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翊鈞在聽完張居正肯定答複後,便開始講自己這幾日,對於宗室事務的看法,以及他自己擬定出來的策略。


    說白了,朱翊鈞即便在聰明,可政治手段跟在權力場鬥了一輩子的張居正相比,還是有些差距的。


    他所擬定的大方向,有什麽不對的地方,自己是看不出來的,而張居正卻能清晰的看到。


    “其一,郡王與親王不得擁有私人產業……”


    “如今他們田地廣袤,兼並嚴重,此等狀況絕不能再繼續了,自己於民奪利,還伸著手給朝廷要銀子,哪有那麽多得好事,在朕看來,親王郡王們的田地,商鋪皆應收歸朝廷,若有郡王或親王不願上交私產,便等同自動放棄宗室藩王名位,朝廷自此不再發放俸祿,取消他們的尊貴身份……”


    隻這一條,便讓張居正臉色大變,再也坐不住了。


    改革,可不是革命啊。


    還是革宗室貴胄的命。


    這要是操作過激的話,真的會影響根本啊。


    他站起身來,想要開口,卻見朱翊鈞擺了擺手:“張師傅,朕還沒有說完呢,朕說完之後,你再說不遲,這大堂上下,被錦衣衛的人圍的水泄不通,朕即便說的再多,也不會傳出去的。”


    張居正聞言,隻能坐下身去。


    而朱翊鈞也接著說道:”而若其主動將私產交予朝廷,朝廷定會從其私產所獲收益中優先保障其俸祿足額發放……即便私產收益不及原有俸祿之數,朝廷亦會補足差額,然一旦如此,日後便絕無可能再擁有私產,這要在宗室律中要明文記載。”


    “想那太祖高皇帝所定親王俸祿,歲支米五萬石,郡王六千石,朕欲每年為三十位親王依此規製補足俸祿,郡王亦是這般。朝廷會妥善運用他們上交之私產盈利,以補其缺或充實國庫。”


    朱翊鈞微微停頓,整理了一下思緒,繼而說道:“緊了一下,也要鬆一下,其二,開放郡王、親王之子科舉入仕及其他途徑……”


    “朕以為宗室子弟不應隻坐享其成,亦當為社稷效力,郡王、親王之子可參加科舉,若能高中,便可出來為官,或投身軍旅。然一旦選擇此途,便等同放棄繼承權與宗室身份,宗室玉碟之上將不再有其名諱,即便他是親王的世子,隻要科舉中了,或是做了將官,便隻能開府居住,但宗室身份是在法理上消失的,骨肉親情仍在,朕允許他們仍可祭拜太祖高皇帝,隻要他們有能力,當首輔,當將軍,朝廷都是要允許的……”


    “其三,對於宗室將軍,其身份地位雖較郡王、親王低,私產亦少……”


    “但凡有私產者,亦需上交朝廷,朝廷承認其宗室將軍身份並按太祖高皇帝擬定俸祿發放……”


    “若其因欲滿足奢靡生活而外出經商或購置田產,即刻便放棄宗室名分,俸祿亦隨之而去……”


    “朕念其俸祿本少,亦為他們放開出路,隻要放棄宗室身份,便可隨心所欲,朝廷亦有賞賜……並且各地官學優先錄取他們,各地軍營衛所亦優先錄用,一旦進入軍營便是百戶,如此,既能激勵他們有所作為,亦能為朝廷選拔賢才,不致使宗室成為隻知消耗國本的無用之人……”


    朱翊鈞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對於宗室都是很嚴苛的,即便,讓他們科舉,讓他們當兵,經商,並且用高規格的賞賜,一次性買斷宗室身份……


    但與鐵飯碗相比,理想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看似放開了,實際上就是逼著郡王之下的宗室,放棄自己的宗室身份。


    因為,朝廷給的宗室俸祿從來都沒有給全過。


    即便,在前麵幾年給全了,可是在後期,朝廷不認賬,他們也沒有任何辦法,隻能被迫去經商,去勞作,結果還是一樣的。


    當然,此時朱翊鈞所說的隻是政策的大方向,具體實施,還需更加的謹慎製定。


    張居正一直都在認真聽著朱翊鈞講話,直到朱翊鈞說完之後,他才緩緩開口:“陛下所言此等策略皆切中宗室積弊要害,然亦有諸多難處與隱患啊。”


    “先說這第一條,郡王與親王私產處置之策,其善者,於國於民皆有大利。收歸私產可充實國庫,抑製土地兼並,使耕者有其田,利在民生,亦能整飭田製,為社稷長遠記……”


    “然親王郡王皆為天潢貴胄,世代尊崇,要其割舍私產,必遭強烈抵觸,各地親王,郡王府勢力盤根錯節,或暗中串聯,抗拒此令,或巧立名目,隱匿私產。且評定私產價值、後續經營管理皆非易事,稍有差池,便會滋生貪腐,讓宗室讓朝廷互不信任……”


    “再者,太祖高皇帝所定親王郡王俸祿本就優厚,如今欲以三十位親王為例足額補給,雖有私產收益輔助,然仍會對朝廷財政造成不小壓力,長此以往,恐難以為繼。”


    雖然張居正一開口,就挑出了很多毛病,但朱翊鈞並不生氣,他認真的聽著。


    “至於第二條,開放郡王、親王之子科舉入仕等途,可使宗室子弟奮發圖強,為朝廷廣納賢才,打破宗室坐享其成之局麵,亦能促進宗室與士民階層之交流融合,於革新風氣大有裨益。然此變革可謂石破天驚,觸動祖製根本,宗室內部守舊之輩定會群起而攻之,視之為對宗室尊嚴與傳承之褻瀆。且這些宗室子弟一旦踏入仕途,難保不會憑借其特殊身份結黨營私,擾亂朝堂秩序……”


    “宗室將軍令其上交私產,可防微杜漸,避免其效仿高位宗室大肆斂財,給予其出路,可激發其壯誌,為朝廷所用,官學與軍營優先錄用之舉,也是良方,但陛下人性趨利,宗室將軍雖私產少,地位低,但他們可都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孫啊,自持傲慢,真正願意放棄身份者恐為數不多。且軍營衛所若大量錄用宗室將軍,軍中原有將士或生怨憤,以為晉升之路被堵,影響軍心士氣,官學之中,若宗室將軍過多,亦可能破壞學宮原有秩序與學風,引發士人間的不滿與紛爭。”


    “陛下,總而言之,此三策雖立意深遠,然實施過程中定是荊棘滿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光頭李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光頭李三並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