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放牛
種田誰家男主開局送禮送三隻豬崽 作者:青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
天邊剛泛起魚肚白,老蘇家的人就陸陸續續起來了。
蘇子苓生火做飯,蘇母他們把盆拿出來準備做豆腐。
劉桂蘭夫妻倆還有蘇永和他們都陸陸續續的過來幫忙。
特別是蘇永和他們兄弟倆,原本他們每天要做的事就是賣豆腐跟摘幾籃葉子,可他們還是經常往老蘇家跑。
把自己手頭上的事做完了就幫著做其他的,特別是早上做豆腐,兩人剛開始來得很快,大多時候蘇子苓他們還沒起他們就過來了。
聽到院子裏靜悄悄的沒動靜,他們也不著急,就在門口等著,直到聽到有人起床了才開始敲門。
他們來過兩次後就被蘇子苓發現了,讓他們不用過來了,但是說不通,兄弟倆就跟頭倔驢似的,蘇子苓索性就由著他們,最後提了一點要求就是讓他們過來晚點,別太早。
聽到早上可以過來幫忙,兄弟倆這才笑著點頭應下。
現在的豆腐是越做越多了。
四叔婆她們每天去縣裏要賣十七八擔,也就是三十四桶,有時候是三十六桶。
蘇子仲他們在山坳裏一天也要賣十桶左右,蘇永和他們兄弟倆很固定每天就是四桶。
得虧蘇永和發現天門山裏還有一些狐臭柴葉子,不然光小坪山的還真不夠賣。
豆腐越做越多,隨之而來的就是人也越來越多了。
他們自家有六個人,加上劉桂蘭夫妻倆還有蘇永和兄弟倆就是十個人,有時候季雲初母女倆也會過來幫忙。
四叔婆她們有時候起的早也會過來幫忙,往常的豆腐都是要做半個時辰,現在二刻就做完了(30分鍾)。
基本上他們家吃個飯的功夫,豆腐就沉澱好了,裝好後大部隊就各自出發了。
今天要帶粉條去山坳裏賣,粉條雖然輕但是多,蘇子苓把牛給牽出來了,直接把粉條裝大背簍裏,給牛馱上。
蘇父他們挑豆腐的挑豆腐,挑粉條的挑粉條,蘇子苓也沒閑著背了一麻袋粉條,牽著牛,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往山坳裏去。
山坳裏的棚子已經初具規模了,棚子已經搭了四個,一個賣紅薯粉,一個賣豆腐,一個賣饅頭花卷跟玉米發糕,剩下的一個是剛搭的,用來賣幹粉條。
這個棚子比較講究,裏麵給搭了放粉條的地方,而不是直接放地上或者是石頭上,蘇老爺子他們用竹子搭了一個大床,這還是怕粉條放地上會受潮特意搭的。
這遠遠的看去,已經有點小集市的樣子了,有棚子,還有簡易的桌子凳子,桌子凳子也給加長了,就是一次性來七八十人也能坐得下。
到了山坳裏,大家把東西都放到了相對應的棚子裏,蘇子苓牽著牛,她就站在原地等蘇父他們過來端垛子。
把牛鞍那些給卸了,才把牛拴到一旁給它吃草,小牛犢到了山坳裏就特別開心,拔腿就跑,滿山坳裏撒歡。
大母牛不找它,自己吃草,小牛犢也不找娘,娘兒倆就各忙各的。
見了陽光的小牛就是見風長,這半個月不到的時間,小牛肉眼可見的圓潤了起來,毛發也是油光水滑的。
大概是喂得精細的原因,大母牛沒掉膘,看著跟沒生的時候沒啥兩樣,蘇母她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就這肚子,竟然藏了一個崽,還讓人看不出來。
蘇父他們送了豆腐就回去了,蘇子苓他們就各忙各的。
蘇子仲生火熬骨頭湯,季雲初生火燒水準備調粉,還要把佐料那些擺放出來。
季允禾背著她弟弟,把拌豆腐的調料那些都給擺放出來。
蘇子苓就負責燒火捏饅頭跟蒸發糕。
一切都井井有條,山坳裏炊煙嫋嫋,遠遠的看去,就像山間升起了迷霧。
路口的路牌,從一開始蘇子苓寫了前麵有食肆,賣豆腐、紅薯粉跟饅頭,到她的木牌上還有人留言好吃。
後來大家有樣學樣,都在上麵寫,直到寫不下了,還有人直接再立一個牌子,就為了說一句好吃!
到現在那路邊已經立了好幾個牌子了,蘇子苓看到的時候也是頗有感觸,她原本還想著怕木牌不顯眼,別人看不到,一次性換個顏色鮮豔的木牌,可現在看到這個,她覺得不用換了,沒有哪個木牌能比得過他們立的這些了。
“小姐,前麵好像有賣吃食的?”
一輛馬車停在路口,老婦人看著那些木牌,對著馬車裏的人說道。
許久,就在大家覺得馬車裏的人是不是睡著了的時候,馬車側麵的簾子被掀開,女子瞟了一眼,“去看看吧。”
說完她就放下了簾子,聲音清冷,又很輕,一陣風吹過,簾子晃了晃,除了坐在馬車外的老婦人,騎在馬上的侍衛,好似聽到了,又好似沒聽到。
“是。”老婦人應了一聲,指了指那條前往山坳的路,侍衛了然,率先打馬前去打探。
片刻之後馬蹄聲響起,侍衛回來了,他衝著老婦人點了點頭,車夫這才駕車跟上。
山坳裏看著來了又去的人,季允禾一臉懵,“阿青,他咋又走了呢?”
蘇子苓沒太在意,繼續往灶裏添柴,“看樣子估計是來看看是不是真有賣吃食,等著吧。”
蘇子苓話音落下沒多久,山坳裏就傳來了馬蹄聲跟車軲轆聲,但是除了這些聲音,一點人說話的聲音都沒有。
季允禾伸著脖子看,“這動靜跟往常的商隊還有鏢隊都不一樣啊,咋都沒人說話呢?”
往常的鏢隊跟商隊路過這裏,多少還是有點人聲的,可今天這個,靜悄悄的,除了馬蹄聲,真的是沒有一點多餘的聲音。
在山坳裏賣了這麽久的東西,季雲初也察覺出了不同,“阿禾,少說話,少看。”
“哦。”季允禾應了一聲,乖乖的回了棚子裏。
片刻之後,一隊人馬緩緩駛來,兩個騎馬的侍衛打頭陣,後麵跟著兩輛馬車,趕馬的車夫也很年輕,他旁邊還坐著一個老嫗,馬車兩邊跟後麵分別跟著護衛。
看到這陣仗,不難猜到,裏麵的人隻怕是非富即貴了。
天邊剛泛起魚肚白,老蘇家的人就陸陸續續起來了。
蘇子苓生火做飯,蘇母他們把盆拿出來準備做豆腐。
劉桂蘭夫妻倆還有蘇永和他們都陸陸續續的過來幫忙。
特別是蘇永和他們兄弟倆,原本他們每天要做的事就是賣豆腐跟摘幾籃葉子,可他們還是經常往老蘇家跑。
把自己手頭上的事做完了就幫著做其他的,特別是早上做豆腐,兩人剛開始來得很快,大多時候蘇子苓他們還沒起他們就過來了。
聽到院子裏靜悄悄的沒動靜,他們也不著急,就在門口等著,直到聽到有人起床了才開始敲門。
他們來過兩次後就被蘇子苓發現了,讓他們不用過來了,但是說不通,兄弟倆就跟頭倔驢似的,蘇子苓索性就由著他們,最後提了一點要求就是讓他們過來晚點,別太早。
聽到早上可以過來幫忙,兄弟倆這才笑著點頭應下。
現在的豆腐是越做越多了。
四叔婆她們每天去縣裏要賣十七八擔,也就是三十四桶,有時候是三十六桶。
蘇子仲他們在山坳裏一天也要賣十桶左右,蘇永和他們兄弟倆很固定每天就是四桶。
得虧蘇永和發現天門山裏還有一些狐臭柴葉子,不然光小坪山的還真不夠賣。
豆腐越做越多,隨之而來的就是人也越來越多了。
他們自家有六個人,加上劉桂蘭夫妻倆還有蘇永和兄弟倆就是十個人,有時候季雲初母女倆也會過來幫忙。
四叔婆她們有時候起的早也會過來幫忙,往常的豆腐都是要做半個時辰,現在二刻就做完了(30分鍾)。
基本上他們家吃個飯的功夫,豆腐就沉澱好了,裝好後大部隊就各自出發了。
今天要帶粉條去山坳裏賣,粉條雖然輕但是多,蘇子苓把牛給牽出來了,直接把粉條裝大背簍裏,給牛馱上。
蘇父他們挑豆腐的挑豆腐,挑粉條的挑粉條,蘇子苓也沒閑著背了一麻袋粉條,牽著牛,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往山坳裏去。
山坳裏的棚子已經初具規模了,棚子已經搭了四個,一個賣紅薯粉,一個賣豆腐,一個賣饅頭花卷跟玉米發糕,剩下的一個是剛搭的,用來賣幹粉條。
這個棚子比較講究,裏麵給搭了放粉條的地方,而不是直接放地上或者是石頭上,蘇老爺子他們用竹子搭了一個大床,這還是怕粉條放地上會受潮特意搭的。
這遠遠的看去,已經有點小集市的樣子了,有棚子,還有簡易的桌子凳子,桌子凳子也給加長了,就是一次性來七八十人也能坐得下。
到了山坳裏,大家把東西都放到了相對應的棚子裏,蘇子苓牽著牛,她就站在原地等蘇父他們過來端垛子。
把牛鞍那些給卸了,才把牛拴到一旁給它吃草,小牛犢到了山坳裏就特別開心,拔腿就跑,滿山坳裏撒歡。
大母牛不找它,自己吃草,小牛犢也不找娘,娘兒倆就各忙各的。
見了陽光的小牛就是見風長,這半個月不到的時間,小牛肉眼可見的圓潤了起來,毛發也是油光水滑的。
大概是喂得精細的原因,大母牛沒掉膘,看著跟沒生的時候沒啥兩樣,蘇母她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就這肚子,竟然藏了一個崽,還讓人看不出來。
蘇父他們送了豆腐就回去了,蘇子苓他們就各忙各的。
蘇子仲生火熬骨頭湯,季雲初生火燒水準備調粉,還要把佐料那些擺放出來。
季允禾背著她弟弟,把拌豆腐的調料那些都給擺放出來。
蘇子苓就負責燒火捏饅頭跟蒸發糕。
一切都井井有條,山坳裏炊煙嫋嫋,遠遠的看去,就像山間升起了迷霧。
路口的路牌,從一開始蘇子苓寫了前麵有食肆,賣豆腐、紅薯粉跟饅頭,到她的木牌上還有人留言好吃。
後來大家有樣學樣,都在上麵寫,直到寫不下了,還有人直接再立一個牌子,就為了說一句好吃!
到現在那路邊已經立了好幾個牌子了,蘇子苓看到的時候也是頗有感觸,她原本還想著怕木牌不顯眼,別人看不到,一次性換個顏色鮮豔的木牌,可現在看到這個,她覺得不用換了,沒有哪個木牌能比得過他們立的這些了。
“小姐,前麵好像有賣吃食的?”
一輛馬車停在路口,老婦人看著那些木牌,對著馬車裏的人說道。
許久,就在大家覺得馬車裏的人是不是睡著了的時候,馬車側麵的簾子被掀開,女子瞟了一眼,“去看看吧。”
說完她就放下了簾子,聲音清冷,又很輕,一陣風吹過,簾子晃了晃,除了坐在馬車外的老婦人,騎在馬上的侍衛,好似聽到了,又好似沒聽到。
“是。”老婦人應了一聲,指了指那條前往山坳的路,侍衛了然,率先打馬前去打探。
片刻之後馬蹄聲響起,侍衛回來了,他衝著老婦人點了點頭,車夫這才駕車跟上。
山坳裏看著來了又去的人,季允禾一臉懵,“阿青,他咋又走了呢?”
蘇子苓沒太在意,繼續往灶裏添柴,“看樣子估計是來看看是不是真有賣吃食,等著吧。”
蘇子苓話音落下沒多久,山坳裏就傳來了馬蹄聲跟車軲轆聲,但是除了這些聲音,一點人說話的聲音都沒有。
季允禾伸著脖子看,“這動靜跟往常的商隊還有鏢隊都不一樣啊,咋都沒人說話呢?”
往常的鏢隊跟商隊路過這裏,多少還是有點人聲的,可今天這個,靜悄悄的,除了馬蹄聲,真的是沒有一點多餘的聲音。
在山坳裏賣了這麽久的東西,季雲初也察覺出了不同,“阿禾,少說話,少看。”
“哦。”季允禾應了一聲,乖乖的回了棚子裏。
片刻之後,一隊人馬緩緩駛來,兩個騎馬的侍衛打頭陣,後麵跟著兩輛馬車,趕馬的車夫也很年輕,他旁邊還坐著一個老嫗,馬車兩邊跟後麵分別跟著護衛。
看到這陣仗,不難猜到,裏麵的人隻怕是非富即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