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任上被革職以後,這鄭銘便賦閑在家。恰巧族學的上一位先生因年老歸鄉,經眾人推舉,便將他選了出來。
這鄭銘雖不善做官,但是在教書育人上卻極有一套。他教學生從來都是因材施教,隻看才學,不重家世。對於那些天資聰穎的學生,他傾注的精力最多,而對待平常的學生,他傾注的精力也就一般。
所以當他看到鄭楓重新回到學堂上課時,也不過淡淡看了一眼,就將目光落在了最前麵的一個學生身上,那是他的得意弟子鄭橋,今年不過九歲,已經可以提筆作文。
學堂裏的學生們對先生的這種偏愛早已看得麻木,倒是沈淩還是第一次見到古代族學中的先生,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隻見鄭銘來到鄭橋麵前,先看了幾眼鄭橋麵前放的經書,方咳了一聲道:“開始背書吧!”
沈淩的周圍頓時響起了大大小小的讀書聲,他細細的聽了一會兒就發現這些同窗們背誦的是《中庸》的前五章。看來在他曠課的這幾天,《大學》已經講完。
一刻鍾後,鄭銘就示意學生們停止背誦,然後一一開始檢查學生們的背誦情況。除了原文之外,他還要求大多數學生將他昨天講解的注釋也背誦下來。剩下的極少數學生則不僅要求背誦原文注釋還要說一遍自己理解的內容。
沈淩是最後一個被檢查的,因為之前的曠課,鄭銘讓他隻背誦原文即可。沈淩昨晚已經溫習過了《中庸》,當下並無磕絆的將原文背完。鄭銘等他背誦完,微微一點頭,沈淩鬆了口氣,知道自己通過了這一關,忙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講台上,鄭銘已經翻到《中庸》的第六章 ,開始認真的講解起來。不同於之前的那位老先生,鄭銘接任族學先生後,不僅要求學生們將四書五經記得熟爛,還要求他們吃透其中的精義,為此他不厭其煩的從頭講起,重新幫他們領會其中的精髓。
像他這種考取過進士的人,講解起來自然要比上一任隻是舉人的老先生好得多。
沈淩有從前的底子做基礎,很快就聽了進去。當鄭銘講完第十章 停下來讓他們默記時,沈淩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和他有同樣感覺的還有一人,那就是九歲的鄭橋,不過他比沈淩要幸運得多。因為鄭銘很快就來到了他的身邊,等他就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後,師生二人便開始旁若無人的交談起來。
沈淩借著磨墨的動作,留神細聽他們的談話,從中篩選出對自己有用的精義。墨磨好後,他便提筆將鄭銘之前講解的釋義和偷聽到的一些有用的內容一一默寫了下來。
將這些做好以後,也差不多是午時初了,也就是十一點左右,鄭銘通常在這個時候會讓他們下課。今天也不例外,等他走後,學生們才三三兩兩的結伴離開學堂。
沈淩很自然的就與鄭棠走在了一起,後者問道:“今日你還是回家吃中飯嗎?”
中午的時候,鄭銘會休息一個半時辰。因此他們下午上課的時間差不多是未時中,也就是兩點左右。
因為時間寬裕,往常鄭楓都會選擇回家吃中飯,偶爾與鄭棠有事商量的時候,兩人便會找一個小飯館吃飯。
沈淩聞聽此言就知道鄭棠有事要對他說,便道:“你若有事要說,那我們就找一個地方坐下來慢慢說。”
鄭棠道:“外麵說話不方便,這樣吧,我娘今日不在家,不如到我家去。我們到街上買些東西帶回去吃,你覺得怎麽樣?”
沈淩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兩人隨便買了些吃食,很快就走到了鄭棠家裏。
第23章
鄭棠家裏的境況比鄭楓家還要差一些,推開兩扇木門,就是小小的一進宅子。鄭棠將沈淩讓到堂屋,自己又去廚下端了兩碗溫開水,兩人便就著買來的燒餅吃了起來。
沈淩早晨起來的時候隻喝了一碗米粥,聽課的時候又耗費了不少腦力,早就餓了。他一連吃了兩個燒餅,才覺得不那麽餓了,便端起麵前的溫開水一飲而盡。
肚子裏有了些飽意,沈淩吃燒餅的速度便慢了下來。這個時候,他才發現鄭棠似乎沒什麽食慾,連一個燒餅都沒有吃完。
沈淩開口問道:“怎麽,有心事?”
鄭棠心事重重的嘆了口氣:“我娘讓人給我說了門親事。”
鄭棠和鄭楓同歲,不過比他要大上兩個月。如今鄭楓已經成婚,鄭棠的母親自然要著急一些。
沈淩打趣道:“這是好事啊!”
鄭棠看了他一眼:“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裏的境況。比不得你家有兩間鋪子還可以收租子,而且女方家裏要的聘禮不是一般的高。”
沈淩默然,將手裏的燒餅慢慢吃完才道:“銀錢倒是小事,最要緊的是女方的品貌。你老實與我說,你們相看過了嗎?”
鄭棠微微低了下頭:“我娘見過那個姑娘一麵,長得還可以。”
沈淩聽他話裏的意思對這門親事是願意的,隻是發愁拿不出那麽多銀子。
“他家要多少聘禮?”
鄭棠聽了吐出口長氣道:“要三十兩銀子,還要一套白銀打的首飾。”
沈淩說道:“那你是怎麽想的?”
鄭棠的唇角浮現出一絲無奈的笑意:“我原本想著從族學裏出去,在外麵做個小生意,家裏也有些進益,我娘也同意了。可是如果將積蓄全拿去做了聘禮,本錢又從哪裏來?”
</br>
這鄭銘雖不善做官,但是在教書育人上卻極有一套。他教學生從來都是因材施教,隻看才學,不重家世。對於那些天資聰穎的學生,他傾注的精力最多,而對待平常的學生,他傾注的精力也就一般。
所以當他看到鄭楓重新回到學堂上課時,也不過淡淡看了一眼,就將目光落在了最前麵的一個學生身上,那是他的得意弟子鄭橋,今年不過九歲,已經可以提筆作文。
學堂裏的學生們對先生的這種偏愛早已看得麻木,倒是沈淩還是第一次見到古代族學中的先生,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隻見鄭銘來到鄭橋麵前,先看了幾眼鄭橋麵前放的經書,方咳了一聲道:“開始背書吧!”
沈淩的周圍頓時響起了大大小小的讀書聲,他細細的聽了一會兒就發現這些同窗們背誦的是《中庸》的前五章。看來在他曠課的這幾天,《大學》已經講完。
一刻鍾後,鄭銘就示意學生們停止背誦,然後一一開始檢查學生們的背誦情況。除了原文之外,他還要求大多數學生將他昨天講解的注釋也背誦下來。剩下的極少數學生則不僅要求背誦原文注釋還要說一遍自己理解的內容。
沈淩是最後一個被檢查的,因為之前的曠課,鄭銘讓他隻背誦原文即可。沈淩昨晚已經溫習過了《中庸》,當下並無磕絆的將原文背完。鄭銘等他背誦完,微微一點頭,沈淩鬆了口氣,知道自己通過了這一關,忙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講台上,鄭銘已經翻到《中庸》的第六章 ,開始認真的講解起來。不同於之前的那位老先生,鄭銘接任族學先生後,不僅要求學生們將四書五經記得熟爛,還要求他們吃透其中的精義,為此他不厭其煩的從頭講起,重新幫他們領會其中的精髓。
像他這種考取過進士的人,講解起來自然要比上一任隻是舉人的老先生好得多。
沈淩有從前的底子做基礎,很快就聽了進去。當鄭銘講完第十章 停下來讓他們默記時,沈淩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和他有同樣感覺的還有一人,那就是九歲的鄭橋,不過他比沈淩要幸運得多。因為鄭銘很快就來到了他的身邊,等他就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後,師生二人便開始旁若無人的交談起來。
沈淩借著磨墨的動作,留神細聽他們的談話,從中篩選出對自己有用的精義。墨磨好後,他便提筆將鄭銘之前講解的釋義和偷聽到的一些有用的內容一一默寫了下來。
將這些做好以後,也差不多是午時初了,也就是十一點左右,鄭銘通常在這個時候會讓他們下課。今天也不例外,等他走後,學生們才三三兩兩的結伴離開學堂。
沈淩很自然的就與鄭棠走在了一起,後者問道:“今日你還是回家吃中飯嗎?”
中午的時候,鄭銘會休息一個半時辰。因此他們下午上課的時間差不多是未時中,也就是兩點左右。
因為時間寬裕,往常鄭楓都會選擇回家吃中飯,偶爾與鄭棠有事商量的時候,兩人便會找一個小飯館吃飯。
沈淩聞聽此言就知道鄭棠有事要對他說,便道:“你若有事要說,那我們就找一個地方坐下來慢慢說。”
鄭棠道:“外麵說話不方便,這樣吧,我娘今日不在家,不如到我家去。我們到街上買些東西帶回去吃,你覺得怎麽樣?”
沈淩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兩人隨便買了些吃食,很快就走到了鄭棠家裏。
第23章
鄭棠家裏的境況比鄭楓家還要差一些,推開兩扇木門,就是小小的一進宅子。鄭棠將沈淩讓到堂屋,自己又去廚下端了兩碗溫開水,兩人便就著買來的燒餅吃了起來。
沈淩早晨起來的時候隻喝了一碗米粥,聽課的時候又耗費了不少腦力,早就餓了。他一連吃了兩個燒餅,才覺得不那麽餓了,便端起麵前的溫開水一飲而盡。
肚子裏有了些飽意,沈淩吃燒餅的速度便慢了下來。這個時候,他才發現鄭棠似乎沒什麽食慾,連一個燒餅都沒有吃完。
沈淩開口問道:“怎麽,有心事?”
鄭棠心事重重的嘆了口氣:“我娘讓人給我說了門親事。”
鄭棠和鄭楓同歲,不過比他要大上兩個月。如今鄭楓已經成婚,鄭棠的母親自然要著急一些。
沈淩打趣道:“這是好事啊!”
鄭棠看了他一眼:“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裏的境況。比不得你家有兩間鋪子還可以收租子,而且女方家裏要的聘禮不是一般的高。”
沈淩默然,將手裏的燒餅慢慢吃完才道:“銀錢倒是小事,最要緊的是女方的品貌。你老實與我說,你們相看過了嗎?”
鄭棠微微低了下頭:“我娘見過那個姑娘一麵,長得還可以。”
沈淩聽他話裏的意思對這門親事是願意的,隻是發愁拿不出那麽多銀子。
“他家要多少聘禮?”
鄭棠聽了吐出口長氣道:“要三十兩銀子,還要一套白銀打的首飾。”
沈淩說道:“那你是怎麽想的?”
鄭棠的唇角浮現出一絲無奈的笑意:“我原本想著從族學裏出去,在外麵做個小生意,家裏也有些進益,我娘也同意了。可是如果將積蓄全拿去做了聘禮,本錢又從哪裏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