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萬曆五年 9
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作者:光頭李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次帶隊前往的是錦衣衛的千戶沈凱,也抽調了錦衣衛內部十幾名刑偵能手。
他們是帶著旨意來的,荊州本地的衙門也積極配合,對於本地非常了解的衙役也抽調進入了這個專案調查小組中。
荊州城,秋風瑟瑟,落葉飄零。
錦衣衛千戶沈凱帶領著十幾名錦衣衛高手,神色冷峻地站在一間牢房的門口。
而在裏麵關押的正是那個殺了張文明的啞巴夥計。
這段時間,這個夥計已經受到了諸多的酷刑,但卻一無所獲……
因為長期受到嚴刑拷打,此時這個夥計,已經是傷痕累累,但,性命並無大礙……
錦衣衛千戶沈凱站在牢房門口,凝視著裏麵傷痕累累的啞巴夥計,心中思緒萬千。
他深知,此次案件重大,涉及到了當朝首輔,他也身負皇命,必須盡快破案,給朝廷一個交代,也給百官一個交代。
實際上在他沒有來的時候,他就明白此次荊州之行,定會充滿艱難。
沈凱轉身,對身後的十幾名錦衣衛高手說道:“走,隨我去會會那些了解案情的衙役。”
眾人跟隨沈凱來到一處廳堂,早已等候在此的幾名衙役連忙起身行禮。
這幾名荊州府的衙役,是張文明被殺的第一現場發現者。
這些衙役看到沈凱等人到來,趕忙拱手行禮。
沈凱開門見山地問道:“你們將所知道的案情詳細說來。”
一名年長的衙役率先開口:“大人,這啞巴夥計在萬寶閣古董店做工已有數年。平日裏少言寡語,幹活倒是勤快。那張文明乃是荊州城的貴人,那日不知為何來到萬寶閣這家古董店,他都已經離開了萬寶閣,這啞巴夥計卻突然闖了出來,持刀將其亂刀砍死,張文明所帶的兩名家仆,跑出數百步之後,被這啞巴夥計追上,、砍死……“
另一名衙役接著說道:“我們趕到時,張文明已然斷氣,而啞巴夥計則呆立當場,手中還握著凶器。”
沈凱皺著眉頭問道:“這個萬寶閣的掌櫃的何在?”
衙役回道:“大人,也在牢房中管著。不僅是他,萬寶閣的十幾名夥計,都被關了起來……”
沈凱沉思片刻,又問道:“這萬寶閣平日裏可有什麽異常之處?”
衙役們麵麵相覷,紛紛搖頭。
他們雖然是官差,但這個時候公務員可不比後世,有實力玩古董字畫,他們對這個萬寶閣根本就不熟悉。
這個時候的沈凱心裏麵明白,從這些人嘴中也問不出什麽有用的線索。
當下帶著一眾錦衣衛,以及荊州府的衙役前往了萬寶閣查看。
此時,萬寶閣大門緊閉,上麵貼著封條。
在門口的石階上,還有著一灘早就幹涸的血液,隻剩下了一片暗紅色的印記,據跟隨的衙役從闡述,首輔大人的父親,便是死在了這台階上。
沈凱命人打開大門,一股陳舊的氣息撲麵而來。店內的擺設依舊,隻是顯得有些雜亂。
沈凱仔細地查看每一個角落,希望能找到一些線索。
不過,錦衣衛的人將萬寶閣搜的仔仔細細,毫無收獲……
沈凱決定從啞巴夥計的住處尋找線索。
當他們來到那簡陋的住所仔細搜查的時候,地麵上一塊鬆動的磚頭引起了一名錦衣衛的注意。
沈凱差人小心翼翼地扒開磚頭,一個暗匣子赫然出現在眼前。
打開暗匣子,裏麵竟堆滿了金銀,粗略估計有百十兩的銀子。
這一刻,案件的定義就發生了變化。
原本是,張文明縱容家仆欺壓百姓,被百姓所殺,可此時,找到了這些金銀,便是有心人買凶……
這個意外的發現讓沈凱更加確信啞巴夥計背後定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那啞巴夥計殺了人,還是殺的一名貴人,肯定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但他還是將這麽多的金銀埋藏在租賃的房子中。
有兩個可能。
第一個,就是這啞巴夥計覺得自己能跑掉。
而第二個,就是這啞巴夥計留給別人的。
這是沈凱自己的判斷。
找到金銀後的沈凱,便帶著裝滿金銀的木箱,重新來到了牢獄中……
沈凱帶著手下先來到關押著萬寶閣夥計們的地方。
昏暗的牢房中,十幾名夥計神色疲憊,滿臉惶恐。
沈凱冷峻的目光掃過他們,沉聲道:“關於這啞巴夥計,你們可知道些什麽?”
夥計們麵麵相覷,紛紛搖頭。其中一人小聲說道:“大人,我們平日裏與那啞巴夥計根本就不說話,大人,您是知道的,他根本就不會說話,掌櫃的收留他也好些年了,隻知道他幹活勤快,為人老實……實在不知他為何會做出這等事來了,還殺了貴人……”
沈凱聽著這夥計的講述後,微微皺眉,又問了幾個問題,夥計們依舊答不出什麽有用的線索。
無奈之下,沈凱來到了關押萬寶閣掌櫃的牢房。
掌櫃的此時麵容憔悴,眼中滿是驚恐。
沈凱到了牢房中後,便將裝滿金銀木箱放在一旁,盯著掌櫃問道:“案宗上記載,你曾說這啞巴夥計是四五年前在你門口討飯,你看他可憐才收留他……“
掌櫃的趕忙說道:“是,大人,是四年前,不,是五年前,小人記得那年,朝廷開始大舉選秀,小人的女兒,在第一次選秀的時候,十三歲,而五年前,也就是隆慶三年,小人的女兒到了選秀的的年齡,那段時日,小人忐忑不安,生怕女兒被選中,也是在那段時日,大雪紛飛之際,小人見到了這個啞巴,他睡在小人店鋪的門口,小人為了積德,便收留了他……”
沈凱看著這掌櫃的,一字一句問道i:“卷宗上記載,你不知道他是哪裏人?”
掌櫃趕忙搖頭道:“大人,小的真不知啊。這啞巴夥計不會說話,也從未透露過自己的身世。小的隻當他是個無家可歸的可憐人。”
沈凱又問:“卷宗上記載,張文明的家仆李三,原本與這個啞巴夥計關係不錯,他還經常帶著張府的吃食,送給這啞巴夥計,發生了什麽事情,導致兩人關係惡化,甚至這啞巴夥計動刀殺他,導致”誤傷“了貴人呢?”
掌櫃的思索片刻,說道:“一開始,那啞巴夥計見著張家的家仆倒也恭敬,張家的家仆有時來店裏,也會與啞巴夥計閑聊幾句,送上一些稀奇的吃食,那時候,店裏麵的夥計們,也都羨慕啞巴,小人也不知道,兩人發生了什麽,有了此等需用人命償還的仇恨,官司啊……”
沈凱看著這掌櫃,內心感覺這掌櫃的不像說謊,而後他繼續追問:“那張文明來店裏的時候,可有什麽異常之處?”
掌櫃的回憶道:“張文明來店裏本是為了看一件古董,可那天他的神色有些慌張,似乎在躲避著什麽。而且他在店裏沒待多久就匆匆離開,甚至,連那件他慕名而來的古董都未曾細看,他剛一出門,這啞巴便持刀追了上去……”
沈凱陷入了沉思。
這起案件越來越複雜,背後似乎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陰謀。
“什麽古董,能夠引來,當朝首輔的父親前來查看呢。“
“是一個玉佩,這個玉佩不是凡品,是北宋徽宗皇帝佩戴過的,按理說,這樣的玉佩我們小店也是收不到的,可偏偏收到了,就這種貴重的寶貝,整個荊州城,也隻有張家的張老太爺能夠拿下,果不其然,他老人家聽聞之後,也急急忙忙的趕來,沒成想,就成了他的催命之器……”
聽到這裏,沈凱猛地一愣。
這掌櫃所說的玉佩,他沒有在卷宗的記錄中看到過記載,也沒有見過這塊玉佩……
“那玉佩何在?”
“被老太爺用了一萬兩的銀票買走了,他被殺的時候,玉佩就在他的身上。”
沈凱沉思片刻,而後歎了口氣:“卷宗上,並沒有這塊玉佩的記載。”
是被辦差的人,暗自扣下了,還是被有心人收起來了……
“那,那小人就不知道了,我們這一行,講究銀貨兩清啊……”
沈凱目不轉睛地看著這名掌櫃的,這家夥沒有說謊。
錦衣衛在荊州的調查,一直持續。
等到了十月底的時候,在錦衣衛的排除下,終於又來了一個新的線索……
而在這段時間內,啞巴夥計也沒有受到什麽酷刑,並且被嚴格的保護下來。
他們在全城範圍的盤查下,發現了一個曾經與啞巴夥計有過接觸的乞丐。
沈凱立刻讓人將乞丐帶來。
乞丐見到沈凱,嚇得渾身發抖。
沈凱溫和地說道:“你不用害怕,隻要你如實回答我的問題,我不會為難你。你可認識那個啞巴夥計?”
乞丐點了點頭:“認識,他以前和我一起討過飯。”
沈凱趕忙問道:“你可知道他是哪裏人?”
乞丐想了想,說道:“我也不太清楚,但我聽他偶爾會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像是在念叨著一個地方的名字。可惜我不識字,也不知道他說的是哪裏。”
沈凱心中一動,而後讓人將啞巴夥計帶來…………
……………………
北京城。
張居正在家辦公了已經半個月了。
奪情這件大事,仿佛,也隨著菜市口那十個君子的廷仗而結束。
到了十月底的時候,張居正已經守滿了一個月的孝,他也從走出了家門,前往內閣。
不過,這個時候的張居正孝期未斷,他並未身穿官服。
到了內閣之中。
張居正見到了郭樸,高拱等人。
事情過去了那麽久,荊州城的事情,該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所有的聰明人都清楚,是因為張居正的改革,而跟自己的父親招惹了殺身之禍,無不唏噓不已,前半生因貴子享受榮華富貴,而後,又因貴子,丟到性命……因果循環……
郭樸,高拱等人與張居正聊了許久。
大多數都是寬慰的言語。
原來時不時在張居正麵前說上兩句風涼話的的高拱。
在這一刻風涼話也沒有了。
想必,張居正為社稷捐贈了一個爹,讓此時的高拱心服口服矣……
張居正剛剛回到自己的案台前,坐下還不到一刻鍾,馮保便親自過來邀請。
“閣老……”
看著馮保到來,剛剛坐下的張居正趕忙站起身,拱手道:“馮公公……”
“陛下召見 ,閣老隨我來吧。”
張居正點頭應是,而後跟著馮保前往了乾清宮。
兩人在路上的時候。
馮保壓低聲音說道:“閣老,如今這局勢,您可得穩住……陛下心向著您,您隻管放開手腳,咱家在宮中也會全力協助您。”
“咱家是陛下的奴婢,而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這天下好了,陛下高興,奴婢們也高興……”
“咱家也知道,此時啊,能讓我們這大明朝好的,也隻有閣老您了……”
張居正在後麵跟著馮保,而當他聽完馮保的話後,微微頷首,心中對馮保的支持多了幾分感激。
到了乾清宮後。
朱翊鈞坐在龍椅之上,張居正行禮跪拜。
“平身 ,免禮……”
而後,張居正緩緩起身。
朱翊鈞看著張居正此時的模樣,歎了口氣:“先生,消瘦了許多……”
張居正聞言,輕聲回複道:“家中事務繁多,操勞的有些多了。”
“先帝去世之時,朕很難過,想必此時張先生,也非常難過……”
“先生一心為社稷,朕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中,往後這江山社稷,還需先生多多操勞。”
朱翊鈞沒有用愛卿來稱呼張居正,而是用了先生。
其中深意,張居正也心知肚明。
張居正本身是一個極其理性的人。
可聽著皇帝陛下這番暖心的話語,再加上這段時間遭遇的奪情風波,理性的張居正,也變得感性了起來。
他眼眶泛紅,心中的感動難以言表,聲音略帶顫抖地說道:“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翊鈞看著張居正,歎了口氣:“朕知道,此事不會那麽簡單,不過,先生放心 ,朕絕不會就此罷休,朕已經給張國之下了旨意,此事不調查清楚,出去的錦衣衛也不用回來了……”
“先生為國操勞,朕絕不會讓先生,受此委屈……”
他們是帶著旨意來的,荊州本地的衙門也積極配合,對於本地非常了解的衙役也抽調進入了這個專案調查小組中。
荊州城,秋風瑟瑟,落葉飄零。
錦衣衛千戶沈凱帶領著十幾名錦衣衛高手,神色冷峻地站在一間牢房的門口。
而在裏麵關押的正是那個殺了張文明的啞巴夥計。
這段時間,這個夥計已經受到了諸多的酷刑,但卻一無所獲……
因為長期受到嚴刑拷打,此時這個夥計,已經是傷痕累累,但,性命並無大礙……
錦衣衛千戶沈凱站在牢房門口,凝視著裏麵傷痕累累的啞巴夥計,心中思緒萬千。
他深知,此次案件重大,涉及到了當朝首輔,他也身負皇命,必須盡快破案,給朝廷一個交代,也給百官一個交代。
實際上在他沒有來的時候,他就明白此次荊州之行,定會充滿艱難。
沈凱轉身,對身後的十幾名錦衣衛高手說道:“走,隨我去會會那些了解案情的衙役。”
眾人跟隨沈凱來到一處廳堂,早已等候在此的幾名衙役連忙起身行禮。
這幾名荊州府的衙役,是張文明被殺的第一現場發現者。
這些衙役看到沈凱等人到來,趕忙拱手行禮。
沈凱開門見山地問道:“你們將所知道的案情詳細說來。”
一名年長的衙役率先開口:“大人,這啞巴夥計在萬寶閣古董店做工已有數年。平日裏少言寡語,幹活倒是勤快。那張文明乃是荊州城的貴人,那日不知為何來到萬寶閣這家古董店,他都已經離開了萬寶閣,這啞巴夥計卻突然闖了出來,持刀將其亂刀砍死,張文明所帶的兩名家仆,跑出數百步之後,被這啞巴夥計追上,、砍死……“
另一名衙役接著說道:“我們趕到時,張文明已然斷氣,而啞巴夥計則呆立當場,手中還握著凶器。”
沈凱皺著眉頭問道:“這個萬寶閣的掌櫃的何在?”
衙役回道:“大人,也在牢房中管著。不僅是他,萬寶閣的十幾名夥計,都被關了起來……”
沈凱沉思片刻,又問道:“這萬寶閣平日裏可有什麽異常之處?”
衙役們麵麵相覷,紛紛搖頭。
他們雖然是官差,但這個時候公務員可不比後世,有實力玩古董字畫,他們對這個萬寶閣根本就不熟悉。
這個時候的沈凱心裏麵明白,從這些人嘴中也問不出什麽有用的線索。
當下帶著一眾錦衣衛,以及荊州府的衙役前往了萬寶閣查看。
此時,萬寶閣大門緊閉,上麵貼著封條。
在門口的石階上,還有著一灘早就幹涸的血液,隻剩下了一片暗紅色的印記,據跟隨的衙役從闡述,首輔大人的父親,便是死在了這台階上。
沈凱命人打開大門,一股陳舊的氣息撲麵而來。店內的擺設依舊,隻是顯得有些雜亂。
沈凱仔細地查看每一個角落,希望能找到一些線索。
不過,錦衣衛的人將萬寶閣搜的仔仔細細,毫無收獲……
沈凱決定從啞巴夥計的住處尋找線索。
當他們來到那簡陋的住所仔細搜查的時候,地麵上一塊鬆動的磚頭引起了一名錦衣衛的注意。
沈凱差人小心翼翼地扒開磚頭,一個暗匣子赫然出現在眼前。
打開暗匣子,裏麵竟堆滿了金銀,粗略估計有百十兩的銀子。
這一刻,案件的定義就發生了變化。
原本是,張文明縱容家仆欺壓百姓,被百姓所殺,可此時,找到了這些金銀,便是有心人買凶……
這個意外的發現讓沈凱更加確信啞巴夥計背後定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那啞巴夥計殺了人,還是殺的一名貴人,肯定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但他還是將這麽多的金銀埋藏在租賃的房子中。
有兩個可能。
第一個,就是這啞巴夥計覺得自己能跑掉。
而第二個,就是這啞巴夥計留給別人的。
這是沈凱自己的判斷。
找到金銀後的沈凱,便帶著裝滿金銀的木箱,重新來到了牢獄中……
沈凱帶著手下先來到關押著萬寶閣夥計們的地方。
昏暗的牢房中,十幾名夥計神色疲憊,滿臉惶恐。
沈凱冷峻的目光掃過他們,沉聲道:“關於這啞巴夥計,你們可知道些什麽?”
夥計們麵麵相覷,紛紛搖頭。其中一人小聲說道:“大人,我們平日裏與那啞巴夥計根本就不說話,大人,您是知道的,他根本就不會說話,掌櫃的收留他也好些年了,隻知道他幹活勤快,為人老實……實在不知他為何會做出這等事來了,還殺了貴人……”
沈凱聽著這夥計的講述後,微微皺眉,又問了幾個問題,夥計們依舊答不出什麽有用的線索。
無奈之下,沈凱來到了關押萬寶閣掌櫃的牢房。
掌櫃的此時麵容憔悴,眼中滿是驚恐。
沈凱到了牢房中後,便將裝滿金銀木箱放在一旁,盯著掌櫃問道:“案宗上記載,你曾說這啞巴夥計是四五年前在你門口討飯,你看他可憐才收留他……“
掌櫃的趕忙說道:“是,大人,是四年前,不,是五年前,小人記得那年,朝廷開始大舉選秀,小人的女兒,在第一次選秀的時候,十三歲,而五年前,也就是隆慶三年,小人的女兒到了選秀的的年齡,那段時日,小人忐忑不安,生怕女兒被選中,也是在那段時日,大雪紛飛之際,小人見到了這個啞巴,他睡在小人店鋪的門口,小人為了積德,便收留了他……”
沈凱看著這掌櫃的,一字一句問道i:“卷宗上記載,你不知道他是哪裏人?”
掌櫃趕忙搖頭道:“大人,小的真不知啊。這啞巴夥計不會說話,也從未透露過自己的身世。小的隻當他是個無家可歸的可憐人。”
沈凱又問:“卷宗上記載,張文明的家仆李三,原本與這個啞巴夥計關係不錯,他還經常帶著張府的吃食,送給這啞巴夥計,發生了什麽事情,導致兩人關係惡化,甚至這啞巴夥計動刀殺他,導致”誤傷“了貴人呢?”
掌櫃的思索片刻,說道:“一開始,那啞巴夥計見著張家的家仆倒也恭敬,張家的家仆有時來店裏,也會與啞巴夥計閑聊幾句,送上一些稀奇的吃食,那時候,店裏麵的夥計們,也都羨慕啞巴,小人也不知道,兩人發生了什麽,有了此等需用人命償還的仇恨,官司啊……”
沈凱看著這掌櫃,內心感覺這掌櫃的不像說謊,而後他繼續追問:“那張文明來店裏的時候,可有什麽異常之處?”
掌櫃的回憶道:“張文明來店裏本是為了看一件古董,可那天他的神色有些慌張,似乎在躲避著什麽。而且他在店裏沒待多久就匆匆離開,甚至,連那件他慕名而來的古董都未曾細看,他剛一出門,這啞巴便持刀追了上去……”
沈凱陷入了沉思。
這起案件越來越複雜,背後似乎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陰謀。
“什麽古董,能夠引來,當朝首輔的父親前來查看呢。“
“是一個玉佩,這個玉佩不是凡品,是北宋徽宗皇帝佩戴過的,按理說,這樣的玉佩我們小店也是收不到的,可偏偏收到了,就這種貴重的寶貝,整個荊州城,也隻有張家的張老太爺能夠拿下,果不其然,他老人家聽聞之後,也急急忙忙的趕來,沒成想,就成了他的催命之器……”
聽到這裏,沈凱猛地一愣。
這掌櫃所說的玉佩,他沒有在卷宗的記錄中看到過記載,也沒有見過這塊玉佩……
“那玉佩何在?”
“被老太爺用了一萬兩的銀票買走了,他被殺的時候,玉佩就在他的身上。”
沈凱沉思片刻,而後歎了口氣:“卷宗上,並沒有這塊玉佩的記載。”
是被辦差的人,暗自扣下了,還是被有心人收起來了……
“那,那小人就不知道了,我們這一行,講究銀貨兩清啊……”
沈凱目不轉睛地看著這名掌櫃的,這家夥沒有說謊。
錦衣衛在荊州的調查,一直持續。
等到了十月底的時候,在錦衣衛的排除下,終於又來了一個新的線索……
而在這段時間內,啞巴夥計也沒有受到什麽酷刑,並且被嚴格的保護下來。
他們在全城範圍的盤查下,發現了一個曾經與啞巴夥計有過接觸的乞丐。
沈凱立刻讓人將乞丐帶來。
乞丐見到沈凱,嚇得渾身發抖。
沈凱溫和地說道:“你不用害怕,隻要你如實回答我的問題,我不會為難你。你可認識那個啞巴夥計?”
乞丐點了點頭:“認識,他以前和我一起討過飯。”
沈凱趕忙問道:“你可知道他是哪裏人?”
乞丐想了想,說道:“我也不太清楚,但我聽他偶爾會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像是在念叨著一個地方的名字。可惜我不識字,也不知道他說的是哪裏。”
沈凱心中一動,而後讓人將啞巴夥計帶來…………
……………………
北京城。
張居正在家辦公了已經半個月了。
奪情這件大事,仿佛,也隨著菜市口那十個君子的廷仗而結束。
到了十月底的時候,張居正已經守滿了一個月的孝,他也從走出了家門,前往內閣。
不過,這個時候的張居正孝期未斷,他並未身穿官服。
到了內閣之中。
張居正見到了郭樸,高拱等人。
事情過去了那麽久,荊州城的事情,該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所有的聰明人都清楚,是因為張居正的改革,而跟自己的父親招惹了殺身之禍,無不唏噓不已,前半生因貴子享受榮華富貴,而後,又因貴子,丟到性命……因果循環……
郭樸,高拱等人與張居正聊了許久。
大多數都是寬慰的言語。
原來時不時在張居正麵前說上兩句風涼話的的高拱。
在這一刻風涼話也沒有了。
想必,張居正為社稷捐贈了一個爹,讓此時的高拱心服口服矣……
張居正剛剛回到自己的案台前,坐下還不到一刻鍾,馮保便親自過來邀請。
“閣老……”
看著馮保到來,剛剛坐下的張居正趕忙站起身,拱手道:“馮公公……”
“陛下召見 ,閣老隨我來吧。”
張居正點頭應是,而後跟著馮保前往了乾清宮。
兩人在路上的時候。
馮保壓低聲音說道:“閣老,如今這局勢,您可得穩住……陛下心向著您,您隻管放開手腳,咱家在宮中也會全力協助您。”
“咱家是陛下的奴婢,而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這天下好了,陛下高興,奴婢們也高興……”
“咱家也知道,此時啊,能讓我們這大明朝好的,也隻有閣老您了……”
張居正在後麵跟著馮保,而當他聽完馮保的話後,微微頷首,心中對馮保的支持多了幾分感激。
到了乾清宮後。
朱翊鈞坐在龍椅之上,張居正行禮跪拜。
“平身 ,免禮……”
而後,張居正緩緩起身。
朱翊鈞看著張居正此時的模樣,歎了口氣:“先生,消瘦了許多……”
張居正聞言,輕聲回複道:“家中事務繁多,操勞的有些多了。”
“先帝去世之時,朕很難過,想必此時張先生,也非常難過……”
“先生一心為社稷,朕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中,往後這江山社稷,還需先生多多操勞。”
朱翊鈞沒有用愛卿來稱呼張居正,而是用了先生。
其中深意,張居正也心知肚明。
張居正本身是一個極其理性的人。
可聽著皇帝陛下這番暖心的話語,再加上這段時間遭遇的奪情風波,理性的張居正,也變得感性了起來。
他眼眶泛紅,心中的感動難以言表,聲音略帶顫抖地說道:“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翊鈞看著張居正,歎了口氣:“朕知道,此事不會那麽簡單,不過,先生放心 ,朕絕不會就此罷休,朕已經給張國之下了旨意,此事不調查清楚,出去的錦衣衛也不用回來了……”
“先生為國操勞,朕絕不會讓先生,受此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