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操練場。


    三十餘人的火槍隊整齊列陣,分為兩排,他們手持燧發槍,身姿筆挺,如臨大敵……


    “砰!”一聲槍響,白煙嫋嫋升起,而後,第一排士兵迅速蹲下,有條不紊地開始裝彈,第二排的士兵開始第二輪射擊,又是一陣白煙,而第二排的士兵射擊完了之後,也是蹲下裝彈,雖然這些士兵動作熟練而敏捷,但當第一隊站起身繼續射擊的時候,還是有著很長的時間間隔。


    而在射擊的火槍隊後麵不足百米,有著一個高台,此時的天子朱翊鈞正坐在高台的椅子上,他身著罩甲,麵容沉靜,目光緊緊盯著操練場。


    而在身後,馮保,陳矩兩人一左一右。


    在他麵前,是昨日剛剛回到京師的戚繼光。


    戚繼光這次回來,帶了一支三十多人的火槍隊,這也是朱翊鈞下旨特別安排的。


    燧發槍的研發,投產,到裝備軍隊,對於薊鎮的影響是最大的。


    因為戚繼光是個善於指揮火器作戰的將領,他對於這種戰爭方式的改變,很是積極。


    朱翊鈞今天看了戚繼光的火槍隊射擊,一下子便想到了歐洲的一種火槍戰術,有一個很逗比的名字。


    排隊槍斃戰術……


    名字雖然搞笑,但小英島就是憑著這個戰術,稱霸了將近兩個世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槍支從火藥點燃變成了頂針撞擊模式之後,才退出曆史舞台。


    看著挺搞笑,實際很強大。


    燧發槍雖比火繩槍進步,但仍存在射速慢、精度低等缺陷,單兵作戰效能有限,為發揮火槍最大威力,作戰時,士兵通常排成三列橫隊。


    當指揮官下達射擊命令後,第一排士兵先開槍,然後迅速蹲下裝填彈藥,接著第二排士兵開槍,隨後蹲下裝填,最後第三排士兵開槍,開完槍後第一排士兵已裝填完畢,起立再次射擊,如此循環,形成持續的一個火力,盡管燧發槍精度沒有那麽準,但通過多排士兵齊射,能在短時間內向敵人傾瀉大量彈丸,增加擊中目標的概率,形成強大火力壓製.


    當多輪射擊後,士兵可迅速裝上刺刀,進行白刃衝鋒……


    這種戰術,也有一些局限性,第一個就是傷亡風險大,士兵緊密排列,易成為敵方活靶子,一旦遭遇敵方有效火力打擊,傷亡會很慘重………對地形要求高,需在開闊平坦地形作戰,才能保持隊列整齊和有效發揮火力,在複雜地形如山地、叢林等,戰術難以實施。


    而最為重要的是,對士兵的要求也高,需要有強大的紀律意識和心理素質,能在炮火和傷亡麵前保持冷靜,堅決執行命令……能夠在這樣的輪射中,死傷兩成,還不潰敗的就是一流強軍。


    而戚繼光帶回來的火槍隊,演練的陣型,就與這個排隊槍斃戰術,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火槍隊演示完之後,燧發槍便被第一時間收走……妥妥的安全隱患。


    朱翊鈞差人賞賜了每人十兩銀子,而後看向了戚繼光:“靖海侯……”


    戚繼光聞言,趕忙麵向皇帝,躬身道:“臣在……”


    “朕聞海外有一戰術,名線式戰術,其法乃以士兵列成三排橫隊,作戰時,首排先擊發火槍,而後速蹲下行裝填之事;次排繼而開槍,亦隨之下蹲裝填,末排開槍後,首排已裝填完畢,便複起而射之,如此循環往複,火力不絕,今日,看著薊鎮的火槍隊操練,讓朕一下子想到了這個戰術,朕想問愛卿,在草原之上,這種戰術有用嗎?”


    現在朝廷大舉開海,朱翊鈞知道海外的事情,也很正常。


    而戚繼光聽完朱翊鈞的話後,立即回複道:“陛下,海外諸國所用的這個戰術若僅於草原之上單獨施展,委實存有諸多險難……草原廣袤無垠,幾無遮蔽,蒙古騎兵騎射精湛,其戰術雖能以火槍齊射形成火力壓製,然其裝填間隙,極易為敵騎所趁,且一旦被敵迂回包抄,隊形鬆散則危矣……”


    說到這裏,戚繼光略有停頓,而後話鋒一轉:“在臣看來,草原之上,此戰術並非不可用,隻是不可濫用。還是需靈活變動……如可與我方騎兵,方能有更大勝算。騎兵可利用其機動性,或在側翼遊擊,擾亂敵軍陣腳,或在敵軍衝擊火槍隊時,迅速馳援,攻其不備……”


    “隻是此多兵種協同作戰之法,尚需多方摸索,方位、節奏等皆需反複演練探究,臣雖有初步設想,然仍需時日實踐,方能製定出完善之方略,使此戰術於草原之上大放異彩,保我大明邊疆無虞。”


    朱翊鈞滿意的點了點頭:“靖海侯忠勇可嘉。今日觀操已畢,朕亦有所得。卿且退下,回府好生歇息。”


    朱翊鈞是皇帝,不是將軍,當然也不會做出外行指揮內行的事情……


    戚繼光領命:“臣遵旨。”


    在戚繼光離開西苑之後,朱翊鈞又在萬壽宮中休息了片刻,這才返回皇宮,距離賜宴,隻有兩日的時間了。


    李成梁一路疾馳,馬不停蹄地趕到京城後,匆匆換了朝服,便直奔皇宮求見皇帝。


    麵色帶著些許疲憊,卻又難掩眼中的急切。


    李成梁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氣,在宮門外靜靜等候。


    片刻後,入宮通報的內監前來傳喚,他便隨著那內監緩緩步入皇宮。


    一路上,皇宮的石板路仿佛格外漫長,待走到乾清宮前,李成梁遠遠瞧見那層層台階之上,皇帝朱翊鈞竟站在那裏,身後簇擁著一群侍從。


    朱翊鈞負手而立,眼神似有深意地望向他。


    李成梁心中猛地一震,以往進宮無數次,從未有過這般場景。


    他腳步不自覺地慢了幾分,心中暗自思忖,這難道是禮遇。


    待走到台階下方,抬頭仰望,正看著皇帝陛下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李成梁趕忙雙膝跪地,高聲喊道:“臣李成梁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翊鈞高高在上。


    李成梁匍匐在下。


    朱翊鈞聽到李成梁的話後,停頓了片刻,而後也高聲道:“快平身,許久不見,你這一來,朕險些都認不出你的模樣了。”


    看似尋常的寒暄,但在李成梁聽來,總感覺有些深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光頭李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光頭李三並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