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徹底自由
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作者:光頭李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載坖登基為帝,成為了大明帝國的最高權力擁有者,朱翊鈞為大明皇太子,陳氏為大明皇後,李彩鳳為貴妃。
剛剛當上皇帝的時候,朱載坖還是比較聽自己剛去世沒有半個月父皇的話,對自己有些約束。
當然,服喪期呢,不約束也不行。
可後來,他慢慢的反應了過來。
他已經成為皇帝了。
當年那個,在深夜為了母親去世哭醒的軟弱少年郎,已經成為了至高無上的存在。
以往,過度的壓抑,在此時獲得自由之後,便徹底自由了。
對於他來說,那個讓他恐懼的父親,真的走了,現在正在永陵長眠了。
好像這個世上沒有人在能夠管住自己了。
然後,他就試探性的封了一個妃嬪,在國喪期間封了一個妃嬪,就是他近些時日最喜歡的靜靜。
封了第一個之後,沒有人敢多說什麽,也就是自己一句話的事情,下麵的人都辦好了。
而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三天封了十六個,有十二個是他在裕王府之中曾經寵幸過的,有四個是在宮裏麵碰到的美人。
即便他封了十七個嬪妃,也沒有人將這件事情當回事,除了自己的皇後陳氏,李貴妃兩個婦道人家在自己麵前唧唧歪歪了幾句……
朱載坖越來越明白一個人生真諦。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自從封了眾多嬪妃後,朱載坖便整日沉浸在聲色犬馬之中,精力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上朝的時候,無精打采。
下麵的官員爭吵不斷,想要皇帝陛下給做個決斷的時候,朱載坖也是一言不發,甚至有一次官員們因為瑣事打了起來,照理說皇帝陛下應該很是生氣,不過,他站起身就走,根本就不願多管……
為此,很多官員上奏書,想讓陛下對國事多關心一些……但這些上奏書的官員,包括內閣首輔徐階,甚至是他的老師高拱的奏疏。
一視同仁,從來不看……
繼位登基一個多月,除了處理先帝的喪事之外,皇帝陛下再無召見一個大臣,也沒有處理一件國事,全部托付與內閣……
他的自由已經不受到一點約束了……
而先帝在時的太孫,此時的太子朱翊鈞,卻是實打實的難過了一個多月……
他見到自己父親的次數也越發減少,一個多月的時間,也隻見到了四五次,平日裏麵都是住在母親李彩鳳的宮殿中。
不僅他見到父皇的次數少,李貴妃見到父親的次數也少,這讓朱翊鈞不禁苦笑,自己的弟弟還能不能再隆慶二年出生啊。
好像,自己的父皇是有意識地躲著自己,這讓朱翊鈞心裏麵有了些許的疑惑,難道是因為皇爺爺在時,自己跟他關係太好,讓父皇吃醋,以前不敢發作,現在當上皇帝,沒了顧慮,故意冷淡自己。
當然,這一點朱翊鈞想錯了。
在朱載坖的內心,對朱翊鈞非常看重,也十分疼愛,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朱翊鈞陪在他老爹身邊的時間太長,一及距離的見到朱翊鈞,從其眉眼,相貌,他便想起父皇,一想起父皇,那種久違的恐懼感便再次出現……
就這樣,朱載坖就開始有意無意的躲著自己的兒子,實在想念的時候,便遠遠的看上一眼……
朱翊鈞也是有著自己傲氣的,父皇不願見他,他自已也減少了前去找尋的次數……
不過,這日朱翊鈞剛剛吃午膳,陳洪便前來傳召,皇帝陛下要見他。
這倒是讓朱翊鈞有些驚訝,而後便跟著陳洪一起前往乾清宮。
朱翊鈞在前麵走著。
陳洪,以及一幹人等在後麵跟隨。
朱翊鈞走著走著,忽然停下了腳步:“陳洪。”
“奴婢在,太子殿下,您有何吩咐。”陳洪立即應道,他彎著腰想要抵過個子不高的太子殿下,可他的腰都彎成了蝦米,也比太子高一些。
“是誰在乾清宮。”
“殿下,是高拱在?”
“那父皇又為何喚我。”
“這個奴婢也不清楚,應該是因為海瑞海大人吧。”陳洪對朱翊鈞可是知無不盡,要不是在皇極殿之中,朱翊鈞說的那番話,他想當上隆慶朝的第一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定是很有難度。
此時的黃錦已經求了聖旨,前往永陵守陵寢了。
朱翊鈞點了點頭,他也明白了過來。
海瑞現在是東宮詹事府左詹事,但朱翊鈞並未住進東宮,平日裏麵,與海瑞相見也是很少,可以說此時的海瑞是閑職。
高拱徐階的爭鬥,不會因為先帝的駕崩而結束,反而自己的父皇手腕魄力皆不如先帝,而導致高拱徐階的爭鬥,越發嚴重,直到失控……
而此時,自己的父皇每日醉生夢死,臨朝卻不治國,在外人看來,是頗有些昏庸,但在朱翊鈞看來,就是不願意摻和進兩人的爭鬥中……自己的父皇還是有著非凡智慧的。
到了乾清宮中後,朱翊鈞便見到了自己的父親,有些驚訝。他的臉色比以往還要滄桑,眉宇之間寫滿了疲憊。
看到朱翊鈞進來,朱載坖笑著朝他揮了揮手。
“太子,來,到父王,到父皇這來。”
朱翊鈞點頭,而後快步走到了禦案旁邊,到了旁邊的時候,才轉頭去看了一眼高拱,隻是一眼,並未停留。
他到了朱載坖的身旁,朱載坖很是熱情的想要抱起來朱翊鈞,將其抱到自己的身旁,可雙手用力,抱了兩下,也沒有抱起來。
“我兒是一天天長大了,父皇都抱不動了。”朱載坖一臉慈愛的說著,不過,說這話的時候,卻是看向了一邊。
如此奇怪的舉動,讓朱翊鈞也是摸不著頭腦,難道自己越長越醜,父皇不願看自己。
不過,朱載坖抱不動朱翊鈞,而朱翊鈞便自己上了龍椅,坐在了朱載坖的身邊,他坐乾清宮的這張龍椅,可比自己的父皇早了一個多月呢。
而父皇登基這一個多月,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床上度過的,可以說,在這張椅子上的時間,他絕對沒有朱翊鈞長。
所以,朱翊鈞輕車熟路。
坐下之後,朱翊鈞便開口問道:“父皇,你找孩兒來,有什麽事情嗎?”
“啊,有事,那個高愛卿,你與太子說吧。”朱載坖看著高拱笑著說道。
“是,陛下,太子殿下,有事征求您的意見。”
朱翊鈞轉頭看向高拱;“什麽事啊。”
“是太子東宮左詹事海瑞外調之事,臣在來時,便詢問過海瑞,可願加都察院右僉都禦史,巡撫應天十府,海瑞同意,但此事尚需太子殿下首肯。”
朱翊鈞聞言,隻是看了一眼自己的父皇,便點了點頭:“既然海老師想去應天府,那便去吧。”
“謝殿下……”高拱鬆了一口氣,因為海瑞為東宮詹事府左詹事,是得了先帝遺詔,而太子殿下又較為聰慧,若是他不同意,這件事情可就難辦了。
朱翊鈞清楚,高拱有些迫不及待想用這把被朱厚熜認證過的大明朝第一利劍,刺向徐階了……
剛剛當上皇帝的時候,朱載坖還是比較聽自己剛去世沒有半個月父皇的話,對自己有些約束。
當然,服喪期呢,不約束也不行。
可後來,他慢慢的反應了過來。
他已經成為皇帝了。
當年那個,在深夜為了母親去世哭醒的軟弱少年郎,已經成為了至高無上的存在。
以往,過度的壓抑,在此時獲得自由之後,便徹底自由了。
對於他來說,那個讓他恐懼的父親,真的走了,現在正在永陵長眠了。
好像這個世上沒有人在能夠管住自己了。
然後,他就試探性的封了一個妃嬪,在國喪期間封了一個妃嬪,就是他近些時日最喜歡的靜靜。
封了第一個之後,沒有人敢多說什麽,也就是自己一句話的事情,下麵的人都辦好了。
而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三天封了十六個,有十二個是他在裕王府之中曾經寵幸過的,有四個是在宮裏麵碰到的美人。
即便他封了十七個嬪妃,也沒有人將這件事情當回事,除了自己的皇後陳氏,李貴妃兩個婦道人家在自己麵前唧唧歪歪了幾句……
朱載坖越來越明白一個人生真諦。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自從封了眾多嬪妃後,朱載坖便整日沉浸在聲色犬馬之中,精力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上朝的時候,無精打采。
下麵的官員爭吵不斷,想要皇帝陛下給做個決斷的時候,朱載坖也是一言不發,甚至有一次官員們因為瑣事打了起來,照理說皇帝陛下應該很是生氣,不過,他站起身就走,根本就不願多管……
為此,很多官員上奏書,想讓陛下對國事多關心一些……但這些上奏書的官員,包括內閣首輔徐階,甚至是他的老師高拱的奏疏。
一視同仁,從來不看……
繼位登基一個多月,除了處理先帝的喪事之外,皇帝陛下再無召見一個大臣,也沒有處理一件國事,全部托付與內閣……
他的自由已經不受到一點約束了……
而先帝在時的太孫,此時的太子朱翊鈞,卻是實打實的難過了一個多月……
他見到自己父親的次數也越發減少,一個多月的時間,也隻見到了四五次,平日裏麵都是住在母親李彩鳳的宮殿中。
不僅他見到父皇的次數少,李貴妃見到父親的次數也少,這讓朱翊鈞不禁苦笑,自己的弟弟還能不能再隆慶二年出生啊。
好像,自己的父皇是有意識地躲著自己,這讓朱翊鈞心裏麵有了些許的疑惑,難道是因為皇爺爺在時,自己跟他關係太好,讓父皇吃醋,以前不敢發作,現在當上皇帝,沒了顧慮,故意冷淡自己。
當然,這一點朱翊鈞想錯了。
在朱載坖的內心,對朱翊鈞非常看重,也十分疼愛,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朱翊鈞陪在他老爹身邊的時間太長,一及距離的見到朱翊鈞,從其眉眼,相貌,他便想起父皇,一想起父皇,那種久違的恐懼感便再次出現……
就這樣,朱載坖就開始有意無意的躲著自己的兒子,實在想念的時候,便遠遠的看上一眼……
朱翊鈞也是有著自己傲氣的,父皇不願見他,他自已也減少了前去找尋的次數……
不過,這日朱翊鈞剛剛吃午膳,陳洪便前來傳召,皇帝陛下要見他。
這倒是讓朱翊鈞有些驚訝,而後便跟著陳洪一起前往乾清宮。
朱翊鈞在前麵走著。
陳洪,以及一幹人等在後麵跟隨。
朱翊鈞走著走著,忽然停下了腳步:“陳洪。”
“奴婢在,太子殿下,您有何吩咐。”陳洪立即應道,他彎著腰想要抵過個子不高的太子殿下,可他的腰都彎成了蝦米,也比太子高一些。
“是誰在乾清宮。”
“殿下,是高拱在?”
“那父皇又為何喚我。”
“這個奴婢也不清楚,應該是因為海瑞海大人吧。”陳洪對朱翊鈞可是知無不盡,要不是在皇極殿之中,朱翊鈞說的那番話,他想當上隆慶朝的第一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定是很有難度。
此時的黃錦已經求了聖旨,前往永陵守陵寢了。
朱翊鈞點了點頭,他也明白了過來。
海瑞現在是東宮詹事府左詹事,但朱翊鈞並未住進東宮,平日裏麵,與海瑞相見也是很少,可以說此時的海瑞是閑職。
高拱徐階的爭鬥,不會因為先帝的駕崩而結束,反而自己的父皇手腕魄力皆不如先帝,而導致高拱徐階的爭鬥,越發嚴重,直到失控……
而此時,自己的父皇每日醉生夢死,臨朝卻不治國,在外人看來,是頗有些昏庸,但在朱翊鈞看來,就是不願意摻和進兩人的爭鬥中……自己的父皇還是有著非凡智慧的。
到了乾清宮中後,朱翊鈞便見到了自己的父親,有些驚訝。他的臉色比以往還要滄桑,眉宇之間寫滿了疲憊。
看到朱翊鈞進來,朱載坖笑著朝他揮了揮手。
“太子,來,到父王,到父皇這來。”
朱翊鈞點頭,而後快步走到了禦案旁邊,到了旁邊的時候,才轉頭去看了一眼高拱,隻是一眼,並未停留。
他到了朱載坖的身旁,朱載坖很是熱情的想要抱起來朱翊鈞,將其抱到自己的身旁,可雙手用力,抱了兩下,也沒有抱起來。
“我兒是一天天長大了,父皇都抱不動了。”朱載坖一臉慈愛的說著,不過,說這話的時候,卻是看向了一邊。
如此奇怪的舉動,讓朱翊鈞也是摸不著頭腦,難道自己越長越醜,父皇不願看自己。
不過,朱載坖抱不動朱翊鈞,而朱翊鈞便自己上了龍椅,坐在了朱載坖的身邊,他坐乾清宮的這張龍椅,可比自己的父皇早了一個多月呢。
而父皇登基這一個多月,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床上度過的,可以說,在這張椅子上的時間,他絕對沒有朱翊鈞長。
所以,朱翊鈞輕車熟路。
坐下之後,朱翊鈞便開口問道:“父皇,你找孩兒來,有什麽事情嗎?”
“啊,有事,那個高愛卿,你與太子說吧。”朱載坖看著高拱笑著說道。
“是,陛下,太子殿下,有事征求您的意見。”
朱翊鈞轉頭看向高拱;“什麽事啊。”
“是太子東宮左詹事海瑞外調之事,臣在來時,便詢問過海瑞,可願加都察院右僉都禦史,巡撫應天十府,海瑞同意,但此事尚需太子殿下首肯。”
朱翊鈞聞言,隻是看了一眼自己的父皇,便點了點頭:“既然海老師想去應天府,那便去吧。”
“謝殿下……”高拱鬆了一口氣,因為海瑞為東宮詹事府左詹事,是得了先帝遺詔,而太子殿下又較為聰慧,若是他不同意,這件事情可就難辦了。
朱翊鈞清楚,高拱有些迫不及待想用這把被朱厚熜認證過的大明朝第一利劍,刺向徐階了……