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作者:光頭李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馮保的回答後。
海瑞看了一眼被綁起來的孔尚賢。
他的眉頭緊緊皺起。
“馮公公,這衍聖公之位尊崇無比,世代受朝廷禮遇,此事可莫要玩笑啊。若當真是他主謀焚書案,妄圖阻礙新政,那可是天大的事,牽一發而動全身……”
馮保卻依舊麵帶笑容,隻是那笑容裏透著幾分深意:“海都禦史,咱家豈會拿這等大事說笑。廠衛暗中調查許久,證據確鑿,那孔尚賢仗著衍聖公的名頭,平日裏作威作福,新政觸碰到了他那龐大的利益,便使出這等下作手段。”
“衍聖公如何,他又不是大明朝的聖人,也不是他的祖宗,隻是得了祖宗的遺澤罷了。”
“詆毀朝廷新政,影射陛下,莫說是他,即便整個孔家也都吃不了兜著走。”
海瑞來回踱步,心中思緒翻湧。
他深知衍聖公在天下讀書人心中的地位,此事一旦傳開,必將引起軒然大波。
“那馮公公如今打算如何處置此事?若是處置不當,恐引得天下文人墨客群起而攻之,對朝廷新政,對陛下聲譽,也是極為不利的。”
“海都禦史,這就不用你操心了。廠衛這邊會把控好消息的散播,先將那孔尚賢的罪行昭告於部分朝中大臣,讓他們心裏有個底。待時機成熟,再向天下公布,屆時,任他那些文人如何鬧騰,也翻不出什麽花樣來。“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依我看,三十年也不成,怎麽,海都禦史還怕,那幫讀書人為了這個衍聖公拚命?”
而被堵著嘴巴的孔尚賢,不停的搖頭。
他生於嘉靖三十五年 ,其父去世之後,即於京師襲封衍聖公,因尚賢年幼,世宗皇帝陛下命孔尚賢肄業國學,隆慶元年,穆宗祭祀太學孔廟,召其陪祀……
他從出生就混進了大明朝最高的圈子裏麵,是尊貴的代表。
這怎麽一轉眼,便成了大明朝的罪人了。
“我想問問衍聖公。”
馮保笑著拒絕:“問就不用問了,張指揮使。”
張國之上前一步,從懷中拿出了一份孔尚賢的罪狀,遞給了海瑞。
已經簽字畫押了。
海瑞打開一看。
好家夥。
孔尚賢策劃,主謀的整個脈絡在記載的清清楚楚,見了什麽人,說了什麽話,交給誰去辦。
海瑞看著認罪狀,而後又抬頭看了一眼,旁邊燃燒著的香燭走去……而後將認罪狀放在了香燭上麵,任其燃燒起來。
張國之看到這一幕,立即出言:“海都禦史,您……”不過,他話還沒有說完,便又被馮保擺手打斷:“海都禦史,瞧瞧,你們這些讀書人啊,都一個毛病,最愛燒點東西,你說,你那這罪狀燒了有什麽用呢,這種東西,不是想要多少,便有多少……”
海瑞將焚燒殆盡的認罪狀丟在了地上,而後,一腳踩滅,才看向馮保。
“馮公公,本官不會由著你的性子來,這件事情不能這樣幹,我是主官,我現在便要把衍聖公帶走。”
“海瑞,你帶不走的。”馮保也有些生氣了。
“陸元征何在?”
而在門外一直聽著的錦衣衛指揮同知,陸元征聽到海瑞的聲音後,便快步走了進來。
“鬆綁,帶人。”
陸元征聽到海瑞的命令後,有了些許的遲疑,他最先看的還是自己的頂頭上司,張國之。
在這種情況下,張國之一直都是低著頭,對於陸元征投來求助的目光,視若無睹,而陸元征遲遲沒有動作,讓海瑞勃然大怒,他親自上前,想為孔尚賢鬆綁,馮保卻搶先一步,擋在了他的麵前。
“海瑞,別人怕你,我可不怕,莫要仗著自己有幾分好名聲,便這般放肆,告訴你,你會耍橫,我馮保也會,這個人,你是帶不走的,不過,活人帶不走,死人可以帶走,張國之,你派人把他吊死……”馮保說著指向孔尚賢,而後又對著海瑞笑道:“到時候,卷宗上再加一條,畏罪自殺,倒也幹脆利落……”
一屋子的人,都呆滯住了。
得到命令的張國之,跟剛剛的陸元征一樣無助。
而要被吊死的孔尚賢,動作幅度更大了。
確實。
海瑞在耍橫。
而馮保卻在耍賴。
沒有吃過敗仗的海瑞,在馮保手上,第一次折戟沉沙。
“我會如實稟告給陛下。”
“我也會如實稟告給陛下,八百裏加急,後日,想必陛下的旨意就到了,到時候,再談其他的事情吧。”
海瑞冷哼一聲,而後,轉身便走,指揮同知陸元征趕忙跟上。
等到海瑞走後,馮保低聲叮囑張國之道:“這兩天,好生的照料一番他,再過些時日,你可就沒有機會,在這麽尊貴的人身上,施展一番了。”
張國之聞言,趕忙點頭應是。
馮保當然不會直接殺掉這個孔尚賢,但,海瑞罪若真的不依不饒,他也不會坐以待斃,若是孔尚賢真的死在馮保手上,對馮保也沒有多大的影響,頂多是後世的名聲差上一些。
將孔尚賢抓起來,就是單純的虐待一番,讓他成為主謀,也是馮保的臨時起意,因為到了濟南之後,他又收到了很多信息,對於孔家的家大業大,有了清晰的認識。
海瑞回到官驛之後,便怒氣衝衝的寫奏疏,將這裏的情況詳細敘述一番,而馮保同樣也在寫小作文,並且將自己對衍聖公的處理方案,寫了下來。
到了第二日一大早。
兩個人給皇帝告狀的書信,奏疏,一同前往京師。
而濟南這邊對於焚書學子的處理方案,也已經下發了,學籍沒了,以後,也不會再有,自他始,三代之下,皆不能參加朝廷的科舉,而秀才,舉人們,就嚴重了許多,他們不僅被奪了身份,還要再牢獄中關上十年之久。
當然,這是對現在明麵上人的處理,後續的調查還在持續。
京師。
內閣之中。
張居正坐在案前。
他手中正拿著一封來自山東的書信。
這是孔府遞送過來,求情的書信。
焚書案,這兩日京師的官員大都都知道了,不過,多事之秋,大家連私下談論都不敢。
錦衣衛夜闖孔府,將衍聖公帶走,已有七日之久,至今未歸……
看完書信之後,張居正將其放下,他也有些疑惑,這個海瑞,到底想幹什麽?
鬥了自己的恩師。
現在又要鬥全天下讀書人賢師的後代子孫了嗎。
這個時候的張居正,並不知道馮保也去了濟南,當然,即便他知道馮保去了濟南,也不會覺得衍聖公被帶走,會是馮保的手筆,因為在張居正看來,馮保也算是一個愛惜自己名聲的人,他不會去辦得罪天下讀書人的事情……
孔家的書信到了,張居正也不能坐視不理,便起身前往乾清宮,想要讓皇帝陛下出手約束海瑞……
海瑞看了一眼被綁起來的孔尚賢。
他的眉頭緊緊皺起。
“馮公公,這衍聖公之位尊崇無比,世代受朝廷禮遇,此事可莫要玩笑啊。若當真是他主謀焚書案,妄圖阻礙新政,那可是天大的事,牽一發而動全身……”
馮保卻依舊麵帶笑容,隻是那笑容裏透著幾分深意:“海都禦史,咱家豈會拿這等大事說笑。廠衛暗中調查許久,證據確鑿,那孔尚賢仗著衍聖公的名頭,平日裏作威作福,新政觸碰到了他那龐大的利益,便使出這等下作手段。”
“衍聖公如何,他又不是大明朝的聖人,也不是他的祖宗,隻是得了祖宗的遺澤罷了。”
“詆毀朝廷新政,影射陛下,莫說是他,即便整個孔家也都吃不了兜著走。”
海瑞來回踱步,心中思緒翻湧。
他深知衍聖公在天下讀書人心中的地位,此事一旦傳開,必將引起軒然大波。
“那馮公公如今打算如何處置此事?若是處置不當,恐引得天下文人墨客群起而攻之,對朝廷新政,對陛下聲譽,也是極為不利的。”
“海都禦史,這就不用你操心了。廠衛這邊會把控好消息的散播,先將那孔尚賢的罪行昭告於部分朝中大臣,讓他們心裏有個底。待時機成熟,再向天下公布,屆時,任他那些文人如何鬧騰,也翻不出什麽花樣來。“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依我看,三十年也不成,怎麽,海都禦史還怕,那幫讀書人為了這個衍聖公拚命?”
而被堵著嘴巴的孔尚賢,不停的搖頭。
他生於嘉靖三十五年 ,其父去世之後,即於京師襲封衍聖公,因尚賢年幼,世宗皇帝陛下命孔尚賢肄業國學,隆慶元年,穆宗祭祀太學孔廟,召其陪祀……
他從出生就混進了大明朝最高的圈子裏麵,是尊貴的代表。
這怎麽一轉眼,便成了大明朝的罪人了。
“我想問問衍聖公。”
馮保笑著拒絕:“問就不用問了,張指揮使。”
張國之上前一步,從懷中拿出了一份孔尚賢的罪狀,遞給了海瑞。
已經簽字畫押了。
海瑞打開一看。
好家夥。
孔尚賢策劃,主謀的整個脈絡在記載的清清楚楚,見了什麽人,說了什麽話,交給誰去辦。
海瑞看著認罪狀,而後又抬頭看了一眼,旁邊燃燒著的香燭走去……而後將認罪狀放在了香燭上麵,任其燃燒起來。
張國之看到這一幕,立即出言:“海都禦史,您……”不過,他話還沒有說完,便又被馮保擺手打斷:“海都禦史,瞧瞧,你們這些讀書人啊,都一個毛病,最愛燒點東西,你說,你那這罪狀燒了有什麽用呢,這種東西,不是想要多少,便有多少……”
海瑞將焚燒殆盡的認罪狀丟在了地上,而後,一腳踩滅,才看向馮保。
“馮公公,本官不會由著你的性子來,這件事情不能這樣幹,我是主官,我現在便要把衍聖公帶走。”
“海瑞,你帶不走的。”馮保也有些生氣了。
“陸元征何在?”
而在門外一直聽著的錦衣衛指揮同知,陸元征聽到海瑞的聲音後,便快步走了進來。
“鬆綁,帶人。”
陸元征聽到海瑞的命令後,有了些許的遲疑,他最先看的還是自己的頂頭上司,張國之。
在這種情況下,張國之一直都是低著頭,對於陸元征投來求助的目光,視若無睹,而陸元征遲遲沒有動作,讓海瑞勃然大怒,他親自上前,想為孔尚賢鬆綁,馮保卻搶先一步,擋在了他的麵前。
“海瑞,別人怕你,我可不怕,莫要仗著自己有幾分好名聲,便這般放肆,告訴你,你會耍橫,我馮保也會,這個人,你是帶不走的,不過,活人帶不走,死人可以帶走,張國之,你派人把他吊死……”馮保說著指向孔尚賢,而後又對著海瑞笑道:“到時候,卷宗上再加一條,畏罪自殺,倒也幹脆利落……”
一屋子的人,都呆滯住了。
得到命令的張國之,跟剛剛的陸元征一樣無助。
而要被吊死的孔尚賢,動作幅度更大了。
確實。
海瑞在耍橫。
而馮保卻在耍賴。
沒有吃過敗仗的海瑞,在馮保手上,第一次折戟沉沙。
“我會如實稟告給陛下。”
“我也會如實稟告給陛下,八百裏加急,後日,想必陛下的旨意就到了,到時候,再談其他的事情吧。”
海瑞冷哼一聲,而後,轉身便走,指揮同知陸元征趕忙跟上。
等到海瑞走後,馮保低聲叮囑張國之道:“這兩天,好生的照料一番他,再過些時日,你可就沒有機會,在這麽尊貴的人身上,施展一番了。”
張國之聞言,趕忙點頭應是。
馮保當然不會直接殺掉這個孔尚賢,但,海瑞罪若真的不依不饒,他也不會坐以待斃,若是孔尚賢真的死在馮保手上,對馮保也沒有多大的影響,頂多是後世的名聲差上一些。
將孔尚賢抓起來,就是單純的虐待一番,讓他成為主謀,也是馮保的臨時起意,因為到了濟南之後,他又收到了很多信息,對於孔家的家大業大,有了清晰的認識。
海瑞回到官驛之後,便怒氣衝衝的寫奏疏,將這裏的情況詳細敘述一番,而馮保同樣也在寫小作文,並且將自己對衍聖公的處理方案,寫了下來。
到了第二日一大早。
兩個人給皇帝告狀的書信,奏疏,一同前往京師。
而濟南這邊對於焚書學子的處理方案,也已經下發了,學籍沒了,以後,也不會再有,自他始,三代之下,皆不能參加朝廷的科舉,而秀才,舉人們,就嚴重了許多,他們不僅被奪了身份,還要再牢獄中關上十年之久。
當然,這是對現在明麵上人的處理,後續的調查還在持續。
京師。
內閣之中。
張居正坐在案前。
他手中正拿著一封來自山東的書信。
這是孔府遞送過來,求情的書信。
焚書案,這兩日京師的官員大都都知道了,不過,多事之秋,大家連私下談論都不敢。
錦衣衛夜闖孔府,將衍聖公帶走,已有七日之久,至今未歸……
看完書信之後,張居正將其放下,他也有些疑惑,這個海瑞,到底想幹什麽?
鬥了自己的恩師。
現在又要鬥全天下讀書人賢師的後代子孫了嗎。
這個時候的張居正,並不知道馮保也去了濟南,當然,即便他知道馮保去了濟南,也不會覺得衍聖公被帶走,會是馮保的手筆,因為在張居正看來,馮保也算是一個愛惜自己名聲的人,他不會去辦得罪天下讀書人的事情……
孔家的書信到了,張居正也不能坐視不理,便起身前往乾清宮,想要讓皇帝陛下出手約束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