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四維聽著兒子的話,心中不禁泛起猶豫。


    他深知張丁征所言並非毫無道理。


    自己這些年在官場周旋,雖未明目張膽地結黨,卻也因各種利益關聯與諸多派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特別是在老家那些事情上,犯了些原則性的錯誤。


    這可都是要被清算的。


    開海一係勢力龐大,張居正雖權傾朝野,卻也難以徹底掌控。


    若能為朝廷在官商之事上有所建樹,的確有可能為張家贏得更多保障,尤其是自己百年之後,幾個兒子的仕途或可順遂無憂。


    然而,其中的風險卻如高懸的利劍,隨時可能落下。


    宮廷之內,各方勢力傾軋,一步走錯便可能滿盤皆輸。


    張居正本就對張家有所留意,若此時涉足官商之事,無疑是將把柄主動遞到對方手中。


    而且,一旦卷入商業利益與宮廷關係的糾葛,張家便會陷入更加複雜的局麵,難以全身而退。


    他看著兒子堅定的麵容,腦海中思緒萬千。


    一方麵是家族的長遠利益與兒子們的未來,另一方麵是眼前這重重危險與未知。張四維的雙手不自覺地微微顫抖,嘴唇輕抿,眼神中透露出內心的掙紮與糾結。


    而張丁征也是察覺出了自己父親的猶豫,趁熱打鐵:“爹啊,該爭的要爭,該謀劃的也要謀劃,孩兒在浙江有船有人,對朝廷是有大用處的,現在我先想到了這個弊端,若是過了這個關口,被別人發現,朝廷找人,跟咱們毛遂自薦,差距可大了啊。”


    張四維歎了口氣:“此事需從長計議,切不可魯莽行事。為父需先探探朝中風聲,再做定奪。” 、


    張丁征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希望,他知道,父親雖未應允,但也並未徹底拒絕,他有了機會。


    不力爭上遊,就隨波逐流……


    世道如此,人世如此……


    再過百年,也不會改變。


    張丁征住在了家中,幾乎不出門。


    而他的父親也一直忙碌著。


    終於到了皇帝陛下大婚的日子。


    在大婚前一天,禮部尚書張四維率一眾官員,會同司禮監之人前往林府宣旨,告知林家大婚籌備安排及相關禮儀規製,命其配合。


    而到了大婚之日後,林府被精心裝點,,紅綢鋪陳,華燭高照。


    禮部官員指導林家籌備“納征禮”,此乃訂婚之禮。


    宮中賞賜諸多聘禮,包括金銀器具、綾羅綢緞、珠寶首飾等,皆由禮部官員依製陳列於林府正廳,林家人需行叩拜之禮謝恩。


    隨後便是“催妝禮”,禮部官員在婚前數日前往林府,送去象征催促新娘梳妝的禮單與物件,如鳳冠配飾等精美物品,同時再次叮囑大婚當日禮儀細節。


    大婚當日,林府內眾人各司其職。


    清晨,林素微於閨房內由女官梳妝,頭戴鳳冠,鳳冠上綴滿明珠寶石,華麗非凡,身著霞帔,霞帔以金線繡成五彩祥瑞圖案,外披紅色錦袍,錦袍上繡有龍鳳呈祥,腰束玉帶,環佩叮當。


    林府正廳設香案,供奉天地君親師之位。


    待吉時一到,林素微在女官攙扶下,先向香案行拜天地之禮,而後轉身向皇宮方向行拜君之禮,此禮莊重肅穆,林家親眷皆於一旁觀禮。


    而在林家親眷之中,頭發花白的林父,看著女兒,也是恍恍惚惚。


    六十得女,續弦而出,竟然,有朝一日,會讓自己將要入土的人,成為大明朝的老國丈。


    與此同時,皇宮內亦是一片忙碌。


    乾清宮至坤寧宮沿路皆以紅毯鋪就,宮燈高懸,張燈結彩。


    坤寧宮內,喜帳高掛,龍鳳喜燭燃燒,床上鋪陳著繡有百子千孫圖案的錦被。


    在坤寧宮指揮宮女太監們布置洞房,將象征夫妻恩愛的合巹酒具、同心結等物擺放整齊,又安排好新人行禮拜堂之處,確保一切符合禮儀規範,不容有絲毫差池。


    各處宮殿皆依禮儀裝點完畢,隻待皇後鳳駕入宮,開啟盛大的合巹之禮與婚後的朝見之儀……


    林素微被女官攙扶著,蓮步輕移,緩緩走出林府。此時,司禮監馮保早已候在府外,見皇後現身,當即展開聖旨,高聲宣旨。其聲音清朗威嚴,回蕩在林府上空,眾人皆跪地聆聽。


    宣旨完畢,禮樂聲響,林素微上了鳳駕鑾輿,而後,儀仗隊便前往皇宮。


    隊伍的最前方,是身著鮮亮服飾的錦衣衛。


    緊接著,是高舉著各種旗幟的旗手,旗幟隨風飄揚,有繡著龍鳳呈祥的皇家錦旗,色彩鮮豔奪目,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如意幡、寓意風調雨順的風雨幡等,在風中獵獵作響,蔚為壯觀。


    隨後而來的是樂隊,各種樂器奏響和諧的樂章。


    編鍾之聲清脆悠揚,似從遠古傳來的雅韻。


    笙簫和鳴,婉轉纏綿,如泣如訴地訴說著這大喜之日的歡愉;


    鑼鼓喧天,震耳欲聾,將喜慶的氛圍推向高潮。


    再往後,便是抬著皇後嫁妝與各種賀禮的隊伍。


    一箱箱精美的禮盒,皆以名貴木材打造,上麵鑲嵌著金銀珠寶,在陽光下璀璨耀眼。這些賀禮有來自各地官員的供奉,有藩國進獻的奇珍異寶,無不展示著大明的昌盛與富足。


    而那承載皇後鳳駕的鑾輿,更是奢華至極。


    鑾輿以黃金為飾,雕龍畫鳳,四周垂掛著珍珠簾子,微風拂過,珠簾輕晃,隱隱可見裏麵端坐著的盛裝皇後。鑾輿由八名健壯的太監緩緩抬行,他們步伐沉穩,神情肅穆。


    街道兩旁早已圍滿了百姓,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眾人皆伸長了脖子,眼睛緊緊盯著這支儀仗隊,口中不時發出陣陣驚歎。


    孩子們騎在大人的肩頭,興奮地指指點點;老人們則麵帶微笑,眼中滿是對這皇家盛事的讚歎與祝福。年輕的姑娘們看著皇後的鑾輿,眼中滿是羨慕與憧憬。


    儀仗隊浩浩蕩蕩地向著皇宮前行,所到之處,皆被這繁華與喜慶所籠罩,仿佛整個京城都沉浸在這皇帝陛下大婚的歡樂海洋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光頭李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光頭李三並收藏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