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敲打
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作者:光頭李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著李成梁的話,朱翊鈞有了些許的不耐煩,他臉色一沉,目光如炬地盯著李成梁,聲音威嚴而冷峻:“愛卿,朕念你多年鎮守遼東,戰功卓著,方對你委以重任。然你可知,為將者當以忠君報國為首要,而非計較一己之私……\"
\"朕雖然不知,此中私為何私,但,它是存在的……“
“昔年韓信受漢王重用,方有機會成就不世之功,郭子儀忠心耿耿,方能保大唐江山安穩,你當以古之良將為鑒,莫要因小失大。這火器之事,關乎國家安危,朕意已決,你休得在言其他。”
朱翊鈞話語中舉了兩個例子。
相反的例子。
韓信受漢王重用,成不世之功,卻死於婦人之手,郭子儀逢四朝倚重,立赫赫勳績,得善終以享尊榮。
其言外之意也是在告訴李成梁,你的功績不可能超過韓信,郭子儀兩個人的不世之功,但今日的下場,卻可以在兩人中做出選擇。
還是那句話。
現在的大明朝,並不那麽需要你。
你貪了點,朕能容忍,你要是貪的太過了,那就換人。
李成梁聽完朱翊鈞的話後,心中一凜,連忙跪地叩首,惶恐道:“陛下息怒,臣絕無他意,陛下之命,臣定當遵從,再無其他言語。”
聽著李成梁的話,朱翊鈞微微頷首,說道:“既如此,朕便派司禮監、兵部與工部之人隨你一同回遼東,務必將此事辦妥。”
李成梁暗暗吃驚,心中暗歎陛下心思縝密,斷了他暗中動手腳的機會。
他隻能恭敬應道:“臣領命。”
等到李成梁答應之後,朱翊鈞本來嚴肅的麵龐,忽然又變得春光滿麵,笑意連連,他親自將李成梁攙扶起來。
“愛卿啊,快些起身。”
這個攙扶,讓李成梁多少有些意想不到。
他以為自己算是得罪了皇帝陛下,正在惶恐之際,可下一刻,陛下卻又做出了這般親昵動作來。
這……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在萬曆三年的時候,李成梁便通過朝中的關係,打聽了一下當今陛下,也得到了些許的反饋,在李成梁從得到的訊息,自己的總結,就是陛下很精明……
但這一刻,他覺得自己的總結,有些蒼白,不夠全麵。
在麵對陛下的攙扶時,他表現得受寵若驚:“謝,謝陛下……”
等到李成梁站起身後,朱翊鈞也轉頭看向了站在很遠處的親兵隊伍:“那個女真人,讓朕看一看。”
“是,陛下。”李成梁聽完之後,又是一陣小跑,這次不是跑向皇帝陛下,而是跑向他的親兵隊伍。
李成梁到了親兵隊伍前後,目光落在努爾哈赤身上,而後將努爾哈赤叫到跟前,低聲交代道:“奴兒,陛下要見你,切不可有任何失儀之處,陛下乃天子,威嚴無比,你當以最大的恭敬待之。”
努爾哈赤微微頷首,眼神中閃過一絲鄭重,而後低聲問道:“那用我們女真最崇高的單膝下跪禮可以嗎?”
聽完努爾哈赤的話後,李成梁少見的發怒。
“什麽單膝下跪,手握胸口,這裏是大明,你若是給我跪不好,在陛下麵前,讓老子我沒有麵子,你這一輩子就跪著活吧。”
努爾哈赤聽到李成梁的話後,嚇得也是一激靈。
而後,李成梁帶著努爾哈赤來到朱翊鈞麵前,在路上的時候,李成梁又叮囑了一番努爾哈赤。
而遠處的朱翊鈞也在看著跟在李成梁身後,朝他走來的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還沒有李成梁高,甚至,還沒有此時的朱翊鈞高……
隻怕,此時的李成梁也不敢相信,在另外一個時空,這個其貌不揚,此時跟在他身後的這個年輕人,會成為大明朝的心腹大患。
到了跟前,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恭謹地來到朱翊鈞麵前,雙膝一曲,重重跪地,他的雙手穩穩地扶在地上,手指微微彎曲,仿佛要將自己的敬畏深深地刻入這片土地,而他的脊背挺得筆直,而臀部高高撅起,頭顱低垂,額頭緊緊貼著地麵,仿佛隻有這樣,才能表達出他對天子的無上尊崇。
可能是受到了李成梁的死亡威脅。
這個努爾哈赤跪著的姿勢,比張鯨跪的都恭敬,都要標準。
應該是被李成梁特意交代了,努爾哈赤跪下之後,一句話都沒有,
朱翊鈞饒有興趣的看著此時的努爾哈赤,頓了片刻後,他緩緩說道:“起身吧。”
努爾哈赤依言起身,目光始終低垂,不敢直視天顏。
朱翊鈞問道:“你在李將軍麾下,所任何職?”
努爾哈赤聽到朱翊鈞的話後,並沒有直接回話,而是看向了李成梁。
這一眼,讓李成梁氣的隻想踹他,陛下問話呢,你又不是不會說漢語,看我幹什麽,直接回答啊。
李成梁先是給努爾哈赤眼神示意,不過他眼皮眨巴了數下,努爾哈赤都沒有領會到深意,而皇帝陛下還在這邊等著呢,著急的李成梁隻能開口說道:“陛下問什麽,你就答什麽……看我作甚……”
聽到李成梁的話後,努爾哈赤才恭聲回答:“回陛下,卑職現為總兵大人的親兵,隨將軍征戰,護衛將軍安全。”
聽著努爾哈赤的回話,朱翊鈞微微點頭:“你可曾立下戰功?”
努爾哈赤略一遲疑,而後說道:“小人曾在一些小戰中略有表現,但不敢稱戰功。”
朱翊鈞沉默片刻,而後說道:“既為親兵,當忠勇無畏,為大明效力。”
努爾哈赤再次跪地,恭恭敬敬的說道:“卑職定當竭盡全力,為陛下、為大明效命。”
努爾哈赤能夠這般暢快的回答,全是因為他在遼東,看了數遍的三國演義。
朱翊鈞見到努爾哈赤之後,並沒有其他的感覺……這個人,注定要留在京師,留在三大營,終生都不會再有機會回到遼東去。
………………
李成梁帶著親兵隊伍,從西苑離開,此時已近黃昏,夕陽的餘暉灑在京城的街道上。
他心事重重地回到官驛住處。
這次回京,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拜訪張居正,馮保都是被他列入計劃的。
夜晚的京城,燈火闌珊。
李成梁從官驛中出來,懷中抱著一個盒子,上了馬車之後,便朝著張居正的府邸而去。
馬車在寂靜的街道上緩緩前行,車窗外,偶爾傳來幾聲犬吠,更增添了幾分靜謐。月光如水,灑在古老的城牆上,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而車中的李成梁時不時的看向精美的木匣,希望這個東西,閣老能夠喜歡。
從隆慶四年李成梁成為遼東的總兵,便一直得到張居正的庇佑,若不是張居正,他可能早就被言官們彈劾,丟了官職。
李成梁對於張居正,除了感激,還有敬佩……
\"朕雖然不知,此中私為何私,但,它是存在的……“
“昔年韓信受漢王重用,方有機會成就不世之功,郭子儀忠心耿耿,方能保大唐江山安穩,你當以古之良將為鑒,莫要因小失大。這火器之事,關乎國家安危,朕意已決,你休得在言其他。”
朱翊鈞話語中舉了兩個例子。
相反的例子。
韓信受漢王重用,成不世之功,卻死於婦人之手,郭子儀逢四朝倚重,立赫赫勳績,得善終以享尊榮。
其言外之意也是在告訴李成梁,你的功績不可能超過韓信,郭子儀兩個人的不世之功,但今日的下場,卻可以在兩人中做出選擇。
還是那句話。
現在的大明朝,並不那麽需要你。
你貪了點,朕能容忍,你要是貪的太過了,那就換人。
李成梁聽完朱翊鈞的話後,心中一凜,連忙跪地叩首,惶恐道:“陛下息怒,臣絕無他意,陛下之命,臣定當遵從,再無其他言語。”
聽著李成梁的話,朱翊鈞微微頷首,說道:“既如此,朕便派司禮監、兵部與工部之人隨你一同回遼東,務必將此事辦妥。”
李成梁暗暗吃驚,心中暗歎陛下心思縝密,斷了他暗中動手腳的機會。
他隻能恭敬應道:“臣領命。”
等到李成梁答應之後,朱翊鈞本來嚴肅的麵龐,忽然又變得春光滿麵,笑意連連,他親自將李成梁攙扶起來。
“愛卿啊,快些起身。”
這個攙扶,讓李成梁多少有些意想不到。
他以為自己算是得罪了皇帝陛下,正在惶恐之際,可下一刻,陛下卻又做出了這般親昵動作來。
這……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在萬曆三年的時候,李成梁便通過朝中的關係,打聽了一下當今陛下,也得到了些許的反饋,在李成梁從得到的訊息,自己的總結,就是陛下很精明……
但這一刻,他覺得自己的總結,有些蒼白,不夠全麵。
在麵對陛下的攙扶時,他表現得受寵若驚:“謝,謝陛下……”
等到李成梁站起身後,朱翊鈞也轉頭看向了站在很遠處的親兵隊伍:“那個女真人,讓朕看一看。”
“是,陛下。”李成梁聽完之後,又是一陣小跑,這次不是跑向皇帝陛下,而是跑向他的親兵隊伍。
李成梁到了親兵隊伍前後,目光落在努爾哈赤身上,而後將努爾哈赤叫到跟前,低聲交代道:“奴兒,陛下要見你,切不可有任何失儀之處,陛下乃天子,威嚴無比,你當以最大的恭敬待之。”
努爾哈赤微微頷首,眼神中閃過一絲鄭重,而後低聲問道:“那用我們女真最崇高的單膝下跪禮可以嗎?”
聽完努爾哈赤的話後,李成梁少見的發怒。
“什麽單膝下跪,手握胸口,這裏是大明,你若是給我跪不好,在陛下麵前,讓老子我沒有麵子,你這一輩子就跪著活吧。”
努爾哈赤聽到李成梁的話後,嚇得也是一激靈。
而後,李成梁帶著努爾哈赤來到朱翊鈞麵前,在路上的時候,李成梁又叮囑了一番努爾哈赤。
而遠處的朱翊鈞也在看著跟在李成梁身後,朝他走來的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還沒有李成梁高,甚至,還沒有此時的朱翊鈞高……
隻怕,此時的李成梁也不敢相信,在另外一個時空,這個其貌不揚,此時跟在他身後的這個年輕人,會成為大明朝的心腹大患。
到了跟前,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恭謹地來到朱翊鈞麵前,雙膝一曲,重重跪地,他的雙手穩穩地扶在地上,手指微微彎曲,仿佛要將自己的敬畏深深地刻入這片土地,而他的脊背挺得筆直,而臀部高高撅起,頭顱低垂,額頭緊緊貼著地麵,仿佛隻有這樣,才能表達出他對天子的無上尊崇。
可能是受到了李成梁的死亡威脅。
這個努爾哈赤跪著的姿勢,比張鯨跪的都恭敬,都要標準。
應該是被李成梁特意交代了,努爾哈赤跪下之後,一句話都沒有,
朱翊鈞饒有興趣的看著此時的努爾哈赤,頓了片刻後,他緩緩說道:“起身吧。”
努爾哈赤依言起身,目光始終低垂,不敢直視天顏。
朱翊鈞問道:“你在李將軍麾下,所任何職?”
努爾哈赤聽到朱翊鈞的話後,並沒有直接回話,而是看向了李成梁。
這一眼,讓李成梁氣的隻想踹他,陛下問話呢,你又不是不會說漢語,看我幹什麽,直接回答啊。
李成梁先是給努爾哈赤眼神示意,不過他眼皮眨巴了數下,努爾哈赤都沒有領會到深意,而皇帝陛下還在這邊等著呢,著急的李成梁隻能開口說道:“陛下問什麽,你就答什麽……看我作甚……”
聽到李成梁的話後,努爾哈赤才恭聲回答:“回陛下,卑職現為總兵大人的親兵,隨將軍征戰,護衛將軍安全。”
聽著努爾哈赤的回話,朱翊鈞微微點頭:“你可曾立下戰功?”
努爾哈赤略一遲疑,而後說道:“小人曾在一些小戰中略有表現,但不敢稱戰功。”
朱翊鈞沉默片刻,而後說道:“既為親兵,當忠勇無畏,為大明效力。”
努爾哈赤再次跪地,恭恭敬敬的說道:“卑職定當竭盡全力,為陛下、為大明效命。”
努爾哈赤能夠這般暢快的回答,全是因為他在遼東,看了數遍的三國演義。
朱翊鈞見到努爾哈赤之後,並沒有其他的感覺……這個人,注定要留在京師,留在三大營,終生都不會再有機會回到遼東去。
………………
李成梁帶著親兵隊伍,從西苑離開,此時已近黃昏,夕陽的餘暉灑在京城的街道上。
他心事重重地回到官驛住處。
這次回京,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拜訪張居正,馮保都是被他列入計劃的。
夜晚的京城,燈火闌珊。
李成梁從官驛中出來,懷中抱著一個盒子,上了馬車之後,便朝著張居正的府邸而去。
馬車在寂靜的街道上緩緩前行,車窗外,偶爾傳來幾聲犬吠,更增添了幾分靜謐。月光如水,灑在古老的城牆上,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而車中的李成梁時不時的看向精美的木匣,希望這個東西,閣老能夠喜歡。
從隆慶四年李成梁成為遼東的總兵,便一直得到張居正的庇佑,若不是張居正,他可能早就被言官們彈劾,丟了官職。
李成梁對於張居正,除了感激,還有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