登門造訪。”
王侍郎聞言方點了點頭,夥計忙取了紙筆過來,王侍郎留下府上地址便帶著小廝們走了。
沈淩此刻確如夥計所說在遠鄉侯府上,傷寒肆虐京中,蕊姐體弱,自然避免不了。
沈淩到時,蕊姐已出現了高燒的症狀。
沈淩忙從醫箱裏取出自己的那包銀針,拿出最細的幾根銀針,分別在蕊姐的左右手上紮了幾針。蕊姐這病來的兇險,開方熬藥的話太費時間,沈淩便用了手針,先給蕊姐退燒再說。
沈淩紮了幾針後,方才開出一道方子。大爺見方子上寫滿了藥材,料定蕊姐又要怕苦不肯吃藥,便問道:“這方子不傷脾胃嗎?”
</br>
蕊姐大約是老生女的緣故,自小先天體弱,一年到頭大病小病不斷。偏偏她不知是不是自小喝了太多苦藥的緣故, 一吃苦藥就要吐,每次喝藥都要折騰上好幾遍,方才能把藥餵進去。
陳氏從娘家那裏聽說沈淩開方子比較簡單, 又見母親吃的方子清湯清水,正好蕊姐最近著了涼,便給婆婆推薦了沈淩。
侯夫人一聽有這樣的大夫,又是皇恩寺方丈推薦過的,當即便叫管家請人過來。
沈淩被請過來的時候,侯府的大爺親自出麵將她讓到了花廳。兩人寒暄兩句後,大爺便帶她去了蕊姐住的浣芳閣。浣芳閣外隻剩了兩個小丫鬟,她們打簾子讓大爺和沈淩進去,就見東首床上已懸好了帳子,單等著她診脈了。
沈淩把完右脈,又把了下左脈,便知道了那位小姐的情況。
她把完脈,跟大爺重回花廳,還未下筆開方子,便聽大爺說他這妹妹不喜歡吃苦藥,一吃苦藥就要吐。
沈淩道:“令妹這是吃藥傷了脾胃,脾胃一傷,不僅吃不了苦藥,就連飯食也不想進。久而久之,身體沒有五穀滋養,自然體弱怕風。”
大爺道:“大夫說的沒錯,我這妹妹的確吹不得風,偶然出房門一次,不是傷寒就是著涼。”
沈淩道:“既然令妹吃不得苦藥,那我開一劑平和的方子,先吃兩天看看。”
這種先天體弱的病人,沈淩曾經在巴蜀的時候,從白及那裏見過一兩個。而白及並不像一般醫家喜歡開複方,而是喜歡開單方,這一點正好可以用在這位體弱的侯府小姐身上。
當下沈淩就開了一張方子,上麵隻寫了懷山藥這一味藥材,懷山藥補益脾胃,脾胃一好,體內自然正氣充裕,正氣按照後世來講就是免疫力。免疫力有了,那風寒感冒自然會慢慢痊癒。
不過為著這位小姐傷了脾胃,單單服用懷山藥的話見效可能會慢一些,沈淩又從小廝隨身攜帶的醫箱裏取了一瓶自製的膏藥,交給大爺,讓他吩咐丫鬟每日用簪子挖一點,然後倒入腳盆用熱水沖開,給小姐泡腳用。
為著怕大爺忘記,沈淩又動手將用法寫了一遍。
懷山藥和泡腳的方子,都比較溫和。
尤其是懷山藥煮好以後,就像是一道羹湯。蕊姐試著飲了一口,發現這藥湯一點都不苦,便小口小口的飲完湯汁。
侯夫人在旁看著鬆了口氣,然後又張羅著讓丫鬟們給蕊姐泡腳。
兩天以後,蕊姐的風寒感冒好了一半。沈淩如約過來複診,還是大爺出麵接待的她。
沈淩診了一下脈,去掉了泡腳的方子,加大了懷山藥的分量。
第五天上,蕊姐的風寒感冒便好了。
侯夫人為著蕊姐第一次好的這麽快,又沒有受罪喝那麽多苦藥,便吩咐下去讓帳房給沈淩雙倍的診金。
沈淩醫好侯府的蕊姐以後,來藥鋪請她的人家便多了起來。
這些人家多是與遠鄉侯府交好的人家,沈淩在其中周旋久了,終於在京中有了些名氣。
她方才開始在京中大展手腳,在藥鋪門口掛上義診的牌子,免費為京中百姓診治一個月。
藥鋪的病人一下子就多了起來,沈淩又額外聘請了兩個醫術不錯的大夫,三個大夫一齊在藥鋪坐堂診治看病的百姓們。遇到三個大夫都棘手的疑難雜症,她方才出手看病。
義診結束以後,沈淩所開的這家惠民藥鋪便打出了名氣。
沈淩不光在達官貴人間有了名氣,在京中百姓中也有了不少知名度。
年末的時候,京中下起了大雪。大雪連下七日,京中得了傷寒的人不計其數。
沈淩命人在藥鋪前支了兩口大鍋,讓藥鋪夥計熬製驅寒治病的藥湯,藥湯熬好以後,隻需兩文錢便能得著一碗藥湯。
王侍郎到達藥鋪的時候,排隊買藥湯的百姓幾乎將藥鋪的門口堵住,他還未有所表示,身邊的兩個小廝就將幾個堵住門口的百姓驅走,護著他到了藥鋪。
藥鋪裏的三個大夫正忙得團團轉,傷寒肆虐京中,這些天,他們三個大夫不知接待了多少病患。
王侍郎輕咳一聲,有個夥計機靈,看他衣著不凡,忙過來招呼。
王侍郎道:“王大夫可在?”
夥計不好意思的笑道:“我們東家去了遠鄉侯府,貴人若是想請東家上門看病,不如留下名諱,等我們東家回來一定登門造訪。”
王侍郎聞言方點了點頭,夥計忙取了紙筆過來,王侍郎留下府上地址便帶著小廝們走了。
沈淩此刻確如夥計所說在遠鄉侯府上,傷寒肆虐京中,蕊姐體弱,自然避免不了。
沈淩到時,蕊姐已出現了高燒的症狀。
沈淩忙從醫箱裏取出自己的那包銀針,拿出最細的幾根銀針,分別在蕊姐的左右手上紮了幾針。蕊姐這病來的兇險,開方熬藥的話太費時間,沈淩便用了手針,先給蕊姐退燒再說。
沈淩紮了幾針後,方才開出一道方子。大爺見方子上寫滿了藥材,料定蕊姐又要怕苦不肯吃藥,便問道:“這方子不傷脾胃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